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T法检测树突状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满仓 魏文青 +1 位作者 安萍 刘晶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6期3-4,F0003,共3页
目的:用MTT法检测树突状细胞(DC)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形成DC,观察其细胞形态、增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DC对肿瘤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培养至第11天时,增殖高达120倍,经MTT法... 目的:用MTT法检测树突状细胞(DC)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形成DC,观察其细胞形态、增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DC对肿瘤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培养至第11天时,增殖高达120倍,经MTT法检测证实,DC对K562细胞的4h杀伤活性为31%。结论:MTT法检测进一步证实了DC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毒性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魏文青 刘晶 +3 位作者 张艳 焦娟 付瑶 赵满仓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1期2969-2971,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加入低密度脂蛋白(LDL)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APN)对模型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照组、LDL损伤组、APN预处理组和APN干预组内皮细胞(EC)的形态改变,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培... 目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加入低密度脂蛋白(LDL)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APN)对模型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照组、LDL损伤组、APN预处理组和APN干预组内皮细胞(EC)的形态改变,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和6-酮前列腺(6-keto-PGF1)的含量变化,测定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比较,LDL损伤组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释放明显增高,NO、NOS和6-keto-PGF1合成明显降低(P<0.01);而APN预处理组和干预组能明显降低LDH释放,促进NO、NOS和6-keto-PGF1合成(P<0.01)。结论 APN对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拮抗LDL对EC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乳酸脱氢酶 6-酮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敏感实验试剂盒的建立及其稳定性的观察
3
作者 刘晶 赵满仓 +2 位作者 张艳 杨梦迪 魏文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35-437,共3页
目的:为了对MTT法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规范,制备成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方法:试剂盒组成:(1)预加抗肿瘤药物的细胞培养板,将各种抗肿瘤药物稀释到工作浓度后加入48孔细胞培养板中,冷冻干燥,真空包装。(2)淋巴... 目的:为了对MTT法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规范,制备成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方法:试剂盒组成:(1)预加抗肿瘤药物的细胞培养板,将各种抗肿瘤药物稀释到工作浓度后加入48孔细胞培养板中,冷冻干燥,真空包装。(2)淋巴细胞分离液。(3)含10%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4)5%的MTT溶液。(5)GKN溶液。以新鲜加抗肿瘤药物的细胞培养板为对照,测定试剂盒的稳定性。结果:由冷冻干燥、真空包装的预加药的细胞培养板组成的试剂盒保存6个月和1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试剂盒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试剂盒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魏文青 赵满仓 +3 位作者 刘晶 焦娟 张艳 付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71-874,共4页
目的:对MTT法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进行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TT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方法:MTT法测定K562细胞对抗癌药卡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每孔K562细胞数为5×103(浓度为5×104个/ml)、药... 目的:对MTT法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进行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TT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方法:MTT法测定K562细胞对抗癌药卡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每孔K562细胞数为5×103(浓度为5×104个/ml)、药物作用时间48h、MTT20μl作用6h、单波长570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实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肿瘤药敏试验可以为临床医师开展和实现化疗个体化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治疗 K562细胞株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抗肿瘤药敏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满仓 魏文青 +4 位作者 刘晶 张艳 焦娟 付瑶 安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对于采用MTT法进行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抗肿瘤药物包被板的稳定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MTT法测定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观察红细胞、血小板、3种DMSO及不同浓度MT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对于采用MTT法进行抗肿瘤药物敏感试验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抗肿瘤药物包被板的稳定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MTT法测定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观察红细胞、血小板、3种DMSO及不同浓度MT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监测肿瘤药物包被板的稳定性。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均可影响实验结果;进口和国产分析纯的DMSO与MTT的呈色反应是一致的,吸光度(A值)与MTT呈浓度依赖性;冷冻干燥的抗肿瘤药物包被板的稳定性优于未经冷冻干燥的药物包被板。结论:明确实验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有助于规范MTT法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敏感 影响因素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细胞冻存液对树突状细胞存活率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满仓 魏文青 +3 位作者 刘晶 张艳 付瑶 安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用自制的改良细胞冻存液冻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观察冻存复苏后DCs的细胞存活率及体外诱导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得DCs,分别用3种冻存液冻存:(1)含10%... 目的:用自制的改良细胞冻存液冻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观察冻存复苏后DCs的细胞存活率及体外诱导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得DCs,分别用3种冻存液冻存:(1)含10%二甲基亚砜(DMSO)、20%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2)日本ZENOAQ公司的Cellbanker细胞冻存液;(3)自制细胞冻存液(含DMSO、羟乙基淀粉及细胞稳定剂)。每组DCs分6管,于-80℃和-196℃各冻存3管,分别于冻存后第30、60和180d复苏,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MTT法检测冻存复苏后DCs活化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每组3种冻存液冻存的DCs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冻存复苏DCs的存活率和活性均有轻度下降,但经统计学分析3种冻存液的冻存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自制的改良细胞冻存液能够替代传统冻存液和进口冻存液用于DCs的冻存,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冻存液 存活率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艳 焦娟 魏文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3期80-82,86,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筛查指标,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体检中心接收健康体检者512例为体检组,另取100份正常健康人混合血清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筛查指标,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体检中心接收健康体检者512例为体检组,另取100份正常健康人混合血清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Hcy和hs-CRP的测定。结果 1正常对照组Hcy值为(9.2±0.4)μmol/L,hs-CRP值为(0.58±0.04)mg/L。2体检组血清Hcy值为(12.2±2.5)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混合血清Hcy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60例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11.7%。3体检组血清hs-CRP值为(0.87±0.32)mg/L,与正常对照组混合血清hs-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3例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18.1%。4血清Hcy及hs-CRP同时检测的ACVD检出率为30.0%,高于单纯Hcy检测的23.3%和单纯hs-CRP检测的15.1%。结论无论Hcy还是hs-CRP,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评估时都是独立的指标,二者同时进行检测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满仓 魏文青 +2 位作者 刘晶 张艳 焦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常规化疗的结果基本一...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常规化疗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肿瘤 外周血淋巴细胞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艳 魏文青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507-3510,共4页
目前,生物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其通过有计划合理地联合传统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恢复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实现肿瘤的特异性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综合治疗是最理想的肿瘤治疗模式。... 目前,生物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其通过有计划合理地联合传统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恢复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实现肿瘤的特异性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综合治疗是最理想的肿瘤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提高,使肿瘤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生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所以,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后增强CT参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 刘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74-76,80,共4页
目的研究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后实施CT增强动态扫描其定量参数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CT增强动态扫描,观察病灶最大径、灌注值、M/A、Tp及PH的... 目的研究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后实施CT增强动态扫描其定量参数的改变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CT增强动态扫描,观察病灶最大径、灌注值、M/A、Tp及PH的改变情况。结果 132例患者实施靶向治疗后,参考病灶的最大径改变,有76例为好转(好转组),有28例为稳定(稳定组),有28例为进展(进展组)。治疗后好转组病灶最大径、PH及灌注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治疗前后最大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H、Tp、M/A值、灌注值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展组治疗后病灶最大径、PH及灌注值较治疗前均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H判定结果、灌注值判定结果分别与最大径判定结果进行判定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判定NSCLC治疗效果方面,PH值、灌注值判定结果与最大径判定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57、0.616(均P<0.05)。结论 NSCLC实施靶向治疗后,患者病灶的血流动力学及增强动态扫描的参数均发生改变,其中灌注值及PH改变能够反映治疗效果。当治疗为有效时,所得灌注值及PH均降低;为进展时,所得灌注值及PH均增大。肿瘤灌注值改变与病灶最大径对疗效判定具有一致性,可以将灌注值作为NSCLC靶向治疗效果的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CT扫描 动态增强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魏文青 赵满仓 +4 位作者 刘晶 焦娟 张艳 付瑶 安平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旨在建立一种MTT法抗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流程。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优化选择培养时间与MTT孵育时间。结... 目的:探讨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旨在建立一种MTT法抗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流程。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优化选择培养时间与MTT孵育时间。结果:在每孔PBMC为4.0×104(浓度为4.0×105/mL)、药物作用时间48 h、MTT 20μL作用6 h、单波长570 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较高,试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法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为临床医生开展和实现个性化化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体外 MTT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B4基因mi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海马齿状回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树玲 颜慧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ErbB4的m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产生高滴度慢病毒并观察其感染小鼠海马齿状回基因的表达。方法将靶向ErbB4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利用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与慢病毒包装系统共转染HEK293T包装细胞,收获上清并... 目的构建靶向ErbB4的m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产生高滴度慢病毒并观察其感染小鼠海马齿状回基因的表达。方法将靶向ErbB4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利用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与慢病毒包装系统共转染HEK293T包装细胞,收获上清并浓缩得到慢病毒浓缩液,通过测定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测定其滴度。所得慢病毒浓缩液经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感染小鼠海马齿状回。观察鼠脑冰冻切片基因表达情况,并用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特异性抗体行免疫染色分析转导的细胞类型。结果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说明靶向ErbB4基因的m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收获慢病毒。浓缩的慢病毒包装上清感染HEK293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GFP阳性率,计算得慢病毒活性滴度为1.0×1012转导单位(TU).L-1。小鼠海马齿状回立体定位微量注射1.0×1012TU.L-1慢病毒6个月后,观察到注射部位外源基因的显著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慢病毒转导的细胞多呈NeuN标记阳性,并与GFAP的表达不重叠。结论靶向ErbB4的mi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获得了靶向ErbB4基因的高滴度miRNA慢病毒颗粒,并实现了脑实质的局部长期稳定转导,慢病毒转导的主要细胞类型为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ERBB4 海马 齿状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艳 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155-1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期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水平,探讨心钠素和内皮素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36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期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水平,探讨心钠素和内皮素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36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度组(20例)和重度组(16例),随机选择我院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妊娠妇女入院时的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对该诊断试验进行评价。结果重度组妊娠妇女内皮素和心钠素[(52.4±6.1)、(95.8±6.6)ng/L]高于轻度组[(45.3±5.1)、(88.7±5.8)ng/L]及对照组[(29.3±4.5)、(81.7±5.1)ng/L],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收缩压、舒张压、终止妊娠时间分别为(168±16)mm Hg(1 mm Hg=0.133 kPa)、(114±6)mm Hg、(29.5±1.2)周,轻度组分别为(154±14)mm Hg、(105±6)mm Hg、(35.8±1.5)周,对照组分别为(134±8)mm Hg、(79±8)mm Hg、(38.5±1.5)周,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重度组的发病孕龄分别为(32.2±1.5)、(26.5±1.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新生儿及胎儿总死亡率(23.75%)明显低于重度组(72.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素ROC曲线下面积(AUC)=0.894〉0.7,心钠素的ROC曲线AUC=0.899〉0.7,说明采用内皮素和心钠素对早期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内皮素和心钠素的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心钠素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安萍 蔡惠芸 +2 位作者 齐洪峰 张艳 刘晶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素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可溶性E-选择素 生物学标记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CD40L和IL-2的腺病毒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IL-1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璇 张玉萍 谭晓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表达人CD40L和IL-2的5/F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Ad5/F35 CD40L-IL-2),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的感染效率及感染后对Mo-DC表型及IL-12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总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CD40L... 目的探讨共表达人CD40L和IL-2的5/F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Ad5/F35 CD40L-IL-2),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的感染效率及感染后对Mo-DC表型及IL-12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总RNA,应用RT-PCR方法克隆CD40L和IL-2,构建Ad5/F35 CD40L-IL-2腺病毒载体。分离和培养人Mo-DC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嵌合型腺病毒载体对Mo-DC的感染效率、CD40L基因表达及感染前后Mo-DC表型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Mo-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L-12的含量。结果成功克隆CD40L和IL-2基因并构建成5/F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Ad5/F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能高效感染Mo-DC,感染效率可达75%以上,Ad5/F35 CD40L-IL-2感染Mo-DC能有效地表达CD40L和分泌IL-2。感染前Mo-DC中CD80、CD86、CD40和HLA-DR呈一定水平表达,而CD83表达水平较低,感染24 h后,CD80、CD86、CD40和HLA-DR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特别是CD83。感染不同时间点测定Mo-DC上清IL-12水平,上清中IL-12水平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Ad5/F35 CD40L-IL-2能高效感染人Mo-DC并表达相应的基因产物,促进Mo-DC成熟和刺激IL-12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基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5 F35嵌合型腺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梦迪 魏文青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683-3685,共3页
载脂蛋白A5(apoA5)是载脂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其参与调节血脂代谢,是迄今为止所发现对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影响最明显的生理因子之一。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均发现,apoA5及其基因多态性与TG代谢及血脂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对于apoA5基因结... 载脂蛋白A5(apoA5)是载脂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其参与调节血脂代谢,是迄今为止所发现对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影响最明显的生理因子之一。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均发现,apoA5及其基因多态性与TG代谢及血脂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对于apoA5基因结构的多态性、功能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5 基因多态性 血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部男性官兵生殖健康调查与心理疏导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满仓 魏文清 +6 位作者 张艳 刘晶 王海涛 安萍 付瑶 郭岩杰 张国辉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排除部分官兵因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假性生殖系统疾病。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 263名现役男性官兵进行生殖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调查。对受调查官兵进行生殖健康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疑似有... 目的:了解某部官兵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排除部分官兵因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假性生殖系统疾病。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 263名现役男性官兵进行生殖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调查。对受调查官兵进行生殖健康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疑似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官兵进行筛查。结果: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心理健康疏导调试后有效率100%。疑似有生殖系统疾病的115人经过筛查证实确患有生殖系统疾42人(1.86%)。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调适可使提高基层官兵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排除其心理压力,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健康调查 生殖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 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自满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惠芸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T7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以CEA作为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术前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T7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以CEA作为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术前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总的循环肿瘤细胞检出率75.00%(51/68),57例无远处转移和11例有远处转移者检出率分别为70.20%(40/57)和100.00%(11/11)。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组DukesA、B、C、D期检出率分别为36.36%(4/11)、68.42%(13/19)、85.19%(23/27)和100.00%(11/11),DukesC+D期检出率明显高于DukesA+B期(P<0.01)。淋巴结转移者检出率为86.84%,而无转移者为6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假阳性,此方法的特异性为97%。结论:采用T7RNA聚合酶催化荧光扩增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出率较高,其术前检出率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T7 R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对直肠癌细胞耐药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富义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惠芸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FasL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直肠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相互作用蛋白研究中的特性,筛选与FasL蛋白相互作用较强的蛋白质,通过细胞学实验(MTT法)研究FasL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对直肠癌细胞耐药性... 目的:探讨FasL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直肠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相互作用蛋白研究中的特性,筛选与FasL蛋白相互作用较强的蛋白质,通过细胞学实验(MTT法)研究FasL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对直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结果:经过筛选发现,FasL蛋白与anchor attachment蛋白、金属硫蛋白1K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细胞耐药学实验证实,FasL蛋白、anchor attachment蛋白与金属硫蛋白1K组直肠癌HR-8348细胞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细胞,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FasL蛋白组以及FasL蛋白和金属硫蛋白1K组直肠癌HP-8348细胞的耐药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L蛋白与anchor attachment蛋白1K结合后,增强了金属硫蛋白1K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耐药能力,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复发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酵母双杂交 FASL蛋白 细胞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脂联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满仓 魏文青 +3 位作者 焦娟 安萍 张艳 刘晶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抗脂联素(adiponectin,APN)单克隆抗体(McAb)的制备方法及其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FMP有机化学固相合成法合成APN,用HPLC进行纯化,以此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并对抗体的效价、特异性、亚类及位点进行测定。结果:融... 目的:探讨抗脂联素(adiponectin,APN)单克隆抗体(McAb)的制备方法及其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FMP有机化学固相合成法合成APN,用HPLC进行纯化,以此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并对抗体的效价、特异性、亚类及位点进行测定。结果:融合后的克隆率为85.4%,阳性率3.2%,腹水效价为1.0×107,与内脂素、瘦素、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无交叉反应,A2、A3、A4、A6、A8为IgG2a,A1、A5、A7为IgG2b。经单抗体相加试验和双抗体竞争试验证实,A1针对一个抗原位点,A2和A3针对另一个抗原位点。结论:利用合成的APN免疫动物可成功制备抗APN McAb,该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脂联素单克隆抗体 制备方法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