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rification and reclamation of wastewater by an integrated biological pond system
1
作者 Wu Zhenbin Xia Yicheng +4 位作者 Zhang Yongyuan Deng Jiaqi Chen Xitao Zhan Facui Wang Deming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20,共8页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expens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3 phase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combinations for testing theirpurification efficiencies. The p...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expens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i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3 phase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combinations for testing theirpurification efficiencies. The pond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3 functional regions: influentpurification, efficient upgrading and multi-utilization. Various kinds of aquatic organisms, wereeffectively cooperated in this system. The system attained high reduction of BOD_5, COD, TSS, TN,TP and other pollutants. The mutagenic effect and number of bacteria and virus significantly de-clin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urifieation. After the wastewater flowed through the upgrading zone,the concentrations of pollutants and algae evidently decreased. Plant harvesting did not yield drama-tic effects on reductions of the main pollutants, through it did affect remarkably the biomassproductivity of the macrophytes. The wastewater was reclaimed for various purp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biological pond system macrophyte wastewater treatment ecological upgrading wastewater reu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energy view of wastewater treatment:A potential of electrochemical biodegrad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Yuqing Yan Xin W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153-156,共4页
It has been more than one century since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 invented.Despite its proven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the energy(especially the electrical energy)us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hould evolve to m... It has been more than one century since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s invented.Despite its proven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the energy(especially the electrical energy)us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hould evolve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urgent demand of energy efficiency.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energy utilized in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an be altered by switching the indirect energy input to a direct electricity injection,which is achieved by the elecfrode integration providing extra thermodynamic driving force to biodegradation.By using electrodes instead of oxygen as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the electrical energy can be utilized more efficiently,and the key of direct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biodegrad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active electroactive biofilm and the increase of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microbes and the electrode.Furthermore,the synergy of different 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units has additional benefit in energy and resource recovery,ma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more sustai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tegrated energy view Electroactive bacteria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原文传递
Enhanced biological nutrients removal using an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 from wastewater by adding an anaerobic column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Shu-mei LIU Jun-x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94-898,共5页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oxidation ditches, an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 (IODVC) has the characters of concise configu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and saving and automatical sludg...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oxidation ditches, an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 (IODVC) has the characters of concise configu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and saving and automatical sludge returning. By the utilization of vertical circulation, an aerobic zone and an anoxic zone can be unaffectedly formed in the IODVC. Therefore, COD and nitrogen can be efficiently removed. Howev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osphorus was low in the IODVC. In the experiment described, a laboratory scale system to add an anaerobic column to the IODVC has been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P with the anaerobic column was increased to 54.0% from 22.3% without the anaerobic column. After the acetic sodium was added into the influent as carbon sources, the mean TP removal efficency of 77. 5 % wa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ean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TN and NH3-N were 92.2%, 81.6% and 98.1%, respectively, at 12 h of HRT and 21-25 d of SRT. The optim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recycle rate = 1.5-2.0, COD/TN 〉 6, COD/TP 〉 40, COD loading rate = 0.26-0.32 kgCOD/(kgSS· d), TN loading rate = 0. 028-0. 034 kgTN/( kgSS·d) and TP loading rate = 0.003-0.005 kgTP/(kgSS· d),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ve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system utilizing solar energy as power for the treatment of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被引量:14
4
作者 Changfu Han Junxin Liu +2 位作者 Hanwen Liang Xuesong Guo Lin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74-279,共6页
This article reports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system utilizing solar energy as power for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consists of an oxidation ditch with double channels and a photovoltaic (PV) system w... This article reports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system utilizing solar energy as power for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consists of an oxidation ditch with double channels and a photovoltaic (PV) system without a storage battery. Because the system operates without a storage battery, which can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V system, the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affects the amount of power output from the PV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power output is sufficient in all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the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of 78 W/m 2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as defined as a threshold of power output for the PV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s in this study, and a step power output mode was used to utilize the solar energy as well as possible. The oxidation ditch driven by the PV system without storage battery ran during the day and stopped at night. Therefore, anaerobic, anoxic and aerobic conditions could periodically appear in the oxidation ditch, which was favorable to nitrogen and phosphate removal from the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was efficient, achieving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88% COD, 98% NH 4 + -N, 70% TN and 83% TP, under the loading rates of 140 mg COD/(g MLSS·day), 32 mg NH 4 + -N/(g MLSS·day), 44 mg TN/(g MLSS·day) and 5 mg TP/(g MLSS·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energy PV system wastewater treatment integrated biological reactor
原文传递
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和生态塘组合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亮 《山西化工》 2025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为削减西溪河流域入河外源污染负荷,改善水体水质,通过构建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塘对流域内的外源污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塘组合,能够有效削减水体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磷质量浓... 为削减西溪河流域入河外源污染负荷,改善水体水质,通过构建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塘对流域内的外源污染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生态塘组合,能够有效削减水体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磷质量浓度,使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磷质量浓度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标准V类水标准,该联动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整治中具有应用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生态塘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从峰 郭芳杏 +1 位作者 胡春 吕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浆造纸废水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深入讨论了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传统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随后总结分析了多种技术联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优点及潜力,最后提出制浆造纸废水高效耦合处理新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浆造纸废水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深入讨论了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传统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随后总结分析了多种技术联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优点及潜力,最后提出制浆造纸废水高效耦合处理新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效低耗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物化法 生物法 高级氧化法 综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气提环流式生物脱氮反应器在污水厂扩建改造中的应用
7
作者 丛琳 吴楠 +3 位作者 王国彬 王务恒 卫东 王社平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70-179,共10页
西北某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5000m^(3)/d,采用高效气提环流式生物脱氮反应器(DIAB)工艺,所用反应器基于厌氧-缺氧-好氧(AAO)推流式生物反应器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反应器特点进行改良... 西北某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5000m^(3)/d,采用高效气提环流式生物脱氮反应器(DIAB)工艺,所用反应器基于厌氧-缺氧-好氧(AAO)推流式生物反应器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反应器特点进行改良,由多级环状结构构成,利用三相分离器结构设计实现水、气、污泥分离,利用曝气尾气作为动力来源,实现混合液的无动力回流。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1 h,其中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停留时间分别为1.5、8.5 h和11 h,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为5500 mg/L,平均BOD5污泥负荷为0.1 kg BOD5/(kg MLSS·d),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水厂采用该工艺完成改造运行后实际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扩建工程单位处理成本为0.454元/m^(3)、生物处理区占地面积为0.161 m^(2)/m^(3),与相似规模传统AAO工艺相比较处理成本和占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4.3%和25.8%,在出水水质、运行成本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相似规模循环式活性污泥(CASS)工艺相比较占地面积相似,但处理成本减少约20%,出水水质优于CASS工艺,尤其在脱氮方面表现出色。DIAB工艺脱氮效率及碳源利用率较高,脱氮效果好,碳源投加及回流设备用电电耗低,适用于土地、工期受限,以及进水低碳氮比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应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提环流式生物脱氮反应器(DIAB) 污水处理 应急扩建改造 生物脱氮 气提环流 一体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AO-陶瓷膜MBR一体化工艺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岳鹏 赵鹏 +4 位作者 唐升引 李赫 杨锴 徐旋波 张锡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206,共6页
为解决广东省鼎湖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的困境,通过新建一套处理规模为20 000 m^(3)/d的新型兼氧-微氧-微氧-好氧(OAAO)-陶瓷膜MBR一体化装置,对原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通过精准控制新建各处理单元的微生物... 为解决广东省鼎湖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的困境,通过新建一套处理规模为20 000 m^(3)/d的新型兼氧-微氧-微氧-好氧(OAAO)-陶瓷膜MBR一体化装置,对原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通过精准控制新建各处理单元的微生物反应环境,实现微氧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处理。工程建成后稳定运行,出水COD和NH_(4)^(+)-N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水标准,TN和TP亦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项目总投资4 061万元,占地面积4 713.4 m^(2),运行成本0.42元/t,对比该污水处理厂同等处理规模的原有AAO-反硝化滤池工艺,新建OAAO-陶瓷膜MBR一体化工艺总投资节省43.8%,占地面积节省66%,单位处理成本降低19.23%,剩余污泥产量减少至1.5 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陶瓷膜 一体化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 精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池一坝一湿地”工艺在集中连片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以邓金渔场养殖尾水处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以邓金渔场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集中成片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有效路径。实践表明,应用“三池一坝一湿地”工艺,不引入化学类絮凝剂,水产养殖尾水经物理分离和生物作用,其中的悬浮物总量、TN、TP、CODMn等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淡水... 以邓金渔场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集中成片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有效路径。实践表明,应用“三池一坝一湿地”工艺,不引入化学类絮凝剂,水产养殖尾水经物理分离和生物作用,其中的悬浮物总量、TN、TP、CODMn等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可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三池一坝一湿地” 物理分离 生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生物塘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吴振斌 詹发萃 +3 位作者 邓家齐 陈锡涛 夏宜 张甬元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塘系统的中试研究结果.本生物塘系统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污水净化区,水质修饰区和综合利用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呈带状分布于塘系统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不同搭配组合.较之传统氧化塘和一... 报道了一种新的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塘系统的中试研究结果.本生物塘系统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分别为污水净化区,水质修饰区和综合利用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呈带状分布于塘系统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不同搭配组合.较之传统氧化塘和一般的水生植物塘、综合生物塘的处理效果较好,COD、BOD、TSS、氮、磷等污染组分去除效率较高,细菌,病毒及诱变活性明显下降。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收获大量的水生植物及鱼,蚌等水产品.水质明显改善,出水可用于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物塘 水生植物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筛及生物净化池净化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正 王清印 +5 位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姜卓 樊瑞锋 曲江波 徐荣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6-181,共6页
为了研究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理想的净化工艺,对山东省烟台市1个大型海水养殖厂的"弧形筛+4级生物净化池"的废水净化系统进行了各项水质指标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对悬浮物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经该系统处... 为了研究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理想的净化工艺,对山东省烟台市1个大型海水养殖厂的"弧形筛+4级生物净化池"的废水净化系统进行了各项水质指标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对悬浮物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经该系统处理后,养殖废水的溶解氧、pH值、电导率、温度和盐度在排放前已经达到自然海水的常规值;系统中的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依废水流入的次序,在各级净化池之间呈现了下降趋势;净化池中底栖单胞藻则体现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废水净化池进行刺参养殖,还可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证明,该套系统易于建造、废水处理能力强,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想的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净化 生物净化池 弧形筛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场粪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茹英 林聪 +2 位作者 王平智 李光泽 彭英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9-603,共5页
通过对粪污水进行分离、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和添加微生物菌群有机物的降解对比试验,优选出了一套工艺流程,并在北京东广德猪场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优选出的以生物滤池为主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降解效率高、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 通过对粪污水进行分离、沉淀、曝气、生物滤池和添加微生物菌群有机物的降解对比试验,优选出了一套工艺流程,并在北京东广德猪场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优选出的以生物滤池为主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降解效率高、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管理方便。高速生物滤池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的降解率达到93%~97%。从系统运行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在保证粪污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和猪粪(渣)无害化处理的前提下,这种处理工艺将各个单一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处理与利用的系统工程,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污水 曝气 微生物处理 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兰娟 刘福强 +2 位作者 凌盼盼 李爱民 荆晓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1,共6页
太湖蓝藻危机进一步促使国内重点流域提高了氨氮及总氮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推动了含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处理工艺的应用推广。目前应用的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两大类,其中生化法中的新型生化脱氮技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太湖蓝藻危机进一步促使国内重点流域提高了氨氮及总氮的最高允许排放标准,推动了含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处理工艺的应用推广。目前应用的脱氮技术主要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两大类,其中生化法中的新型生化脱氮技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包括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全程自养脱氮等工艺。综述了物化、生化及物化-生化集成脱氮技术,分析了含氨氮、有机氮、硝态氮、垃圾渗滤液等含氮废水适宜的处理工艺,指出物化-生化集成工艺及新型生物技术是经济、高效、稳定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含氮废水 物化法 生物脱氮 集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及脱盐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洪斌 朱冠楠 +3 位作者 张东宇 唐贤春 何群彪 丰德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29-934,共6页
针对石化行业污水回用处理设施很快失效的现状,开发了"集成式悬浮载体生物氧化-砂滤-臭氧活性炭处理-超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对炼油厂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连续7个月的中试结果表明,处理后外排水中COD、NH3-N、BOD5、油和浊度... 针对石化行业污水回用处理设施很快失效的现状,开发了"集成式悬浮载体生物氧化-砂滤-臭氧活性炭处理-超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对炼油厂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连续7个月的中试结果表明,处理后外排水中COD、NH3-N、BOD5、油和浊度等均优于回用水标准,可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绿化用水和办公等用水;常规深度处理的出水经过超滤反渗透处理后,电导率稳定在35~40μS/cm,可作为动力车间的新鲜水,不会发生膜污染和堵塞问题.尽管外排水的水质波动很大,但是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深度处理 脱盐 集成式悬浮载体生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进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林江 韩瑞瑞 韩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间歇运行条件下湿地对人工废水中COD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80%、70%,出水的pH值和DO较进水有所提高。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间歇运行条件下湿地对人工废水中COD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80%、70%,出水的pH值和DO较进水有所提高。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25cm、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35crn以内。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基质、植物根系等过滤吸附、截留以及微生物氧化作用实现的。结果还表明启动阶段对湿地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有利于提高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耿长君 蒲文晶 +3 位作者 高薇 王宏伟 钟大辉 饶辉凯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可行性,采用2套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连续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器内废水采用不同流向时,对COD去除效果和臭氧消耗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向... 为了考察"臭氧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可行性,采用2套臭氧催化氧化中试装置,连续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器内废水采用不同流向时,对COD去除效果和臭氧消耗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向流运行方式,当臭氧投加量为43.3mg/L,进水COD为65.1~92.8mg/L,(平均值为79.9mg/L)时,出水COD为27.5~48.6mg/L(平均值为38.8mg/L),达到GB31571—2015直排标准(不超过50.0mg/L);采用上向流和下向流运行方式时,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都为1.10g/g,所以废水流向对臭氧消耗运行成本无影响;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能成功处理综合化工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二级生化出水 综合化工污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BR工艺处理低碳磷比城市污水的除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北平 颜岗 +3 位作者 毛敏 刘礼祥 周红燕 龙腾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0-32,37,共4页
针对沌口经济开发区污水的碳磷比较低的水质特点,同时考虑到生化处理工艺耐磷冲击负荷能力有限、出水TP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现状,通过对CIBR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了使出水TP稳定达标排放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比为0.5、厌氧时间... 针对沌口经济开发区污水的碳磷比较低的水质特点,同时考虑到生化处理工艺耐磷冲击负荷能力有限、出水TP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现状,通过对CIBR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了使出水TP稳定达标排放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比为0.5、厌氧时间为2h时,CIBR的除磷效果较好,在厌氧环境下反应区的混合流态有利于对TP的去除。4种工况下均可取得良好的COD去除效果,但除磷效果却因碳源不足而受到了影响。相比较而言,工况Ⅳ(曝气3h—搅拌2h—静沉1h)的优势明显,在进水TP、COD平均浓度分别为3.99、79.06mg/L的条件下,对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CIBR 低碳磷比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及工艺改进 被引量:7
18
作者 丛丛 汪晓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8-61,共4页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预氧化/BAF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COD从进水的90~160 mg/L左右稳定降至30 mg/L以下,色度从进水的64~128倍左右降至2~4倍,出水浊度<1 NTU,排放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处理成本为1.43...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预氧化/BAF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COD从进水的90~160 mg/L左右稳定降至30 mg/L以下,色度从进水的64~128倍左右降至2~4倍,出水浊度<1 NTU,排放水质达到回用要求,处理成本为1.43元/m3。之后又对工艺进行改进,设计出一体化装置,COD去除率>70%,其他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处理成本仅为0.8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臭氧 曝气生物滤池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工艺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效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荣宏伟 吕炳南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0-44,共5页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处理效能是其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指标之一,试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人工模拟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温度、有机物浓度和营养物浓度较宽的变化范围内进行了连续运行,对SBBR工艺脱氮除磷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系...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处理效能是其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指标之一,试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人工模拟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温度、有机物浓度和营养物浓度较宽的变化范围内进行了连续运行,对SBBR工艺脱氮除磷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B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对水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对COD、氨氮、总氮、总磷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76.68%、47.87%、84.58%和89.22%,在低温运行条件下,对污水的处理也能保持一定的处理效能.SBBR工艺在小型点源污染控制和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序批式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一体化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综合稳定塘处理养猪场废水 被引量:14
20
作者 潘涌璋 唐纪进 张临苏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针对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污染负荷高 ,行业利润水平低的特点 ,采用高级综合稳定塘工艺对广州市某养猪场的废水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在废水CODCr为 1 5 899mg L、BOD5为 1 0 84 0mg L、氨氮为 1 2 83mg L和SS为30 2 4mg L的条件... 针对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污染负荷高 ,行业利润水平低的特点 ,采用高级综合稳定塘工艺对广州市某养猪场的废水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在废水CODCr为 1 5 899mg L、BOD5为 1 0 84 0mg L、氨氮为 1 2 83mg L和SS为30 2 4mg L的条件下 ,出水CODCr为 71 5mg L、BOD5为 2 3mg L、氨氮为 6 6 5mg L ,SS为 34mg L ,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 85 96 2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塘 养猪场废水 BOD5 COD 氨氮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水 行业利润 广州市 畜禽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