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野生型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柳忠兰 冯昱 刘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与野生型 P5 3 ( wt P5 3 )蛋白表达有无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模型。以 TUNEL方法标记 DNA片段 ,原位检测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wt P5 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与野生型 P5 3 ( wt P5 3 )蛋白表达有无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模型。以 TUNEL方法标记 DNA片段 ,原位检测凋亡细胞 ;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wt P5 3 蛋白。观察大鼠癫痫发作 4 0 h(注射 KA4 8h)后其海马 CA1神经细胞凋亡和 wt P5 3 蛋白表达情况及外源性 NGF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大鼠急性癫痫发作后 ,其凋亡细胞和 wt P5 3 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wt P5 3 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 r =0 .83 9,P <0 .0 1 ) ;给予 NGF,凋亡细胞数及 wt P5 3 表达均显著性降低 ( P<0 .0 1 )。结论 外源性 NGF对癫痫所致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凋亡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wt P5 3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癫痫 大鼠 野生型P^53 细胞凋亡 红藻氨酸 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神经肌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昕 陈松林 任廷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肌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方法 对 15例神经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此病患者有如下特点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无力 ,2例伴有肌肉酸痛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清肌... 目的 探讨神经肌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方法 对 15例神经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此病患者有如下特点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无力 ,2例伴有肌肉酸痛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清肌酶升高 ,其中 10例超过正常 5倍 ;全部患者肌电图异常 ,其中13例呈神经或肌肉神经混合损害 ,2例呈肌源性损害 ;14例肌活检中 13例呈肌炎性改变 ,1例病程超过 3年者呈肌病改变。结论 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神经肌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神经肌炎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wt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丛树艳 刘冰 柳忠兰 《辽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81-183,共3页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红藻氨酸 (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野生型 p53(wtp53) 蛋白的表达有无抑制作用 ,我们采用KA诱导癫痫大鼠模型 ,分别于实验 1 2小时、2 4小时、4 8小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wtp53蛋白表达及NGF对...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红藻氨酸 (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野生型 p53(wtp53) 蛋白的表达有无抑制作用 ,我们采用KA诱导癫痫大鼠模型 ,分别于实验 1 2小时、2 4小时、4 8小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wtp53蛋白表达及NGF对其表达的结果。结论 :大鼠急性癫痫发作后 ,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wtp53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强 ( P <0 0 1 ) ;给予NGF ,在各相应时间点wtp53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 ( P <0 0 1 )。结果 :NGF能抑制癫痫发作后海马神经细胞wtp53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癫痫 红藻氨酸 WTP5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脑皮质梗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福华 苏镇培 曾进胜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神经组织移植治疗皮质梗死现正处于研究阶段。实验研究表明,胚胎脑组织植入皮质梗死区内,其神经元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与宿主脑发生神经纤维联系。文章对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脑皮质梗死的方法、移植供体选择、宿主脑与移植物之间神经纤维... 神经组织移植治疗皮质梗死现正处于研究阶段。实验研究表明,胚胎脑组织植入皮质梗死区内,其神经元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与宿主脑发生神经纤维联系。文章对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脑皮质梗死的方法、移植供体选择、宿主脑与移植物之间神经纤维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移植 脑皮质梗死 神经纤维连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失写症的书写行为及特点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晓加 梁秀龄 +2 位作者 陆兵勋 李卫平 林丽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从自动书写、抄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和书写相关能力检查几个方面研究了20例汉语失写症的书写行为。结果分出失语性、视空间性、惰性、失用性、镜像和完全性六种性质的失写,其中失语怀失写占绝大部分(18/20),每种性质的失... 本文从自动书写、抄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和书写相关能力检查几个方面研究了20例汉语失写症的书写行为。结果分出失语性、视空间性、惰性、失用性、镜像和完全性六种性质的失写,其中失语怀失写占绝大部分(18/20),每种性质的失写各具特点。作者认为失语性失写是大脑笔划提取程序或音义限定受到某种因素干扰时,信息提取发生错乱所致;视空间失写是由于正常、连续的视空间功能破坏所致;惰性失写是因大脑执行连续行为时根据需要变换指令的能力受到干扰和破坏所致。在不同类型的失写性质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重叠现象,这与大脑半球内部丰富的神经网络联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写症 汉语失写症 行为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兴奋毒损伤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俊 钱采韵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Alzheimer disease(AD)的多种致病因素造成 Glu R的改变 ,异常的 Glu R介导了 Aβ及小胶质细胞的神经毒损害 ,促进 tau蛋白的生成 ,引起 G蛋白传导通路的改变 ,参与了自由基损害的细胞凋亡过程 ,从而加速了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毒性 ALZHEIMER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基因多态性 分子遗传学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脑梗死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冰 黄如训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是脑梗死的超早期CT征象。文章综述了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出现时间、发生机制和诊断要点 ;评价了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超早期诊断。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智恒 徐评议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年第6期253-255,F003,共4页
过去对橄榄 桥脑 小脑萎缩 (OPCA)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 ,CT与MRI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 ,尤其是MRI,能对OPCA作出较准确的诊断。近几年国外学者经遗传连锁分析确定此病基因位于 6p2 2 2 3 ,并成功地克隆了该基因 ,通过对O... 过去对橄榄 桥脑 小脑萎缩 (OPCA)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 ,CT与MRI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 ,尤其是MRI,能对OPCA作出较准确的诊断。近几年国外学者经遗传连锁分析确定此病基因位于 6p2 2 2 3 ,并成功地克隆了该基因 ,通过对OPCA患者作基因突变检测 ,可开展OPCA的基因诊断。本文对OPCA的临床特征、分型、影像学特征及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OPCA 基因诊断 病理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分型研究
10
作者 王进 罗杰峰 梁秀龄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FAL S)患者及家系成员 SOD- 1活性和 MDA含量变化及 FALS的临床分型。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红细胞内 SOD- 1活性及 MDA含量 ,结合患者发病年龄 ,推测其发病类型。结果在 2个家系中发现 6例 SOD- 1...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FAL S)患者及家系成员 SOD- 1活性和 MDA含量变化及 FALS的临床分型。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红细胞内 SOD- 1活性及 MDA含量 ,结合患者发病年龄 ,推测其发病类型。结果在 2个家系中发现 6例 SOD- 1活性下降 ,3例 MDA含量增高 ,推测其发病类型为 ALS1型。结论有 SOD- 1活性下降的 2个家系临床分型可能为 ALS 1型 ,MDA含量增高间接反映 SOD- 1变化。红细胞内 SOD- 1活性测定及 MDA含量测定有可能作为 AL S1型患者及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方法之一 ,并可用于 F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红细胞内SOD-1 丙二醛 临床分型 神经系统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单纤维肌电图测定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章成国 陈理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对4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其中Ⅰ型18例,ⅡA型和ⅡB型27例,结果Jitter(MCD)均值:Ⅱ型(86.708±34.728μsec)明显延长于Ⅰ型(30.889±... 对45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测定,其中Ⅰ型18例,ⅡA型和ⅡB型27例,结果Jitter(MCD)均值:Ⅱ型(86.708±34.728μsec)明显延长于Ⅰ型(30.889±7.408μsec);Ⅱ型阳性率88.9%(24/27),Ⅰ型阳性率38.9%(7/18);Ⅱ型Jiter阻滞率44.4%,Ⅰ型未见阻滞电位。结合文献复习,认为SFEMG是目前诊断MG最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SFEMG可帮助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肌电图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患者脑脊液多巴胺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少艾 陈晓岗 廖卫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以HPLC方法测定40例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27例癫痫病人和1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受试者脑脊液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浓度值,未发现三组之间HVA浓度有何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癫痫 脑脊液 多巴胺
全文增补中
叶酸对苯妥英钠所致癫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景岗 周树舜 +2 位作者 章全伟 王晋川 高立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PHT)对癫痫儿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叶酸制剂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14名患儿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于PHT治疗3mo后加服叶酸制剂,分析PHT治疗前、治疗3mo、治疗6mo后认知功能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变化。结果PN...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PHT)对癫痫儿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叶酸制剂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14名患儿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于PHT治疗3mo后加服叶酸制剂,分析PHT治疗前、治疗3mo、治疗6mo后认知功能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变化。结果PNT治疗3mo后,患儿的记忆力、注意力、精细运动及视觉保持能力明显降低。接受叶酸制剂后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与认知功能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HT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与PHT引起患儿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加服叶酸制剂对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物疗法 苯妥英钠 认知功能 叶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人综合征4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兵 李洵桦 +2 位作者 龙健中 杨培全 李欣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的总结僵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典型的肌电图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3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29岁~51岁,1例为受凉约2w后出现症状,3例无明显诱发因素。4例既往均无特... 目的总结僵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典型的肌电图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3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29岁~51岁,1例为受凉约2w后出现症状,3例无明显诱发因素。4例既往均无特殊疾病史,亦无家族同类病史。2例为亚急性起病,2例为慢性起病,病程分别为1~13个月。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近端肌肉出现阵发或持续性僵硬和疼痛,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运动障碍。4例均行常规肌电图检查,显示在放松状态下时有持续运动单位电位,应用安定后消失。经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后2例可痊愈,另2例亦无反复发作及恶化。结论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肌肉疾病,易误诊,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人综合征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苯二氮草类 巴氯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滕晓茗 盛文利 陆正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888-889,共2页
关键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RD 诊断 误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遗传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焯霖 张成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阐明了遗传早发现象的本质是动态突变,提出了dystrophin病的新概念,开展了Duchenne肌营养不良等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克隆了许多新的神经遗传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阐明了遗传早发现象的本质是动态突变,提出了dystrophin病的新概念,开展了Duchenne肌营养不良等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克隆了许多新的神经遗传病基因及探索了多基因病的遗传易患性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病 神经系统 动态突变性 抗肌萎缩蛋白病
原文传递
Ⅰ、Ⅱ型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基因连锁分析
17
作者 李洵桦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4年第6期283-286,共4页
Ⅰ、Ⅱ型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的致病基因迄今尚未获得准确定位。本文就近年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对本病基因进行定位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遗传性 周围神经疾病 基因 连锁分析
原文传递
第13届国际帕金森病会议纪要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焯霖 张成 +1 位作者 陶恩祥 王新德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林病 流行病学 治疗 遗传学
原文传递
44号内含子并非是dystrophin基因中央缺失热区最不稳定的内含子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速跃 谢咏梅 +3 位作者 张成 刘焯霖 陈国俊 卢锡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 了解 Duchenne/Becher型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中央缺失热区 44~ 5 1内含子断裂点分布情况 ,并结合内含子长度 ,在排除了内含子长度的影响因素后对中央缺失热区各内含子的不稳定性进行... 目的 了解 Duchenne/Becher型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中央缺失热区 44~ 5 1内含子断裂点分布情况 ,并结合内含子长度 ,在排除了内含子长度的影响因素后对中央缺失热区各内含子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  PCR检测 5 9例 DMD/BMD患者dystrophin蛋白基因 44~ 5 2号 9个外显子 ,分析 44~ 5 1号内含子断裂点的分布 ,并计算各内含子的长度预测值及实际断裂点数与长度预测值的比值。结果  44号内含子断裂点最多 ,占整个中央缺失热区断裂点总数的 30 .8%。 5 0号内含子次之 ,占 2 3.1%。5 1号、45号、48号内含子内的断裂点分别占 17.9%、10 .3%、10 .3%。 44号内含子内的实际断裂点数小于长度预测值 ,实际断裂点数 /长度预测值之比值为 0 .7倍。 48号、5 0号、5 1号、45号内含子内的实际断裂点数大于长度预测值 ,分别是长度预测值的 2 .7、2 .0、1.9、1.1倍。结论  44号内含子的稳定性要高于整个中央缺失热区分子结构的稳定性。48号、5 0号、5 1号内含子是中央缺失热区较不稳定的几个内含子 ,5 0号内含子的不稳定性存在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缺失 内含子 DYSTROPHIN基因
原文传递
炎症与Alzheimer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杰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8年第6期291-294,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Alzheimer病(AD)的病理过程中伴随着炎症和免症功能的变化。补体成分出现在老年斑周围,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因子在老年斑中聚集、急性时相蛋白在血清中升高及在老年斑中沉淀等。本文旨在对炎症和免症机制在AD发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Alzheimer病(AD)的病理过程中伴随着炎症和免症功能的变化。补体成分出现在老年斑周围,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细胞因子在老年斑中聚集、急性时相蛋白在血清中升高及在老年斑中沉淀等。本文旨在对炎症和免症机制在A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加以综述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补体系统 小胶质细胞 老年性痴呆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