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思当代美国的政治与文化困境 |
吴冠军
|
《天府新论》
|
2025 |
0 |
|
2
|
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与留美知识文化圈的“左转” |
周之涵
|
《台湾研究集刊》
|
2025 |
0 |
|
3
|
革命与传播:论于伶的改译剧 |
何菲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破局与重塑——无序的报业困境与投身救亡图存的左翼报人 |
马晓晨
|
《西部学刊》
|
2025 |
0 |
|
5
|
形塑战时新国民:情感动员与教育纪录片《第二代》 |
陈莹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5 |
0 |
|
6
|
贺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通史写作的开创 |
程鹏宇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7
|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 |
李跃力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
2024 |
2
|
|
8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左翼话语中的台湾地区革命探析 |
陈忠纯
杨鹏慧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24 |
1
|
|
9
|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的四条进路及其批判 |
谢昌飞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论左翼文艺运动三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
周建华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左翼文学学术研究的当代应用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评俞王毛《中国左翼文学演进过程研究(1923—1949)》 |
周海琳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塑:原因与影响 |
张金岭
|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
2024 |
0 |
|
13
|
佚文《新舞台的角色》和北平时期的孙犁 |
张占杰
|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14
|
非裔美国左翼文学发展历史的启示与思考 |
王卓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5
|
民族意识的声音传达:中国早期发声电影的国家观念建构 |
李晓红
张仕林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西方左翼数字社会主义理论:动力、特征与抗争 |
李泉
杜敏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特朗普阵营瓦解“深层政府”计划探析 |
张昭曦
韩亚峰
|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
2024 |
1
|
|
18
|
自由主义文人对左翼作家的审视--以徐志摩和邵洵美的《珰女士》为中心 |
余凡
卫俐米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论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家国情怀与诗意现实主义——兼论中国左翼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
李亚
欧孟宏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0
|
西方左翼学者对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的三重维度 |
向玉珍
焦恒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