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的烂皮病,从病蛙皮肤患处分离出一株优势生长菌,经菌落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质谱分析、16S r RNA基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测序、回归感染试验,鉴定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的烂皮病,从病蛙皮肤患处分离出一株优势生长菌,经菌落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质谱分析、16S r RNA基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测序、回归感染试验,鉴定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恶臭假单胞菌分离株对多黏菌素、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中度敏感,对氯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该研究结果为棘胸蛙烂皮病的理论研究和防治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早期胆囊癌(T1b~T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根治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3例)和开腹组(29例)。比较两...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早期胆囊癌(T1b~T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根治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3例)和开腹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开腹组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9.70±5.59)h vs (28.90±8.21)h,P<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30±2.77)d vs(12.59±3.13)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胆囊癌安全、有效,且恢复快。展开更多
文摘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的烂皮病,从病蛙皮肤患处分离出一株优势生长菌,经菌落培养、革兰氏染色观察、质谱分析、16S r RNA基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测序、回归感染试验,鉴定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恶臭假单胞菌分离株对多黏菌素、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中度敏感,对氯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该研究结果为棘胸蛙烂皮病的理论研究和防治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文摘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早期胆囊癌(T1b~T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根治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3例)和开腹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开腹组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9.70±5.59)h vs (28.90±8.21)h,P<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30±2.77)d vs(12.59±3.13)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胆囊癌安全、有效,且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