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众认知 |
马俊亚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建设者”与“被书写者”:再论梁启超与早期中国史学史研究 |
闫艳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3
|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赵元斌
熊静
何官峰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回顾与省思:2023年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赵晓阳
|
《晋阳学刊》
|
2024 |
0 |
|
5
|
从“潜流”到“预流”:医疗社会史与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
李浩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
肖安宝
黎胜文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之路——三十年的批判与展望 |
刘斌
侯志江
|
《宁夏党校学报》
|
2024 |
0 |
|
8
|
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思考及其方法论创新 |
杨与时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4 |
0 |
|
9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
余绪鹏
刘念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世界历史·百年奋斗·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何以创造的三重视域 |
秦飞
|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略论心态史与中国近代社会研究 |
程利
王晓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9
|
|
12
|
鄯善国社会性质再议 |
杨富学
徐烨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理论建构与专题研究互推共振:2017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李文
徐轶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试论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侯杰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5
|
近百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说 |
陆俭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6
|
中国报刊资料与近现代史研究 |
周兴樑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7
|
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范式之转换 |
李长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18
|
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
韦定广
邬沈青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9
|
社会改良与空间设计——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创建 |
彭长歆
彭晓光
田伊
|
《南方建筑》
|
2016 |
7
|
|
20
|
中国近代灾荒史理论探析 |
孙语圣
徐元德
|
《灾害学》
CSCD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