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05后工科大学生视角对课程思政实践的感受、建议与教学设计——以中南大学《工程制图基础》为例
1
作者 冯博云 范鑫铭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大学生不仅是课程思政的教学对象,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学生的参与度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却极少听到他们的看法和声音。本文基于05后大学生视角,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现... 大学生不仅是课程思政的教学对象,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学生的参与度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却极少听到他们的看法和声音。本文基于05后大学生视角,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增强05后大学生课程思政认同感、提升教师对于这一代大学生的认知、以及完善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传达。最后,文章明确了《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only the teaching object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the degree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however, in the actu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ir views and voices are rarely hear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st-05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Subsequently, i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ree aspect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 post-05 college students in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is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designs a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rogram, which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05后大学生 工程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50
2
作者 郭学益 田庆华 +4 位作者 刘咏 闫红杰 李栋 王亲猛 张佳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9-1901,共43页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国防军工和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性物资。有色金属冶金面临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有色...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国防军工和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性物资。有色金属冶金面临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的学科和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方法,并分析对比了国内外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进展。针对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专门性科研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详细介绍了其在"城市矿产"绿色循环、稀贵金属清洁回收、资源循环过程强化和材料循环再造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最后,对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战略金属镍钴锂资源清洁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波 田庆华 +3 位作者 许志鹏 李栋 王青骜 郭学益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23-137,共15页
镍钴锂资源提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端环节,决定着其发展命脉。然而我国镍、钴原生矿产资源严重匮乏,且随着硫化镍矿日趋枯竭,国外红土镍矿已成为镍钴主要提取原料。火法高冰镍及湿法高压酸浸作为目前红土镍矿生产电池级硫酸镍的两... 镍钴锂资源提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端环节,决定着其发展命脉。然而我国镍、钴原生矿产资源严重匮乏,且随着硫化镍矿日趋枯竭,国外红土镍矿已成为镍钴主要提取原料。火法高冰镍及湿法高压酸浸作为目前红土镍矿生产电池级硫酸镍的两大主流工艺,各有利弊,两大工艺的并行发展能够为硫酸镍的供应增加更多确定性,进而满足新能源领域对镍钴的庞大需求。我国锂资源丰富但赋存状态不佳,80%锂赋存于盐湖卤水中,长期依赖进口锂矿石。现行盐湖提锂技术中,纳滤法、反渗透、电渗析及吸附法等技术集成耦合所形成的新型提锂工艺,已被多个盐湖的产业化验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此外,新型协萃体系TBP/P507-FeCl_(3)的研发,基本解决了原萃取体系存在的问题,有望产业化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导致退役电池量呈指数上升,再生金属有望成为原矿金属资源的重要补充,但由于锂电正极材料种类繁多,目前回收系统并不完善。在正极材料的深度回收和处理过程中,浸出体系多采用酸碱体系,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进一步研发新型浸出体系,以找到一种温和实用的浸出方法。综上,能源金属提取应以产品为导向,构建从资源到材料到电池应用及回收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以先进技术控制紧缺资源,保障我国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清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的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乾 范斌 +3 位作者 宋剑飞 邹应萍 伍继君 马文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6-2467,共12页
随着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晶体硅片的需求大幅增加。晶体硅片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大量的硅以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的形式流失。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中硅的回收再循环利用对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成产成本、有效解决晶体硅片... 随着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晶体硅片的需求大幅增加。晶体硅片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大量的硅以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的形式流失。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中硅的回收再循环利用对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成产成本、有效解决晶体硅片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从硅渣和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中回收制备高纯硅的现有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不同回收工艺的优势、缺陷以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有助于研究人员选择合理的高纯硅回收策略,为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的低成本、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太阳能电池 硅渣 金刚石线切割硅废料 高纯硅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林型金精矿氧压渣中铁矾碱性分解及环保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勋惠 陈汝璨 +3 位作者 段小阳 张磊 田庆华 郭学益 《黄金》 CAS 2023年第6期44-50,共7页
卡林型金精矿酸性加压氧化预处理所得氧压渣中存在铁矾二次包裹金现象,采用环保型提金剂浸金,金浸出率约为81%。为了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考察了碱性体系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氧压渣中铁矾分解规律及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条件。... 卡林型金精矿酸性加压氧化预处理所得氧压渣中存在铁矾二次包裹金现象,采用环保型提金剂浸金,金浸出率约为81%。为了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考察了碱性体系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氧压渣中铁矾分解规律及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11.0~12.0、液固比4、搅拌速度400 r/min、时间3 h、温度90℃条件下,可实现对铁矾的高效分解。以优化条件下所得铁矾分解渣为原料,采用环保型提金剂作为浸金剂,金浸出率可达89.6%,表明碱性体系铁矾分解工序可有效打开铁矾对金的包裹,有效提高金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精矿 氧压渣 铁矾 分解 环保型提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酸渣硫脲体系清洁浸金研究
6
作者 陈汝璨 郭学益 +3 位作者 张磊 雷勋惠 段小阳 秦红 《黄金》 CAS 2023年第5期37-42,51,共7页
黄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氰化法提金,但氰化法生产周期长,所用氰化物剧毒,若管理不善,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金酸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脲体系浸金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强化搅拌硫脲浸出... 黄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氰化法提金,但氰化法生产周期长,所用氰化物剧毒,若管理不善,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以某黄金冶炼厂含金酸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硫脲体系浸金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强化搅拌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仅83.17%;在超细磨强化硫脲浸出条件下,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89%;推荐最优试验方案为强化搅拌浸出+一段超细磨浸出一次+二段超细磨浸出三次+强化搅拌浸出,该方案含金酸渣金浸出率达95.04%,可实现含金酸渣中金的清洁深度提取,为非氰提金工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酸渣 硫脲 超细磨 湿法冶金 清洁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某褐铁型红土镍矿工艺矿物学及选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文杰 叶晗晨 +3 位作者 杜云鹏 吴文卫 吴咪娜 李丽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99,共10页
高压浸出工艺处理红土镍矿的技术日渐成熟,显著提高了全球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率。印度尼西亚作为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褐铁型红土镍矿被广泛开采。对该类型红土镍矿开展详细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行系统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及光学显微... 高压浸出工艺处理红土镍矿的技术日渐成熟,显著提高了全球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率。印度尼西亚作为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褐铁型红土镍矿被广泛开采。对该类型红土镍矿开展详细工艺矿物学研究,进行系统化学分析、X衍射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等。分析表明,该红土镍矿中镍主要分布在-0.074 mm粒径,在铁矿物中的赋存占比达96.60%;铬主要分布在-0.55 mm粒径,在铬铁矿和尖晶石中的赋存占比为56.29%。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螺旋溜槽—摇床—磁选”的工艺,能先选别富集铬铁矿,精矿中Cr的品位和铬铁比分别达到20.69%和2.55。同时原矿浆在絮凝剂60V用量90 g/t时高效絮凝浓缩,为后续浸出高压车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工艺矿物学 重选 磁选 铬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散金属高效分离提取及高纯化制备
8
作者 郭学益 刘左伟 +4 位作者 田庆华 许志鹏 李伟 朱刘 樊红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5-3712,共28页
稀散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5G通信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国防军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本文综述了稀散金属复杂资源在高效富集、精细分离和高纯制备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我国稀散金属资源丰富,但在... 稀散金属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5G通信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国防军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本文综述了稀散金属复杂资源在高效富集、精细分离和高纯制备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我国稀散金属资源丰富,但在诸多方面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分离提取方面,需提升原生资源直收率并加强对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分离提取的高效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在高纯化制备方面,需加强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和直收率。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稀散金属冶金基础理论及创新技术的研究,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装备创新,实现了稀散金属高效分离回收及高纯化制备的关键技术突破。面向未来,进一步开展并完善稀散金属高效分离提取及高纯化制备理论与实践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循环、智能及高值提取利用将是稀散金属冶金发展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金属 分离提取 高纯化 二次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土镍矿湿法废水中回收镁和锰
9
作者 吴文卫 杜云鹏 +4 位作者 吴咪娜 李丽娜 张文杰 李俊 左壮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伴随产生大量含Mn^(^(2+))、Ca^(2+)、Mg^(2+)等有价金属的废液,选择性回收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降低废液处理的难度。以CO_(2)为碳源,NaOH作pH值调节剂,在NaOH浓度10%、反应时间15min、液... 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伴随产生大量含Mn^(^(2+))、Ca^(2+)、Mg^(2+)等有价金属的废液,选择性回收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降低废液处理的难度。以CO_(2)为碳源,NaOH作pH值调节剂,在NaOH浓度10%、反应时间15min、液相pH=6.6的条件下能选择性回收废液中的锰,制备含Mn41%、Ca2.5%、Mg0.8%的粗级碳酸锰。回收锰后的废液进一步用0.5mol/L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回收液相中的Mg^(2+)。此回收工艺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湿法冶炼工艺的碳排放量,具有较高的绿色、经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加压浸出 废液 碳酸锰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辅助镁还原-烧结制备Zr-2.5Nb合金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朝望 赵金龙 +2 位作者 夏阳 郭学益 刘汉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06-3314,共9页
传统的克劳尔方法制备锆铌合金存在工艺流程长、易被杂质元素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氢气辅助镁还原-压制烧结直接制备锆铌合金的新工艺。以Zr-2.5Nb为目标合金,在氢气气氛下利用镁粉还原金属氧化物Zr O2和Nb2O5的混合物,成功制... 传统的克劳尔方法制备锆铌合金存在工艺流程长、易被杂质元素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氢气辅助镁还原-压制烧结直接制备锆铌合金的新工艺。以Zr-2.5Nb为目标合金,在氢气气氛下利用镁粉还原金属氧化物Zr O2和Nb2O5的混合物,成功制备出氧质量分数低至0.038%的Zr-2.5Nb氢化合金粉末,之后对制备出的合金粉末进行冷等静压-烧结,制备Zr-2.5Nb合金。对制备出的合金粉末的元素含量、形貌及粒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中Nb质量分数为2.29%,平均粒度为61.88μm。当烧结温度为1400℃时,合金产品致密度和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分别为95.36%和250.3 HV,合金的压缩强度在1300℃时达到最高值1059 MPa。制备出的合金硬度和压缩性能均满足美国工业核级锆合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Zr-Nb合金 粉末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碱浸高钛渣脱硅去除钛合金中的Ti_(5)Si_(3)相
11
作者 董朝望 郭学益 +4 位作者 夏阳 刘沛东 乔晋玺 李中臣 刘汉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72-1582,共11页
利用低温碱溶液及熔体浸出对两种不同的高钛渣进行脱硅,研究温度、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脱硅率的影响。熔体除硅可导致高钛渣中的钛损失。用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高钛渣,在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600 r/min及保温时间为300 mi... 利用低温碱溶液及熔体浸出对两种不同的高钛渣进行脱硅,研究温度、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脱硅率的影响。熔体除硅可导致高钛渣中的钛损失。用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高钛渣,在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600 r/min及保温时间为300 min的条件下,国内高钛渣中硅含量由0.96%(质量分数)降低至0.29%(质量分数),脱硅率为69.8%。在相同条件下,进口的高钛渣中硅含量由1.11%(质量分数)降低至0.12%(质量分数),脱硅率为89.2%。对采用镁还原高钛渣得到的合金粉末进行烧结,制备钛合金,并对合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合金中的Ti_(5)Si_(3)相已成功去除,此外,对两种高钛渣原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热力学软件对脱硅原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碱浸 脱硅 Ti_(5)Si_(3)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step production of 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 by sintering titanium hydride powder from upgraded titania slag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o-wang DONG Yang XIA +4 位作者 Xue-yi GUO Qing-hua TIAN Han-ning LIU Pei-dong LIU Yu-bing CHE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801-3809,共9页
A direct production method of 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 from upgraded titania slag(UGS)was developed.First,UGS was reduced into alloy powder with 1.3 wt.%oxygen using magnesium powder.Subsequently,the alloy powder ... A direct production method of high-strength titanium alloy from upgraded titania slag(UGS)was developed.First,UGS was reduced into alloy powder with 1.3 wt.%oxygen using magnesium powder.Subsequently,the alloy powder was compacted at 600 MPa to produce a pellet.Lastly,the pellet was sintered to produce titanium alloy.The reduced powder was characterized,and the effect arising from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intered density,compressive strength,microstructure,and hardness of the alloys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from 900 to 1200℃,whereas the porosity decreased.A significant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was achieved at the temperature above 1100℃(98.65%at 1100℃ and 99.41%at 1200℃).At 1100℃,the hardnes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reached the maximal values of the alloy,HV 655.7 and 1563 MPa,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graded titania slag reduction titanium alloy SIN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