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废水中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光勇 杜传青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6,46,共4页
以壳聚糖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合方法制备了铝涂覆的壳聚糖-铝氧化物复合材料;发现其对水溶液中的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溶液起始浓度等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汞离子的吸附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以壳聚糖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合方法制备了铝涂覆的壳聚糖-铝氧化物复合材料;发现其对水溶液中的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溶液起始浓度等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汞离子的吸附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化学吸附为主;随着溶液中离子的起始浓度的增大,吸附量迅速增加,而吸附率则下降;对于低浓度的溶液,常温下吸附率可达90%以上,而对于浓度较高的溶液,吸附量高达900mg/g以上;与未改性的壳聚糖及无机氧化铝相比,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壳聚糖经改性后,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材料 汞离子 吸附 铝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材料Li_4Ti_5O_(12)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浩文 刘针邑 唐定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电极材料Li_4Ti_5O_(12)是一种具有"零应变"性质的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十分优异,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制备Li_4Ti_5O_(12)材料的方法除了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还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高能球磨法... 电极材料Li_4Ti_5O_(12)是一种具有"零应变"性质的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十分优异,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制备Li_4Ti_5O_(12)材料的方法除了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还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高能球磨法、微波法和喷雾干燥法等。综述了近几年来Li_4Ti_5O_(12)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4Ti_5O_(12)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γ-Al_2O_3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琳 刘雅敏 +1 位作者 买楠 李文静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96-900,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固体碱K2CO3/γ-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2CO3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在600℃下焙烧5h...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固体碱K2CO3/γ-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2CO3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在600℃下焙烧5h的K2CO3/γ-Al2O3催化剂,当催化剂与菜籽油的质量比为0.03,甲醇与菜籽油的摩尔比为12∶1,在60℃下反应1h后,生物柴油的收率高达93.6%。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晶相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碳酸钾/γ-氧化铝催化剂 固体碱 菜籽油 甲醇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B非晶态合金催化苯丙酮酸加氢合成苯丙氨酸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琳 梁群芳 张爱清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31-1033,共3页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丙酮酸胺化加氢合成苯丙氨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雷尼镍和漆原镍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且当非晶态Ni-B合金负载在SiO2载体上时...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丙酮酸胺化加氢合成苯丙氨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雷尼镍和漆原镍催化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且当非晶态Ni-B合金负载在SiO2载体上时,其活性和选择性均得到较大提高(高达97.67%).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苯丙氨酸合成反应表现出较好活性和选择性的原因主要是硼提供部分电子给镍的效应以及非晶态合金颗粒的纳米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光勇 黄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15,共5页
按催化剂中最主要的活性组分不同,将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可大致分为含钒氧化物体系、非钒氧化物体系催化剂和分子筛型催化剂,综述了3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结构以及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开发适合不同结... 按催化剂中最主要的活性组分不同,将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可大致分为含钒氧化物体系、非钒氧化物体系催化剂和分子筛型催化剂,综述了3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结构以及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开发适合不同结构的芳香底物氨氧化反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甲基芳烃 芳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rO/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芳烃氨氧化的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光勇 黄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0-793,共4页
以硅胶为载体,用水溶液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BET、XRD、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钒铬形成了Vv-CrⅢ无定形复合氧化物,是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铬的加入及载体硅胶均有利于形成氧化物的无定形相,抑制晶... 以硅胶为载体,用水溶液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BET、XRD、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钒铬形成了Vv-CrⅢ无定形复合氧化物,是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铬的加入及载体硅胶均有利于形成氧化物的无定形相,抑制晶相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硅胶负载的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芳烃氨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使邻二甲苯氨氧化反应高收率得到邻苯二甲酰亚胺,用质量分数为10%的钒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小试,收率可达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rO/SiO2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中配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忠强 罗冬冬 《广州化学》 CAS 2005年第3期55-61,共7页
总结了用于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的氨基醇类配体、磺酰胺类配体、二茂铁类配体、吡啶醇类配体、手性磷类配体和固载的配体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文献44篇。
关键词 不对称 催化烷基化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硫酸盐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敏 卢丹 +3 位作者 龙巧仙 余月丽 王苗 周忠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3-444,447,共3页
用硫酸盐作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催化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不同硫酸盐、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微波输出功率为259 W,辐射时间为9 m in,苯甲醛用量为0.075 mol,乙二醇用量... 用硫酸盐作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催化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不同硫酸盐、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微波输出功率为259 W,辐射时间为9 m in,苯甲醛用量为0.075 mol,乙二醇用量为0.1125 mol,硫酸铝用量为1.2 g时,产率可达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微波辐射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化剩余污泥吸附染料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24
9
作者 崔龙哲 吴桂萍 邓克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0-1295,共6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经过质子化处理制备成生物吸附剂,进行了吸附水溶液中活性红4(RR4)和亚甲兰(MB)的研究。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阴离子型的RR4在酸性条件下吸附量大,而阳离子型的MB则在中性和碱性...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经过质子化处理制备成生物吸附剂,进行了吸附水溶液中活性红4(RR4)和亚甲兰(MB)的研究。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阴离子型的RR4在酸性条件下吸附量大,而阳离子型的MB则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吸附量大。吸附RR4和MB的数据对Langmuir等温吸附式拟合良好,在pH=2条件下,生物吸附剂对RR4的最大吸附量(qm)为(25.8±0.4)mg.g-1;在pH=7条件下,对MB的最大吸附量(qm)为(161.2±10.0)mg.g-1。电位滴定及FTIR分析表明,这种生物吸附剂主要含有磺酸基、磷酸基及氨基等功能团,其对染料的吸附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功能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电离性能并在吸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剂 活性红4 亚甲兰 电位滴定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改性油酸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汉民 向晖 +3 位作者 刘浩文 钟利 孙春桃 何宝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62,65,共4页
以油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氮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形貌,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 以油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氮水溶性润滑添加剂,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的形貌,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含磷、氮水溶性润滑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添加剂在钢球磨损表面形成了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和极压作用,从而提高了添加剂在中水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润滑添加剂 减摩抗磨性能 极压性能 氮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法制备高分子稳定的水溶性铂氧化物纳米颗粒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克明 何宝林 +4 位作者 刘汉范 刘光荣 孙春桃 徐伟 高欲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7-10,共4页
采用微波辐照法制备了水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氧化铂纳米颗粒,并对产物进行了UV-Vis、TEM和XPS等表征。在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时,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钠,所制得的纳米颗粒粒径小、分布窄、稳定性好。
关键词 微波法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氧化铂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的荧光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照强 孟令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41-2043,共3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乙烯基荧光功能单体邻(2-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ScMA),经1H NMR(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它的结构和组成。并用此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荧光共聚物PVP-ScMAⅠ、PVP-ScMAⅡ和PVP-S...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乙烯基荧光功能单体邻(2-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ScMA),经1H NMR(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它的结构和组成。并用此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荧光共聚物PVP-ScMAⅠ、PVP-ScMAⅡ和PVP-ScMAⅢ。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对pH的变化非常敏感;而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荧光聚合物 PH敏感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脲醛树脂粘合剂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连清 《中国胶粘剂》 CAS 2007年第7期23-27,共5页
脲醛树脂是广泛用于木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胶粘剂。对降低脲醛树脂粘合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措施以及改性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合成工艺,根据此合成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粘度好、反应条件易控制、甲醛... 脲醛树脂是广泛用于木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胶粘剂。对降低脲醛树脂粘合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措施以及改性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合成工艺,根据此合成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粘度好、反应条件易控制、甲醛含量低和成本低等优点,树脂的甲醛含量达到国家室内板用粘合剂游离甲醛含量标准(GB18 587-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低毒 改性剂 环保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振华 王燕飞 +2 位作者 闪锟 周玲君 周忠强 《山西化工》 2007年第1期8-9,24,共3页
在微波辐射下,对甲苯磺酸催化葡萄糖和乙酸酐反应合成了葡萄糖五乙酸酯。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和对甲苯磺酸用量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为:辐射功率462 W,反应时间7 min,葡萄糖与乙酸酐的摩尔... 在微波辐射下,对甲苯磺酸催化葡萄糖和乙酸酐反应合成了葡萄糖五乙酸酯。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原料配比和对甲苯磺酸用量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为:辐射功率462 W,反应时间7 min,葡萄糖与乙酸酐的摩尔比1∶9,对甲苯磺酸质量分数1.5%,产率可达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对甲苯磺酸 葡萄糖五乙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苯氨氧化法制对苯二腈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光勇 黄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4,49,共4页
对二甲苯氨氧化反应一步制备了有机中间体对苯二腈。在催化剂微型反应评价装置上筛选到性能最佳的P-87号催化剂后,在内径30 mm的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上印证并进行工艺条件实验,发现催化剂在较宽的条件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温... 对二甲苯氨氧化反应一步制备了有机中间体对苯二腈。在催化剂微型反应评价装置上筛选到性能最佳的P-87号催化剂后,在内径30 mm的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上印证并进行工艺条件实验,发现催化剂在较宽的条件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影响较大,而空气比、氨气比和空间速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反应温度380℃、氨气比10、空气比30和空速1 190 h-1的条件下使用P-87号催化剂,转化率高达98.8%,摩尔收率91.3%,选择性为92.4%。生成的对苯二腈纯度高于99%,单腈质量分数少于0.5%。对3种二甲苯异构体的氨氧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二甲苯由于空间位阻比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都小,更容易进行氨氧化反应,产物收率高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对二甲苯 对苯二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连清 《粘接》 CAS 2007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以尿素和甲醛为单体,添加适量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尿素分3次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85℃左右,反应时间60min,可制得综合性... 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以尿素和甲醛为单体,添加适量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尿素分3次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85℃左右,反应时间60min,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固含量〉60%,黏度(涂-4)120~150s,剪切强度可达2.93MPa,耐沸水时间可达122min,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可降至0.026%,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胶粘剂 聚乙烯醇 三聚氰胺 改性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交联的聚丙烯酸钠类超强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谢光勇 张东方 李春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384-3386,共3页
以天然糖类化合物果糖为新型交联剂,过二硫酸钾引发丙烯酸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和中和度等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筛选到最佳工艺条件;当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 以天然糖类化合物果糖为新型交联剂,过二硫酸钾引发丙烯酸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和中和度等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筛选到最佳工艺条件;当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单体浓度为30%、中和度为80%时所得产物的吸水率可达995ml/g。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果糖起到了较好的交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吸水剂 丙烯酸 果糖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杂多化合物Ba_4[Ce(Ⅳ)W_(10)O_(33)]·24H_2O制备及纳米化
18
作者 杨汉民 欧忠文 陈国需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以Triton X-100/n-C10H21OH/H2O体系W/O微乳液为基础,分别以K8[Ce(Ⅳ)W10O33].32H2O和Ba(NO3)2水溶液代替组分水制备W/O微乳液.然后将两种微乳液混和,得到淡黄色沉淀的Ba4[Ce(Ⅳ)W10O33].24H2O纳米粒子.经电镜分析所得Ba4[Ce(Ⅳ)W10O33]... 以Triton X-100/n-C10H21OH/H2O体系W/O微乳液为基础,分别以K8[Ce(Ⅳ)W10O33].32H2O和Ba(NO3)2水溶液代替组分水制备W/O微乳液.然后将两种微乳液混和,得到淡黄色沉淀的Ba4[Ce(Ⅳ)W10O33].24H2O纳米粒子.经电镜分析所得Ba4[Ce(Ⅳ)W10O33].24H2O纳米粒子为粒径6 nm的圆球状颗粒.并用TG-DTA和Raman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杂多化合物 稀土元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取代基的β-二亚胺化合物的合成
19
作者 雷禄 艾海涛 谢光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7-618,642,共3页
以乙酰丙酮和氟代苯胺为原料,等摩尔量的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高收率地制备了6种芳环上含氟取代基的N,N-二芳基-2,4-戊二亚胺化合物(β-二亚胺),其中5种未见文献报道。产物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关键词 β-二亚胺 乙酰丙酮 氟代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钛-硅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
20
作者 杜传青 谢光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133,共4页
通过化学键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氧烷改性的淀粉-钛-硅复合物,并对淀粉、淀粉-钛复合物(ST)及淀粉-钛-硅复合物(STS)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表征。表征结果说明钛氧化物及硅氧化物均参与反应,且较均匀地分散于... 通过化学键合法制备了有机硅氧烷改性的淀粉-钛-硅复合物,并对淀粉、淀粉-钛复合物(ST)及淀粉-钛-硅复合物(STS)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表征。表征结果说明钛氧化物及硅氧化物均参与反应,且较均匀地分散于淀粉表面,淀粉、ST和STS三者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加。研究了ST和STS对金属离子Hg2+、Cu2+、Pb2+、Fe3+的吸附性能,发现STS复合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比ST复合物显著提高,其中对Fe3+和Hg2+的吸附性能最好,当复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5 g/L时,吸附量分别高达1.42 mmol/g和1.39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淀粉 有机硅氧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