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饲料和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利 孟庆翔 +1 位作者 任丽萍 杨建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近红外光谱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学技术。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包括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技术如微分处理、信号平滑等技术的发展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 近红外光谱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学技术。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包括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技术如微分处理、信号平滑等技术的发展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的发展。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此技术在动物饲料和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文献调查显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其快速、无损、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饲料和动物产品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饲料分析方面,近红外不仅能用于其常量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的测定,而且能用于微量成分、有毒有害成分的测定。在动物产品分析方面,该技术已用于禽蛋、牛肉、羊肉、猪肉等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测定。文中详细给出了已经报道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饲料和动物产品测定指标和光谱处理以及模型建立的情况,并讨论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在饲料分析和动物产品分析领域的应用新趋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饲料 动物产品 品质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4
2
作者 解祥学 杜红方 +4 位作者 陈书琴 汪兴玉 王敏 陈东理 任丽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1019,共9页
反刍动物能够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肉和奶,这对农业以及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转化效率与植物细胞壁的消化率有重要关系,目前植物性原料消化率较低,影响了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饲粮中补充外源酶制剂具... 反刍动物能够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为优质蛋白质——肉和奶,这对农业以及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转化效率与植物细胞壁的消化率有重要关系,目前植物性原料消化率较低,影响了转化效率。在反刍动物饲粮中补充外源酶制剂具有提高植物纤维消化的潜力,从而提高饲粮的利用效率。本文总结了外源酶制剂应用现状、作用模式以及发展方向,认为目前外源酶制剂在反刍动物应用上有积极的结果,也存在效果不明显的报道,这可能与酶谱、添加水平、添加方式、底物类型以及宿主的生产水平等方面有关。同时阐述了外源酶制剂是在饲喂前、瘤胃中、瘤胃后的不同环境中起到作用,但详细机制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综上所述,尽管酶制剂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以提高饲料消化率为目标的酶制剂仍将会是反刍动物添加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酶制剂 反刍动物 瘤胃 植物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怡平 徐晨晨 罗海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5-1480,共6页
肌内脂肪(IMF)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对风味、嫩度、纹理等肉类感官品质起着重要作用,而IMF的沉积主要受脂肪摄取、合成、分解3条代谢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IMF沉积的相关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影响脂肪代谢的机理,旨在为今后... 肌内脂肪(IMF)含量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对风味、嫩度、纹理等肉类感官品质起着重要作用,而IMF的沉积主要受脂肪摄取、合成、分解3条代谢途径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IMF沉积的相关候选基因,初步揭示了影响脂肪代谢的机理,旨在为今后调控IMF沉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 脂肪代谢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丁耿芝 孟庆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准确估测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DMI)在动物营养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建立预测模型并不断完善的时期。动物营养学家提出了多种预测反刍动物DMI的模型,尽管所建立的模型不同,但使用的变量、原理和评价... 准确估测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DMI)在动物营养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建立预测模型并不断完善的时期。动物营养学家提出了多种预测反刍动物DMI的模型,尽管所建立的模型不同,但使用的变量、原理和评价方法是相近的。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因素、调控理论以及DMI预测模型的种类和评价方法,分析了美国(NRC,1996和2001)、英国(AFRC,1993)、法国(INRA,1989)和澳大利亚(CSIRO,2007)等国家提出的DMI预测模型特点,最后提出了探索和完善我国反刍动物DMI预测模型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物质采食量 模型 采食量调控理论 模型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耿春银 孟庆翔 +1 位作者 张敏 刘晓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31,共5页
MCFAs不仅是动物的能源物质,还是一种功能物质,其在动物生产尤其在养猪生产中已有所应用,但目前对其在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各异,机制也不清楚。文章对已报道的MCFAs对动物采食量、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进行分析、总... MCFAs不仅是动物的能源物质,还是一种功能物质,其在动物生产尤其在养猪生产中已有所应用,但目前对其在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各异,机制也不清楚。文章对已报道的MCFAs对动物采食量、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MCFAs可能通过对肠道菌群、肠道形态、免疫机能及Ghrelin分泌等机制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其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的差异不仅与MCFAs的添加剂量有关,还与所含MCFAs的种类、基础饲粮特点、动物所处的能量状态及动物本身健康状况有关。生产中对其有效、合理的应用还需大量的基础试验,最后确定其合理的添加量,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 生长性能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胜利 金鑫 +1 位作者 黄文明 曹志军 《中国奶牛》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大气中CO2浓度在2009年达到387ppm,为历史最高值。本文综述了目前的全球碳排放情况、各国近期的减排目标、温室气体的来源、农业对温室气体的贡献量,并且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调控瘤胃内环境... 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大气中CO2浓度在2009年达到387ppm,为历史最高值。本文综述了目前的全球碳排放情况、各国近期的减排目标、温室气体的来源、农业对温室气体的贡献量,并且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调控瘤胃内环境和降低粪便中温室气体释放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反刍动物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 反刍动物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NCPS法和体外产气法评价苹果渣作为反刍动物非粮饲料的潜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岩 杨军香 +3 位作者 孟庆翔 刘畅 陈万宝 周振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1008,共8页
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地方苹果渣的营养价值,以采集自辽宁锦州、北京、河北唐山、安徽砀山的4种苹果渣为研究对象,采用CNCPS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测定苹果渣的营养成... 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地方苹果渣的营养价值,以采集自辽宁锦州、北京、河北唐山、安徽砀山的4种苹果渣为研究对象,采用CNCPS中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测定苹果渣的营养成分,评定其营养价值,同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苹果渣的发酵情况,并计算其能量价值。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来源的苹果渣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且CNCP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分的优劣不同。在含氮化合物组分中,苹果渣的非蛋白氮(PA)含量较高,均高于60%;而快速降解蛋白(PB1)含量较低,均低于3%。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苹果渣的不可利用的细胞壁(CC)含量较高,为51%~63%。北京苹果渣的最大产气量(B)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苹果渣(P<0.01),而唐山苹果渣的产气速度(C)极显著高于北京苹果渣和砀山苹果渣(P<0.01)。砀山苹果渣氨态氮(NH_3-N)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苹果渣(P<0.01)。不同地方苹果渣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地方的苹果渣的总可消化养分(TDN)及其他能值差异较大,以砀山苹果渣的能值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苹果渣(P<0.01)。综上可知,不同地域来源的苹果渣在化学成分、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能量价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在补充中国肉牛常用饲料数据库的同时,也为非粮饲料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数据基础,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CNCPS 营养价值 体外发酵 能量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广永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35-3139,共5页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CH4)产生的基本过程、瘤胃CH4产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瘤胃CH4产量预测模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甲烷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应激对反刍动物机体功能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国艮 吴鑫 +1 位作者 孟庆翔 周振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5-760,共6页
动物运输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长途运输导致的运输应激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动物机体外在行为表现、体内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肉品质4个方面的影响,对后续研究运输应激的相关机... 动物运输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长途运输导致的运输应激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综述了运输应激对动物机体外在行为表现、体内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肉品质4个方面的影响,对后续研究运输应激的相关机理及缓解运输应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应激 动物行为 生化指标 免疫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及动物源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润娴 温洋 +1 位作者 王凤来 贺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17-6023,共7页
随着全球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包括铅、镉、汞、砷、铬、铜、锌等)污染环境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它们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富集,最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各类饲料、动物源食品中重金属检... 随着全球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包括铅、镉、汞、砷、铬、铜、锌等)污染环境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它们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富集,最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各类饲料、动物源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也不断升高,发展便捷、高效、可靠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可为饲料和食品中重金属监管做出有力的保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含重金属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及其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仪器检测和快速检测两大类方法,并对其应用情况、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大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 饲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对反刍动物的危害性及其瘤胃微生物学脱毒机理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炜康 杨红建 +2 位作者 邢亚亮 杨开伦 李胜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
棉花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棉籽、棉花壳、棉仁粉、棉粕等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重要的饲料资源。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家畜对棉副产品中棉酚毒性具有一定耐受性,但目前与棉酚相关的瘤胃微生物学脱毒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针对棉酚的危害性,重... 棉花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棉籽、棉花壳、棉仁粉、棉粕等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重要的饲料资源。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家畜对棉副产品中棉酚毒性具有一定耐受性,但目前与棉酚相关的瘤胃微生物学脱毒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针对棉酚的危害性,重点综述了棉酚脱毒相关的化学与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瘤胃微生物棉酚脱毒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棉酚毒性 微生物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在动物饲料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菲 王曦 曹云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00-5515,共16页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氧化还原酶,其因独特的作用机制而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GOD的结构和催化机理出发,阐述了GOD在饲料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对近年来GOD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氧化还原酶,其因独特的作用机制而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GOD的结构和催化机理出发,阐述了GOD在饲料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对近年来GOD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与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饲料 作用机理 饲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剩余采食量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伟 吴宝云 +1 位作者 吴浩 周振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04-4815,共12页
剩余采食量(RFI)是动物饲料效率的一种表述方法,变异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不同RFI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行为特征、体组成、营养物质分配、能量利用、瘤胃发酵与消化和基因表达相关的表型特征及机制研究,并基于多... 剩余采食量(RFI)是动物饲料效率的一种表述方法,变异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不同RFI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行为特征、体组成、营养物质分配、能量利用、瘤胃发酵与消化和基因表达相关的表型特征及机制研究,并基于多组学研究探究在反刍动物中RFI变异的生理机制,筛选其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采食量 反刍动物 生产性能 行为特征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外产气与体外消化法评定不同生育期豆科牧草营养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桂杰 王红梅 +4 位作者 罗海玲 张英俊 王海 朱虹 孟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棘豆、草木樨和野豌豆4种主要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体外消化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4种豆科牧草盛花期和结实期的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 本试验旨在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棘豆、草木樨和野豌豆4种主要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体外消化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4种豆科牧草盛花期和结实期的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开花期草木樨、紫花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棘豆和野豌豆相比差异显著(P<0.05),野豌豆与棘豆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棘豆、紫花苜蓿、草木樨、野豌豆的粗蛋白质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结实期与开花期相比,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有增长趋势(P>0.05),4种牧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ADFD)呈下降趋势(P>0.05);棘豆、紫花苜蓿结实期和开花期的24 h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只有棘豆2个生育期的48 h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4种牧草2个生育期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4种豆科牧草结实期的延滞期相比开花期有增长趋势(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选4种豆科牧草结实期营养价值低于开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生育期 营养价值 体外产气法 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肠道屏障功能及其营养调控 被引量:67
15
作者 呙于明 刘丹 张炳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91-3100,共10页
肠道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又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先天性屏障。家禽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目前,测定肠道屏障功能的方法包括检测肠道通透性、血浆内毒素、细菌移位、... 肠道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又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先天性屏障。家禽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目前,测定肠道屏障功能的方法包括检测肠道通透性、血浆内毒素、细菌移位、肠道黏膜组织学观察等。有限的研究报道了肠道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的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s(claudin-3、-5、-16)和闭合小环蛋白(ZO)-2在胚胎期和/或出壳后早期在鸡肠上皮的发育模式,并认为不同肠段的屏障功能及其紧密连接蛋白的发育速度很不一致。家禽肠道屏障的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营养素(如锌)、胃肠道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和益生元)、功能性多糖、表皮生长因子和酶制剂等添加剂的作用。谷氨酰胺和苏氨酸等添加剂虽对其他动物屏障功能有作用,但对家禽肠道屏障的作用还有待证实。本文对家禽肠道屏障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肠道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周天骄 谯仕彦 +1 位作者 马曦 贺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1-229,共9页
本试验旨在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以及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对国内257份... 本试验旨在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以及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对国内257份大豆制品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大豆产品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灵敏、准确的同步测定法,并对国内92份大豆制品中寡糖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建立的离子色谱同步测定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豆寡糖的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发酵豆粕和大豆分离蛋白中3种大豆寡糖含量均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得到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相关数据将为大豆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抗营养因子 大豆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乳酸菌剂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赖玉娇 罗海玲 +5 位作者 王朕朕 卢晓楠 曲扬华 高维敏 刘昆 玉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6,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乳酸菌剂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添加干酪乳杆菌(ALAB组)、植物乳杆菌(B-LAB组)和戊糖片球菌(C-LAB组)各1×106 CFU/g进行青贮,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发酵45d后,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乳酸菌剂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添加干酪乳杆菌(ALAB组)、植物乳杆菌(B-LAB组)和戊糖片球菌(C-LAB组)各1×106 CFU/g进行青贮,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发酵45d后,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苜蓿青贮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蛋白质组分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剂能降低非蛋白氮(PA)含量,其中B-LAB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乳酸菌剂组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和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添加乳酸菌剂提高了糖类(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的含量,降低了可利用纤维(CB2)的含量,其中A-LAB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剂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护真蛋白和提高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组分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苜蓿青贮营养价值,且分别以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青贮 乳酸菌 CNCPS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和肉牛日粮淀粉和葡萄糖的营养调控及其评定的建议 被引量:18
18
作者 冯仰廉 李胜利 张晓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谷物饲料干物质中的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含量亦有30%。牛的玉米日粮生淀粉消化率比熟淀粉低,但熟淀粉由于瘤胃消化率很高,所以瘤胃后的可消化淀粉量很低。生糖前体能量(瘤胃丙酸+肠可消化淀粉)能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 谷物饲料干物质中的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含量亦有30%。牛的玉米日粮生淀粉消化率比熟淀粉低,但熟淀粉由于瘤胃消化率很高,所以瘤胃后的可消化淀粉量很低。生糖前体能量(瘤胃丙酸+肠可消化淀粉)能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但导致乳脂率下降。须对生糖前体能量进行评定和调节,以提高产奶效率。对真胃灌注不同梯度的葡萄糖或淀粉均显着地提高了Kf和体脂肪及体蛋白质沉织,因此我国肉牛饲养标准提出的Kf(%)=11.7645+55.756(IDOM/FNDF)仍适用,但可进一步增加IDOM中的淀粉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肉牛 葡萄糖 淀粉 营养调控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NCPS方法和体外产气法研究豆腐渣饲料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岩 孟庆翔 +2 位作者 陈万宝 刘畅 周振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5-1362,共8页
为揭示豆腐渣对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法对豆腐渣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测定豆腐渣的CNCPS营养成分与体外发酵参数,应用CNCPS公式计算碳水化合物(CHO)和粗蛋白质(CP)中各组分含量... 为揭示豆腐渣对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体外产气法对豆腐渣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测定豆腐渣的CNCPS营养成分与体外发酵参数,应用CNCPS公式计算碳水化合物(CHO)和粗蛋白质(CP)中各组分含量。结果显示,豆腐渣的CP含量为14%~25%,粗脂肪(EE)含量为1.9%~2.9%,代谢能(ME)为10~12 MJ/kg DM;易在瘤胃中降解的蛋白质(PA+PB1)和在瘤胃中缓慢降解的粗蛋白质(PB2+PB3)的含量相当,不可降解真蛋白质(PC)含量较少;潜在可利用碳水化合物(CA+CB1+CB2)较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均达到70mL,氨态氮(NH3-N)浓度在8~23mg/dL,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在46~70mmol/L。而不同来源的豆腐渣营养成分和发酵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且CNCP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分的优劣不同。凌源豆腐渣的最大产气量(B)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苹果渣(P<0.01),而各豆腐渣的产气速度(C)无显著差异(P>0.05)。辽源豆腐渣氨态氮(NH3-N)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饲料(P<0.01)。不同地方豆腐渣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来源的豆腐渣的总可消化养分(TDN)及其他能值差异较大,以新民豆腐渣的能值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苹果渣(P<0.01)。综上可知,作为反刍动物非粮饲料,豆腐渣为反刍动物提供的可利用能值高,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渣 CNCPS 营养价值 能量价值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肉牛舍冬季建筑热环境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美芝 陈昭晖 +1 位作者 李晓晨 刘继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设计中国西北地区满足肉牛冬季温度通风要求的肉牛舍,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和通风率肉牛舍的冬季自然舍温。结果表明,在屋顶传热系数为1.0W/(m2·K)时,非保温窗牛舍在通风率分别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 为设计中国西北地区满足肉牛冬季温度通风要求的肉牛舍,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和通风率肉牛舍的冬季自然舍温。结果表明,在屋顶传热系数为1.0W/(m2·K)时,非保温窗牛舍在通风率分别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1~2月日平均温度最低值分别为-7.4℃、-12.3℃和-14.4℃,高于肉牛低临界温度,但需对饮水加热;在通风率为10次/h时,保温窗和非保温窗牛舍1~2月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6^-8.7℃、-12.3^-8.2℃;在通风率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非保温窗牛舍1~2月舍内外温差分别为8.8~12.2℃、5.2~7.6℃和3.7~5.4℃。建议西北地区肉牛舍采用非保温窗,屋顶材料采用单层彩钢板或者传热系数为1.0W/(m2·K)的材料,冬季通风率取10~15次/h;天窗和窗户分别选用阳光板和塑料膜卷帘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舍 西北地区 冬季 温度模拟 通风率 建筑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