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2023) 被引量:8
1
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多学科专家组 曾学军 +1 位作者 张抒扬 杜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60-74,共15页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生已面临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情形。北京协和医院秉承“以人为本、全人照顾”的理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生已面临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情形。北京协和医院秉承“以人为本、全人照顾”的理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坚持循证、简明、临床可操作的原则,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2023)》。对于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工作经验及多学科专家意见,给出了相应诊疗建议。本诊疗建议强调在社区筛查重症高危人群,并尽早予以药物以及加强营养、心理治疗、睡眠支持等非药物干预,构筑家庭、社区、医院三道防线,以期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分级诊疗 循证医学 慢病管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数据库分析体温对ICU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希 周翔 +6 位作者 罗红波 赵明曦 李尊柱 井杰 李莫言 陈天超 孙建华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体温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提取MIMIC-IV数据库中的CHF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广义加性模型、logistic曲线拟合等评估入ICU后...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体温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提取MIMIC-IV数据库中的CHF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广义加性模型、logistic曲线拟合等评估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5983例CHF患者,平均年龄(72.9±13.4)岁,其中男性占54.6%;CHF患者入ICU期间死亡率为1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死亡风险独立相关(OR=0.67,95%CI 0.62~0.74,P<0.001);曲线拟合结果显示CHF患者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死亡风险呈U形曲线关系,体温拐点是36.7℃。分段Cox回归模型显示,当入ICU后首次体温小于36.7℃时,体温与住院死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OR=0.698,95%CI 0.497~0.981,P=0.0385)。相反,当入ICU后首次体温大于36.7℃时,体温与住院死亡风险显著正相关(OR=1.541,95%CI 1.378~2.398,P=0.0437)。结论CHF患者入ICU后首次体温与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呈U形曲线。较高和较低的入ICU后首次体温均与住院死亡率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温 住院死亡率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程序化撤机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巴桑康卓 孙建华 +6 位作者 罗红波 李尊柱 洛桑旦增 井杰 赵明曦 谢铃莉 姜淼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123-1129,共7页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撤机方案对ICU患者机械通气结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早期规范化撤离机械通气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程序化撤机方案对ICU患者机械通气结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早期规范化撤离机械通气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8月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显示,以护士主导的程序化撤机方案可以缩短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MD=-37.05,95%CI(-57.93,-16.16),P=0.005],减少ICU住院时间[MD=-5.58,95%CI(-9.91,-1.24),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77,1.28),P=0.970]。结论 以护士主导的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方案安全性较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为ICU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实践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循证护理学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与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应用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4
作者 谢铃莉 孙建华 +2 位作者 赵明曦 罗红波 李尊柱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944-949,共6页
目的 评价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of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对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应用效果,为重症患者谵妄筛查的工具选... 目的 评价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of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对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应用效果,为重症患者谵妄筛查的工具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2月24日关于CAM-ICU与ICDSC的诊断试验准确性比较研究。经过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估、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Meta-DiS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CAM-ICU和ICDSC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73和0.77;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和0.91;合并诊断比值比为37.62和36.95。结论 CAM-ICU与ICDSC在重症患者谵妄筛查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度;基于谵妄的波动性特点,CAM-ICU可能更适合ICU环境下患者的谵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重症监护 灵敏度 特异度 诊断性试验准确性比较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太生 +3 位作者 曹玮 翁利 范洪伟 施举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6-188,共3页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热、干咳、气促及X线胸片炎症性改变等。我国已将2019-nCoV感染的肺炎定为法定传染病。为规范这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疗...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热、干咳、气促及X线胸片炎症性改变等。我国已将2019-nCoV感染的肺炎定为法定传染病。为规范这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疗,特制订北京协和医院关于"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注射器抽吸监测胃残余量对ICU病人呕吐、摄入热量及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余昆容 李梅 +1 位作者 赵淑雅 翁利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EN)的ICU病人呕吐发生率、每日摄入热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病房超过7 d且在入院后24~48 h内开始经鼻胃管持续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EN)的ICU病人呕吐发生率、每日摄入热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病房超过7 d且在入院后24~48 h内开始经鼻胃管持续EN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7 d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在ICU住院第3天使用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与低于200 mL的病人之间呕吐的发生率、每天摄入热量以及临床预后。结果:共715例病人被纳入本研究,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相比,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呕吐发生率(1.2%vs 2.3%,χ^(2)=0.094,P=0.759)、死亡率(13.6%vs 21.1%,χ^(2)=3.413,P=0.065)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288.5 h vs 364.0 h,Z=0.963,P=0.326)和ICU住院日(14.6 d vs 13.7d,Z=0.201,P=0.65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胃残余量超过200 mL并非死亡和ICU住院日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ICU住院第4天、第5天、第6天的EN摄入热量显著低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在第4天(540 kcal vs 835 kcal,Z=7.464.,P=0.006)、第5天(540 kcal vs 920 kcal,Z=10.379,P=0.001)、第6天(570 kcal vs 915 kcal,Z=11.733,P=0.001)的摄入热量。结论: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并在监测值超过200 mL时进行临床干预对病人呕吐发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影响,却显著减少了病人ICU住院期间的摄入热量,增加病人营养不足的风险,胃残余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必要性、监测频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人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监测 呕吐 摄入热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建芳 杜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比较北京市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所有居住于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成年患者进行筛选,合并感染者将被纳入分析。结果共筛查19472例住院患者,其中3449例合并... 目的比较北京市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所有居住于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成年患者进行筛选,合并感染者将被纳入分析。结果共筛查19472例住院患者,其中3449例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7%。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1.5%比10.5%,χ^2=362.202,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老年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13.6%比3.4%,χ^2=56.829,P<0.001),且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急诊手术入院、合并实体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Charlson评分高、腹腔、胃肠道、下呼吸道、血行性感染以及医院获得性感染为老年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月坛街道居民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且住院时间更长,住院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感染 病死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建芳 杜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7期40-43,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以及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所有居住在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患者均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2552例月坛街道成年居民入住医院,共查阅21191份住院病历,1...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以及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所有居住在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患者均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2552例月坛街道成年居民入住医院,共查阅21191份住院病历,1719例患者为孕、产妇被排除,最终19472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因实体肿瘤入院患者最多,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按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组,患者年龄<45岁人群,因生殖系统疾病入院比例最高;45~59岁人群,因实体肿瘤入院最多;60~74岁人群入院原因分布与45~59岁组相似;75~89岁组人群,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入院患者最多;≥90岁组人群,因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患者最常见。结论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居民,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为实体肿瘤。不同年龄组患者,常见的住院原因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原因 年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症患者超声指导目标导向性肺部护理证据总结
9
作者 王新博 洪思学 +5 位作者 李艳超 王颖 鲁梅珊 孙建华 徐园 李奇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 目的检索、提取、评价及整合超声指导成人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6S”证据模型,检索指南网、学会网站及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小组人员综合判断,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专家共识9篇,专家建议1篇,系统评价3篇,meta分析1篇。从护士应用肺部超声的可行性、应用肺部超声的基础、常见正常或异常肺部征象、肺部超声指导护理实践、效果评价及局限性6个方面汇总,最终形成了26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出关于肺部超声指导危重症患者肺部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为成人重症患者制定超声指导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部护理 危重症患者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的解读与启示
10
作者 周新艺 孙建华 +7 位作者 王晓杰 邓海波 王磊 朱丽筠 邵曼娜 杨妮 马玉芬 徐园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2-56,共5页
解读BMJ最新发表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对获取高质量数据集、进行结局事件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性能、评估临床适用性及清晰透明的报告结果5个关键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护理领域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问题及局限... 解读BMJ最新发表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指南(2024版),对获取高质量数据集、进行结局事件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性能、评估临床适用性及清晰透明的报告结果5个关键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护理领域风险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的问题及局限性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未来护理领域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向临床实际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临床风险预测模型 外部验证 评估 高质量数据集 结局事件 临床适用性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医护一体化建设的认知与实践
11
作者 孙建华 罗红波 +4 位作者 李尊柱 鲁梅珊 廉慧 王小亭 重症超声研究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1,共4页
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以重症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集中管理单元。医学和护理学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在面对重症患者时,可从不同层面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重症医学认知的进步,“重... 重症医学科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以重症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是重症患者救治的集中管理单元。医学和护理学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在面对重症患者时,可从不同层面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重症医学认知的进步,“重症医学科医护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其以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核心,以学术发展为导向,通过组织协调、医护协同,基于重症认知、统一的思维模式共同开展临床实践,以实现重症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重症护理 医护一体化 临床思维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管理实践及启示
12
作者 罗红波 孙建华 +7 位作者 黄莉 谢铃莉 赵明曦 李尊柱 井杰 李鑫 马鸿鸣 孙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重症患者接受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管理要点,为提升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4例接受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重症患者开展以护士为核心的综合性护理管理,核心要素包括基础管理、... 目的:总结重症患者接受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管理要点,为提升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14例接受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重症患者开展以护士为核心的综合性护理管理,核心要素包括基础管理、呼吸康复管理、多设备管理及院内转运管理。观察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结果:14例接受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持续时间为14~87[29.00(22.75,36.00)]天,3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等。最终8例患者成功撤机,6例患者撤机后成功存活。结论: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管理策略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撤机成功率与撤机后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监护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吉人 王锷 +13 位作者 王迪芬 仓静 冯艺 张西京 杨毅 杨云梅 吴水晶 汪炜健 杜斌 尚游 林茹 程宝莉 谢郭豪 方向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81-489,共9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手术量呈指数上升。一些危险因素如共病、用药前状态、营养不良、虚弱和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等与老年患者脓毒症的高易感性相关,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脓毒症的发生风险,还可导致更严重的感染,并可能与更高的死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手术量呈指数上升。一些危险因素如共病、用药前状态、营养不良、虚弱和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等与老年患者脓毒症的高易感性相关,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脓毒症的发生风险,还可导致更严重的感染,并可能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更差,但其治疗并无显著差异。此外,老年脓毒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也较差。因此,为优化老年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相关学科临床专家就该问题进行讨论并制订了此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老年患者 围术期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脓毒症流行病学现状 被引量:141
14
作者 江伟 杜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首要死因。中国关于脓毒症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有限。外科ICU及综合ICU的严重脓毒症患病率分别为8.7%和37.3%,与来自欧洲的数据相近。但基于ICU病房的流行病学研究仅能得出患病... 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首要死因。中国关于脓毒症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有限。外科ICU及综合ICU的严重脓毒症患病率分别为8.7%和37.3%,与来自欧洲的数据相近。但基于ICU病房的流行病学研究仅能得出患病率数据,且低估脓毒症的发病率。除住院病死率外,长期预后研究显示,脓毒症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文中将分别对基于ICU及人群的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阐述,并涉及相关预后研究,以期为相关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社会对重症医学的新挑战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春耀 杜斌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1期1-2,共2页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年龄超过65岁即进入老年阶段.WHO预测,至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2015年的12%增加至22%.与此同时,尚无证...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年龄超过65岁即进入老年阶段.WHO预测,至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2015年的12%增加至22%.与此同时,尚无证据表明当前老人的健康状况优于他们的父辈,因此,医疗卫生体系也相应面临更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重症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 人口老龄化 医疗卫生体系 平均寿命 健康状况 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质量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珊 余昆容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727-728,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质量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安排班次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9名8 h轮班制护士及71名非8 h轮班制护士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 8 h轮班制与非8 h轮班制护理人员睡眠障碍者分别为54名(68.35%)和57名(80.2... 目的探讨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质量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安排班次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9名8 h轮班制护士及71名非8 h轮班制护士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 8 h轮班制与非8 h轮班制护理人员睡眠障碍者分别为54名(68.35%)和57名(80.28%);睡眠质量得分分别为(27.51±6.89)分和(28.65±6.5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非8 h轮班制护士觉醒不足因子得分高于8 h轮班制护士(P<0.05)。结论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障碍情况严重,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新的轮班方式以改善护士睡眠质量,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轮班 睡眠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杜斌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营养支持治疗 危重病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促进伤口愈合 并发症发生率 免疫功能 胃黏膜萎缩 胃肠外营养 治疗措施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究竟改变了什么?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杜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自从1994年欧美共识会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提出以来,其局限性逐渐地被认识到。因此,2012年提出了ARDS柏林标准,对发病时机和合并心源性肺水肿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是,柏林标准仍采用氧合指数判断氧合障碍的严重程度,因此可能... 自从1994年欧美共识会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提出以来,其局限性逐渐地被认识到。因此,2012年提出了ARDS柏林标准,对发病时机和合并心源性肺水肿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是,柏林标准仍采用氧合指数判断氧合障碍的严重程度,因此可能受到吸入氧浓度的影响。另外,尚无证据说明胸片数据库有助于改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标准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概念知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翁利 戚应静 杜斌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等概念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工作的医生进行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总共20名接受调查的医生中,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中文译名分别有6、9和3种;仅有1名医生正...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等概念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工作的医生进行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总共20名接受调查的医生中,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中文译名分别有6、9和3种;仅有1名医生正确回答了全身性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正确回答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者分别有6人及3人;ICU医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与其他专科医生无差异。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感染 严重全身性感染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胶体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春耀 翁利 杜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人工胶体是人工合成的一系列大分子物质,具有较高的扩容效力,是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重要选择。随着人工胶体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液体复苏选择何种液体,则需要综合人工胶体的优势... 人工胶体是人工合成的一系列大分子物质,具有较高的扩容效力,是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重要选择。随着人工胶体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液体复苏选择何种液体,则需要综合人工胶体的优势及其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胶体 全身性感染 感染性休克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