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党建品牌活动优化策略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娟 杨亮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品牌”意为某一直接事物具备间接价值暗示。党建活动的有效运行恰恰是通过提高其影响力、号召力、价值度等实现育人目的,本文借用“品牌”概念,解释高校党建活动如何提高“生命力”,服务于国家在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达成,并以实例分... “品牌”意为某一直接事物具备间接价值暗示。党建活动的有效运行恰恰是通过提高其影响力、号召力、价值度等实现育人目的,本文借用“品牌”概念,解释高校党建活动如何提高“生命力”,服务于国家在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达成,并以实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党建品牌活动优化策略,以期为当下的高校党建活动“品牌”化打造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活动 品牌打造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
作者 董路 段博芳 +6 位作者 杨建发 杨红梅 李坤 马洲 董星和 李永华 邹丰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了查明云南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从野外和农贸市场采集5种螺共4502份,取其肌肉用组织压片法镜检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再提取组织DNA,采用PCR扩增广州管圆线虫ITS基因。镜检发现,在福寿螺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 为了查明云南省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从野外和农贸市场采集5种螺共4502份,取其肌肉用组织压片法镜检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再提取组织DNA,采用PCR扩增广州管圆线虫ITS基因。镜检发现,在福寿螺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PCR扩增显示:5份样品为广州管圆线虫阳性,总阳性率为0.111%(5/4502);不同地区间,昆明市阳性率最高(0.231%,4/1734),德宏州(0.221%,1/453)次之;不同淡水螺种类中,福寿螺阳性率为0.192%(4/2081),环棱螺阳性率为0.160%(1/624),其余3种螺未检出;不同采样环境下,农贸市场阳性率为0.192%(4/2083),野外环境阳性率为0.041%(1/2419)。不同螺种类和采样环境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获悉了云南省部分淡水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云南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螺 广州管圆线虫 ITS基因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院校动物类专业大学生实验动物福利意识调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美玲 张莹 +3 位作者 白华毅 卿玉波 潘伟荣 李莲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50-153,共4页
调查农科院校动物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验动物福利意识,倡导相关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培养学生人文关爱精神。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类专业学生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了解情况。结果表明:学生对动物福利... 调查农科院校动物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验动物福利意识,倡导相关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培养学生人文关爱精神。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类专业学生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了解情况。结果表明:学生对动物福利伦理概念、动物实验“3R”原则、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度等均偏低;和新生相比,接受过相关动物实验课程的高年级学生有一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生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及相关内容的认知度整体较差,教师有必要在以后的相关实验教学中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 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云南源BVDV-1b亚型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4
作者 崔垚鑫 李聃 +6 位作者 谢佳芮 朱沛 徐心明 岩锐 陈其云 李文贵 姚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探明云南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的发生、流行态势及其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本试验于2022年12月—2023年11月从云南省10个州市规模化养牛场随机采集667份牛粪便样品,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 为探明云南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的发生、流行态势及其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本试验于2022年12月—2023年11月从云南省10个州市规模化养牛场随机采集667份牛粪便样品,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针对阳性样品选用牛肾细胞(MDBK)进行毒株的分离和鉴定,结合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观察病毒增殖情况,并使用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滴度;阳性样品经全基因组测序后,分别对全基因组和5′非翻译区(5′-UTR)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经RT-PCR和MDBK细胞分离鉴定获得2株BVDV,分别命名为BVDV YN.1(GenBank登录号:PP488512.1)和BVDV YN.2(GenBank登录号:PP770551.1),病毒滴度分别为105.81和104.93 TCID50/mL。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株BVDV分离株与美国分离的BVDV-1b亚型参考毒株HP-KY-RK13(GenBank登录号:KT355592.1)的核苷酸相似度分别为99.6%和99.5%,与日本分离的BVDV-1b亚型参考毒株END(GenBank登录号:JX419397.1)的核苷酸相似度均为99.7%,且处于同一进化分支(BVDV-1b亚型)。本试验可为云南省BVDV流行病学调查及对其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BVDV-1b亚型 云南 分离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微小扇头蜱及镰形扇头蜱核糖体及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5
作者 陈俊蓉 徐翠蓉 +6 位作者 谢昕言 李东旭 张艳 贺君君 杨建发 邹丰才 马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8,共6页
了解云南地区分布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与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和2(ITS-1,ITS-2)、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 1)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nad 4)基因序... 了解云南地区分布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与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和2(ITS-1,ITS-2)、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 1)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4(nad 4)基因序列多态性,探究核糖体及线粒体基因作为微小扇头蜱、镰形扇头蜱分子标记的应用能力。采集牛体表寄生蜱,经鉴定为微小扇头蜱与镰形扇头蜱。通过PCR分别扩增其核糖体ITS-1、ITS-2基因,线粒体cox 1、nad 4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拼接,利用Clustal X(1.83)做多序列比对。基于Mr Bayes 3.11使用贝叶斯(BI)法针对cox 1和nad 4基因构建进化树,分析其分类地位。通过比对,分析这些基因的种类序列差异和种间差异。通过对序列的碱基含量计算发现,ITS-1、ITS-2基因的G+C含量较高,cox 1、nad 4基因序列的G+C含量较低。微小扇头蜱4个基因的种内差异依次为ITS-1>cox1>nad4>ITS-2;镰形扇头蜱种内差异依次为ITS-1>ITS-2、cox1>nad4。2种扇头蜱4个基因的种间差异比较为ITS-1>nad4>cox1>ITS-2。微小扇头蜱与镰形扇头蜱的4个基因中ITS-1基因的种内差异变异程度最大,是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理想分子标记。2种扇头蜱的种间差异对比证实ITS-2基因的种间差异变异程度最小,适于研究2种蜱间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头蜱 核糖体 线粒体 序列多态性分析 系统发育关系 分子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奶制品消费行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卫星 何飞 +3 位作者 王燕 王庆杰 杨莉 肖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高校大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状况、营养知识及其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方法:2017年5—6月,采用分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6所高校663名大学生进行奶制品消费情况调查。结果:云南高校大学生奶制品人均摄入量为... 目的:了解云南高校大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状况、营养知识及其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方法:2017年5—6月,采用分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6所高校663名大学生进行奶制品消费情况调查。结果:云南高校大学生奶制品人均摄入量为87.59g/d,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奶制品摄入量,城市显著高于农村(P<0.05)。关于奶制品相关知识正确率,高温灭菌奶保质期的调查,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奶制品与乳饮料营养价值高低的调查,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奶制品是否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调查,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在消费频率和消费支出方面,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大学生不同奶制品购买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购买奶制品主要因素是品牌(P<0.01)和价格(P<0.05);关于新口味奶制品开发,水果味是大学生最愿意尝试的口味。结论:大学生奶制品摄入量总体较低,且奶制品相关知识有待提高,应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摄入更多的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奶制品 消费行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牛血液标本中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YNSZ/V207/2017)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占鸿 肖雷 +7 位作者 李卓然 宋子昂 谢佳芮 杨振兴 朱沛 李华春 廖德芳 杨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动物病毒的多样性和传播风险。方法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10头哨兵牛,定期采血接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电镜观察、高通量测序与血清中和试验进行分离病毒的鉴定、全基因组序列获取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7年从... 目的掌握云南省动物病毒的多样性和传播风险。方法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10头哨兵牛,定期采血接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电镜观察、高通量测序与血清中和试验进行分离病毒的鉴定、全基因组序列获取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7年从采集的哨兵牛血液样本中分离出2株蓝舌病病毒、3株帕利亚姆病毒、2株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和1株待鉴定病毒(YNSZ/V207/2017)。电镜下YNSZ/V207/2017病毒粒子直径约80 nm,呈二十面体对称;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其为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orthoreovirus,MRV)血清1型毒株(MRV-1),病毒的不同基因节段分别与人、白尾鹿、水貂、果子狸和棕蝠上分离MRV的序列相似度最高;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当地牛、羊和猪中MRV-1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5%、20.0%和42.5%。结论在云南省牛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株MRV-1型毒株,该毒株可能为不同宿主来源的基因重配毒株,MRV-1在当地家畜中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 血清型 病毒分离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重配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感染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誉方 段博芳 +4 位作者 关少君 杨建发 邹丰才 董国栋 翟国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5-137,共3页
为了解云南省马属动物弓形虫病流行情况,用夹心ELISA方法对云南省8个地区3种马属动物共969份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弓形虫的抗体总阳性率为8.15%(79/969),其中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03%(8/264),驴弓形虫抗体阳性率... 为了解云南省马属动物弓形虫病流行情况,用夹心ELISA方法对云南省8个地区3种马属动物共969份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弓形虫的抗体总阳性率为8.15%(79/969),其中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03%(8/264),驴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92%(37/415),骡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1.72%(34/290)。不同地区马属动物血清样本弓形虫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种类马属动物血清样品弓形虫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弓形虫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部分高校大学生茶饮料消费行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斯琦 张智芳 +3 位作者 杨斌 段睿洁 毛鸿霖 肖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茶饮料消费行为以及对茶饮料市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方法,以云南各大高校2 17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茶饮料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茶饮料的消费情况等多方... 目的:了解云南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茶饮料消费行为以及对茶饮料市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方法,以云南各大高校2 17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茶饮料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茶饮料的消费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总人数2 170人(男生30%、女生70%)。结果:53.6%大学生对茶饮料相关知识感兴趣,但了解的不够全面。大学生选择茶饮料的人数偏低,占11.8%,其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茶饮料的消费频率集中在1~2次/周,消费支出集中在<5元/周,并且花茶饮料是大学生的首选茶饮料,占32.3%;口味是影响大学生购买茶饮料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价格和营养与健康,分别占83.3%、54%、52.8%;有52%大学生表示会因为新产品的宣传而去尝试茶饮料新产品。结论:云南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茶饮料相关知识认知不完善,应该开设相关讲座或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营养健康知识;有关茶饮料企业可以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新型茶饮料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与分析 茶饮料 大学生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猪住肉孢子虫的动物感染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月中 李治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用大理、昆明、文山等地收集到的含猪住肉孢子虫包囊的生猪肉分别喂给实验猴、猫、犬,感染后第11天、第7天和第10天在猴、猫和犬的粪便中出现孢子囊。3种孢子囊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3.50μm×10.25μm,11.75μm×9.25μm,13.25μm&... 用大理、昆明、文山等地收集到的含猪住肉孢子虫包囊的生猪肉分别喂给实验猴、猫、犬,感染后第11天、第7天和第10天在猴、猫和犬的粪便中出现孢子囊。3种孢子囊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3.50μm×10.25μm,11.75μm×9.25μm,13.25μm×10.75μm。从实验猴、猫、犬的粪便中分离收集孢子囊,分别接种给3头断奶仔猪。75天后剖检,在猪的心肌和骨骼肌中发现各种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包囊呈梭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并分隔成许多隔室,室中充满新月形缓殖子和卵圆形的母细胞,缓殖子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0.86μm×5.24μm,10.04μm×4.84μm,11.14μm×5.74μm。结果表明云南有3种猪住肉孢子虫,即猪人住肉孢子虫,猪猫住肉孢子虫和米氏住肉孢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孢子虫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学教师动物伦理及福利意识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莲军 卿玉波 +1 位作者 贾宝瑜 魏红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动物伦理是人类如何看待和对待动物的伦理,是人类伦理的延伸,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动物福利是动物伦理的重要内容。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在善待动物的基础上利用动物[1]。目前社会上虐待、残杀、虐吃动物现象层出不穷[2-3],漠视生... 动物伦理是人类如何看待和对待动物的伦理,是人类伦理的延伸,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动物福利是动物伦理的重要内容。动物福利强调的是在善待动物的基础上利用动物[1]。目前社会上虐待、残杀、虐吃动物现象层出不穷[2-3],漠视生命、残酷折磨及残忍抛弃实验动物事件并非偶然[4],动物在被剥夺生命的同时还忍受着无情的虐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伦理 动物福利 意识调查 实验动物 人类伦理 兽医学 人类社会文明 漠视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部分地区反刍动物HE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娟 张迪 +4 位作者 赵屹钦 林榕 陈鹏 高洪 严玉霖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98,共3页
为了探究云南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HEV)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1 500只山羊和500头黄牛血清样本进行HEV抗体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地区、物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90份(29. 50%)血清样本被... 为了探究云南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HEV)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1 500只山羊和500头黄牛血清样本进行HEV抗体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地区、物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90份(29. 50%)血清样本被检测为HEV抗体阳性。不同地区反刍动物血清HEV阳性率不同,红河地区最高,为55. 00%;丽江地区最低,为19. 48%。不同物种动物血清阳性率不同,黄牛血清HEV阳性率为44. 00%,山羊血清HEV阳性率为24. 67%。不同年龄山羊抗体阳性率不同,成年山羊组(> 1岁)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32. 29%,幼年山羊组(≤1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 11%,差异极显著(P <0. 01)。说明云南地区反刍动物种类、年龄和饲养地区是影响反刍动物HEV抗体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控家畜戊型肝炎的传播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戊型肝炎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反刍动物 年龄 性别
原文传递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利波 尹革芬 +3 位作者 张莹 阮谦 宋春莲 程美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9期335-337,共3页
为了增加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建设,通过对动物医学专业原有课程实验、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改革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考评方... 为了增加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建设,通过对动物医学专业原有课程实验、生产实习等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改革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考评方法,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措施,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获得一个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方案,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管理制度,为全面开展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利波 尹革芬 +2 位作者 吴志雷 程美玲 阮谦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1期120-124,128,共6页
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之一。结合2018年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认证的契机,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评价机制及毕业生预期发展等方面对该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在培养目标的修订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 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手段之一。结合2018年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认证的契机,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评价机制及毕业生预期发展等方面对该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在培养目标的修订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15
作者 程文杰 关少君 段博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为了解云南省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云南省8个地区的969份马属动物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云南地区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抗体总阳性率为5.06%(49/969);其中马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为1.08%(3/279),驴新孢子... 为了解云南省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云南省8个地区的969份马属动物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云南地区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抗体总阳性率为5.06%(49/969);其中马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为1.08%(3/279),驴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为7.25%(29/400),骡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为5.86%(17/290);不同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地区的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养殖模式的马属动物新孢子虫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云南部分地区马属动物中普遍存在新孢子虫感染,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新孢子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新孢子虫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兽医产科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昌 王生奎 +1 位作者 肖啸 白卫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专业优势,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思政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专业优势,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思政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教材建设既要注重传授知识,又要构建隐性价值观,课程内容要尽量避免脱离实际,在继承和完善现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总结课程建设成果,提炼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本文以《兽医产科学》为例,总结了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和过程,对同类课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专业课 课程思政 构建策略 立德树人 培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1年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与混合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珺文 毕峻龙 +4 位作者 李永能 程美玲 沈学文 杨贵树 尹革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流行规律和混合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3—2021年间的3112份血液样品进行PRRSV核酸检测,并进一步分析其... 【目的】调查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流行规律和混合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3—2021年间的3112份血液样品进行PRRSV核酸检测,并进一步分析其流行和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检测样品中,有801份样品为PPRSV阳性,阳性率为25.74%,二重、三重和四重混合感染率分别为41.20%、12.48%和1.87%;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PRRSV感染程度差异较大,生长育肥猪感染最严重(33.24%);相对于育肥场和散养户,种猪场的感染程度较轻,三者的感染率分别为27.94%、28.94%和14.29%。对不同毒株类型分析发现:高致病性毒株和经典毒株仍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分别占毒株数的58.49%和22.64%,但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于2019年和2021年在云南省内分别发现了类NADC30毒株和类NADC34毒株,分别占毒株数的15.09%和3.77%,其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仍是影响云南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疫病之一,表现形式以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为主。随着新毒株的发现,云南省PRRSV基因更加多样,防控形势愈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流行情况 混合感染 新发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海昌 白卫兵 +1 位作者 肖啸 王生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0年第2期54-55,59,共3页
本文阐述了动物医学青年教师提升临床技能的必要性、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项目实施措施及成效,笔者对提升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的路径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动物医学 青年教师 临床技能 提升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环曲病毒云南株纤突蛋白基因分子特征及进化分析
19
作者 耿娟 曲伟杰 +10 位作者 张晓梅 魏志杰 钟德凯 王鑫文 李文贵 张双玲 李金存 张振兴 张以芳 郑锦玲 宋建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43-4955,共13页
【目的】了解牛环曲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在云南部分地区牛群中的流行及其S基因遗传进化情况。【方法】采集云南省内13个地区15个牛场不同年龄牛的粪便样品655份,利用RT-PCR方法检测BToV,并对其中6株BToV阳性样品进行S基因扩增... 【目的】了解牛环曲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在云南部分地区牛群中的流行及其S基因遗传进化情况。【方法】采集云南省内13个地区15个牛场不同年龄牛的粪便样品655份,利用RT-PCR方法检测BToV,并对其中6株BToV阳性样品进行S基因扩增、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655份牛粪便样品检出71份BToV阳性,总阳性率为10.8%;其中腹泻样品阳性率为21.2%(59/278),非腹泻样品阳性率为3.2%(12/377);1周龄、1周龄~1月龄、1~6月龄和1岁及上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15.0%(3/20)、17.7%(20/113)、14.0%(45/321)和1.5%(3/201)。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6条BToV S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6.0%~99.8%,且与原始毒株Breda1的相似性为94.7%~96.0%,与国内流行毒株的相似性为95.2%~99.7%。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6条S基因均与原始毒株Breda1不在同一大分支,与国内四川、河南毒株及土耳其毒株形成一个大分支,表明云南省BToV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毒株一致,亲缘关系近。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显示,S基因存在少量独特的氨基酸突变位点。重组分析结果显示,BTOV-China/YN03-2021、BTOV-China/YN01-2021和BTOV-China/YN06-2022为重组序列,其中重组序列BTOV-China/YN06-2022得分最高,重组区域为1438~1609 bp区间,主要亲本为BTOV-China/YN05-2021;重组序列BTOV-China/YN03-2021,重组区域位于1668~3569 bp区域,主要亲本为土耳其毒株BToV-HT2-TUR(MG957146.1);重组序列BTOV-China/YN01-2021,重组区域位于261~2552 bp,主要亲本为土耳其毒株BToV-HT2-TUR(MG957146.1)。基因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BToV S基因的进化方式主要以中性选择为主,但同时也存在净化选择和正向选择的压力影响。【结论】本研究揭示了BToV已存在于云南省部分地区牛群体中且防控形势较严峻,可为中国研究BToV流行病学和BToV S基因遗传进化关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云南地区制定BToV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环曲病毒(BToV) S基因 分子特征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病毒云南流行毒株G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彭海芬 王国君 +4 位作者 段新慧 刘丽仙 杨莎莎 张以芳 李文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81-288,共8页
为调查云南大理州一处奶牛养殖小区BEFV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毒株G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对该大理州奶牛养殖小区的10份疑似病例,参考GenBank中牛流行热病毒的G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扩增G基因,测序并完成序列分析。同时,采60份血清... 为调查云南大理州一处奶牛养殖小区BEFV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毒株G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对该大理州奶牛养殖小区的10份疑似病例,参考GenBank中牛流行热病毒的G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扩增G基因,测序并完成序列分析。同时,采60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对10份疑似BEF病牛全血样的检测结果,6份呈BEFV核酸阳性。去除重复序列,获得4株牛流行热病毒云南流行株G基因扩增、测序,序列全长均为1872 bp,编码623 aa。4株毒株之间组内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7%~99.9%,遗传进化分析与亚洲毒株聚为一类,并独自为一个细小分支。与泰国2017年分离TH-NP0065毒株和中国的毒株关系最近。与我国疫苗株JB76H的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为K^(53)→N^(53)、K^(62)→R^(62)、P^(183)→S^(183)、G^(263)→E^(263)、K^(461)→E^(461)、K^(457)→R^(457)、I^(475)→M^(475)。除中和抗原位点G1外,G2、G3、G4均出现变异位点。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抗体浓度≥52.5 ng/L临界值的样品有19份,阳性率为31.67%。综上所述,该奶牛养殖小区存在BEFV的感染,且流行株G基因存在多位点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病毒 云南流行毒株 G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