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样本髋关节置换假体位置数字化评估
1
作者 李佳伟 张凯 +6 位作者 丁良甲 王海燕 陈清威 刘启 于小明 兰文杰 李筱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参数,了解假体位置分布及解剖重建率。方法纳入内蒙古地区四家三级医院17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资料(年龄30~70岁),影像资料以JEPG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采用多人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参数,了解假体位置分布及解剖重建率。方法纳入内蒙古地区四家三级医院17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资料(年龄30~70岁),影像资料以JEPG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采用多人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量6项参数,包括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股骨偏心距及双下肢长度差异;比较术侧与健侧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股骨头偏心距的差异,统计以上6项参数的解剖重建率。结果观察者间及观察者自身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84~0.99,可靠性较好。健侧股骨头偏心距与术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侧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与健侧相比,向内上方偏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股骨头偏心距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的解剖重建率分别为79.90%、77.70%、43.02%、60.34%、60.30%、79.30%。结论本研究统计内蒙古地区髋关节置换术假体位置的分布情况,认为术后较难达到完全的解剖重建,其中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位置、水平位置及股骨偏心距的解剖重建率偏低,需改进手术方法缩小两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X线 假体 解剖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测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卫 郝廷 +1 位作者 贾燕飞 郝增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测量我国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66例干燥的男性骨骼标本,测量胫骨全长,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前后径,胫骨外侧平台宽、前后径,用统计软件分析其中线形数据之间关系。结果全长为(3... 目的测量我国内蒙古地区成人男性胫骨标本几何参数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66例干燥的男性骨骼标本,测量胫骨全长,胫骨平台宽,胫骨内侧平台宽、前后径,胫骨外侧平台宽、前后径,用统计软件分析其中线形数据之间关系。结果全长为(36.76±1.67)cm;平台宽(7.29±0.36)cm;内侧平台宽(3.11±0.20)cm;外侧平台宽(3.16±0.22)cm;内侧前后径(4.76±0.23)cm;外侧前后径(4.11±0.21)cm;测得的线性数据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测得的基础数据为建立华内蒙古地区成人胫骨平台相关参数的数据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男性 胫骨 几何参数 测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浩菁 赵振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1-315,322,共6页
目的回顾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查阅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中应用的文献,纳入超声在儿童肘部损伤、孕产期先天性/发育性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 目的回顾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查阅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中应用的文献,纳入超声在儿童肘部损伤、孕产期先天性/发育性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斜颈)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诊疗中应用相关文献。结果超声在儿童肘部损伤治疗中应用具有微创、无辐射特点,可动态观察骨折的对位对线,在评估软骨、韧带、血管的损伤具有独特优势,实现了医学成像“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理念。超声在孕产期先天性/发育性畸形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中的应用,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畸形矫治效果,降低了医疗花费并减轻患者疼痛。结论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并提高了该类疾病的诊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就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儿童 骨折 畸形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重建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鹏 辛治 +6 位作者 张杨 白明 孟格栋 张海斌 赵健 李树文 吴一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23-126,147,共5页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胸腰段椎体成像模型(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至2023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37,采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指导)与对照组(n=15,未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6钉穿刺定位次数以及术前6钉穿刺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Cobb角差值高于对照组,且置钉良品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imics软件制作3D-CTTVBIM指导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能精准识别胸腰段椎体结构,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和置钉良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S软件 三维重建 创伤性胸腰段骨折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参与骨关节炎发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正业 刘万林 赵振群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在骨关节炎(OA)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软骨退化、关节炎症和新骨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衰老与OA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可能成...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在骨关节炎(OA)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软骨退化、关节炎症和新骨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衰老与OA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可能成为治疗OA的新靶点。该文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促进炎症反应、软骨细胞退变和新骨形成等方面对细胞衰老在OA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抗衰老药物、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疗法来清除衰老细胞(SNC)、抑制SASP或促进SNC再分化的潜在OA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动物模型研究已显示,上述治疗策略具备减缓OA进展的潜力,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验证。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眼于深入理解细胞衰老与OA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旨在为更有效地治疗OA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骨关节炎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治疗策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与蒙古族胫骨近端部分数字化解剖形态的测量与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峰 赵振群 +4 位作者 黄健 侯博 魏晶 王星 郑雷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3期8627-8632,共6页
背景:在进行国人膝关节假体设计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时,不仅要考虑到国人胫骨近端解剖特点和几何形态上的差异,同时也还应该注意不同种族间的差异性。目的:通过对汉族与蒙古族胫骨近端的C T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对比其在蒙、汉族之间的... 背景:在进行国人膝关节假体设计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时,不仅要考虑到国人胫骨近端解剖特点和几何形态上的差异,同时也还应该注意不同种族间的差异性。目的:通过对汉族与蒙古族胫骨近端的C T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对比其在蒙、汉族之间的解剖形态学差异,为全膝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于关节外科就诊的患者60例,其中汉族组、蒙古族组各30例,各组均男15例,女15例,年龄(36.00±7.22)岁。16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16)对其进行螺旋扫描,层厚0.625 mm,扫描图像以DICOM格式导出存盘。再利用Mimics 15.0三维重建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测量。分别对胫骨平台宽、胫骨平台内侧前后径和外侧前后径进行测量,以观察其在性别、侧别和民族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与结论:以上各指标值在左、右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胫骨平台宽、胫骨平台内侧前后径和胫骨平台外侧前后径在男、女性别间和汉族、蒙古族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具体表现在:(1)胫骨近端的形态学测量参数无论汉族组还是蒙古族组在性别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且男性各均值大于女性。(2)部分参数指标在汉族与蒙古族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提示在施行人工全关节置换时,应根据国人形态特征、性别、民族、地区等差异正确地选择并放置假体。(3)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和个体化设计可以针对不同人群选择适合的假体,从而确保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胫骨 解剖学 假体植入 假体设计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骨稳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金宇 赵振群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和骨折片移植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2-3]。合成聚合物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骨科... 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和骨折片移植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2-3]。合成聚合物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领域[4],在传统手术中用于骨折的主要固定或辅助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片 光动力 骨折治疗方法 四肢骨折 传统手术 合成聚合物 骨科手术 并发症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整合模式在骨科医学教改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志才 孙嘉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S01期41-42,共2页
由于设计医学教育研究的困难,限制了评估和优化医学教育有效性的努力。医学教学旨在培养潜在的未来医生专业能力的态度和行为。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难以将所学不同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实用医... 由于设计医学教育研究的困难,限制了评估和优化医学教育有效性的努力。医学教学旨在培养潜在的未来医生专业能力的态度和行为。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难以将所学不同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实用医疗发展的需求[1]。将多学科内容有机联系形成整体,是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s在骨肉瘤细胞耐药中发挥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王岩 白锐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805-811,共7页
骨肉瘤(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其具备较高的局部侵袭、肺部转移率和病死率,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其次是老年人,目前针对骨肉瘤的主流治疗方式即手术切除并化疗,但该疾病治疗后转移进展和复发风险很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化疗... 骨肉瘤(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其具备较高的局部侵袭、肺部转移率和病死率,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其次是老年人,目前针对骨肉瘤的主流治疗方式即手术切除并化疗,但该疾病治疗后转移进展和复发风险很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化疗过程中骨肉瘤产生了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是多水平、多因素、多基因机制引起的,其中外泌体-miRNAs机制是近些年在研究肿瘤耐药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种机制,外泌体本质是一种双层脂质胞外囊泡,其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传递,从而对骨肉瘤的耐药性造成影响。本文对当前较主流的外泌体在骨肉瘤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Osteosarcoma (OS)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bone malignant tumor, which has a high local invasion, lung metastasis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It is comm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llowed by the elderly. The mainstream treatment for osteosarcoma is surgical resection and chemotherapy. However, the risk of metastatic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very high.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osteosarcoma develop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during chemotherapy.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is caused by multi-level, multi-factor, and multi-gene mechanisms. Among them, the mechanism of exosome-miRNAs is a mechanism discovered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tumor drug resist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essence of exosomes is a bilayer lipid extracellular vesicle, which can participate in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material transmission between cells, thus affecting the drug resistance of osteosarcom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exosomes, currently one of the mainstream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in osteosar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外泌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0
作者 郭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71-373,共3页
探究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结果:试验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 探究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结果:试验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骨科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甜甜 张丽华 +2 位作者 梁佳妮 张婷 卢佳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疼痛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康复进程及照顾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恢复进程均高于观察组,照顾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进程,提高照顾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小儿骨科 手术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宝丸介导NF-κB/p65通路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2
作者 王兴 李斯琴 +1 位作者 张葆鑫 阿日奔吉日嘎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珍宝丸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珍宝丸组,对照组大鼠仅暴露脊髓,模型组和珍宝丸组大鼠均构建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珍宝丸组大鼠给予口服0.6 g/kg珍宝丸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珍宝丸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珍宝丸组,对照组大鼠仅暴露脊髓,模型组和珍宝丸组大鼠均构建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珍宝丸组大鼠给予口服0.6 g/kg珍宝丸干预治疗,间隔24 h给药1次,持续给药28 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则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巴索·比蒂·布雷斯纳汉(BBB)评分法评估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各组大鼠运动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取大鼠脊髓组织标本,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法观察评估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q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干预治疗后4周,模型组大鼠BBB评分低于对照组,珍宝丸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结构、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结构紊乱,有明显出血、坏死、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珍宝丸组大鼠脊髓组织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珍宝丸组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中TNF-α和IL-6表达升高,IL-10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珍宝丸组脊髓组织中TNF-α和IL-6表达显著降低,IL-10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F-κB/p65和p-NF-κB/p65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珍宝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F-κB/p65和p-NF-κB/p65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宝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症状,减轻其病理变化,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NF-κB/p65通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宝丸 脊髓损伤 神经损伤 NF-κB/p65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下两种不同腰椎融合术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张杨 王鹏 +4 位作者 白明 王俊峰 李树文 李志军 吴一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显微内窥镜下两种不同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5例患者接受显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croendosc... 目的分析比较显微内窥镜下两种不同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5例患者接受显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croendoscopic tran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E-TLIF),61例患者行显微内镜下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cro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interbodyfusion,ME-PLIF)。对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在手术前后对组内和组间的疼痛(VAS)及功能(ODI)评分进行比较。采用Suk标准评价术后融合情况。结果ME-PLIF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方面,均优于ME-TLIF组。ME-PLIF组术中出现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ME-TLIF组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同组患者术后VAS及ODI分值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VAS及ODI分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率基本无差异。结论ME-PLIF技术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方面更有优势,更容易学习掌握,在手术中要注意向外侧的充分减压防止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微创 后路腰椎融合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 退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查德 邢文华 +3 位作者 何强 刘胜祥 黄智 贺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893,共5页
食管型颈椎病(esophageal cervical spondylosis,ECS)是由于颈椎前方骨质异常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刺激食管,引起以进行性吞咽困难、咽喉部异物感、呼吸及发音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于1950年首次由Forestier提出,所以又被称为Forestie... 食管型颈椎病(esophageal cervical spondylosis,ECS)是由于颈椎前方骨质异常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刺激食管,引起以进行性吞咽困难、咽喉部异物感、呼吸及发音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于1950年首次由Forestier提出,所以又被称为Forestier病[1]。在1992年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该病被纳入颈椎病的分型[2]。ECS发病因素较多,常见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迄今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早期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治疗原则。笔者对该病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吞咽困难 食管型颈椎病 发音困难 临床研究进展 骨质异常 骨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志明 陈云鹏 +3 位作者 王伟豪 李鑫 周朝晖 韦宜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359-364,共6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肌肉骨骼畸形之一,其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其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肌肉骨骼畸形之一,其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其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通过影像学分型来决定,如果没有合适的治疗,DDH儿童将影响正常行走功能以及过早产生骨关节炎,从而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今Pemberton截骨术治疗DDH被儿童骨科医生广泛采用,Pemberton截骨术不仅是一种实现髋臼形态矫正的技术,而且是可以联合其他术式以减少并发症的技术。本综述旨在总结Pemberton截骨术在DDH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困难之处,以期为今后更加细节化的治疗提供参考。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is one of the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eformities in pediatric orthopedics. The exact cause of its onset is not yet clear, but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believ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age differences in its incidence rate.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methods are determined by the type of imaging classification. Without proper treatment, DDH children will affect their normal walking function and develop osteoarthritis prematurely, which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Nowadays, Pemberton osteotomy is widely used by pediatric orthopedic surgeons to treat DDH. Pemberton osteotomy is not only a technique for correcting acetabular morphology, but also a technique that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surgical procedures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This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difficulties of Pemberton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DDH surge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re detailed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Pemberton截骨术 髋脱位 儿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文强 白锐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011-3017,共7页
骨肉瘤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维持稳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防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新型治疗策略。有研究证实非编码RNA... 骨肉瘤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维持稳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防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新型治疗策略。有研究证实非编码RNA如miRNA、lncRNA、circRNA等通过靶向Notch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为治疗骨肉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章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并重点阐述了相关非编码RNA靶向Notch信号通路在OS中的作用,对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NOTCH信号通路 MIRNA lncRNA circRNA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系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7
作者 祺格祺 赵振群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995-1001,共7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畸形,其特征是脊柱侧凸角度超过10˚,且椎体发生不明原因的旋转,形成二维或三维畸形。AIS患者在接受定制支具治疗或手术干预时,都需要定期进行放射学...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畸形,其特征是脊柱侧凸角度超过10˚,且椎体发生不明原因的旋转,形成二维或三维畸形。AIS患者在接受定制支具治疗或手术干预时,都需要定期进行放射学检查。而且,X线片的放射性可能导致人们担忧电离辐射增加癌症风险。超声作为一种普遍且必要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工具,具有无辐射的优点。三维超声成像系统(Scolioscan)推动了无辐射脊柱成像技术的发展,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检查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替代方案。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is a common adolescent spinal deformity characterized by a scoliotic angle of more than 10˚ and unexplained rotation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resulting in a two- or three-dimensional deformity. Patients with AIS undergoing customized bracing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s require periodic radiologic examination. Moreover, the radioactivity of radiographs may lead to concerns about increased cancer risk from ionizing radiation. Ultrasound, a common and necessary medic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ool,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radiation-free. The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 (Scolioscan) has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free spinal imaging and provides an excellent alternative to screening for adolescent scol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超声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节发育不良相关基因的系统研究
18
作者 祁凯 韦宜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91-2897,共7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是是一种涉及髋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及原因仍不清楚。其发病特征在于以髋关节发育不良为基础,导致关节囊松弛,股骨近端继发畸形,在髋臼...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是是一种涉及髋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及原因仍不清楚。其发病特征在于以髋关节发育不良为基础,导致关节囊松弛,股骨近端继发畸形,在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良的情况下,逐渐出现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于髋臼之外的下肢畸形。髋臼变浅以至于对股骨头覆盖降低是DDH引发髋关节不稳定进而引发青少年和青年期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在DDH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发病机制和易感性相关基因尚未阐明。我们评估了PubMed数据库中索引的各种遗传学研究。我们分析了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并总结了DDH相关的突变位点,动物模型实验,与DDH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遗传学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
19
作者 陈云鹏 黄志明 +2 位作者 王伟豪 郭宇 韦宜山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3期727-733,共7页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疾病,其涉及范围从新生儿的不稳定髋到髋臼或股骨的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直至完全脱位。这种疾病可能导致结构上的改变,从而引发早期的髋关节病变。尽管...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疾病,其涉及范围从新生儿的不稳定髋到髋臼或股骨的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直至完全脱位。这种疾病可能导致结构上的改变,从而引发早期的髋关节病变。尽管已经确定了一些危险因素,但其确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明了。新生儿筛查、体格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在DDH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早期髋关节病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篇综述着重总结了目前DDH的检测和治疗的实践策略。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is a complex disease of the Hip, which involves from the unstable Hip to acetabular or femoral Dysplasia, subluxation and complete dislocation of the Hip. The disease can lead to structural changes that can lead to early hip disease. Although a number of risk fac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exact 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Neonatal screen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ultrasonograph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DDH.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解剖结构 病因及发病机制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骨折愈合
20
作者 陈晓峰 孙明启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2743-2751,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起源于胚胎的中胚层,具有在体内外分化为骨骼、软骨等多种组织的能力。这些干细胞在修复和再生医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心脏、肝脏和皮肤损伤的修复。在骨科领域,MSCs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但其机制仍不完全明... 间充质干细胞(MSCs)起源于胚胎的中胚层,具有在体内外分化为骨骼、软骨等多种组织的能力。这些干细胞在修复和再生医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心脏、肝脏和皮肤损伤的修复。在骨科领域,MSCs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但其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近年的研究表明,MSCs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和血管新生,以及促进成骨分化,对骨折愈合的各个阶段产生影响。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外泌体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细胞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并显示出在骨组织修复中的重要性。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originate from the mesoderm of the embryo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into various tissues such as bone and cartilage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se stem cells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restorative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especially in the repair of heart, liver, and skin damage. In orthopedics, MSCs can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but the mechanism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SCs have an impact on all stages of fracture healing by modula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mune system and angiogenesis, and promoting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secreting growth factors, exosomes, and other bioactive substances, these cells activate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accelerate the healing process of fractures, and show importance in bone tissue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