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流感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凌 王晓宁 +3 位作者 巫青 苏鹏 陈大卫 周立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佛山市流感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2018年佛山市流感流行病学数据库病人详细信息,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结果:2007年~2018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流感患者1391例,与2007年~2013年对比,2014... 目的:探讨佛山市流感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2018年佛山市流感流行病学数据库病人详细信息,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结果:2007年~2018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流感患者1391例,与2007年~2013年对比,2014年~2018佛山市流感整体呈升高趋势,2007年~2018年患病率位居前3,自高到低依次为2018年、2014年、2017年、均出现在近5年;各年龄段均有患病,发病年龄2个月~99岁,平均年龄(28.40±13.67)岁,18~65岁患病率最高45.43%,其次是1~6岁,占27.75%;男女均有患病,男女患病比例约1∶1.2;各职业群体均有患病,其中散居儿童群体患病比例最高,占21.35%,其次是离退人员,占15.46%,而餐饮食品业患病比例最低,仅0.07%;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显著季节性,冬季患病人数最多。结论:佛山市流感有增强趋势,且春季为爆发高峰期,女性易感,疾控部门应加强18~65岁群体、散居儿童流感防控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 流感 预防措施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损失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文英 陈浩丽 +2 位作者 褚澜 王晓宁 谢佩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655-657,共3页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经济损失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1病例对照的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分析53例手术部位感染的经济损失及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住院...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经济损失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1病例对照的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分析53例手术部位感染的经济损失及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住院费用的中位数是31 693元,对照组是15 426元,病例组是对照组的2.05倍;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额外费用是12 872元;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病例组住院日的中位数是28 d;对照组是18 d,延长住院日的中位数是12 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病例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而且能减少医疗工作量,加快病床周转率,提高医疗质量,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必将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 感染 卫生经济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科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3
作者 谢佩珠 李燕如 +1 位作者 黎少芳 程彩萍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0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构建普外科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由医护共同对慢性伤口治疗进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比实施前半年41例患者和实施后半年47例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构建普外科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由医护共同对慢性伤口治疗进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比实施前半年41例患者和实施后半年47例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伤口愈合计分、疼痛计分的变化,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治疗后各时间段的伤口愈合计分及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型慢性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能促进慢性伤口的早期愈合,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医护一体化 伤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存于良性疾病中的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附20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少锐 梁兆煜 +4 位作者 谢学羿 区小卫 李日焕 陈岸 江浩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存于良性疾病中的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而检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400例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检出甲状腺微小癌2... 目的:探讨并存于良性疾病中的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而检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400例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检出甲状腺微小癌20例(5%).20例中2例(10%)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18例(90%)于术后连续病理切片确诊;乳头状癌19例(95%),髓样癌1例(5%);2例浸润或浸透包膜(10%),2例有砂粒体(10%),无血管内癌栓和颈淋巴结转移病例.20例中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3例(15%),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3例(65%),患侧叶次全切除术4例(20%).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5~6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颈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结论:并存于良性疾病中甲状腺微小癌以乳头状癌多见,淋巴结转移率低;连续病理切片检查可防止微小癌的漏诊;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及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不需作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良性疾病 病理特征 外科治疗 乳头状癌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病理切片 连续 目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有娟 伍玲玲 关洁华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1期5142-5142,共1页
目的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带教风险。方法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减少和降低了护理带教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防止纠纷发生。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 目的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护理带教风险。方法对以往工作中潜在的、容易疏忽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用护理风险管理连续识别,及时措施。结果减少和降低了护理带教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防止纠纷发生。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护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对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少锐 梁兆煜 区小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76-1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桥本病 41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41例桥本病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例 ,并发甲亢 6例 ,并发甲状腺癌 2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13例 ,行...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桥本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桥本病 41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41例桥本病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例 ,并发甲亢 6例 ,并发甲状腺癌 2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13例 ,行一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加对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 16例 ,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1例、全切除术 1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 19例 ,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素半年以上 ,停药后有 4例出现甲减。结论 :桥本病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甲状腺其它疾病并存 ,手术可以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治疗并发病 ,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桥本病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手术方式 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心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李忠民 肖学钧 +4 位作者 霍保善 胡旭东 梁爱霞 张武 莫兴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13-2215,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各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行瓣膜置换术的68例病人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7~72岁,平均(42.6±13.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并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双瓣置换...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各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行瓣膜置换术的68例病人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7~72岁,平均(42.6±13.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并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双瓣置换术26例,二尖瓣置换术34例,主动脉置换术7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次手术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46例,Ⅳ级22例。结果:本组早期死亡2例(3%),低心排综合征20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血液透析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Ⅱ级60例,Ⅲ级3例。结论:重症心瓣膜病围手术期需合理的综合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恰当的手术处理技巧及灵活的综合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外科技术在肝外胆管癌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区小卫 梁兆煜 谢学羿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肝外胆管癌切除术中如何合理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方法 分析自 95年至 2 0 0 0年 6月 2 8例行手术治疗的肝外胆管癌资料 ,按手术技术的不同划分为两个组 :未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 (95 - 98年 )和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 (99-... 目的 探讨在肝外胆管癌切除术中如何合理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方法 分析自 95年至 2 0 0 0年 6月 2 8例行手术治疗的肝外胆管癌资料 ,按手术技术的不同划分为两个组 :未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 (95 - 98年 )和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 (99- 2 0 0 2年 6月 ) ,每个组各有 14例。 结果 经合理地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后 ,肝外胆管癌的切除主由未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的 2 1.5 %提高到应用肝门部外科技术组的 6 4 .3% ,切除病例无 1例术后死亡。结论 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肝门部外科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游离肝门板并尽快实施胆道减压技术、脉络化解剖技术、血管外科技术及胆管空肠吻合技术。通过合理的有次序地使用这四大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技术 肝外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诊治肝结核13例
9
作者 林唯栋 吴志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肝结核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10
作者 张宏敏 庞兆麟 +1 位作者 徐叶 王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其中29例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32例患者...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与经内镜“娩出法”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其中29例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32例患者采用经内镜“娩出法”(经内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留置时间、临床症状转归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经内镜组手术时间、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小骨窗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小骨窗组(P<0.05),MRS评分低于小骨窗组(P<0.05)。经内镜组颅内水肿持续时间、肢体活动好转时间和意识好转时间均短于小骨窗组(P<0.05),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4周GO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镜组GOS评分更高,相对恢复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GO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镜组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差值均高于小骨窗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早期壳核出血治疗中,经内镜“娩出法”相较于小骨窗开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壳核出血 小骨窗开颅 经内镜“娩出法”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处理用于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吴丽灵 张武 +6 位作者 李贻霞 杨凯 梁结连 杜楚川 文先杰 胡旭东 钟执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652-1658,共7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联合处理对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就诊并计划在体外循环下行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或整形术的患者36例,...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联合处理对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就诊并计划在体外循环下行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或整形术的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每组12例。预处理组男8例,女4例;年龄(58.33±12.35)岁;心功能分级:Ⅲ级8例,Ⅳ级4例。后处理组男5例,女7例;年龄(59.67±13.77)岁;心功能分级:Ⅲ级7例,Ⅳ级5例。联合处理组男7例,女5例;年龄(59.92±11.29)岁;心功能分级:Ⅲ级9例,Ⅳ级3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行腔镜二尖瓣整形术或置换术。预处理组:体外循环开始前静脉注射CP 2.0 g,停搏液中加入CP 2.0 g;后处理组:主动脉开放后5 min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2.0 g,体外循环停止前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2.0 g;联合处理组:体外循环开始前静脉注射CP 1.0 g,停搏液中加入CP 1.0 g,主动脉开放后5 min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1.0 g,体外循环停止前体外循环机内注入CP 1.0 g。比较3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以及术后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1 d和术后2 d的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脑利钠肽(BNP)水平。采用F检验、LSD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联合处理组术后48 h肾上腺素的使用比例(1/12)少于预处理组(6/12)和后处理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毕的CK-MB水平[(12.14±4.98)U/L]低于预处理组[(17.51±5.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 d、术后2 d的CK-MB水平[(27.17±11.25)U/L、(17.10±8.27)U/L]均低于预处理组[(37.58±11.15)U/L、(26.46±8.98)U/L]和后处理组[(39.54±14.27)U/L、(24.28±7.0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处理组术毕的cTnI水平[(4.65±1.07)μg/L]低于预处理组[(5.86±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 d、术后2 d的cTnI水平[(6.54±0.86)μg/L、(6.24±1.10)μg/L]均低于预处理组[(8.02±1.04)μg/L、(7.22±1.07)μg/L]和后处理组[(9.01±0.87)μg/L、(7.45±1.0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1 d的BNP水平[(168.64±20.19)ng/L]低于预处理组[(185.65±25.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术后2 d的BNP水平[(134.77±22.14)ng/L]均低于预处理组[(169.33±26.07)ng/L]和后处理组[(157.10±28.1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CP预处理或后处理比较,CP联合处理更能有效地减轻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肌I/R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酸肌酸钠 预处理 后处理 联合处理 腔镜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凌晨 胡旭东 +6 位作者 张利国 杜顺颜 吴亚彬 陈岸 洪钦政 黄浩铭 孙来保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地佐辛或芬太尼镇痛对术后细胞免疫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4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12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术毕前20 min静...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地佐辛或芬太尼镇痛对术后细胞免疫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4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12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2.5 mg;F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术后48 h采用地佐辛40 mg(D组)或芬太尼0.8 mg(F组)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 h记录VAS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 d(T2)、术后3 d(T3)、术后7 d(T4)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和IL-10浓度。结果术后4、8、12、24 h VAS评分D组低于F组(P<0.05),与T0相比,两组T1、T2时点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T1、T2时点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与T0比较,F组T1、T2时血清IL-2浓度降低,T2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D组T2时血清IL-2浓度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T1、T2时血清IL-2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5),D组T2时血清IL-10浓度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围术期地佐辛应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可以改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乳腺癌根治术 静脉自控镇痛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日焕 梁兆煜 +5 位作者 江浩 杨瑞亮 区小卫 张少锐 谢学羿 邱磊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6-327,I086,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常规病理检查 4 0 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 ,筛选出微小癌病例 ,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 ,并用SP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 (Tg)、细胞角蛋白 (CK 34βE12 )、上皮膜抗原 (EMA...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常规病理检查 4 0 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 ,筛选出微小癌病例 ,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 ,并用SP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 (Tg)、细胞角蛋白 (CK 34βE12 )、上皮膜抗原 (EMA)的表达特点。 结果  4 0 0例中共检出微小乳头状癌 19例 ,检出率为 4 8%。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 (透明 )细胞核 ;核内假包涵体 ;核沟 ;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砾体。免疫组化标记 17例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16例上皮膜抗原、19例甲状腺球蛋白均呈 (+)。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高分子质量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强阳性对于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癌 甲状腺球蛋白 上皮膜抗原 临床病理分析 细胞角蛋白 诊断 临床病理特点 变型 包涵体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502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谢学羿 林唯栋 +1 位作者 温顺前 林贾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85-586,5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9年8月,行TAPP手术502例(包括双侧110例),合并胆囊病变18例,慢性阑尾炎1例,同时行腹...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9年8月,行TAPP手术502例(包括双侧110例),合并胆囊病变18例,慢性阑尾炎1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或阑尾切除术。建立CO2气腹后,剪开腹膜并横断疝囊,于腹膜前置入聚丙烯网状补片固定,闭合腹膜。结果本组502例均治愈出院。主要并发症有腹股沟区血肿或积液7.6%(38/502),尿潴留20.7%(104/502)。479例随访6—86个月,平均32.6月,其中226例〉24个月。近期(术后1个月内)复发1例,远期复发2例,总的复发率为0.6%(3/479)。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ET CGRP含量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卫华 黄勤 +4 位作者 梁兆煜 汪宝贞 彭文辉 潘汉杰 陈保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组 2 6例 (A组 ) ,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 ,正常...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组 2 6例 (A组 ) ,常规腰穿组 2 6例 (B组 ) ,正常对照组 12例 (C组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B两组不同时点及C组的血浆中ET及CGRP的含量 ,同时行经颅多谱勒检查 ,检测痉挛指数。结果 第 1天A、B两组血浆中ET及CGRP含量无差异 (P >0 0 5 ) ,但两组ET含量均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均低于C组 (P <0 0 5 ) ,第 1天A、B两组痉挛指数无差异 (P >0 0 5 ) ,但均高于C组 (P <0 0 5 ) ,第 3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P <0 0 5 ) ,A组低于C组 (P <0 0 5 )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第 5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CGRP含量B组低于A组 ,A组低于C组 (P <0 5 )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低于C组 (P <0 0 5 ) ,第 7天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略高于C组 ,但P >0 0 5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血浆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脑血管痉挛指数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持续腰池引流治疗SAH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予大 李国平 +2 位作者 游潮 陈保忠 张卫华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 :解决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引流管堵塞问题。方法 :对 16 8例SAH患者分别采用深静脉穿刺管 (试验组 )与持续硬外麻醉管 (对照组 )进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 ,将堵管率作对比。结果 :堵塞率试验组为 2 38% ,对照组为... 目的 :解决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引流管堵塞问题。方法 :对 16 8例SAH患者分别采用深静脉穿刺管 (试验组 )与持续硬外麻醉管 (对照组 )进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 ,将堵管率作对比。结果 :堵塞率试验组为 2 38% ,对照组为 15 4 8%。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SAH ,深静脉管穿刺管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池引流 治疗 SAH 引流管堵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唯栋 谢学羿 +1 位作者 温顺前 林贾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4年10月接受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结果、并发症.结果共有100人123例次施行了TAPP术,其中合并胆囊病变及慢性阑尾炎各为12...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4年10月接受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结果、并发症.结果共有100人123例次施行了TAPP术,其中合并胆囊病变及慢性阑尾炎各为12及1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50例单侧疝且无并发病的手术时间(65.7±14.8)min,住院时间(5.3±0.9)d;123例中术后腹股沟区疼痛1例,腹股沟区血清肿及血肿8例;经3~23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1例,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病例,无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 复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急诊根治手术治疗的体会(附5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兆煜 谢学羿 +1 位作者 区小卫 张少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97-98,共2页
目的 :总结胃癌急诊根治手术治疗的经验 ,提高胃癌急诊根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胃癌患者 5例 ,均行急诊根治术治疗。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 ,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存活 2年 ,死于腹腔的广泛转移 ;其余病例正在进一步随访之... 目的 :总结胃癌急诊根治手术治疗的经验 ,提高胃癌急诊根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胃癌患者 5例 ,均行急诊根治术治疗。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 ,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存活 2年 ,死于腹腔的广泛转移 ;其余病例正在进一步随访之中。结论 :急诊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术前诊断不明确的胃出血和穿孔病例 ,术中活检是必须的 ;术中误诊病例需要再次手术处理 ;术中必须注意无瘤原则的应用及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手术 并发症 急诊根治手术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含量及脑血管痉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卫华 黄勤 +4 位作者 梁兆煜 汪宝贞 彭文辉 潘汉杰 陈保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 (A)组 2 6例 ,常规腰穿 (B)组 2 6例 ,正常对照 (C)组 12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B两组不同时点及C组的脑脊液 ... 目的 探讨终池持续引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5 2例 ,随机分成 2组 ,终池持续引流 (A)组 2 6例 ,常规腰穿 (B)组 2 6例 ,正常对照 (C)组 12例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B两组不同时点及C组的脑脊液 (CSF)中内皮素 (ET)的含量 ;同时行经颅多谱勒检查 ,检测痉挛指数 ,对各组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第 1天A、B两组CSF中ET含量及痉挛指数无差异 (P >0 0 5 ) ,但均高于C组 (P <0 0 5 ) ;第 3天 ,ET含量及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5 ) ,A组高于C组 (P<0 0 1) ;第 5天 ,ET含量及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高于C组 (P <0 0 5 ) ,第 7天 ,ET含量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略高于C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痉挛指数B组高于A组 (P <0 0 1) ,A组高于C组 (P <0 0 5 )。结论 终池持续引流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快地降低CSF中ET含量 ,能明显降低脑血管的痉挛指数 ,对减轻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作用。但A组第 7天ET的含量和C组相当。然而痉挛指数仍高于C组 ,考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不仅和CSF中 (血管外 )神经递质有关 ,而且和血浆中 (血管内 )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终池持续引流 脑脊液 内皮素 脑血管痉挛 指数 经颅多谱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蝶入路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宏敏 林相和 +5 位作者 陈保忠 郑志 虞云 陈忠岩 张继平 张卫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采用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垂体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鼻腔免填塞组和鼻腔填塞组,比较鼻腔免填塞和鼻腔填塞术后病人情况差异性,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头痛、脑脊液漏...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采用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垂体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鼻腔免填塞组和鼻腔填塞组,比较鼻腔免填塞和鼻腔填塞术后病人情况差异性,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头痛、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视力视野改善、住院时间、鼻腔出血、术后影像、术后鼻中隔偏曲、鼻塞、鼻胀痛、尿崩情况。结果鼻腔免填塞组在术后头痛、术后鼻中隔偏曲、鼻塞、鼻胀痛和住院时间均优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感染、视力视野改善、术后影像、脑脊液漏、鼻腔出血、尿崩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鼻腔免填塞切除垂体瘤可减少并发症,明显减轻病人术后不适,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单鼻孔蝶窦入路 鼻腔填塞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