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和定位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感染状态 被引量:18
1
作者 蒋卫红 赵素萍 +3 位作者 尹志华 李峰 陈朝晖 肖健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6-8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V是鼻咽癌的致瘤因素还是仅仅是伴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EBV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潜伏状态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BV在不同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EBV...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V是鼻咽癌的致瘤因素还是仅仅是伴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EBV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潜伏状态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BV在不同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EBV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癌旁及相对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平均EBV拷贝数;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的EBER-1探针)对鼻咽癌、癌旁、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中的EBV进行定位检测。以10例正常人鼻咽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人鼻咽粘膜EBV检出率为80%(8/10),平均拷贝数为6.7×102/滋gDNA;100%(47/47)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以及72.3%(34/47)的对侧正常鼻咽粘膜组织检出EBV,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9×105/滋gDNA、1.5×105/滋gDNA、9.8×103/滋gDNA。正常人鼻咽粘膜、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之间感染EBV的几率、潜伏感染EBV的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及其癌旁、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三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EBER-1原位分子杂交发现,对侧正常粘膜上皮细胞未检测到EBER-1的表达信号,癌旁靠近癌一侧的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检测到EBER-1弱阳性信号,而在癌组织中的所有癌细胞均有EBER-1强阳性信号。结论无论是鼻咽癌患者还是健康人,EBV在鼻咽组织中的潜伏感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从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到癌旁再到癌组织EBV感染的量发生了改变,说明鼻咽上皮细胞中EBV感染量和表达信号的改变很可能是EBV致鼻咽癌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病因学 爱波斯坦-尔病毒/分离和提纯 荧光定量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离和诱导分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泽灏 雷闽湘 +3 位作者 王爱民 陈卓雄 张军 汤叁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EGF的M199培养基中,观察细胞集落、梭形贴壁细胞的出现时间和特异性细胞标志表达情况.结果:第3~4天可观...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EGF的M199培养基中,观察细胞集落、梭形贴壁细胞的出现时间和特异性细胞标志表达情况.结果:第3~4天可观察到贴壁梭型细胞,第5~8天出现多个细胞团,第10天左右可见首尾相连形成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结论:成人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来源于单个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静 钟慧菊 +2 位作者 孙志湘 易红 雷闽湘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血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6 4例DPN患者 ,随机分成灯盏花素治疗组 (灯盏花素 5 0mg·d- 1 )和甲钴胺对照组(甲钴胺 5 0 0 ...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血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6 4例DPN患者 ,随机分成灯盏花素治疗组 (灯盏花素 5 0mg·d- 1 )和甲钴胺对照组(甲钴胺 5 0 0 μg·d- 1 ) ,共治疗 3周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红细胞AR活性及血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DPN病人红细胞AR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NO水平明显下降 (P均 <0 .0 1) ,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AR活性显著下降 ,NO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而用甲钴胺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灯盏花素缓解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 (85 2 9%vs73.33% ,2 0 .5 9%vs10 .0 0 % ,P <0 .0 1) ,两组均能显著提高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但灯盏花素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甲钴胺对照组 (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红细胞AR活性 ,提高血NO水平 ,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体征 ,使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 ,且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 被引量:7
4
作者 荆照政 林春花 +1 位作者 陈松 唐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4-616,共3页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钠浓度 抗癫痫药物 血清 临床检测 治疗药物监测 LC 电喷雾 ESI-MS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螺杆菌16SrRNA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0
5
作者 黄燕 范学工 +2 位作者 陈永平 李宁 汤立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7-882,共6页
目的: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3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12例,肝良性肿瘤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螺杆菌16SrRNA检测螺杆菌,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并对部分标本的PCR产物进... 目的: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3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12例,肝良性肿瘤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螺杆菌16SrRNA检测螺杆菌,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并对部分标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同源比较.阳性者再扩增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特异基因(26Ku蛋白)和相关功能基因(cagA,vacA,glmM,rps4)来验证是否为该菌.结果:52.6%(20/38)的肝癌组织中发现螺杆菌存在,而非肝癌组无一例阳性(P<0.01).所有PCR产物用South-ern杂交得到证实.10例测序及同源比较显示,肝癌组织中的螺杆菌16SrRNA序列与Hpylori的16SrRNA序列有99-100%的同源性.阳性标本中26ku基因大部分亦阳性(14/20),但仅3例扩增出cagA基因,4例扩增出glmM基因,一直未扩增出vacA基因和rps4基因.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他与肝癌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螺杆菌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活化大鼠海马和额叶ERK-1/2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玲 汤参娥 +1 位作者 陈主初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为探讨慢性服用丙戊酸钠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调控激酶 (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影响 ,阐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抑郁症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只 .实验组大鼠用含丙戊酸钠的... 为探讨慢性服用丙戊酸钠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调控激酶 (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影响 ,阐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抑郁症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只 .实验组大鼠用含丙戊酸钠的饲料喂养 ,对照组大鼠用常规饲料喂养 ,4周后取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制备蛋白质样本 ,蛋白质印迹方法分析海马和额叶组织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 (MEK)、ERK 1/ 2、MAPK活化的蛋白激酶 1(RSK1)、cAMP效应元件结合因子 (CREB)的磷酸化水平以及Bcl 2的表达水平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方法分析海马和额叶组织激活蛋白 1(AP 1)的DNA结合活性 .与对照组比较 ,丙戊酸钠显著增强海马和额叶MEK、ERK 1/ 2、RSK1、CREB和AP1的活性 ,上调海马和额叶Bcl 2的表达 .结果表明 :慢性服用丙戊酸钠激活中枢神经系统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上调中枢神经系统Bcl 2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大鼠 海马 额叶 ERK-1/2信号传导通路 躁狂抑郁症 精神病 情绪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赖伏英 方芳 +3 位作者 孙黎 何群 陈朝晖 方云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应用抗血小板血清造成豚鼠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1(rHuIL 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rHuIL 112 0 0 ,10 0 ,5 0 μg·kg-1均可明显升高豚鼠的血小板计数 ,增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 应用抗血小板血清造成豚鼠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1(rHuIL 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rHuIL 112 0 0 ,10 0 ,5 0 μg·kg-1均可明显升高豚鼠的血小板计数 ,增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 Meg)细胞集落数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rHu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1 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骨髓 动物疾病模型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发清 田道法 +4 位作者 陈朝晖 段朝军 吴尚辉 谌兵来 荆照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防治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二亚硝基哌嗪 (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动物模型 ,观察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病理形态改变以及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定期分批处死大鼠 ,取鼻咽组织作病理学检...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防治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二亚硝基哌嗪 (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动物模型 ,观察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病理形态改变以及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定期分批处死大鼠 ,取鼻咽组织作病理学检测 ,用PCR -ELISA和NestedRT -PCR法检测大鼠鼻咽组织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 :灌服益气解毒颗粒大鼠鼻咽癌发癌率 0 (0 /5 ) ,明显低于盐水对照组 80 % (4/5 ) (包括原位癌和浸润癌 ) ;其端粒酶活性为 0 2 4± 0 1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0 93± 0 2 3(P <0 .0 5 ) ;维甲酸组发病率为 0 (0 /5 ) ,端粒酶活性为 0 2 7± 0 13;各组端粒酶RNA均为阳性。维甲酸组大鼠于 2 15~ 30 8d间逐步死亡。结论 :益气解毒颗粒能阻断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癌变 端粒酶 端粒酶RNA 益气解毒颗粒 大鼠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变基因表达差异cDNA微阵列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再梅 唐发清 吴鄂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人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寻找肺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基因,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人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寻找肺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基因,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新鲜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用液氮速冻,提取总的RNA后逆转录标记cDNA探针,与含588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膜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灰度扫描杂交信号强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0个,其中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growthresponseprotein1,EGR1)、分泌性凋亡相关蛋白1(secretedapoptosisrelatedprotein1,SARP1)等36个基因表达上调,诱导骨髓白细胞分化蛋白1(myeloidcellleukemiaprotein1,MCL1)等4个基因表达下调,以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节、生长因子及凋亡相关基因上调为主;癌旁组织有33个差异表达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等20个基因上调,而下调的基因有MCL1、内皮素2(endothelin2,ET2)等13个;转移淋巴结组织有21个基因表达差异,CD40受体相关因子1(CD40receptor-associatedfactor1,CRAF1)等15个基因下调,而上调的基因仅有6个,主要以细胞粘附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生长反应蛋白1 分泌性凋亡相关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小板反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表达芯片研究复方黄连对CNE1鼻咽癌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光平 唐发清 周金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 :研究复方黄连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细胞接种Balb/C裸鼠 ,待移植瘤形成后灌喂复方黄连 ,然后从移植瘤组织提取RNA ,经逆转录标记后的cDNA作为探针 ,与高通量cDNA表达芯片杂交并用激光... 目的 :研究复方黄连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细胞接种Balb/C裸鼠 ,待移植瘤形成后灌喂复方黄连 ,然后从移植瘤组织提取RNA ,经逆转录标记后的cDNA作为探针 ,与高通量cDNA表达芯片杂交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分析基因表达。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半定量技术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结果 :复方黄连处理移植瘤裸鼠 30d后 ,移植瘤明显减小 ,其抑瘤率为 2 9.5 %。同时 ,移植瘤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用该复方处理的CNE1鼻咽癌移植瘤组织有 147条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包括 10 2条下调表达的基因和 45条上调表达的基因。RT PCR半定量技术分析证实有 3条基因为真正差异表达 ,它们分别是MAD3,H731和CHK1基因。其中 ,MAD3和H731基因表达上调 ,CHK1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复方黄连可抑制CNE1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可影响其基因的表达 ,它对CNE1鼻咽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与其调节移植瘤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cDNA表达芯片 复方黄连 CNE1 鼻咽癌 移植瘤 基因表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2等位基因与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江林 刘稚然 +2 位作者 谢红付 施为 李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β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β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 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β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β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携带TNFβ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的肾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携带TNFβ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P<0.05)。结论:TNFβ2等位基因可能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等位基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检测鼻咽癌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民强 黄郁林 +3 位作者 肖健云 赵素萍 陈朝晖 王承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细胞染色体畸变常见,但目前的检测方法较复杂,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检测鼻咽癌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分别以人3号和7号染色体特异性寡核苷酸作...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细胞染色体畸变常见,但目前的检测方法较复杂,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检测鼻咽癌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分别以人3号和7号染色体特异性寡核苷酸作引物,检测15例鼻咽癌组织和5例鼻咽正常组织冰冻切片细胞染色体,染色体异常标准以标记信号≤1的细胞所占比率≥65%时视为染色体丢失,标记信号≥3的细胞所占比率≥6.5%作为染色体拷贝数增加。结果:鼻咽癌组织细胞3号染色体标记率为88.6%,10例(66.7%)染色体拷贝数增加;7号染色体标记率87.4%,5例(33.3%)染色体丢失;其中4例同时存在3号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和7号染色体丢失。正常组织3号和7号染色体标记率分别为92.0%和91.8%,二倍体细胞分别为43.2%和43.6%,与鼻咽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三倍体细胞。结论: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可用于鼻咽癌冰冻组织切片中染色体的检测,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可作为鼻咽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引物原位标记技术 检测 鼻咽癌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及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红茹 肖健云 +3 位作者 赵素萍 唐瑶云 李萃 冯雪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6-139,T001,共5页
目的 研究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总蛋白质 ,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所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取差异表达的蛋... 目的 研究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总蛋白质 ,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所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 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并鉴定出与喉癌发生密切相关的 12种蛋白质。其中有 10种蛋白质在喉癌组织中特异表达 ,分别是An giopietin 2 ,sproutyhomologues,Inhibitorofapoptosis likeprotein 2 (ILP 2 ) ,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 ceptoruPAR ,Wnt 3aprotein ,癌基因TransformingproteinN Ras、P2 1以及c Met等。connexin 31.1,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两种蛋白质在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中特异表达。 结论 本研究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喉癌及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总蛋白质 ,首次建立了重复性较强的喉癌及喉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图谱 ,且两者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不同 ,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的癌变、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肿瘤血管生成 ,这对研究喉癌的癌变机制 ,寻找与喉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遗传学 黏膜 癌基因蛋白类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的义寡核苷酸抑制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剑 陈琼 易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的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A549肺腺癌细胞株,采用TRAP-PCR-ELISA法半定量检测转染后肺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A54... 目的探讨端粒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的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A549肺腺癌细胞株,采用TRAP-PCR-ELISA法半定量检测转染后肺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A549细胞72h后,A549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结论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有效抑制肺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寡核苷酸 抑制作用 肺癌细胞 端粒酶活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2等位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江林 谢红付 +3 位作者 刘稚然 唐坤 施为 李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α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α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α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α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携带TNF-α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的肾炎发生率和抗SS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携带TNF-α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P<0.05)。结论:TNF-α2等位基因可能与狼疮性肾炎和抗SSA抗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等位基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葡萄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爱民 雷闽湘 +1 位作者 刘泽灏 汤叁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7-620,625,共5页
目的了解葡萄糖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在体外分化增殖的影响。方法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和EGF的M199培养基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葡萄糖干预,观察细胞集落、梭形... 目的了解葡萄糖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在体外分化增殖的影响。方法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和EGF的M199培养基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葡萄糖干预,观察细胞集落、梭形细胞的出现时间和数目以及梭形贴壁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果培养的贴壁细胞可摄取acLDL和结合UEA-1,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144、VEGFR-2和vWF。10mmol/L和30mmol/L葡萄糖孔培养获得的细胞集落和变形细胞数目低于5mmol/L和对照孔(P<0.05)。40mIU和160mIU/L胰岛素孔细胞集落和梭形细胞数低于20mIU/L孔和对照孔(P<0.05)。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表达在各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孔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内皮祖细胞的分化没有影响,但对其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葡萄糖 内皮祖细胞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脑脊液IL-6和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理明 林义雯 +5 位作者 黄远桃 彭敏源 张洁 刘娟 彭琴玲 陈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几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常规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几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病程d3、d7、d14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检测TNF-α、IL-6和CRP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儿病程d3时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和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d7和d14时实验组TNF-α和CR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CRP表达而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治疗 高压氧 白细胞介素6/脑脊髓液 肿瘤坏死因子/脑脊髓液 C反应蛋白质/脑脊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热疗逆转人肺癌细胞A549/CDDP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振洋 陶一明 +2 位作者 向芳 曹培国 殷先利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热疗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及其耐药株A549/CDDP。设计不同温度(37、40、41、42、43℃)热疗2h,联合2μg/mLCDDP处理A549/CDDP细胞,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热疗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及其耐药株A549/CDDP。设计不同温度(37、40、41、42、43℃)热疗2h,联合2μg/mLCDDP处理A549/CDDP细胞,检测其对化疗药物CDDP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DP、热疗处理前后细胞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细胞内荧光药物CDDP的聚集量。结果A549/CDDP细胞抑制率在39~42℃范围内随热疗的温度升高而升高,42℃时最高(P<0.05)。热疗合用顺铂时,A549/CDDP细胞P-gp表达下降,胞浆内CDDP荧光强度增强。结论热疗能部分逆转人肺腺癌细胞A549/CDDP的耐药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积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多药耐药性 热疗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细胞死亡受体DR4和DR5 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光平 王行炜 王承龙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9-231,216,共4页
目的 分析鼻咽癌 (NPC)组织细胞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 ,DR)DR4和DR5mRNA的表达。 方法从NPC癌组织提取的细胞总RNA逆转录生成第一条cDNA链后 ,再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经电泳、溴乙锭染色后 ,分析DR4和DR5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目的 分析鼻咽癌 (NPC)组织细胞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 ,DR)DR4和DR5mRNA的表达。 方法从NPC癌组织提取的细胞总RNA逆转录生成第一条cDNA链后 ,再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经电泳、溴乙锭染色后 ,分析DR4和DR5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2 0例NPC癌组织有 12例可检测到DR4mRNA的表达 ,表达阳性率为 6 0 %。而所有 2 0例NPC癌组织均可检测到DR5mRNA的表达。 8例非NPC鼻咽组织也都可检测到DR5mRNA的表达 ,但未能检测到DR4mRNA的表达。结论 DR4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表达不同 ,而DR5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的表达无差别 ,提示DR4和DR5死亡受体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遗传学 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多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荆照政 荆施展 +2 位作者 陈松 李建玲 肖志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激光诱导荧光 (LIF)测定人尿中多胺 (POL)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用 5mmol/L的HClO4分离蛋白 ,样品中多胺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完成衍生反应后 ,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内标 ,在 15mmol/L的硼酸盐...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激光诱导荧光 (LIF)测定人尿中多胺 (POL)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用 5mmol/L的HClO4分离蛋白 ,样品中多胺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完成衍生反应后 ,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内标 ,在 15mmol/L的硼酸盐缓冲液 (pH 8.5 )中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行色谱分离 ,以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测定多胺。结果 :多胺测定在 10~ 2 0 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6 ) ,最低检测限为 16μg/L ,日内变异系数 (CV) 3.5 1%~ 4 .6 1% ,日间变异系数 (CV) 3.74 %~ 4 .83%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6 .0 0 %~ 99.3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毛细管区带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测定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