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ng the Data Crime Governanc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Compliance
1
作者 Qianshi W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第4期60-66,共7页
With the advent of the risk society and the era of big data,criminal law must respond to data crime in a more proactive manner.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adopted by the current criminal law for d... With the advent of the risk society and the era of big data,criminal law must respond to data crime in a more proactive manner.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adopted by the current criminal law for data crim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Compliance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criminal law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data crime.There are three ways to incorporate compliance into criminal law:(1)as the exemption cause of enterprise crime;(2)as the general circumstances of sentencing i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3)as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sentencing in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latter two approaches are more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minal compliance Data crime governance model Risk society Era of big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扫黑除恶的社会治理——以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为视角
2
作者 莫洪宪 罗建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在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严峻形势下,党和国家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三年的全面、深入、系统推进,成效显著,赢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单纯通过刑事司法或... 在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稳定的严峻形势下,党和国家决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过三年的全面、深入、系统推进,成效显著,赢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是国家专门力量直接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单纯通过刑事司法或综合治理均无法达到深入且快速的良好治理效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反有组织犯罪法》以“四个结合”为治理理念,构建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体系。其具体体现了司法治理与综合治理并重,且重点突出、有机衔接的共治路径及其立法思路。其中,司法治理强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细化落实及关联治理机制的体系性完备,综合治理则突出群众路线下治本且治标的综合预防体系健全。通过不断完善的法治来推动常态化、高质效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保障扫黑除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有利于促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社会治理 反有组织犯罪法 司法治理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体育赛事刑事治理及立法构建研究
3
作者 林仕敏 李统 《湖北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操纵体育赛事行为屡见报端,成为阻碍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一大“毒瘤”。对操纵体育赛事行为的处罚往往通过采用“手段目的归罪+协会处罚”路径惩处,但由于操纵体育赛事行为刑事治理的复杂性、严重损害性与间接惩处非本体性,决定了现有路... 操纵体育赛事行为屡见报端,成为阻碍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一大“毒瘤”。对操纵体育赛事行为的处罚往往通过采用“手段目的归罪+协会处罚”路径惩处,但由于操纵体育赛事行为刑事治理的复杂性、严重损害性与间接惩处非本体性,决定了现有路径已无法满足现实规制需要,必须进行专门性立法构建。通过分析现有刑法框架规制困境以及侵害“国家体育形象+体育行业秩序+相关主体权益”法益之证成,可推断操纵体育赛事行为入罪之必要。操纵体育赛事行为立法构建需要秉持刑法谦抑性,将“体育赛事”限定为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与同为体育领域构罪的妨害兴奋剂管理罪范围一致,将行为类型划分为“严重违背型+竞技偶然型”,构罪主体应采用扩张型一般主体,并设置“情节严重”为入罪门槛,以“赛事级别”“操纵程度”“范围影响”等因素综合考量定罪量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体育赛事 刑事治理 贿赂罪 赌博罪 立法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效能研究
4
作者 刘鹏里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跃,新兴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演变迭代的土壤。不法分子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呈现出犯罪团伙职业化、涉案...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一次次飞跃,新兴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演变迭代的土壤。不法分子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呈现出犯罪团伙职业化、涉案群体年轻化、作案手段多样化、诈骗方式精准化、侵害对象广泛化等特点。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不断加强,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线索追查困难、犯罪藏匿隐蔽、行业监管不力、宣传防范不佳等难点。由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效能,公安机关通过组建专业化队伍、建立协同办案机制、强化数据赋能打击质效、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等路径,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防、管、控、宣”的综合治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犯罪特点 治理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治理视角下贿赂犯罪的新解释
5
作者 李波 刘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十二)》对行贿罪的修改是刑事政策刑法化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贿赂犯罪治理全面转向“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的推行没有否定“受贿侧重型”政策的历史功绩,而是对新时期贿赂犯罪内部结构和发生态势... 《刑法修正案(十二)》对行贿罪的修改是刑事政策刑法化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贿赂犯罪治理全面转向“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的推行没有否定“受贿侧重型”政策的历史功绩,而是对新时期贿赂犯罪内部结构和发生态势转变的适应性调整。“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的实质是通过严惩行贿追求贿赂犯罪治理的整体利益,而这一整体利益取决于行贿与受贿的对合关系。在“受贿行贿一起查”政策框架下,要实现贿赂犯罪的整体治理效果,需要坚持区分对待,坚持行贿从属于受贿,严惩行贿最终是为了防范受贿泛滥。严惩行贿须用好特别从宽制度,这一制度不属于特别自首或立功制度,而属于特别坦白制度。新时期严惩行贿要注意防范重刑主义、刑讯逼供以及技术侦查措施的不当滥用,同时要重视对认罪认罚制度的适用,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做到保障人权与惩治犯罪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行贿一起查 贿赂犯罪 行贿罪 整体治理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困境及路径
6
作者 邓宁江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接触性犯罪大幅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呈现出诈骗形式层出不穷、集团作案组织精细、犯罪过程非接触性、受害群体覆盖面广等特点。当前,公安机关打击治...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接触性犯罪大幅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呈现出诈骗形式层出不穷、集团作案组织精细、犯罪过程非接触性、受害群体覆盖面广等特点。当前,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面临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犯罪成员落查困难、案件研判深挖不足、部门高效联动不力、反诈宣防质效欠佳等困境。为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既要坚持依法打处、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行业监管、做强专业手段,又要加大打击力度、深化多元共治、加强警企协作、优化数字生态治理,并严密筑牢反诈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非接触性 侦查打击 犯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角下暂缓起诉协议制度的本土化进路
7
作者 卜永昊 姚澜 《特区经济》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以暂缓起诉协议制度为核心的事后合规程序在英美等国均具有出罪功能,但各国对协调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实践样态。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正在进行程序法出罪的本土化进路探索,在引介制度时,需以域外实践经验为启示,并结合本国... 以暂缓起诉协议制度为核心的事后合规程序在英美等国均具有出罪功能,但各国对协调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实践样态。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正在进行程序法出罪的本土化进路探索,在引介制度时,需以域外实践经验为启示,并结合本国单位犯罪片段化、组织体责任制的初步共识、有限的起诉便宜主义等制度基础,审慎推进。在探索暂缓起诉协议的本土化进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构建合规不起诉制度的二元进路方式,根据涉案企业罪行轻重选择不同的审查进路,确立明确的审查程序。二是重构单位犯罪治理路径,坚持“放过企业,严惩责任人”的归责模式。三是合理限缩公共利益的适用限度,明确公共利益标准的适用需经过法益衡量和法益修复二重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企业合规 暂缓起诉协议制度 单位犯罪治理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rid Management to Promot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Urban Community
8
作者 Ding Huanxi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Grid Management to Promote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Urban
关键词 community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CPC) GRIDDING practice&improvement SOCIAL governance SOCIAL poli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会背景下网络犯罪治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利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在智慧社会背景下,很多传统犯罪向网络犯罪模式迁移。网络犯罪具有罪名转向多元化、犯罪组织化与分散化并存、作案方式向精准化发展等特点。尽管网络犯罪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当前网络犯罪治理中仍存在社会治理形态不适合网络犯罪案件、案... 在智慧社会背景下,很多传统犯罪向网络犯罪模式迁移。网络犯罪具有罪名转向多元化、犯罪组织化与分散化并存、作案方式向精准化发展等特点。尽管网络犯罪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当前网络犯罪治理中仍存在社会治理形态不适合网络犯罪案件、案件管辖难、侦查难、网络平台综合治理难、专业人才缺乏等困境。为了在智慧社会背景下更高效地治理网络犯罪,应当坚持智慧理念,构建智慧治理网络犯罪新格局;完善相关法律衔接机制与协作机制,便于管辖;智慧赋能,破解侦查困境;加强网络犯罪综合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会 网络犯罪 犯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我国犯罪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瑞山 《犯罪研究》 2024年第2期37-55,共19页
2023年我国犯罪学研究重点聚焦了网络暴力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科技犯罪风险等热点问题,基本回应了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的热点和难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面对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犯罪学学科体系建设总体上还是... 2023年我国犯罪学研究重点聚焦了网络暴力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科技犯罪风险等热点问题,基本回应了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的热点和难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面对当前我国犯罪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犯罪学学科体系建设总体上还是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发展中国犯罪学。在适用西方现代犯罪学理论的同时,挖掘中国文化中犯罪学科学基因,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犯罪学理论,生产中国犯罪治理经验和话语体系。二是加强我国犯罪学的实证研究。不仅仅是犯罪生成规律的实证研究,还包括犯罪防治效果的实证研究,进而生产高质量的犯罪学成果。三是完善官方犯罪统计,开展犯罪被害调查统计,支持社会组织或学者进行犯罪调查。四是加强犯罪的数字治理研究,以数字化赋能犯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新型犯罪治理体系。五是加强跨学科研究和交流,科学、全面地认识犯罪规律,为立法和犯罪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学研究 研究综述 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防治 中国犯罪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治理视域下监察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跃宁 熊馥琳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3期3-14,共12页
在职务犯罪治理视域下,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有着各自的规范意蕴,二者之间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从宏观层面来看,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均能对公权力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在监督目标上具有一定的同向性。但从微观层面来看,二者的监督对象、监... 在职务犯罪治理视域下,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有着各自的规范意蕴,二者之间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从宏观层面来看,监察监督和检察监督均能对公权力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在监督目标上具有一定的同向性。但从微观层面来看,二者的监督对象、监督阶段、监督范围和监督方式均有所不同。当前,监察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在配合关系上,监察监督与检察监督的沟通协调机制仍不够完善。在制约关系上,集中体现为检察监督对监察监督的制约不足。应当重塑监察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完善二者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检察监督对监察监督的制约,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职务犯罪的有效治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治理 监察监督 检察监督 配合关系 制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犯罪治理水平评估面临的困境和破解路径
12
作者 廖根为 王宇 《犯罪研究》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提升犯罪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犯罪治理水平评估是科学评价犯罪治理能力和效果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犯罪治理水平评估体系构建面临着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方法论选择受限、基础数据缺乏、数据获... 提升犯罪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开展犯罪治理水平评估是科学评价犯罪治理能力和效果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犯罪治理水平评估体系构建面临着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方法论选择受限、基础数据缺乏、数据获取与处理困难的困境,这限制了评估工作的深入性和可靠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当前我国犯罪数据统计的现实情况,从短期看,可通过评估体系主客观结合、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挖掘符合实践的理论方法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从长远看,还应通过规范我国犯罪数据统计制度、制定犯罪数据统计标准、构建多方协作的评估体系以及推进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等方式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治理 评估 社会治理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hatGPT系统的刑事风险与治理路径
13
作者 房慧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272,共10页
“类ChatGPT系统”,是指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预训练和算法语言转换相结合的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类ChatGPT系统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相应刑事风险。类ChatGPT系统为了完成生成某一内容的指令而获取相应信息时,容... “类ChatGPT系统”,是指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预训练和算法语言转换相结合的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类ChatGPT系统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相应刑事风险。类ChatGPT系统为了完成生成某一内容的指令而获取相应信息时,容易脱离人类控制与干预,有可能会不当侵犯其他数据库的保护措施,从而侵犯其他数据的保密性。同时,类ChatGPT系统生成违法犯罪信息,或使用者不当利用类ChatGPT系统所生成的信息,也可能会涉及相应的刑事风险。但是,根据类ChatGPT技术的发展现状,其尚不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意志,不可能作为犯罪主体,其本质属性仍是人类的工具。刑法规制类ChatGPT系统犯罪,也并非规制类ChatGPT系统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而是规制类ChatGPT系统背后的人类过错。在类ChatGPT系统的研发和使用过程中,为有效治理技术风险,使技术“向善”,研发者应当履行保证人义务,尽最大可能预测、识别类ChatGPT系统可能引发的刑事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化解危机。使用者在使用类ChatGPT系统的过程中,不能故意诱导其违反道德伦理或法律法规输出违法犯罪内容。如果研发者未尽最大可能预见并阻止类ChatGPT系统输出违法犯罪信息,或者使用者故意诱导类ChatGPT系统输出违法犯罪信息,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从宏观层面而言,刑法在治理类ChatGPT系统涉及的刑事风险时,始终应当坚持自身的谦抑性,如果前置法律法规能够有效治理类ChatGPT系统所引发的风险,刑法的“触角”就应适度后移,避免因刑法规制手段的泛化使用而对技术创新发展形成阻碍。从微观层面而言,针对类ChatGPT系统刑事风险的内容与特征,需构建治理类ChatGPT系统刑事风险的分级治理机制:通过类ChatGPT系统研发企业制定与执行自治计划,探索能够有效预防类ChatGPT系统刑事风险的治理策略;提高行政监管力度,将科技监管手段融入行政监管体系,利用行政手段降低刑事风险实际发生的几率;刑事治理手段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前置法律法规失效的前提条件,对行为刑事违法性的判断要在罪刑法定原则框架内进行,不能以行政违法性判断代替刑事违法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数据犯罪 科技监管 分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诉讼模式转型:从“高效治罪”到“守法教化”
14
作者 李昌盛 刘树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6期3-21,共19页
“高效治罪”模式是一种以诉讼效率为价值导向,旨在实现惩罚的及时性、必定性和附随后果的严厉性,以达到警示被告人和其他人员并使之不敢犯罪之目标的轻罪诉讼模式。在实践中这一模式存在着认罪自愿性难以保障、忽视社会治理效果、违反... “高效治罪”模式是一种以诉讼效率为价值导向,旨在实现惩罚的及时性、必定性和附随后果的严厉性,以达到警示被告人和其他人员并使之不敢犯罪之目标的轻罪诉讼模式。在实践中这一模式存在着认罪自愿性难以保障、忽视社会治理效果、违反比例原则的缺陷。基于刑罚理念、司法制度、文化理念和社会政策的考量,我国的轻罪诉讼模式应当朝着“守法教化”的方向转型,即建立一个旨在帮助被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悔过自新,以此达到避免重蹈覆辙甚至精神洗礼的目标,进而重新社会化,回报家庭和社会的轻罪司法程序。具体而言,可以借鉴我国少年司法的制度和理念,从强制措施、处理方式、庭审形式、附随后果和社会参与的角度进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轻罪诉讼模式 守法教化 犯罪预防 犯罪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人口贩运犯罪现状与治理
15
作者 夏菲 严榕 《犯罪研究》 2024年第2期12-27,共16页
泰国长期以来不仅是人口贩运犯罪的源头国,而且是中转国和目的国。官方数据显示,泰国人口贩运案件被害人数和立案数从2017年至2020年逐步减少,但是性贩运案件立案数保持高位,渔业部门中劳动贩运案件情况严峻。为此,泰国从立法、执法和... 泰国长期以来不仅是人口贩运犯罪的源头国,而且是中转国和目的国。官方数据显示,泰国人口贩运案件被害人数和立案数从2017年至2020年逐步减少,但是性贩运案件立案数保持高位,渔业部门中劳动贩运案件情况严峻。为此,泰国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由于其特殊的政治体制、官员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社会秩序混乱和消极被动的治理态度等原因,导致实际效果欠佳,但其治理思路以及一些具体措施仍然有值得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人口贩运犯罪 犯罪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治理背景下我国劳动权刑法保护的检视与完善
16
作者 王海桥 王小源 《时代法学》 2024年第6期55-68,共14页
劳动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与当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刑法介入予以保护具有法理及实践的必然性。立足于轻罪立法的刑事治理背景与劳动法“倾斜保护”的价值构造,我国围绕劳动权的刑法保护亦当通过劳动犯罪圈的适度扩大而得到加强。学理... 劳动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与当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刑法介入予以保护具有法理及实践的必然性。立足于轻罪立法的刑事治理背景与劳动法“倾斜保护”的价值构造,我国围绕劳动权的刑法保护亦当通过劳动犯罪圈的适度扩大而得到加强。学理上,劳动犯罪可被区分为纯正劳动犯罪与不纯正劳动犯罪,仅前者有必要成为劳动刑法立法论的研究对象。基于对劳动法益的类型化梳理,应分别考察增设或修改就业歧视罪、雇用童工罪、恶意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罪及拒不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罪等劳动罪名的法理基础与规范实益,通过适当的新罪增设实现对劳动法益的周延覆盖。就劳动刑法的规范表达,为协调劳动法与刑法间的法秩序统一性、确保规范变动的灵活性,宜在充分把握分散式立法模式利弊的基础上,考察创制性附属刑法在我国劳动法治领域发挥效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刑法 轻罪治理 附属刑法 新罪增设 劳动法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信罪与拒履网安义务罪适用差异研究——以刑法网络治理模式为视角
17
作者 马松建 孙常啸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案件数量和学术讨论热度远超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教义学分析无法充分解释二罪差异。实证分析二罪理论文献及司法解释文件,发现国家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网络治理效能抱有期待。...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案件数量和学术讨论热度远超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教义学分析无法充分解释二罪差异。实证分析二罪理论文献及司法解释文件,发现国家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网络治理效能抱有期待。适当转变司法治理思维,减少直接性控制,承认社会个体治理能力,建立“共建共享公治”的多元网络治理格局,既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趋势也具备政策基础。多元治理利于调动网络安全管理义务人网络专长,及时处理信息。即使无法完全采取多元治理模式,也应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体系突破进行限缩,防止其持续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网络社会治理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单位犯罪治理体系的完善——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视角
18
作者 高景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8,共12页
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视角来审视我国单位犯罪刑事司法治理体系是否健全,应在法教义学下确保自身价值、逻辑、体系的一体,并与我国刑事司法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保持一致。单位应具有相对独立的行为、行为背后的意志及相对独立的主观罪过... 以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视角来审视我国单位犯罪刑事司法治理体系是否健全,应在法教义学下确保自身价值、逻辑、体系的一体,并与我国刑事司法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保持一致。单位应具有相对独立的行为、行为背后的意志及相对独立的主观罪过,具有清晰的归责逻辑,并能够实质分离单位责任与单位直接责任人责任,由此实现单位犯罪归责机制重塑。涉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构以此为基础,但并不止步于有效合规的诉讼评价,其“条件”应表达为刑事惩罚性与企业合规自治的结合,遵循宽严相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刑事诉讼法》在进行第四次修改时应当对此予以必要关注和回应。具体到涉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构建中,建议完善涉案企业合规保证金制度、合规整改期间涉案企业特定经营禁止制度、涉案企业有效合规承诺制度等,推动涉企刑事诉讼程序专门化,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涉案企业合规执法司法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单位犯罪治理 单位犯罪归责机制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 涉企附条件不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治理贩运人口犯罪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措施
19
作者 何勤华 郭娴 《犯罪研究》 2024年第2期2-11,共10页
贩运人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自2004年以来,日本一直在制定并实施打击人口贩运的相关措施,公布的受害者人数也在逐年减少。然而,对情色业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全力关注贩运人口受... 贩运人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自2004年以来,日本一直在制定并实施打击人口贩运的相关措施,公布的受害者人数也在逐年减少。然而,对情色业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全力关注贩运人口受害者权益,也无法彻底杜绝加害者收割受害者利益的现象。据政府官方报告及学界研究资料显示,日本下一步要做的是有效开展相关犯罪治理工作,继而在起诉、保护、预防三方面改正存在的不足,全力扭转贩运人口案件形迹隐藏、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受害者权益丧失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贩运人口 犯罪治理 受害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斯鸠犯罪治理思想探析
20
作者 魏琼 陈梓淇 《犯罪研究》 2024年第3期2-10,共9页
孟德斯鸠在犯罪与犯罪治理领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判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应当依具体情况加以规定,并强调犯罪治理应当围绕制约权力、保障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原则展开。同时,他强烈反对过度使用重刑,极力倡导罪刑法定原则。这些观点构... 孟德斯鸠在犯罪与犯罪治理领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判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应当依具体情况加以规定,并强调犯罪治理应当围绕制约权力、保障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原则展开。同时,他强烈反对过度使用重刑,极力倡导罪刑法定原则。这些观点构成了孟德斯鸠犯罪治理的核心思想,他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制约治理权力与“刑、民、行”的综合治理体系,在依法治理的同时也认同良好的习俗与风尚在犯罪预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犯罪和显著减少犯罪的双重目标。孟德斯鸠的这些观点不仅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当代中国在犯罪治理领域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治理 法律思想 权利 权力制约 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