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创”视野下高职院校VR创新应用中心机制构建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柴草
|
《劳动保障世界》
|
2019 |
2
|
|
2
|
职业教育教师数字能力现状与发展路径 |
谢宾
|
《中国教育信息化》
|
2025 |
0 |
|
3
|
工作场域学习: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
徐兰
王志明
孟鑫沛
梅阳寒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开发管理研究 |
李娜
|
《职教通讯》
|
2015 |
3
|
|
5
|
职业院校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邓映峰
谢宾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
2018 |
2
|
|
6
|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评估 |
谢宾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1
|
|
7
|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推进路径探讨 |
柴草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16
|
|
8
|
智能制造新应用场景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
徐兰
梅阳寒
王志明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9
|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
王志明
郭高萍
徐兰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0
|
试述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刘涛
|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
2011 |
0 |
|
11
|
论东莞文化精神的亮点与历史传承 |
刘晟蓝
刘忠洋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一核一带一区背景下广东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
徐兰
王志明
何景师
苏楠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13
|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
谢宾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2 |
27
|
|
14
|
智能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与路径 |
谢宾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15
|
生态学视域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探析 |
郭高萍
王志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李娜
|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7
|
“多元化”高职公共课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 |
李娜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5
|
|
18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研究 |
邓映峰
谢宾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 |
柴草
王志明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62
|
|
20
|
“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柴草
王志明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