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模型——对广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华 彭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5,共6页
基于行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依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方法,对影响郊区农民迁移意愿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的迁移意愿模型。模型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的迁移行为选择是理性的... 基于行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依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方法,对影响郊区农民迁移意愿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的迁移意愿模型。模型表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的迁移行为选择是理性的,农民是否迁移取决于能否获得预期迁移收益的最大化,而农民的最大化收益又取决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迁移意愿模型 郊区 城市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近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以来广营村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江静 胡顺强 苗伟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7-15,共9页
以北京市近郊区来广营村为个案,通过对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大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做定量分析和评价,进而得出在大城市近郊区城市化中应把握这一地区失地农民被动市民化的特质,强化政府在农... 以北京市近郊区来广营村为个案,通过对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大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做定量分析和评价,进而得出在大城市近郊区城市化中应把握这一地区失地农民被动市民化的特质,强化政府在农民市民化中的作用以及稳妥而全面地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等针对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近郊 失地农民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忠伟 杨露 《城市观察》 2011年第6期137-142,172,共7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蔓延扩张,边缘区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文对失地农民居住形态进行探讨,采取多功能混合居住模式使得居住空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居住活动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针对失地农民这... 随着城市的不断蔓延扩张,边缘区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本文对失地农民居住形态进行探讨,采取多功能混合居住模式使得居住空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居住活动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人群,通过对其居住空间的规划研究来避免以往"撤村建居"安置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将对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的研究提前到其农村聚落向城市聚落转变的初期,有效避免"城中村"的形成,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失地农民 居住空间形态 混合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亚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宣传,建立多元主体,完善就业跟踪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农民 职业教育与培训 就业需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 被引量:22
5
作者 杜洪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110,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如何使这一群体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城郊农民角色转换中面临内在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需要城郊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如何使这一群体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城郊农民角色转换中面临内在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需要城郊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更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公共政策,为城郊失地农民实现角色转换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失地农民 角色转换 制度创新 教育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与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淑杰 卢树昌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对新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天津市和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与培养现状,指出农民素质培养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农民素质培养的立法、培训工程、培训师资、教育环境、投资... 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对新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天津市和北京市郊区农民素质与培养现状,指出农民素质培养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农民素质培养的立法、培训工程、培训师资、教育环境、投资机制、监管协调机制、培训新模式与农业科技推广等角度探讨了相应对策,旨在为大都市郊区农民素质培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大都市郊区 农民素质培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正波 李耀东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2,共6页
城市化给城郊结合部带来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但无形中吞噬了农村用地,也在无意中侵蚀了农民的精神意识。文章针对桂林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描述现实中失地农民的精神生活状况,揭示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突显的... 城市化给城郊结合部带来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但无形中吞噬了农村用地,也在无意中侵蚀了农民的精神意识。文章针对桂林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描述现实中失地农民的精神生活状况,揭示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突显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郊结合部 失地农民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户放弃种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娟 贾宝红 +1 位作者 信丽媛 杨勇 《农业科技管理》 2020年第5期71-75,共5页
保供稳价是大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大城市郊区有弃棚撂荒想法的农户占有相当比例,提高农户种菜积极性对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天津市郊区200个农户的种菜行为特征,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农户放弃... 保供稳价是大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大城市郊区有弃棚撂荒想法的农户占有相当比例,提高农户种菜积极性对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天津市郊区200个农户的种菜行为特征,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农户放弃蔬菜种植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5.5%的被调查农户打算放弃蔬菜种植,家庭年收入和种植年限是影响农户种菜意愿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建立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实施稳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以提高大城市郊区菜农种植积极性,确保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户 蔬菜生产 种植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俞菊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05,共5页
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路与率先基本... 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路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三农”问题 农业现代化 农业高新技术 涉农经济综合体系 农业科技投融资体制 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农业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农民社区、工业园区与农业产业三化联动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昆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6-60,共5页
三化联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切入点在于以城郊社区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区为基础,实现三者统筹发展。为此,可以通过宅基地换房、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和扶持农业、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 三化联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切入点在于以城郊社区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区为基础,实现三者统筹发展。为此,可以通过宅基地换房、创新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和扶持农业、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三化联动模式的最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郊区 农民社区化 工业园区化 农业产业化 联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翠珍 孔祥斌 +2 位作者 秦静 李建春 马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 该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1980~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相关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资料,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农户经济学对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都市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为更多选择种植蔬菜、西瓜等集约边际较高的作物,部分农户也会选择粗放利用方式。其耕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北京市1980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先增加后大幅减少,且集约度相对较低。而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呈现阶段性变化,从追求粮食产量最大化到粮食产量和利润最优化的双重目标再到更多地关注耕地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户粮食作物的选择意愿先增高后降低,这对耕地实际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很大。引入粮食单产变动指数对1978~2005年北京市各区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变化分析,呈现同样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利用 耕地粮食生产能力 大都市区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失地农民“生计内卷化”及调适策略——以南宁市郊留肖壮族新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红增 李青蓓 段春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由乡村到城市是中国内地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式,而且这一方式在近些年来城市盲目扩展的大环境下,变得更为迅猛与无序,其直接后果就是问题成堆,尤其是"城中村"、城郊失地农民的生计着落。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城市化进程将会举步维... 由乡村到城市是中国内地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式,而且这一方式在近些年来城市盲目扩展的大环境下,变得更为迅猛与无序,其直接后果就是问题成堆,尤其是"城中村"、城郊失地农民的生计着落。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城市化进程将会举步维艰。研究借助南宁市郊留肖壮族新村案例,讨论了城郊失地农民生计"内卷化"之成因,并从政府、城市居民、失地农民三个维度提出了调适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失地农民 生计 土地留存 土地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郊区农民务工与务农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林均 伍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4-41,共8页
农民的务农与务工行为选择是深层次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城镇郊区农民群体所处区域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各乡... 农民的务农与务工行为选择是深层次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城镇郊区农民群体所处区域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各乡镇郊区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研究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其务工与务农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已经不再是影响农民务农或务工行为选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而性别、婚姻、健康与消费状况等个人因素和耕地、家庭经济地位等家庭因素则对其行为选择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进而从行为选择的引导机制、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角度提出引导城郊农民进行恰当行为选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城镇郊区农民 行为选择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的终结与制度安排——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14
作者 郑卫东 《南方人口》 CSSCI 2010年第5期43-52,共10页
上海远郊的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发展迅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单纯从生产、生活方式来看,上海远郊已经基本实现"农民的终结"。上海市"三个集中"与"1966城... 上海远郊的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发展迅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单纯从生产、生活方式来看,上海远郊已经基本实现"农民的终结"。上海市"三个集中"与"1966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以及各级政府采取的就业转岗、保障转型、户口转性等制度安排对于引导、保障农民走向终结之路作用显著。反思大都市郊区城镇化的内涵,强化农村社区居民属地市民化,是农民终结后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农民的终结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兼论促进农民家庭增收的政策取向
15
作者 吴俊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郊区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大幅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在逐渐上升,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稳步下降。京郊农民家庭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家庭经营第三产业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郊区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大幅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在逐渐上升,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稳步下降。京郊农民家庭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家庭经营第三产业规模扩大、财产性收入快速增加的结果。为进一步提高京郊农民家庭收入,政策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和促进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郊 农民家庭 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上海郊区农民住房建设政策措施研究
16
作者 干经天 奚剑鑫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依据上海市推进“三个集中”的部署,提供了“十一五”期间推进上海郊区农民集中居住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出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住房建设的切入点。
关键词 上海郊区 “十一五” 农民住房建设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京郊农民素质提升的紧迫性浅析
17
作者 李全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9-40,72,共3页
农民增收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当前劳动力人才结构优化、京郊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农业产业化、进京农民主体新生化、信息网络化与数字化等因素给京郊农民增收带来一定影响。增加京郊农民收入迫切需要注重提升京郊农民素质。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新形势 京郊农民 素质提升 紧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京郊农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
18
作者 罗丹 赵冬缓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1978-1998年,京郊农户人均消费额增加、实物消费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下降,衣着支出所占比重趋于稳定,住房、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及通讯消费所占比重增加。随着农民... 1978-1998年,京郊农户人均消费额增加、实物消费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下降,衣着支出所占比重趋于稳定,住房、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及通讯消费所占比重增加。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结构将升级。应采取积极措施,开拓农村市场,满足农民的消费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京郊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南宁市近郊四联村的个案研究
19
作者 冯贵霞 韦丹辉 张冲 《创新》 2009年第7期56-59,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此调查在对南宁城市近郊四联村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土地征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此调查在对南宁城市近郊四联村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失地农民就业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生活保障等)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 失地农民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漏斗区城郊区农户休耕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沧州市258户农户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景 肖唯文 龚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年第9期74-80,共7页
文章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城郊区258户农户开展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休耕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政策启示。研究表明:沧州市城郊区农户兼业程度高,休耕意愿较强烈,但对现有休耕补助标准满意度较低。不同类型... 文章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城郊区258户农户开展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休耕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政策启示。研究表明:沧州市城郊区农户兼业程度高,休耕意愿较强烈,但对现有休耕补助标准满意度较低。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和期待补偿方式有所差异,近郊蔬菜种植农户休耕意愿最低,远郊粮食种植农户休耕意愿一般,近郊集体企业农户休耕意愿强烈。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耕地面积等共同因素,以及不同农户类型的差异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农户意愿 城郊区 影响因素 地下水漏斗区 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