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n Conventional Load Distribution Algorithm in Hot Tandem Mills 被引量:13
1
作者 LIHai-jun XU Jian-zhong WANG Guo-dong LIU Xiang-hu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Load distribu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strip hot rolling process, which influences the coil's mierostrueture and performance. Currently,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load distribution of hot tandem mills ... Load distribu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strip hot rolling process, which influences the coil's mierostrueture and performance. Currently,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load distribution of hot tandem mills in many hot rolling plants and has some serious defects such as having a strict restriction on initial iterative calculation value and requiring coefficient matrix of nonlinear equations to be nonsingular. To eliminate these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onlin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ss control computer, Newton descendent numeric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this field to widen the initial value range and a new model named error conversion algorithm is put forth to deal with special conditions when the coefficient matrix is singular. Furthermore,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ad distribution, a condition of strip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bnormality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rovided which ensure that rolling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 norm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has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and is suitable for onlin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distribution hot tandem mill process control computer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system of strip flatness for hot tandem mill
2
作者 XIAO Hong,XIE Hongbiao and ZHAO Tiey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Hebei,China 《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S1期32-,共1页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 on Lagrange multiplier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of strip,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lastic deflection of rolls and three-dimensional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 on Lagrange multiplier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of strip,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lastic deflection of rolls and three-dimensionalelastic FEM to analyze the flattening deformation between work roll and strip,a coupled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a iteration way.The effect of various kinds flatness control method such as bending force,rolls shift and cross angle and also various kind of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friction coefficient,strip crown,rolls wear and thermo-crown on strip flatness can be analyzed using this coupled model.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outlet crown of the strip,front and back tension,rolling force distribution for per length,rolls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forward slip can be obtained.In order to improv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e average change of rolling force for per unit length was added into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if the coupled process is end,which can save 30 percent computing time for one pass but the changes of strip thickness is not large than 5μm.The exploration has certain conduc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other type of m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tandem rolling rigid-plastic FEM 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Hot Tandem Rolling Force with Logarithmic Velocity Field and EA Yield Criterion 被引量:2
3
作者 Jian-zhao CAO De-wen ZHAO +3 位作者 Shun-hu ZHANG Wen PENG Shu-zong CHEN Dian-hua ZH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ot tandem roiling force, a new logarithmic velocity field is proposed. Using the field and linear EA (equal area) yield criteri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power for plate rolling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hot tandem roiling force, a new logarithmic velocity field is proposed. Using the field and linear EA (equal area) yield criteri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power for plate rolling is analyzed, and the friction power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co-line vector inner product method. The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plate rolling power functional is obtained. Finally, by minimizing the power functional, the rolling torce and torque are received.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ones in hot tandem rolling on-line, the calculated rolling forc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measured ones since the maximum error is less than 12~.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various rolling conditions such as thickness reduction, friction factor and shape factor, upon separating force, location of neutral an- gle, and stress state coefficient ar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tandem rolling rolling force logarithmic velocity field EA yield criterion analytical solution
原文传递
T模(Tandem Mold)模具设计——工具箱前后盖模具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梅清 《企业技术开发》 2013年第5期70-71,86,共3页
为满足生产需要,要在同一模具上对两个射胶容积较悬殊的塑胶产品,进行啤塑,如使用常规传统的1+1排位方案,将会产生注塑机台选择较大、注塑参数不易调整、生产周期较长等诸多不足。文章推荐的T模(Tandem Mold)将能很好地解决以上的不足。
关键词 T模 热流道系统 注塑成型 注塑周期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辊耗控制的热连轧工艺润滑制度优化及其应用验证
5
作者 姚非非 杨峥 +1 位作者 王飞飞 张明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27,共5页
为了获得最优带材出口板形,在构建对辊耗程度判断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模型。为验证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能,对2160 mm热连轧机组进行了辊耗控制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工艺润滑下辊间压力横向分布,综合运用试验轧机与理论... 为了获得最优带材出口板形,在构建对辊耗程度判断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模型。为验证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能,对2160 mm热连轧机组进行了辊耗控制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工艺润滑下辊间压力横向分布,综合运用试验轧机与理论分析,构建得到了以辊耗控制为目标的工艺润滑技术,实现了优化工艺润滑制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于评价辊耗状态的目标函数由0.415减小为0.068,板形值由最初的13.32减小至10.46,带材轧制的热滑伤指数减小了14.6%,打滑因子减小了13.2%,辊耗减小了17.4%。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法对热连轧机组生产过程进行了控制测试,获得了峰值更小的辊间压力分布,实现了对轧辊辊耗的有效控制,避免了机组打滑现象,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辊耗 工艺润滑 辊间压力 板形值 热滑伤指数 打滑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双通道特征融合的热连轧厚度预测补偿
6
作者 张晓东 史靖文 +1 位作者 白广芝 秦子轩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针对热连轧轧制受油膜厚度、轧辊偏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特征融合的热连轧板带厚度误差预测模型。模型由时空特征提取和多尺度特征提取两部分组成:时空特征提取部分是基于相邻机架板带厚度空间的相关性... 针对热连轧轧制受油膜厚度、轧辊偏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特征融合的热连轧板带厚度误差预测模型。模型由时空特征提取和多尺度特征提取两部分组成:时空特征提取部分是基于相邻机架板带厚度空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前置时空矩阵(FSTM),通过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提取FSTM的时空关联特征;多尺度特征提取部分是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对当前机架轧制厚度数据进行分解,得到趋势项数据和细节项数据,并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ARIMA-LSTM)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分别对趋势项数据和细节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上述特征融合后输入全连接层进行回归预测,得到热连轧板带厚度误差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双通道特征融合模型能有效提高厚度误差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厚度补偿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原文传递
基于机理模型的热连轧板形快速控制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彤 邢天庆 +1 位作者 郭隆 李子正 《河北冶金》 2024年第2期64-67,82,共5页
热连轧机组板形控制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旨在解决板形变化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针对热连轧机组板形控制过程中的板形约束变量问题,采用双因素线性插值的方法,在分析弯辊力和窜辊量对板形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双因素传递系数模型和... 热连轧机组板形控制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旨在解决板形变化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针对热连轧机组板形控制过程中的板形约束变量问题,采用双因素线性插值的方法,在分析弯辊力和窜辊量对板形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双因素传递系数模型和板形控制空间。首先对板形空间的插值方法进行设计,然后应用到弯辊力和窜辊量对轧制压力的传递系数模型的建立中,求出相应弯辊力与窜辊量对轧制压力的传递系数,这些传递系数可以被视为板形控制的关键参数,利用求出的传递系数基于板形调节建立轧机板形控制空间。通过对板形控制空间的求解,可在板形控制范围内实现板形的快速搜寻和弯辊力、窜动量对板形的快速控制,为热连轧机组的操作提供有效指导。该方法在解决板形控制难题上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传递系数模型和板形控制算法,实现更加精确和自动化的板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板形控制 线性插值 传递系数 弯辊力 窜辊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热连轧圆盘剪优化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邢玉峰 罗涛 +1 位作者 魏鹏 高卫军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分析了铝合金热连轧机组在线圆盘剪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热连轧生产线的圆盘剪刀轴装配新型式。通过优化刀轴结构型式,提高了圆盘剪剪刃侧隙运行稳定性,增加了圆盘剪剪切的厚度范围,显著提高了圆盘剪剪切质量。
关键词 铝合金热连轧 圆盘剪 刀轴装配 剪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锅底料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9
作者 康宗华 江露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火锅底料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0.1 mol·L^(-1) 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5%甲醇水溶液净化后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采用SHIMADZU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 目的:建立火锅底料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0.1 mol·L^(-1) 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5%甲醇水溶液净化后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采用SHIMADZU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样品在1.0~20.0μg·kg^(-1)的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65.20%~110.2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火锅底料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火锅底料 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函数的铝热连轧防打滑轧制规程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景明 陈杨 +2 位作者 赵志伟 孙浩 车海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134,共5页
针对铝材轧制过程中的打滑现象提出了预防热轧打滑的判断条件,并提出了预防打滑为主的综合电机功率剩余程度相近的目标函数,建立了轧制规程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果蝇优化算法对压下率进行了优化。在河南某铝热连轧厂对5052铝合... 针对铝材轧制过程中的打滑现象提出了预防热轧打滑的判断条件,并提出了预防打滑为主的综合电机功率剩余程度相近的目标函数,建立了轧制规程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果蝇优化算法对压下率进行了优化。在河南某铝热连轧厂对5052铝合金加工进行轧制规程优化,将Φ函数负荷分配法应用到轧制规程中,结果表明:合理的负荷分配能较好地实现各电机在功率上的剩余程度相近,并有很好的预防打滑效果,证明Φ函数负荷分配法制定轧制规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连轧 热轧打滑 轧制规程 果蝇优化算法 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C轧机轧辊轴承载荷工况在线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荣 申光宪 +6 位作者 陈占福 陈步权 江光彪 赵宏伟 黄庆学 李玉贵 李淑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了研究热连机轧辊轴承失效原因,对宝钢2050CVC轧机F4机座工作辊操作侧组合轴承的载荷工况进行了在线检测,包括轴承的动态径向列间分布、轴向力及轴承外环温度分布,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试验数据,为提高轴承寿命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CVC轧机 轧辊轴承 载荷工况 在线检测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1580工作辊热变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兴东 孙大乐 +2 位作者 连家创 杨利坡 刘宏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根据现场的复杂工况,将轧辊辊身分为辊颈、辊端、辊肩、轧制区和非轧制区,综合考虑分段冷却、支撑辊、摩擦热和变形热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并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数学模型。在宝钢1580热轧机上进行实验,... 根据现场的复杂工况,将轧辊辊身分为辊颈、辊端、辊肩、轧制区和非轧制区,综合考虑分段冷却、支撑辊、摩擦热和变形热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并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数学模型。在宝钢1580热轧机上进行实验,详细分析了热凸度的瞬态变化以及热凸度在每块带钢轧制前后的变化,对热凸度间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模型工程实用性较强,为轧辊热变形的在线预报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工作辊 温度场 热凸度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精轧宽度自动控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吕程 王国栋 +3 位作者 刘相华 姜正义 谷力军 吕军 《钢铁研究》 CAS 1997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了提高热连轧带钢成材率和宽度精度,国外一些钢厂开发了精轧宽度自动控制系统,在精轧机架间设置了测宽仪,利用机架间张力动态调整带钢宽度。实际应用表明,带钢宽度偏差有明显减少。
关键词 热连轧 测宽仪 带钢 宽度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机水平振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建亮 彭艳 +1 位作者 高亚南 贾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97-4503,共7页
某热连轧机在轧制薄规格板材时发生强烈振动,为确定其振动类型和振源,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分析。首先计算该轧机水平振动和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然后对该轧机主传动系统和辊系振动情况进行综合测试,发现该轧机水平振动最剧... 某热连轧机在轧制薄规格板材时发生强烈振动,为确定其振动类型和振源,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分析。首先计算该轧机水平振动和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然后对该轧机主传动系统和辊系振动情况进行综合测试,发现该轧机水平振动最剧烈,并引起轧机垂直振动和主传动系统扭振,因此,对该轧机水平振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轧件厚度以及工作辊和支承辊偏移量对水平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轧件厚度越薄,后张力和轧制力的波动越大,对轧辊水平振动影响增大;工作辊与支承辊偏移量的增大,轧机水平振动降低,达到稳态振动的时间缩短,但该偏移量不宜过大。增加0.7 mm厚垫片减小工作辊水平振动的方案,可以减小间隙,明显抑制轧机水平振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水平振动 在线监测 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宽度自适应模型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文 陈庆安 +1 位作者 马更生 张殿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为提高热连轧粗轧宽度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宽展模型参数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将宽展模型中自然宽展系数和狗骨宽展系数作为待优化参数向量,以此为基础对自适应目标函数进行构建,并使用Nelder-Mead算法进行目标函数的最优化求解,得到了满足... 为提高热连轧粗轧宽度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宽展模型参数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将宽展模型中自然宽展系数和狗骨宽展系数作为待优化参数向量,以此为基础对自适应目标函数进行构建,并使用Nelder-Mead算法进行目标函数的最优化求解,得到了满足条件的最优化参数向量,进而完成了宽展系数的优化,提高了轧件的宽度控制精度.本方法已应用于某850 mm热轧粗轧控制系统中,并与传统自适应模型精度进行比较,采用所提出的参数自适应方法后,宽度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由3.05 mm降至1.28 mm,有效地提高了宽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粗轧 目标函数 宽展模型 Nelder-Mea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天武 何安瑞 +1 位作者 杨荃 陈百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0-864,共5页
针对凸度反馈控制策略较难选择的问题,结合鞍钢1580HSM精轧机组的配置情况,从理论上推导出策略选择的方法,得出机架组合参与控制的策略,并推导出凸度偏差分配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模型,完成了在线编程和调试,... 针对凸度反馈控制策略较难选择的问题,结合鞍钢1580HSM精轧机组的配置情况,从理论上推导出策略选择的方法,得出机架组合参与控制的策略,并推导出凸度偏差分配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模型,完成了在线编程和调试,并投入了实际应用。生产数据统计表明,凸度反馈控制系统投入使用以后,凸度控制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凸度反馈 控制策略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神经网络在热连轧机组轧制压力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秀梅 王国栋 刘相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4,共3页
由于传统的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结构简单,即使采用自适应技术,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尺寸精度的要求。为了提高精轧机组轧制压力预设定精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传统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神经网络方法。经离线仿真证明,该方法的预报精度... 由于传统的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结构简单,即使采用自适应技术,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尺寸精度的要求。为了提高精轧机组轧制压力预设定精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传统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神经网络方法。经离线仿真证明,该方法的预报精度优于传统方法,预报结果的相对误差基本限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数学模型 轧制压力 热连轧 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热连轧机组活套高度模糊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殿华 王君 +1 位作者 郑芳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针对板带热连轧机传统的活套高度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 ,提出用Fuzzy PID复合控制策略·输入取活套量的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 ,输出为上游轧机转速设定的附加值·采用Mamdani与逻辑运算模糊关系而得到了模糊推理算法·采用加... 针对板带热连轧机传统的活套高度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 ,提出用Fuzzy PID复合控制策略·输入取活套量的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 ,输出为上游轧机转速设定的附加值·采用Mamdani与逻辑运算模糊关系而得到了模糊推理算法·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输出模糊子集进行解模糊 ,得出了精确的输出·通过Matlab语言中的Simulink仿真工具 ,进行了传统PID与模糊控制动态性能的仿真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可明显提高活套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活套高度控制 模糊控制 MATLAB 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的活套高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旭 张殿华 +2 位作者 何立平 刘相华 王国栋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9,103,共4页
针对板带热连轧机传统活套高度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的控制策略.控制器输入取活套量的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输出取P ID控制器3个参数的修正量,从而实现了P 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通过M ATLAB语言,进行了传统P ID... 针对板带热连轧机传统活套高度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的控制策略.控制器输入取活套量的偏差e和偏差变化率ec,输出取P ID控制器3个参数的修正量,从而实现了P 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通过M ATLAB语言,进行了传统P ID控制与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动态性能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 ID控制可明显提高活套高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活套商度控制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机工作辊水平-垂直非线性振动特性及抑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凌启辉 赵前程 +1 位作者 王宪 康煜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43-1950,2007,共9页
基于振动情况下轧制界面水平-垂直方向摩擦力模型和动态轧制力模型,考虑轧机的结构和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立柱间的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热连轧机工作辊水平-垂直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模型。运用平均法求解得到幅频特性方程,分析外扰力... 基于振动情况下轧制界面水平-垂直方向摩擦力模型和动态轧制力模型,考虑轧机的结构和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立柱间的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热连轧机工作辊水平-垂直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模型。运用平均法求解得到幅频特性方程,分析外扰力和非线性参数等因素对系统幅频特性的影响,为抑制轧机工作辊水平-垂直振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李雅普诺夫指数和位移分岔图,发现系统随外扰力幅值变化表现出周期、倍周期和混沌等不同运动状态。最后,通过分析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立柱间有无衬板间隙这两种情况下的幅频特性及衬板间隙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抑制工作辊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变摩擦力 非线性振动特性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