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低热对鲁迅个性心理及文学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程桂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9,共6页
鲁迅有写日记的习惯。熟知历史又深谙世事的鲁迅,当然知道“无事只记阴晴风雨”的古训,每El所记十分简短,多为气候变化、书信往来、收支帐目等,此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身体病痛和求医问药的记载。虽然从很多方面来看,鲁迅对自己的病... 鲁迅有写日记的习惯。熟知历史又深谙世事的鲁迅,当然知道“无事只记阴晴风雨”的古训,每El所记十分简短,多为气候变化、书信往来、收支帐目等,此外,最多的就是关于身体病痛和求医问药的记载。虽然从很多方面来看,鲁迅对自己的病一向是含糊的,不在意的,也曾说:“我不大喜欢嚷病,也颇漠视生命,淡然处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选择 个性心理 气候变化 漠视生命 书信 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穿越”的文学创新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捷 陈平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106-108,共3页
分析了"穿越剧"的"时空穿越"在满足现代人远离现实喧嚣与纷扰的愿望、突出历史"次要人物"、引导思维模式转换方面的意义,阐述了"穿越剧"的创新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就文学作品"... 分析了"穿越剧"的"时空穿越"在满足现代人远离现实喧嚣与纷扰的愿望、突出历史"次要人物"、引导思维模式转换方面的意义,阐述了"穿越剧"的创新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就文学作品"时空艺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越剧” 时空穿越 “时空艺术” 文化产业 体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慧南的悟道因缘与禅法教学特色
3
作者 米进忠 《华夏文化》 2024年第1期50-51,共2页
按照禅宗一贯的说法,禅宗的传承开始于摩诃迦叶。据说,世尊当年在灵山法会之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因此,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由此,摩诃迦叶成为... 按照禅宗一贯的说法,禅宗的传承开始于摩诃迦叶。据说,世尊当年在灵山法会之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因此,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由此,摩诃迦叶成为禅宗初祖。此后,递相传承二十八代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东渡中华,又为东土初祖。此后经慧可、僧粲、道信、弘忍,传至六祖慧能。禅宗传至慧能,蔚为大观,出现了东土著作中唯一被尊为经的《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六祖慧能 《坛经》 实相无相 破颜微笑 世尊 弘忍 慧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世代累积型小说中的文史互渗现象——以宋江起义与梁山泊关系演变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勇强 李蕊芹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世代累积型小说文史互渗是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小说以一定历史事件为依托,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整合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而渐次累积定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历史事件嬗变为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一旦获得比较稳定的... 世代累积型小说文史互渗是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小说以一定历史事件为依托,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整合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而渐次累积定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历史事件嬗变为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一旦获得比较稳定的形态后又通过大众传播反向影响历史事件的书写,从而形成历史与文学的双向渗透。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重史征实思维特征、古代小说"补史之缺"的审美文化心理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世代累积型小说 文史互渗 文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学批评的“自然”之缘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瑞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中国古代诗学批评在诗歌创作发生论上,十分注重自然界景物的变化对诗人创作的触动和感发作用;在对诗歌文本的分析上,往往将一首诗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以人体各要素或动植物生长规律来喻说诗歌创作原理;在诗歌风格的品评上,大多以... 中国古代诗学批评在诗歌创作发生论上,十分注重自然界景物的变化对诗人创作的触动和感发作用;在对诗歌文本的分析上,往往将一首诗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以人体各要素或动植物生长规律来喻说诗歌创作原理;在诗歌风格的品评上,大多以自然风物或各种自然情境来描述性地勾画诗歌风格,并由于崇尚自然的观念而形成了以自然清丽为工的批评传统。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代诗学批评与"自然"之间的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自然 感物 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术形态与批评文体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93-97,共5页
中国学术形态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批评文体产生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先秦子学的对话模式使得古代文论长久呈现出一种"以说为论"的批评形态;史学的叙事传统,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论叙事,汉代出现的序跋和宋代... 中国学术形态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批评文体产生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先秦子学的对话模式使得古代文论长久呈现出一种"以说为论"的批评形态;史学的叙事传统,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论叙事,汉代出现的序跋和宋代以后大量涌现的诗话、词话,是古代文论叙事的最为常见的文体;经学采用"传"、"注"与"章句"等形式,直接启发了后世评点,评点中的夹批、旁批和评注等皆由此而来;玄学的"得意忘言"使古代文论家在讨论某些难以理喻、难以示范的理论问题时常常借助于隐喻,隐喻体于是成为古代文论中重要的批评体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形态 批评文体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传精神”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资源 被引量:2
7
作者 毕文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文学传统是经由诸多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而文学资源的影响也成为当代作家无法轻易摆脱的内在规定。在作为当代长篇小说重要文学资源的"史传传统"那里,这种影响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既有无法预料的庞杂,也有可以认真梳理... 文学传统是经由诸多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而文学资源的影响也成为当代作家无法轻易摆脱的内在规定。在作为当代长篇小说重要文学资源的"史传传统"那里,这种影响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既有无法预料的庞杂,也有可以认真梳理的潜在关联,它们不仅是文学创作精神的凝固,也是叙事要素、美学经验的彰显与延续,正是在这样的矛盾语境中,作为当代长篇小说文学资源的"史传精神"对当代长篇小说文体构成了深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文学资源 当代长篇小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骈体文论与骈体文学——论《文心雕龙》的文体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兰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4期84-88,共5页
骈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对仗、用典、声韵、藻饰四大方面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言,骈体文论的《文心雕龙》与文学作品的骈文委实没有太大区别。但探究两者行文用语、表达方式以及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细微处,仍然能够看到文论文体与文学文... 骈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对仗、用典、声韵、藻饰四大方面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言,骈体文论的《文心雕龙》与文学作品的骈文委实没有太大区别。但探究两者行文用语、表达方式以及文体风格等方面的细微处,仍然能够看到文论文体与文学文体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文心雕龙》在拓展骈文文体书写范围的同时便具有了一份令人无法忽略的文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骈体文学 文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嘉靖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9
作者 许勇强 李蕊芹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比较权威和主流的观点,但反对的声音亦未销声匿迹。近30年来以张国光、石昌渝等为代表学者提出的嘉靖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得到不少学人的响应,大有取代元末明初说之势。文章在...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比较权威和主流的观点,但反对的声音亦未销声匿迹。近30年来以张国光、石昌渝等为代表学者提出的嘉靖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得到不少学人的响应,大有取代元末明初说之势。文章在爬梳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嘉靖说的学术源流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时间 嘉靖说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重建——以1980年代的六位批评家为例
10
作者 毕文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3,共6页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以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重建为主导趋势,朱寨、张炯、顾骧、刘锡诚、蔡葵、曾镇南六位文学批评家这一时期的批评实践不仅代表了他们文学批评生涯的重要时期,而且以各自的文学批评实绩对19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重建... 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以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重建为主导趋势,朱寨、张炯、顾骧、刘锡诚、蔡葵、曾镇南六位文学批评家这一时期的批评实践不仅代表了他们文学批评生涯的重要时期,而且以各自的文学批评实绩对19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重建起到了示范意义。无论是他们的文学评论,还是文学思潮梳理与文学史研究,都显示了19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在重建的过程中对批评姿态、批评模式、批评话语的多重思考,也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1980年代 批评家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统: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
11
作者 毕文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随着当代文学研究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日益凸显,文学传统应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文学传统当代重建的可能性入手,进而探寻学术研究史的知识谱系与问题结构,不仅是中西差异下对文学传统"历史化&q... 随着当代文学研究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日益凸显,文学传统应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文学传统当代重建的可能性入手,进而探寻学术研究史的知识谱系与问题结构,不仅是中西差异下对文学传统"历史化"问题的不同表述,也是文学传统当代性不确定状态的存在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历史化 当代性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分类学与当代文学资源建构意义下的“史传传统”
12
作者 毕文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描述了史传"作为古代历史散文总称及史学理论归纳"的观点并由此产生了传统文章分类学下小说文体的分类问题;而刘知几《史通·叙事》的"四体说"阐述了史传作为"文章叙事模式和由此显...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描述了史传"作为古代历史散文总称及史学理论归纳"的观点并由此产生了传统文章分类学下小说文体的分类问题;而刘知几《史通·叙事》的"四体说"阐述了史传作为"文章叙事模式和由此显露的叙事诗学",对史传所含"春秋笔法"的叙事规定则完成了文章分类学意义下对"史传传统"的最终指认,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小说与史传传统间的文章学渊源关系,并为当代文学中的小说文体研究提供了文学资源的逆向回溯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 文章学 小说传统 文学资源 当代小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觏哲学生态观及其诗歌的生态解读
13
作者 曹瑞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家乡著述讲学期间,创作了大量描绘当地自然风光、吟咏性情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山川风物的亲近和爱赏,具有浓郁的生态意... 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家乡著述讲学期间,创作了大量描绘当地自然风光、吟咏性情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山川风物的亲近和爱赏,具有浓郁的生态意味。不仅如此,李觏万物同源、惜生爱物的哲学生态观及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物与"情怀,均与现代生态伦理精神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宋代 生态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金坛段玉裁家族文学创作考论
14
作者 曹瑞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清代朴学大家段玉裁在学术文化方面造诣极高,同时亦有文集《经韵楼集》传世,从中可以看出其文学成就亦高。段氏之女段驯亦能文工诗,段氏与仁和龚氏联姻后,壮大了家族力量,诗礼传家,一门风雅。段氏外孙龚自珍幼年从外家学习《说文解字》... 清代朴学大家段玉裁在学术文化方面造诣极高,同时亦有文集《经韵楼集》传世,从中可以看出其文学成就亦高。段氏之女段驯亦能文工诗,段氏与仁和龚氏联姻后,壮大了家族力量,诗礼传家,一门风雅。段氏外孙龚自珍幼年从外家学习《说文解字》,后转从刘逢禄习公羊之学,转益多师,形成了新的师承关系和学术渊源,并将一己之思想、情感皆付诸文字,对中国近代思想界启蒙和近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金坛 段玉裁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教融合与宋代文学“怀才不遇”主题的淡化
15
作者 曹瑞娟 《殷都学刊》 201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怀才不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唐代士人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遇"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政治制度和用人政策有关,也与士人信奉儒家用世哲学,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我胸襟抱负密切... "怀才不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唐代士人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遇"现象的出现,与社会政治制度和用人政策有关,也与士人信奉儒家用世哲学,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我胸襟抱负密切相关。作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三大支柱的儒、释、道三教发展至宋代,呈现出融合之势,对宋代文人的思想结构、文化性格和处世心态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使其作品中的"怀才不遇"主题大为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融合 宋代 主题 怀才不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小传统下的个体记忆与小说诗学——论宗璞《野葫芦引》
16
作者 毕文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4-78,117,共6页
宗璞《野葫芦引》为探讨作家在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的缝隙间如何经个人文学小传统而浸润出深厚而别致的审美底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例。从文学传统的内在融合来看,《南渡记》《东藏记》在女性视角与知识分子心态的描摹上显现了独特的艺... 宗璞《野葫芦引》为探讨作家在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的缝隙间如何经个人文学小传统而浸润出深厚而别致的审美底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例。从文学传统的内在融合来看,《南渡记》《东藏记》在女性视角与知识分子心态的描摹上显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作家对于战争的书写与关于历史的看法也将《西征记》里对世态人情的表现作了更为细致的审视。而已经完成的三卷本小说文本中对"野"这一小说诗学的建构方式,则从文学范本选择与长篇小说文体自律性的关联中为趋向世情/虚构流向的史传诗学提出了切实的当下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璞 《野葫芦引》 文学小传统 个体记忆 小说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17
作者 涂育珍 徐国华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本文提出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概念,试图建构出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选择与精神抵抗:1950-1960年代女性作家的家族叙事
18
作者 毕文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作为1950-1960年代女作家文学创作的主体内容,女性家族叙事在当代文学中的存在并非简单,尤其是在家族叙事的伦理选择上,这两代女性家族叙事文本具备精神抵抗的意义。
关键词 家族叙事 女性作家 伦理选择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评点中标显玉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
19
作者 徐国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汤显祖一生以“临川四梦”闻名,但他还是一位评点文学名家。他的诗歌评点在评点的内容、形式与旨趣上别有特质,俱见玉茗才情与风骨。汤氏评点文学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 汤显祖 卓发之 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锐期刊的新锐性——以笛安主编的文学刊物《文艺风赏》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瑞 毕文君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9-46,共8页
新锐文学期刊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销量上的成功,传统文学期刊面临巨大的挑战。由笛安主编的文学刊物《文艺风赏》立志成为"青春版《收获》",期刊的栏目设置新颖多样,审美趣味小众、知性,又不失严肃纯文学色彩。面对年... 新锐文学期刊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销量上的成功,传统文学期刊面临巨大的挑战。由笛安主编的文学刊物《文艺风赏》立志成为"青春版《收获》",期刊的栏目设置新颖多样,审美趣味小众、知性,又不失严肃纯文学色彩。面对年轻的读者群体,期刊采用时尚多样的传播方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同时吸收多元的文化趣味,展现自己的包容性,力推新人新作。但80后作家在自我突破的成长过程中,过于关注自我,导致作品的现实力度与开放性有所欠缺,这也是青春文学无法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风赏》 新锐文学期刊 新锐性 青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