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永达 张天澍 +5 位作者 常晓丽 滕海媛 沈倍峥 胡亚萍 吴昌坪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d·板)。8...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d·板)。8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由高到底依次为:10%虫螨腈>20%呋虫胺>10%溴氰虫酰胺>20%啶虫脒>25%噻虫嗪>22%氟啶虫酰胺>22%氟啶虫胺腈>48%噻虫胺。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2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10%虫螨腈100 mg/L田间防效最好,药后7 d田间防效分别为94.81%、95.50%和90.94%。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可轮换使用,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种群动态 害虫防治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鲜鲜 周胜 +1 位作者 孙会峰 张继宁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109-117,共9页
DNDC模型(De 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model,反硝化-分解模型)是以模拟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为目的,耦合生态环境驱动因子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以稻田生态系统中DNDC模型应用为研究... DNDC模型(De 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model,反硝化-分解模型)是以模拟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为目的,耦合生态环境驱动因子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以稻田生态系统中DNDC模型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与查阅文献,针对模型中稻田作物参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素流失等模块的优化改进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模型虽然已经能较好地模拟稻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甲烷排放以及氮素流失等,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水稻类型匮乏、管理措施输入参数较少、氧化亚氮再现性较弱等问题。在今后发展中,模型应丰富水稻类型、改进农田管理相应参数及优化氧化亚氮的模拟机理,为在稻田减排降污方向推广模型应用、建立可靠的评估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DC模型 稻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排放 氮素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丽慧 曾蓉 +1 位作者 高士刚 戴富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土壤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决定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并且被认为是土壤抑制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壤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土壤真菌的生活史、真菌在土壤系统中的角色、土壤真菌多样性、土...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土壤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决定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并且被认为是土壤抑制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壤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土壤真菌的生活史、真菌在土壤系统中的角色、土壤真菌多样性、土传病原菌、土壤真菌病原体之间的互作等了解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探讨土传病害和土壤真菌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多样性 土传病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胜 刘长娥 张继宁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畜禽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磷及悬浮物等污染物,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不仅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氮磷等营养元素还难以得到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具有投资... 畜禽养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磷及悬浮物等污染物,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用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不仅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氮磷等营养元素还难以得到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尤其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现状和传统处理方法的利弊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和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基质 湿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猿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永达 张天澍 +2 位作者 常晓丽 滕海媛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通过田间监测、室内生测等方法,研究了上海地区小猿叶甲的发生规律以及多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小猿叶甲一年发生3代,存在春秋2个发生高峰,设施栽培条件下可越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发生规律相似;多... 通过田间监测、室内生测等方法,研究了上海地区小猿叶甲的发生规律以及多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小猿叶甲一年发生3代,存在春秋2个发生高峰,设施栽培条件下可越冬,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发生规律相似;多种药剂对小猿叶甲室内毒力结果显示,0. 6%苦参碱的毒力最高,为0. 0781 mg/L,3%啶虫脒、2. 2%甲维盐和10%虫螨腈毒力次之,分别为0. 4824 mg/L、1. 7444 mg/L、2. 6286 mg/L,40%辛硫磷对小猿叶甲的毒力最小,为23. 0373 mg/L;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 6%苦参碱6 mg/L、20%呋虫胺200 mg/L、10%虫螨腈1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60 mg/L防效较好,药后3—7 d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22%氟啶虫酰胺、20%啶虫脒和25%噻虫嗪药后3 d的防效也能达到90%以上,可与上述药剂轮换使用防治小猿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猿叶甲 种群动态 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封闭式防虫网阻隔小菜蛾在青菜田发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晓丽 袁永达 +4 位作者 张天澍 滕海媛 常文程 徐佳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了验证尼龙防虫网对小菜蛾的阻隔作用,设置全封闭式防虫网大棚、半封闭式防虫网大棚和用药棚3种处理,对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种植的两茬青菜分别进行3次调查。结果表明:防虫网全封闭的大棚,青菜上的小菜蛾幼虫种群数(<0. 08头/株)... 为了验证尼龙防虫网对小菜蛾的阻隔作用,设置全封闭式防虫网大棚、半封闭式防虫网大棚和用药棚3种处理,对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种植的两茬青菜分别进行3次调查。结果表明:防虫网全封闭的大棚,青菜上的小菜蛾幼虫种群数(<0. 08头/株)和小菜蛾对青菜的为害率(<3. 11%)均显著小于半封闭式防虫网大棚(> 0. 13头/株;> 8. 89%)。半封闭式防虫网大棚青菜产量(<8 599. 95 kg/hm^2)显著低于其他2种处理棚的产量(> 16 225. 05 kg/hm^2)。与用药棚相比,全封闭式防虫网大棚不仅青菜产量比用药棚略增加,而且每茬青菜可减少农药制剂使用量> 3 000 g/hm^2。综上,全封闭式防虫网塑料大棚对小菜蛾具有非常好的阻隔效果,该结果可为农药的减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防虫网 发生 防治 农药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旭 周丽 +7 位作者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组成对养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系统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上海市崇明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内水质指标,同时...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组成对养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系统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上海市崇明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内水质指标,同时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养殖期内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功能结构特征,并探讨了二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养殖池塘在养殖中后期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p 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在养殖期水体中,6―8月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7―8月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优势门为细菌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病毒中的尾噬菌体门(Uroviricota),而在属水平上,丰度占比前10的优势属在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如7月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细菌和8―10月的有尾噬菌体目(unclassified_o_Caudovirales)病毒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代谢功能包括能量代谢、全局和概览图、氨基酸代谢等,不同月份的功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6―7月代谢途径丰度明显高于8―10月,而优势细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上述功能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的影响趋势一致,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溶解氧、总磷的影响作用稍弱。在养殖水体中,丰度占比较大的致病菌为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养殖水质调控及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塘 中华绒螯蟹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群落 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养殖蟹塘浮游植物群落分析
8
作者 张旭 周丽 +6 位作者 蔡敏 崔娜欣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为全面准确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中后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水质指标,同时采用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人工镜检和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的群落结... 为全面准确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中后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水质指标,同时采用基于形态学和宏基因组学的人工镜检和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工镜检鉴定的浮游植物共4门65种,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所得浮游植物共4门1463种,其中人工镜检鉴定的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所得优势种为蓝藻门的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人工镜检方法计算所得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高通量测序结果。两种方法共同分析得出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总氮(TN)和氨氮(NH3-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建议采用人工镜检与高通量测序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养殖期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蟹塘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人工镜检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特征及防控措施
9
作者 周丽 张旭 +4 位作者 靳存旺 王剑 吴鹏 马智强 邹国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9-1607,共9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引起的面源污染是乌梁素海的首要污染源,具有独特的污染特征及产排路径。通过文献查阅和现场调查,总结了河套灌区灌排系统和制度现状,分析了农田排水污染特征,明确了农田排水污染物的产排路径,并基于农田排水污...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引起的面源污染是乌梁素海的首要污染源,具有独特的污染特征及产排路径。通过文献查阅和现场调查,总结了河套灌区灌排系统和制度现状,分析了农田排水污染特征,明确了农田排水污染物的产排路径,并基于农田排水污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结果显示:1)河套灌区排水系统在农田排水污染物输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排水功能逐渐减弱;2)河套灌区非生长期灌溉用水量占全年用水量的55%~60%,其中每年秋浇洗盐用水量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1/3,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较低;3)农田排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等污染物来自河套灌区内部,秋浇期面源污染风险最高;4)河套灌区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以氮素污染为主,氮素通过土壤下渗并随浅层地下水迁移排放;5)河套灌区灌溉制度、农田内排水过程、排水沟外排水过程是农田排水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特征、产排路径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构建综合治理模式,如源头水分调控、排水沟优化以及生态系统过程拦截,以改善乌梁素海流域的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农田排水 面源污染 产排路径 土壤下渗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继宁 周胜 +1 位作者 孙会峰 张鲜鲜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50,共8页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限氧环境中经过热化学转化产生的固体物质,它在土壤改良、污染土壤修复和碳封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我国蔬菜地面临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通过查阅和汇总生物质炭在...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限氧环境中经过热化学转化产生的固体物质,它在土壤改良、污染土壤修复和碳封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我国蔬菜地面临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通过查阅和汇总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文献,总结和分析了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现状,深入挖掘其在影响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面源污染和重金属迁移等方面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可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土壤中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减小土壤容重等、从而减缓养分的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蔬菜增产;生物质炭可减弱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钝化其在土壤中的迁移。然而,不同制备工艺的生物质炭性质差异较大;生物质炭在不同区域不同蔬菜地土壤应用时出现结果不一致;缺乏生物质炭的负面效应报道等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在蔬菜地进行区域间生物质炭的横向对比研究;将短期与长期蔬菜地定位试验相结合进行纵向比较研究;降低生物质炭的成本、识别其潜在风险,为推广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蔬菜地 温室气体排放 重金属 面源污染 次生盐渍化
原文传递
禾谷镰孢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穗 陈伟 +1 位作者 王冰华 赵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内烯酸乙酯JS399-19)对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tum)分离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并由此建立该药剂的敏感性基线。氰烯菌酯对上述分离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内烯酸乙酯JS399-19)对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tum)分离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并由此建立该药剂的敏感性基线。氰烯菌酯对上述分离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的范围在0.098 0~0.504 1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58 9±0.055 1μg/mL;其敏感基线呈单锋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各分离菌株之间对该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且并不因用药年份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的多菌灵敏感型菌株和抗药型菌株也均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这表明该药剂在发生多菌灵抗药性的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减少赤霉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监测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群体对氰烯菌酯敏感性的动态变化,制定该药剂合理使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氰烯菌酯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鲜鲜 周胜 +2 位作者 孙会峰 张继宁 王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73-3880,共8页
水稻生产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干湿交替灌溉(AWD)作为一种重要的稻田节水减排管理模式,在中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广为应用。本文综述了AWD管... 水稻生产消耗了大量淡水资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干湿交替灌溉(AWD)作为一种重要的稻田节水减排管理模式,在中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广为应用。本文综述了AWD管理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其他生态效益(节水潜力、水稻产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AWD可显著降低甲烷(CH4)排放,但较大幅度增加了氧化亚氮(N2O)排放,因此,其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取决于N2O增加幅度。水分管理耦合肥料管理,如优化肥料施入种类和方式等,有利于CH4和N2O同时减排。另一方面,AWD设定的土壤水分胁迫阈值影响水稻产量,轻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15±5 kPa)可在降低灌溉水量的同时保持水稻稳产,而重度水分胁迫(土壤水势阈值-30±5 kPa)时水稻产量显著降低。AWD稻田土壤通气性较好,利于微生物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科学合理地发展节水高效的水稻生产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干湿交替灌溉 水稻生产 温室气体减排 水分胁迫阈值
原文传递
10种稻田常用杀菌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丽娜 黄开华 +3 位作者 高新华 陈伟 黄万金 吕卫光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评估不同杀菌剂对蚯蚓的毒性,采用人工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10种稻田常用杀菌剂(嘧苷素、井岗霉素、噻呋酰胺、宁南霉素、甲基硫菌灵、稻瘟灵、蜡芽菌、氟环唑、戊唑醇和三环唑)对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的急性毒性效应... 为评估不同杀菌剂对蚯蚓的毒性,采用人工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10种稻田常用杀菌剂(嘧苷素、井岗霉素、噻呋酰胺、宁南霉素、甲基硫菌灵、稻瘟灵、蜡芽菌、氟环唑、戊唑醇和三环唑)对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10种稻田常用杀菌剂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作用增加。采用人工土壤法染毒14 d时,10种稻田常用杀菌剂对威廉环毛蚓的LC_(50)值为9.79—250.68 mg/kg。采用自然土壤法染毒14 d时,甲基硫菌灵、稻瘟灵和戊唑醇对威廉环毛蚓的LC_(50)值为4.10—9.65 mg/kg,均小于10 mg/kg;其余7种杀菌剂的LC_(50)值在30.67—244.29 mg/kg。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甲基硫菌灵、稻瘟灵和戊唑醇对威廉环毛蚓属于中毒级,噻呋酰胺、氟环唑、三环唑、嘧苷素、蜡芽菌、井冈霉素、宁南霉素对威廉环毛蚓属于低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稻田 威廉环毛蚓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无机铜制剂对温州蜜桔柑橘全爪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宗潮 轩晨光 +2 位作者 赵静 刘港靓 常晓丽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为了明确新型无机铜制剂对柑橘全爪螨种群的影响,选用两种进口铜制剂,对比分析在不同施药浓度下,温州蜜桔上柑橘全爪螨若螨与成螨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84%王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750倍液和86%波尔多液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 为了明确新型无机铜制剂对柑橘全爪螨种群的影响,选用两种进口铜制剂,对比分析在不同施药浓度下,温州蜜桔上柑橘全爪螨若螨与成螨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用84%王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750倍液和86%波尔多液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750倍、500倍液处理2次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温州蜜桔上柑橘全爪螨的成、若螨的种群数量有所上升,但在相同时间段,与CK相比,各处理间种群数量无显著差异,表明这两种新型铜制剂不会诱发红蜘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制剂 柑橘全爪螨 种群数量 温州蜜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士刚 罗金燕 +3 位作者 曾蓉 徐丽慧 陈磊 戴富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9-787,共9页
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 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间;通过病害及孢子的动态监测分析大棚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孢子捕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不加装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为70 cm、孢子捕捉时间在10:00—10:30时段有利于孢子的捕捉。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连续7 d孢子捕捉总量具有强正相关性。连续多日监测到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且数量快速增加是黄瓜霜霉病发生或快速上升的一个预测指标。黄瓜白粉病发病之前没有监测到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且在病害盛发期分生孢子捕捉量仍较少。研究表明,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适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测,但在黄瓜白粉病的预测上尚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白粉病 孢子捕捉 预测
原文传递
携带TYLCV的B型和Q型烟粉虱对非传毒寄主的选择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怡蓉 焦晓国 +1 位作者 常晓丽 王超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5-706,共2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可通过直接取食、分泌蜜露和传播植物病毒危害蔬菜和园艺作物。目前,B型和Q型烟粉虱是国内发生的主要生物型,也是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主要媒介。
关键词 Q型烟粉虱 寄主范围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传毒 园艺作物 病毒危害 leaf CUR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