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设备指纹的伪AP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瑞环 潘亚雄 胡勇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5期441-447,共7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互联网.然而,频繁发生的无线网络攻击使得无线安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伪AP是无线网络攻击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检测伪AP的方式主要存在特征易被伪造、部署成本较高等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互联网.然而,频繁发生的无线网络攻击使得无线安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伪AP是无线网络攻击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检测伪AP的方式主要存在特征易被伪造、部署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设备指纹的伪AP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的特征难以被伪造,训练时仅需要合法AP的数据即可在检测阶段实现对伪AP的检测.首先收集合法AP的CSI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提取基于CSI相位信息的无线设备指纹;然后,基于提取的设备指纹生成样本对,训练Siamese网络并生成AP指纹库;在检测阶段,将待测样本与样本库中的指纹通过Siamese网络进行比对以实现伪AP的检测.实验对比了基于传统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Siamese网络在不同时间窗口下的合法AP分类准确率以及伪AP检测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且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的Siamese网络具有更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安全 伪AP检测 信道状态信息 无线设备指纹 Siamese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硅橡胶泡沫的压缩力学及长时应力松弛行为研究
2
作者 肖体伟 陈勇前 +4 位作者 徐小博 邵虹 李洁华 谭鸿 唐昶宇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以3D打印硅泡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原位压缩图像的分析,解释了不同压缩应变下的力学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随打印层数增加,压缩平台高度降低而平台宽度增加,这与硅泡沫的应力“长柱”效应有关。进一步选用了层数为12层... 以3D打印硅泡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原位压缩图像的分析,解释了不同压缩应变下的力学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随打印层数增加,压缩平台高度降低而平台宽度增加,这与硅泡沫的应力“长柱”效应有关。进一步选用了层数为12层的3D打印硅泡沫,对其在机械-温度场作用下的应力松弛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机械作用和温度对应力松弛的增大有耦合作用,在50%压缩应变和353.15 K温度下其载荷保持率为0.89,在所有试样中最低。最后通过时温等效原理对3D打印硅泡沫的长时应力松弛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98.15 K温度下,当硅泡沫处于密实化阶段时,其载荷保持率下降最快。但相较于无序泡沫,打印泡沫的长时应力松弛更低,以1年的时长为例,3D打印硅泡沫的载荷保持率为0.87,无序发泡硅泡沫的载荷保持率为0.82,这可能得益于其均匀的压缩应力分布。这项研究为理解和预测3D打印硅泡沫在不同压缩应变的长时应力松弛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打印 硅泡沫 压缩 应力松弛 时温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组成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周大福 陈代果 +3 位作者 杨福俭 姚勇 梅军 汪雄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为了探究水灰比、PAN纤维、硅灰和黏结剂等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极差、方差法对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顺序与最佳组合。试验... 为了探究水灰比、PAN纤维、硅灰和黏结剂等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极差、方差法对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顺序与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且试件组孔隙率、透水系数普遍较大,最大值分别为27.41%、18.89 mm/s,抗压强度最大为22.2 MPa;试件组透水混凝土的最佳组合水灰比0.31、PAN纤维掺量0.6%、硅灰掺量8%、黏结剂掺量2%~3%。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可通过3种模型函数(Balshin、Ryshkewitch、Hasselman)与孔隙率建立关系,且拟合效果较好,随着孔隙率增大,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透水系数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材料组成 孔隙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氟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苏铭昊 于睿洁 +7 位作者 李向如 卢苏阳 朱松 黄宇硕 杨士仑 曾文文 梅军 詹浩然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从改善导电性、抑制元素流失、稳定晶体结构等三个方面,总结了金属氟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展望了未来金属氟化物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氟化物 锂离子电池 转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结自身发展经验视角浅谈我国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丁阁 刘彤 +3 位作者 丁昭洋 程简 冯仕云 李宏伟 《科技传播》 2020年第9期17-19,共3页
科技部和军委科技委联合印发的《"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部署实施国家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这将是我国后续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在军民重大项目管理方面,我国学界研究热点普遍集... 科技部和军委科技委联合印发的《"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部署实施国家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这将是我国后续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在军民重大项目管理方面,我国学界研究热点普遍集中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方面,但是我国从社会制度到国防经济体系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天差地别,国外成功经验,我们只能少量选择性吸收。文章重点从内部视角,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民科技协同领域的发展演进进程,重点归纳了"两弹一星"工程突破中取得的管理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管理的相关前置条件,为专项后续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科技协同 科技军民融合 军民重大项目管理 军地协同 “两弹一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4H-SIC α探测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正 雷家荣 +6 位作者 范义奎 吴锟霖 蒋勇 白忠雄 高辉 鲁艺 吴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5-810,共6页
制成了基于4H碳化硅(4H-SiC)二极管的4H-SIC探测器,研究了室温~200℃下该探测器的IV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温度范围内4H-S1C探测器对α粒子的探测性能,获得了该探测器测得的α能谱及其半高宽和能量分辨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探测器的正向电... 制成了基于4H碳化硅(4H-SiC)二极管的4H-SIC探测器,研究了室温~200℃下该探测器的IV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温度范围内4H-S1C探测器对α粒子的探测性能,获得了该探测器测得的α能谱及其半高宽和能量分辨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探测器的正向电流值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增大,开启电压逐渐减小;当反向偏压一定时,在温度大于100℃时探测器的漏电流随温度迅速增加。但在温度为200℃和反向偏压为70V的条件下,探测器的漏电流仅为190nA.在室温~200℃范围内,4H-SiC探测器均具备α粒子探测能力。所得能谱的峰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变化幅度相对于峰值小于1%;环境温度为200℃时,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可达1.86%。本研究结果表明,4H-SiCα探测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探测器 高温 漏电流 能谱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钛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卢苏阳 李绍敏 +4 位作者 张根 曾文文 詹浩然 梅军 杨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3,共5页
钛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备安全性高、倍率性能好、寿命长以及循环稳定性优异等特点,是一类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综述了钛酸锂、钛铌氧化物、TiO_(2)等钛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电化学特性、储锂机理以及常用改性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基材料 负极材料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锂电池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烨 卢苏阳 +3 位作者 詹浩然 曾文文 郑威 李涛 《云南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43-47,共5页
安全性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能之一,由于钛酸锂负极的独特性质,钛酸锂电池理论上会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以商用钛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锂电池具备非常优异的安全性能,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钛酸锂电池 倍率性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锡氧化物的NO_(2)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国梁 商云帆 +4 位作者 卢苏阳 詹浩然 杨烨 梅军 曾文文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NO_(2)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有效监控NO_(2),对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锡元素形成的SnO、Sn_(3)O_(4)和SnNO_(2)等氧化物均对NO_(2)具备较好的响应性。锡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NO_... NO_(2)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威胁,有效监控NO_(2),对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锡元素形成的SnO、Sn_(3)O_(4)和SnNO_(2)等氧化物均对NO_(2)具备较好的响应性。锡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NO_(2)的气敏检测中。对锡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在NO_(2)气体传感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锡氧化物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用三元乙丙橡胶板式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金航 李仪 +6 位作者 吕鹏飞 孙逢缘 孙恺闻 朱晓伟 陈勇前 唐昶宇 江祺 《橡胶工业》 CAS 2021年第12期928-932,共5页
依据现行设计规范JT/T 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设计并试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板式支座,并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该支座的弹性模量和在最不利工况组合下的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EPDM板式支座的弹性模量满足规范要求... 依据现行设计规范JT/T 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设计并试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板式支座,并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该支座的弹性模量和在最不利工况组合下的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EPDM板式支座的弹性模量满足规范要求;在最不利工况下板式支座的橡胶层与钢板之间未出现脱开现象,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板式支座 三元乙丙橡胶 力学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在仿生粘附结构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白龙腾 梁洁 +3 位作者 邵虹 向亮 温金鹏 唐昶宇 《有机硅材料》 CAS 2021年第4期65-70,共6页
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漫长的时光中进化出了独特的微观表面结构。例如壁虎和树蛙,在移动时能够依靠足部柔软的微纳结构克服自重而粘附在各种物体表面。受到这些神奇的表面粘附现象启发,科研人员们通过模仿这些生物表面的... 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漫长的时光中进化出了独特的微观表面结构。例如壁虎和树蛙,在移动时能够依靠足部柔软的微纳结构克服自重而粘附在各种物体表面。受到这些神奇的表面粘附现象启发,科研人员们通过模仿这些生物表面的微观结构来制备具有可逆粘附特性的"干胶"。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弹性、生物相容性,非常适合在其表面构建各种微纳结构,制成具有特殊粘附性的"干胶"材料。总结了基于硅橡胶材料的仿生粘附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其表面结构类型、制备方法、粘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启发 阵列结构 硅橡胶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MEMS电源的贝塔辐伏电池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杨 赵一英 +1 位作者 廖非易 梅军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38-42,共5页
贝塔辐伏电池是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贝塔射线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超长寿命、超大功率密度、小体积、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MEMS (微机电系统)电源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发展,基于P-N结和肖特... 贝塔辐伏电池是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贝塔射线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超长寿命、超大功率密度、小体积、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MEMS (微机电系统)电源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发展,基于P-N结和肖特基结换能结构的贝塔辐伏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贝塔辐伏电池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 P-N结 半导体 禁带宽度 Geant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卤杂化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高财 雷林 +1 位作者 赵一英 梅军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4期96-99,95,共5页
近十年来,铅卤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快速提高,引起了人们研究铅卤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热潮。铅卤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其光吸收范围宽、禁带宽度可调、载流子寿命长、电子空穴迁移率高和非辐射复合率较低,故其... 近十年来,铅卤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快速提高,引起了人们研究铅卤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热潮。铅卤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其光吸收范围宽、禁带宽度可调、载流子寿命长、电子空穴迁移率高和非辐射复合率较低,故其在发光二极管、光(辐射射线)探测器、激光器和非线性光学等光电领域中存在很高的应用潜力。由于制备高质量的铅卤杂化钙钛矿薄膜是该材料的应用基础,本文对铅卤杂化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了铅卤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卤杂化钙钛矿 多晶薄膜 单晶薄膜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机电系统电源的贝塔辐伏电池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杨 赵一英 +1 位作者 廖非易 梅军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31-35,共5页
贝塔辐伏电池是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贝塔射线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超长寿命、超大功率密度、小体积、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微机电系统(MEMS)电源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发展,基于P-N结和肖特基... 贝塔辐伏电池是能够将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贝塔射线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环境适应性、超长寿命、超大功率密度、小体积、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微机电系统(MEMS)电源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发展,基于P-N结和肖特基结换能结构的贝塔辐伏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贝塔辐伏电池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 P-N结 半导体 禁带宽度 Geant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板式支座的三元乙丙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鹏飞 李仪 +6 位作者 冯广庆 杜雅丹 李金航 杨梦凯 吴均淼 陈勇前 朱晓伟 《橡胶科技》 2021年第5期219-222,共4页
针对适用于板式支座的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研究,分析3种超弹性唯像本构模型对新型改性EPDM材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Yeo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获取相应的材料参数并建立与EPDM标准试样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限元... 针对适用于板式支座的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研究,分析3种超弹性唯像本构模型对新型改性EPDM材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Yeo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获取相应的材料参数并建立与EPDM标准试样对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限元数值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对EPDM板式支座数值模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板式支座 超弹性本构模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准度检测紧固件轴向预紧力的薄膜压电传感器的研究
16
作者 何绪林 叶勤燕 +3 位作者 罗坤 郑兴平 冉小龙 廖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4,共4页
结构健康监测受到业内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关键部位紧固件预紧力的精准检测和实施监测。压电传感器是实现超声波高精准度无损检测紧固件预紧力技术的核心。基于氧化锌(ZnO)压电薄膜研究了材料制备工艺及相关压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分析了... 结构健康监测受到业内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关键部位紧固件预紧力的精准检测和实施监测。压电传感器是实现超声波高精准度无损检测紧固件预紧力技术的核心。基于氧化锌(ZnO)压电薄膜研究了材料制备工艺及相关压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沉积功率下ZnO薄膜的断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晶体取向和压电响应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功率为250 W时ZnO薄膜具有最好的c轴取向择优生长,压电性能最强。成功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螺栓端面生长了ZnO薄膜压电传感器,该传感器在100 V脉冲方波电压激励下,信号增益为30 dB时获得的超声波纵波第一次回波信号强度超过200,其工作频率为17.71 MHz。测力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螺栓额定预紧力60%以上的情况下,该薄膜压电传感器的预紧力测量精准度可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薄膜 传感器 氧化锌(ZnO) 超声波无损检测 高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弹丸高速冲击IN718合金板的变形与破坏模式
17
作者 陈艳丹 陈兴 +1 位作者 卢永刚 刘彤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研究IN718镍基高温合金在高速冲击作用下的抗侵彻能力,采用直径为5 mm的304不锈钢球形弹丸,利用二级轻气炮试验装置对IN718靶板进行了一系列弹道冲击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弹丸的入射速度范围为548.2~1067.0 m/s。对弹丸的剩... 为研究IN718镍基高温合金在高速冲击作用下的抗侵彻能力,采用直径为5 mm的304不锈钢球形弹丸,利用二级轻气炮试验装置对IN718靶板进行了一系列弹道冲击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弹丸的入射速度范围为548.2~1067.0 m/s。对弹丸的剩余速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对弹道极限速度进行了验证,观察了靶板的变形和破坏模式以及弹孔直径。结果表明:在试验冲击范围之内,随着冲击速度的升高,靶板的变形模式由撕裂破坏到剪切破坏转变,靶板的穿甲破坏模式与冲击速度密切相关;靶板能量吸收效率随弹丸初始动能的增加而降低,且趋于常值0.7;靶板变形挠度随着冲击速度的升高呈减小趋势,且最大变形挠度出现在弹道极限附近;靶板正面和背面所形成的弹孔直径均随着冲击速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背面所形成的弹孔直径大于前面所形成的弹孔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718镍基高温合金 弹道冲击 弹道极限速度 变形与破坏模式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扫电镜表征影响因素及芯片失效分析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栋程 刘云婷 +3 位作者 王聪 何志刚 唐昶宇 任时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5期451-456,共6页
对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半导体芯片的结构,进行成像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合的优化参数为:腔室气压40Pa^80Pa,加速电压10k V^20k V。研究了裙散效应对能谱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分析区域元素含量与离... 对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半导体芯片的结构,进行成像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合的优化参数为:腔室气压40Pa^80Pa,加速电压10k V^20k V。研究了裙散效应对能谱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分析区域元素含量与离能谱分析点的距离呈幂函数衰减,应证了文献报道的理论计算,对于能谱分析排除干扰元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针对破坏性物理分析(DPA)试验中发现的塑封器件腐蚀缺陷,利用ESEM在优化参数下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玻璃钝化层裂纹是导致铝金属条被腐蚀的原因,而玻璃钝化层裂纹是由于器件材料性质不匹配,在热载荷条件下产生热应力而引起。这种表层缺陷极有可能因为镀膜而被掩盖,因此,利用ESEM检测半导体器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裙散效应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塑封器件 玻璃钝化层裂纹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物导致的塑封器件金属化层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栋程 刘云婷 +4 位作者 何志刚 王晓敏 王聪 唐昶宇 任时成 《微电子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2,共4页
对塑封器件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发现有样品芯片表面存在金属化层损伤。对损伤部位进行背散射电子成像和能谱分析,确定损伤部位存在钢颗粒。结合塑封封装工艺环节进一步分析损伤形貌,结果表明钢颗粒来源于塑封模具破损或老化,在环... 对塑封器件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发现有样品芯片表面存在金属化层损伤。对损伤部位进行背散射电子成像和能谱分析,确定损伤部位存在钢颗粒。结合塑封封装工艺环节进一步分析损伤形貌,结果表明钢颗粒来源于塑封模具破损或老化,在环氧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导致钢颗粒压碎金属化层。分析了具有这类缺陷的塑封器件在高可靠应用领域中的危害性。这类缺陷形成机理不常见,研究结论对改进塑封器件生产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物理分析 金属层损伤 钢颗粒 环氧固化 塑封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γ抑制的^(6)Li F/ZnS(Ag)中子探测器研制及性能测试
20
作者 夏庆中 蒋勇 +1 位作者 夏广新 何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8-2224,共7页
在慢热中子探测领域,为应对3He气体资源的日益短缺,迫切需要研究新型中子探测器以替代3He气体探测器。基于^(6)Li F/ZnS(Ag)的闪烁体材料由于具有中子截面大、探测效率高、γ抑制强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中子探测材料。本文采用蒙特卡罗程... 在慢热中子探测领域,为应对3He气体资源的日益短缺,迫切需要研究新型中子探测器以替代3He气体探测器。基于^(6)Li F/ZnS(Ag)的闪烁体材料由于具有中子截面大、探测效率高、γ抑制强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中子探测材料。本文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5构建闪烁体结构模型,在不同质量比、厚度参数条件下计算了中子探测效率,并对闪烁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纯国产的^(6)Li F和ZnS(Ag)材料研制了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厚度的^(6)Li F/ZnS(Ag)闪烁体。通过252 Cf源和60 Co源测试了不同厚度和不同质量比条件下^(6)Li F/ZnS(Ag)闪烁体的探测效率及γ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6)Li F和ZnS(Ag)质量比1∶3、厚度400μm是较为理想的中子探测参数。新研制的^(6)Li F/ZnS(Ag)闪烁体的热中子探测效率达到30%以上,对γ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在45 mV阈值设置条件下γ灵敏度可达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e短缺 探测效率 ^(6)Li F/ZnS(Ag)闪烁体 Γ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