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踔厉奋进新征程,笃行不怠创未来——中国国际法学会2022年工作综述
1
作者 张爱宁 《中国国际法年刊》 2022年第1期425-433,共9页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回望2022年,中国国际法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回望2022年,中国国际法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依靠全国国际法同仁,努力开展学会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国际法学会 学习宣传贯彻 四个意识 工作综述 决定性意义 四个自信
原文传递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9年工作综述
2
作者 张歆 《中国国际法年刊》 2019年第1期-,共9页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中国国际法学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创新年会办会模式,建设特色学术论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中国国际法学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创新年会办会模式,建设特色学术论坛(一)主办中国国际法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2019年5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西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法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国际法学会 西北政法大学 不忘初心 四中全会精神 古城西安 工作综述 学术论坛
原文传递
国际法话语权的构建: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3
作者 陈一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9,共1页
主持人话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国际法话语权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场域。中国的国际法话语权与中国目前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极不匹配。国际法话语权的不足是制约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 主持人话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国际法话语权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场域。中国的国际法话语权与中国目前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极不匹配。国际法话语权的不足是制约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国际事务领导力、全面推进国际法治的重要因素。国际法话语权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而且还要注重国际法叙事的价值理念引领、政治议程设置、国际传播辐射、国家形象建设等综合因素。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作为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建设者,理当积极建设和提升国际法话语权,破除西方国家的国际法话语霸权,为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声,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本专栏正是国际法学界回应如何有效提升中国国际法话语权的最新学术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话语权 全球治理 国际法治 国际法学界 国际事务 维护者 西方中心主义 法律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下的国际法与国际法治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进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1期6-19,共14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现行国际法与国际法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战后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国际法与国际法治从总体上讲是进步的,对战后世界和平及安全、国际合作与发展、人权尊重和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现行国际法与国际法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战后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国际法与国际法治从总体上讲是进步的,对战后世界和平及安全、国际合作与发展、人权尊重和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代国际法与国际法治并不完善,无论是国际法规则制度本身还是国际法治的运行,都存在深层次的问题,还有许多不公正、不合理、不符合国际格局演变大势的国际规则、国际机制需要改进。当代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体系,从学习者、追随者、受益者发展成为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在理念、原则、规则、制度等方面对现代国际法与国际法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立足中国、胸怀天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善于运用国际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法治 全球治理 百年大变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健康相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乃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5,共13页
公共健康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公共健康相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法规范首先明确见诸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8条的原则性规定。在世界贸易组织解决有关公共健康的知识产权争端中,有关国际法规范得以有限地解释,顾及发展中国家及最不... 公共健康事关人类共同利益。公共健康相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法规范首先明确见诸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8条的原则性规定。在世界贸易组织解决有关公共健康的知识产权争端中,有关国际法规范得以有限地解释,顾及发展中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成员对药品可及性需求的有关宣言或协定修改,也使得相关规范有所发展。然而,总体上,公共健康相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法规范仍非常有限。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亟待加强相关国际法治。通过回顾分析公共健康相关知识产权国际法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可清醒认识应有国际法规范的严重缺失。相应地开展研究国际合作抗疫有关知识产权问题,有助于促进相关国际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知识产权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冠疫情 药品 试验数据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与斗争:国际法的双重功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鸣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88-99,共12页
国际法的功能问题事关如何认识国际法,因而值得探讨并且探讨空间很大。本文提出“国际法双重功能”说。国际法的功能之一是国际合作,理论基础为实在国际法学。该理论以追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国际法目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法因而不可或缺... 国际法的功能问题事关如何认识国际法,因而值得探讨并且探讨空间很大。本文提出“国际法双重功能”说。国际法的功能之一是国际合作,理论基础为实在国际法学。该理论以追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国际法目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法因而不可或缺。实在国际法学是讲求合作的国际法,合作的国际法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经验验证。国际法的另一个功能是国际斗争,其理论基础是政策定向学和批判国际法学。在它们眼中,国际法是国际斗争的工具,是斗争的国际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国际法与美国等国在人权、南海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斗争,都是斗争的国际法的例证。近年来由于美国“退群”、大搞价值观外交以及俄乌冲突等原因,大国出现严重分裂,国际法的合作功能有所减弱,斗争功能则有所增强。但合作的国际法依然可期,这不仅因为经济全球化仍在继续,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国际法的目的应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扩展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的功能 合作 斗争 合作的国际法 斗争的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制度改革探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进 刘静坤 刘天舒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20年第6期1-14,共14页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自设立以来,因其国际视野和重要战略定位,得到各界高度关注。与国外同类机构一样,如何通过优化审判职能,完善审理机制,塑造成为国内外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是国际商事法庭必须认真对待的制度性问题。通过对新加坡...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自设立以来,因其国际视野和重要战略定位,得到各界高度关注。与国外同类机构一样,如何通过优化审判职能,完善审理机制,塑造成为国内外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是国际商事法庭必须认真对待的制度性问题。通过对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卡塔尔金融中心民商事法院等新兴国际商事法院(庭)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以下制度创新改革设想:一是完善管辖制度,现阶段可增加规定构成“实际联系”的情形,并探索构建离岸诉讼管辖规则。二是探索多元化法官制度,现阶段可探索聘请中国籍香港法官参与审判,下一步可考虑引入外籍法官,提升国际商事法庭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三是优化审级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案件的基础上,增设内部上诉机制,同时设置合理的上诉条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事法庭 离岸诉讼 外籍法官 上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渊源的编纂与发展——基于国际“造法”的视角
8
作者 张乃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1,共12页
根据《联合国宪章》,国际法渊源可理解为任何可引起国际法义务的依据,包括条约法、习惯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负有编纂和发展国际法的职责,尤其是通过编纂现有国际法渊源的规则和起草有关国际公约,起到国际“造法... 根据《联合国宪章》,国际法渊源可理解为任何可引起国际法义务的依据,包括条约法、习惯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负有编纂和发展国际法的职责,尤其是通过编纂现有国际法渊源的规则和起草有关国际公约,起到国际“造法”作用。研究已有国际法渊源的编纂与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和客观评估其实际的国际“造法”效果,这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以国际法渊源方式将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落到实处,成为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加强相关研究制度的建设,以期更加积极参与和引导国际法渊源的“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渊源 编纂 发展 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新疆域”秩序,服务国际法治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贾桂德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千里眼、顺风耳”已非神话,“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已成现实,人类生存空间和活动天地极大扩展,已从传统的陆地领土和近海向深海远洋、外空、极地、网络等更广阔的有形或无形的空间和领域延伸。
关键词 法治建设 秩序 疆域 国际 服务 科学技术 人类生存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进 李庆明 杜焕芳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6年第1期469-503,共35页
本文是第五次年度述评。通过对中国法院在2005年审理的50件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统计,并结合案例分别就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域外被告不出庭、增加共同被告以规避仲裁协议、侵权行为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我国台湾地区法院认可内地判决等... 本文是第五次年度述评。通过对中国法院在2005年审理的50件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统计,并结合案例分别就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域外被告不出庭、增加共同被告以规避仲裁协议、侵权行为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我国台湾地区法院认可内地判决等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2005年中国国际私法的司法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法院基本上能够合理合法地解决国际私法案件,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说理上,仍然存在不少欠缺和值得提高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主体资格 涉外民商事案件 仲裁协议 中国国际私法 共同被告 意思自治 司法实践 不出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进 胡炜 王青松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8年第1期433-481,共49页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弥补了实践中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规范的缺失,将对各级人民法院确定和适用合同准据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其仍存在对特殊合同未加...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弥补了实践中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规范的缺失,将对各级人民法院确定和适用合同准据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其仍存在对特殊合同未加以规定等不足。通过对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2007年度审结的50起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情况所作的抽样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法院特别是沿海地区人民法院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管辖权和适用法律,且说理清晰,但仍有少数法院不说理而视适用中国法为当然。基于对典型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受案法院对先决问题、时效准据法的确定、域外判决的承认等问题的处理水平有待提高,应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强理论研究对司法实践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准据法 涉外民商事案件 先决问题 法律适用规范 商事合同 人民法院 受案 管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述评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进 李庆明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7年第1期371-414,共44页
本文是第六次年度述评,首先评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 本文是第六次年度述评,首先评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些文件对于今后各级人民法院的涉外审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还可以加以适当的改进。在对中国法院在2006年审理的50件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认为中国法院应该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和法律规避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和强制性规范,真正发挥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和国际私法基本理论的功能。之后,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判决,讨论了对外担保案件中合理使用法律规避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原则以及域外破产宣告的承认问题;同时认为有必要大力加强通过互联网查明域外法,增强域外法适用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 最密切联系原则 涉外民商事案件 自由裁量权 意思自治原则 强制性规范 破产宣告 协议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贸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及其解释问题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乃根 《法治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国际贸易和投资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有着国际法上的理论渊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的安全例外条款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实体性贸易协定的共同条款。国际投资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尚无统一表述。国际经贸条约的... 国际贸易和投资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有着国际法上的理论渊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的安全例外条款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实体性贸易协定的共同条款。国际投资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尚无统一表述。国际经贸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经过有关争端解决的条约解释,其内涵及其适用条件既有所扩大,也不乏被严格限制。深入研究国际经贸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及其解释问题,有助于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相关争端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贸 条约 安全例外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等国际经贸协定下的专利申请新颖性宽限期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乃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6,共14页
专利申请新颖性宽限期源于美国发明在先制,并在改为申请在先制后继续实施。如今其已通过对我国已生效或申请加入的国际经贸协定,成为任择性或强制性条约义务下的一项专利制度。这是自《巴黎公约》规定展览例外宽限期以来,有关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新颖性宽限期源于美国发明在先制,并在改为申请在先制后继续实施。如今其已通过对我国已生效或申请加入的国际经贸协定,成为任择性或强制性条约义务下的一项专利制度。这是自《巴黎公约》规定展览例外宽限期以来,有关专利申请新颖性宽限期的专利协调运动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意义。这一不同于展览例外的宽限期旨在促使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测试发明产品的市场效益来决定是否申请专利,并禁止超出宽限期的专利申请权,具有注重专利经济实效的特点。对于在国内实施这一宽限期,我国已负有选择性条约义务,并且今后可能负有强制性义务。我们应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吸取其他国家经验,提出符合我国需求的可操作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贸协定 专利申请 新颖性 宽限期 专利协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知识产权立法导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乃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42,共17页
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都以成文法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具有知识产权立法的完全或部分创新的“自主”型导向共性,又具有国情及时代特性。中国改革开放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采取将对... 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都以成文法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具有知识产权立法的完全或部分创新的“自主”型导向共性,又具有国情及时代特性。中国改革开放后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主要采取将对外缔结或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转化为国内法的“履约”型立法导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继续这一立法导向的同时,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关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求,应在立法中兼顾条约转化后的适用及其解释,以及根据科技创新体系的法治保障需要而转化条约义务的“统筹”型立法导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创新立法的“自主”型导向,形成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立法,以期深度参与并引领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产权 立法导向 履约 统筹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相关知识产权及其争端解决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乃根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91-97,共7页
《外商投资法》是我国扩大开放新局面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涉外经济基本立法。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属于外商投资范畴。本文研究的典型案例表明:国际投资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依据的条约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不同于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产权。美国... 《外商投资法》是我国扩大开放新局面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涉外经济基本立法。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属于外商投资范畴。本文研究的典型案例表明:国际投资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依据的条约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不同于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产权。美国诉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案混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关知识产权,应予以辨析。《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可能引起的国际投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争端解决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 知识产权 争端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条法工作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宏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一、国际法领域总体形势过去一年,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继续经历复杂深刻调整,我国影响和引导全球治理演变进程的作用继续增强,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总体看,国际法领域的形势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阶段;二是... 一、国际法领域总体形势过去一年,国际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继续经历复杂深刻调整,我国影响和引导全球治理演变进程的作用继续增强,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总体看,国际法领域的形势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阶段;二是围绕发展空间和重要战略资源的规则博弈日益拓展和深入;三是国际博弈中“法律战”更趋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谈判进程 争端解决机制 发展中国家 外空委 法律规则 《巴黎协定》 海洋法 当前国际形势 国际法 中央政府 禁止核武器条约 双边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人权工作及中国的作用
18
作者 黄进 《人权研究》 2021年第3期1-3,共3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始终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推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始终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推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宪章》 合法席位 国际法 联合国 全球治理体系 公正合理 坚决维护 中国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美欧诉中国技术转让案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乃根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美国和欧盟先后向WTO诉告中国有关技术转让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则。这是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目标挺进的关键时期,美欧企图以此打压中国发展势头的重要步骤。本文对WTO相关知识产权的国民待遇、授予的专利权、专利保护期和未披露... 美国和欧盟先后向WTO诉告中国有关技术转让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则。这是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目标挺进的关键时期,美欧企图以此打压中国发展势头的重要步骤。本文对WTO相关知识产权的国民待遇、授予的专利权、专利保护期和未披露信息的保护以及贸易体制的管理规则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本案应限于专利技术的转让相关WTO规则,并在澄清这些规则下中国应承担义务的基础上,对中国涉案措施,尤其是《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和《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相关条款"本身"与WTO规则的相符性作出客观评估,认为除了比较《合同法》相关条款下国民待遇,中国对专利技术进口合同双方约定未作明文允许规定,可能有违国民待遇,其他并无任何违反WTO规则之处。鉴于本案将进入专家组审理,建议从WTO规则的澄清、涉案措施的全面研究及其与WTO规则的相符性三个方面做好充分地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让 WTO规则 涉案措施 相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思考 被引量:36
20
作者 贾桂德 石午虹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4期5-28,150,共24页
近年来,北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北极开发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北极国家内部、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事务方面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但各方深层次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消除。北极理事会等多边合作机制在北极事务... 近年来,北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北极开发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北极国家内部、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事务方面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但各方深层次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消除。北极理事会等多边合作机制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北极经济理事会即将成立。笔者认为,在北极新形势下,宜客观理性地认识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近北极国家"和北极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定位,做到"三个坚持"。同时,继续搭建和巩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平台,用好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地位,深入参与北极合作,不断提升北极科研水平。适时制订全面系统的北极政策,做好北极公共外交。稳妥参与北极开发利用,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中国 新形势开发利用 参与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