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3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研究
1
作者 周建军 李林 陈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降低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成本,提出耦合配电网络能量管理与电池交换站定位规划的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新模型。在该模型中,电池交换站的位置同时受到路径变量和配电网变量的影响,即每个电池交换站的定位都考虑到了配电线路... 为降低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成本,提出耦合配电网络能量管理与电池交换站定位规划的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新模型。在该模型中,电池交换站的位置同时受到路径变量和配电网变量的影响,即每个电池交换站的定位都考虑到了配电线路上的能量损失和电动汽车行进距离。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搭建了三个配电网测试系统和两种规划场景(耦合场景和解耦场景)。测试结果表明,当执行耦合场景时,电池交换站被定位在靠近变电站的节点;此时,相比于解耦场景,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的总成本最低。所提模型与已有模型对测试系统的货运电动汽车送货路径规划对比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比已有模型具有更低的规划成本和更少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 电动汽车 路径规划 电池交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货车驼峰溜放中车辆底部与轨面最小距离计算方法及应用
2
作者 仇帅 夏胜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3,224,共9页
为解决长大货车驼峰溜放过程中出现的触底问题,在建立长大货车驼峰溜放过程中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这一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 为解决长大货车驼峰溜放过程中出现的触底问题,在建立长大货车驼峰溜放过程中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这一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长大货车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出现的位置、车辆车底距钢轨轨面距离最小值的定量计算公式以及车辆能否通过驼峰进行溜放的判断条件。对于不能溜放长大货车的驼峰纵断面,提供了一种涉及峰顶竖曲线及加速区第一坡段的改造方案,最后以JSQ6型凹底双层汽车专用车辆驼峰溜放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过程和判定方法可为制定长大货车溜放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铁路编组站 驼峰溜放 禁溜车 长大货车 驼峰纵断面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始发列检智能RGV检车系统研究
3
作者 胡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前,铁路系统已经全面应用货车故障轨旁图像检测系统(TFDS)采集车辆底部和侧面图像。针对TFDS系统只能获取列车移动时图像而无法获取静止状态时图像的问题,以RGV移动机器人为载体,搭配移动Dalsa线阵工业相机实现图像采集;利用TCP/IP通... 目前,铁路系统已经全面应用货车故障轨旁图像检测系统(TFDS)采集车辆底部和侧面图像。针对TFDS系统只能获取列车移动时图像而无法获取静止状态时图像的问题,以RGV移动机器人为载体,搭配移动Dalsa线阵工业相机实现图像采集;利用TCP/IP通信协议实现采集系统到服务端的图像传输。研究结果表明,RGV移动机器人能够搭载Dalsa相机以3 m/s的速度在特定轨道上稳定行走,Dalsa线阵工业相机能够稳定连续地采集照片;通过建立TCP连接,实现图像发送、接收和实时存储,保证图像按类归档。研究结果推进铁路货车始发列检由人检向智能检测的转变,为下一步人工智能自动识别铁路货车底盘故障缺陷积累图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故障轨旁图像检测系统(TFDS) RGV 图像采集 图像传输 铁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前景分析
4
作者 谷美娜 徐誌 +3 位作者 方宝 李军生 杨清帆 陆强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12-16,26,共6页
近年来,纤维复合材料凭借质量轻、强度高以及耐腐蚀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为促进铁路货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纤维复合材料在货车领域的应用日益迫切。文章通过对国内铁路货车材料发展历史沿革的介绍,以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纤维... 近年来,纤维复合材料凭借质量轻、强度高以及耐腐蚀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为促进铁路货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纤维复合材料在货车领域的应用日益迫切。文章通过对国内铁路货车材料发展历史沿革的介绍,以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铁路货车的技术优势;从技术标准、基础研究、环保回收、经济实用以及损失修复等方面提出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货车新材料应用仍需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国内的技术发展现状,建议采取从非承载件、次承载件到主承载件的逐步递进的应用路线及目前应重点关注的零部件,为纤维复合材料助推铁路货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复合材料 货车 轻量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控制阀摩擦副磨损失效分析研究
5
作者 刘苹 杨建平 +2 位作者 陈太 申燕飞 韩金刚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200-203,211,共5页
控制阀作用部摩擦副磨损失效是制约我国铁路货车空气控制阀延长检修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2017年,对控制阀进行局部结构改进后其漏泄故障明显下降,但仍然存在滑阀工作面产生腐蚀状斑点、麻坑,节制阀工作面有划伤,有导致控制阀作用失... 控制阀作用部摩擦副磨损失效是制约我国铁路货车空气控制阀延长检修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2017年,对控制阀进行局部结构改进后其漏泄故障明显下降,但仍然存在滑阀工作面产生腐蚀状斑点、麻坑,节制阀工作面有划伤,有导致控制阀作用失效的风险。文章针对控制阀摩擦副存在的上述磨损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控制阀进行了对比耐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滑阀工件毛刺易加剧工件接触表面磨损,滑阀底面斑点主要因硅油气蚀磨损产生。文章最后对控制阀摩擦副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阀 摩擦副 货车 磨损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120阀的安定性裕量研究
6
作者 张杰 李巧银 +3 位作者 谢磊 全琼 陈太 高恒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针对我国货运列车意外紧急制动故障,提出应提高120阀的安定性裕量。从机车制动机排风能力的变化,分析了我国单车试验标准关于控制阀安定性与紧急灵敏度性能要求的变化,分析了AAR标准单车试验办法的演变,研究发现提高控制阀安定性是防止... 针对我国货运列车意外紧急制动故障,提出应提高120阀的安定性裕量。从机车制动机排风能力的变化,分析了我国单车试验标准关于控制阀安定性与紧急灵敏度性能要求的变化,分析了AAR标准单车试验办法的演变,研究发现提高控制阀安定性是防止意外紧急制动的有效措施。分析了120阀的单阀试验标准变化,基于机车的紧急排风能力、单阀试验与单车试验标准的关联性要求,提出了提高120阀安定性裕量的试验标准方案。通过列车试验发现,提高120阀安定性后,紧急制动波速约245~255 m/s,进一步提高常用制动波速,紧急制动波速能达到280~290 m/s,说明120阀安定性提高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120阀 意外紧急 安定性 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设计
7
作者 陈成 刘星 陈文兴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按照“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战略,文章对铁路货车车体表面标记喷涂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出一种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由移动小车、机械臂系统、紫外线喷码系统、检测系统、通信系统、软件系统及控制系... 按照“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战略,文章对铁路货车车体表面标记喷涂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出一种铁路货车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方案,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由移动小车、机械臂系统、紫外线喷码系统、检测系统、通信系统、软件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机械臂携带喷码系统实现标记自动快速喷涂。相比人工喷涂方式,自动喷涂单车车体标记效率提升20%以上,单车材料成本可节省15元。采用本方案设计的车体标记自动喷涂系统大幅提高喷涂效率,降低操作强度和材料成本,改善标记喷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车体 标记 自动喷涂系统 UV喷涂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路车轴标记识别算法研究
8
作者 雷随 曾爽爽 王诗堃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能够对铁路货车车轴标记进行自动识别录入,文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车轴标记的制造单位代号、锻造顺序号(轴号)、锻造年月、轴型等4种类型标记的整体自动识别算法。在对获取的轴端图像进行图像缩放、灰度处理及滤波处理... 为了能够对铁路货车车轴标记进行自动识别录入,文章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车轴标记的制造单位代号、锻造顺序号(轴号)、锻造年月、轴型等4种类型标记的整体自动识别算法。在对获取的轴端图像进行图像缩放、灰度处理及滤波处理等操作的基础上,采用圆检测和字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车轴标记各角度的倾斜校正和目标区域提取,采用图像投影法对字符区域进行行分割,依据字符排列规则对字符行进行字符分割,最后采用自适应图像增强联合Transformer自注意力的字符识别算法对字符进行识别,并构建了识别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针对车轴标记进行识别,整体字符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7%,最大计算耗时可控制在2 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机器视觉 车轴标记 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货车钩舌检修经济性研究
9
作者 王蒙 王岩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204-207,共4页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的载重、编组数量和列车周转率的提高导致了列车纵向作用力增大且作用频次增加,从而使车钩及钩舌的运用工况恶化且疲劳寿命大幅降低,疲劳裂纹目前成为钩舌的主要失效形式。钩舌疲劳失效比例升高导致了钩舌的检修及...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的载重、编组数量和列车周转率的提高导致了列车纵向作用力增大且作用频次增加,从而使车钩及钩舌的运用工况恶化且疲劳寿命大幅降低,疲劳裂纹目前成为钩舌的主要失效形式。钩舌疲劳失效比例升高导致了钩舌的检修及更换成本大幅增加,为了充分利用钩舌的使用寿命,降低钩舌检修维护成本,文章基于国家能源集团重载铁路货车用16H型钩舌的检修数据,统计得到了各种运用时间的钩舌因疲劳失效的报废率,从钩舌检修成本和剩余价值的角度提出了钩舌的合理报废年限,并建议依据合理报废年限优化现有的检修模式,从而为合理利用钩舌的使用寿命、降低钩舌检修维护成本以及完善钩舌检修规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货车 钩舌 疲劳 报废率 检修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自动驾驶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
10
作者 杜凯冰 张征方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文章研究了货运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具备感知、规划与控制的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列车已有的网络与信号系统。基于列车信号、线路信息数据与列车模型等,提出了一种符合列车驾驶特点的目标曲线规划方法,实时规... 文章研究了货运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具备感知、规划与控制的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列车已有的网络与信号系统。基于列车信号、线路信息数据与列车模型等,提出了一种符合列车驾驶特点的目标曲线规划方法,实时规划列车运行工况与目标力、目标空气制动减压量等信息。以目标曲线信息为控制前馈,采用带运行条件约束的前馈控制技术实时控制列车的运行。同时为了提高控制的精准性,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参数辨识技术,以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作为状态量,进行列车参数辨识。根据提出的规划-控制-参数辨识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框架,在试验列车上成功开展了零速启动至加速、区间运行、减速停车到零的全线路列车自动驾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控制方法实用性强,符合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自动驾驶 运动规划 前馈控制 参数辨识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整车振动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11
作者 孙雪伟 王俊龙 +1 位作者 张强 王帅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随着铁路货车载重及运营速度的提高,车辆所受的振动载荷条件产生了较大变化,在降低车辆自重、增加载重,提高运营速度的同时,如何均衡车辆轻量化设计与车辆结构振动失效之间的矛盾,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介绍了铁路货车... 随着铁路货车载重及运营速度的提高,车辆所受的振动载荷条件产生了较大变化,在降低车辆自重、增加载重,提高运营速度的同时,如何均衡车辆轻量化设计与车辆结构振动失效之间的矛盾,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介绍了铁路货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整车振动试验方法,并将该试验方法应用于某型平车的研制过程中,获取了该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指标、整车自振特性参数,为评估该车辆振动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振动模态 线路测试 振动试验 平稳性 自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敞车车门辅助拆装装置研究与设计
12
作者 高善兵 高延鹏 +2 位作者 王汝峰 房宏志 黄振山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货车的运量和运输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敞车车门的维护和更换作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拆装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路货车敞车车门辅助拆装... 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货车的运量和运输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敞车车门的维护和更换作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拆装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路货车敞车车门辅助拆装装置,该装置通过电动和液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车门快速、安全的拆装。研究主要围绕装置的设计理念、系统组成、技术参数等方面展开,并介绍了其技术创新点。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显著提高了拆装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敞车车门 辅助拆装装置 电动控制 工作效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铁路货车制动率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13
作者 李静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针对现有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精度低、空车和重车之间制动率差异大、列车纵向冲动大、轮轨磨耗严重及故障定位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化、精确化制动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控制单元,利用采集的车体下移量控制制动缸压力值... 针对现有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精度低、空车和重车之间制动率差异大、列车纵向冲动大、轮轨磨耗严重及故障定位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化、精确化制动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控制单元,利用采集的车体下移量控制制动缸压力值,实现对铁路货车空、重车制动率的精准控制,克服传统装置的技术难点;同时,对铁路货车制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可视化,便于故障精准定位及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制动率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缓冲器服役状态下的阻抗特性数值模拟
14
作者 杨亮亮 罗世辉 +1 位作者 傅茂海 曾文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5,共9页
为了评估MT-2型缓冲器的服役性能,根据大修规程和实际运用经验,建立考虑侧楔块磨耗和弹簧断裂的缓冲器退化模型,分析服役状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以车辆冲击条件下的缓冲器性能指标极限为边界条件,对侧楔块磨耗安全限度和弹簧断裂风... 为了评估MT-2型缓冲器的服役性能,根据大修规程和实际运用经验,建立考虑侧楔块磨耗和弹簧断裂的缓冲器退化模型,分析服役状态对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以车辆冲击条件下的缓冲器性能指标极限为边界条件,对侧楔块磨耗安全限度和弹簧断裂风险等级进行界定。结果表明:侧楔块主摩擦面呈凹型磨耗状态会引起阻抗特性显著退化,当其分布在中央1/2区域时,磨耗的安全限度为0.5 mm,远小于现有大修限度1 mm;主弹簧外簧呈断裂接触状态也会引起阻抗特性显著退化,此时最大阻抗力和半行程容量指标均已超出限值,缓冲器处于迫切的风险状态。因此,建议缓冲器侧楔块大修限度应结合具体磨耗形状和位置综合考虑,且在非大修期间应对缓冲器外簧状态进行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摩擦缓冲器 阻抗特性 数值模拟 安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载组合式小轮径货车转向架车轮型面优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曹玉峰 张卫华 +2 位作者 祁亚运 池茂儒 王洪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254,272,共8页
小轮径转向架技术是驼背运输车辆的关键技术,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车轮型面磨耗问题严重,对其动力学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服役性能,对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车轮型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动力学模型,然后... 小轮径转向架技术是驼背运输车辆的关键技术,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车轮型面磨耗问题严重,对其动力学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服役性能,对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车轮型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轮径差反向设计方法对车轮型面进行优化,最后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对优化后型面的车辆动力学性能和磨耗特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型面进一步降低了车轮等效锥度,同时减小了轮轨法向接触应力。通过对比优化前后动力学特性,优化后车轮型面有效提升了空重车状态下的临界速度,空车临界速度较LM踏面提高23.3%,重车临界速度较LM踏面增大17.54%。同时优化后型面有效提升了车辆的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最后利用车轮磨耗模型计算了直线段和曲线段的车轮磨耗,优化后曲线外侧车轮磨耗最大深度减小54.8%,曲线内侧车轮磨耗最大深度减小48.13%,型面优化可以有效减小小轮径低地板驮背车直线段和曲线段的车轮磨耗,为抑制车轮磨耗,提升服役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货车 小轮径转向架 反向设计法 车轮型面优化 车轮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在铁路货车上的工程应用
16
作者 邵文东 赵尚超 +3 位作者 李强 裴宪军 马巧艳 李向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I0009,I0010,共10页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讨结构应变法的使用条件.最后,将虚拟台架与结构应力变结合开展了快捷货车的低周疲劳寿命分析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方法及其计算程序,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在150 MPa以内时,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能够解决铁路货车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差值超过150 MPa后,随着结构应力的增加,误差也增加.该文的研究为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低周疲劳 结构应变法 虚拟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铁路货车标识喷涂机器人视觉导航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二斌 王永刚 杨翠萍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避免铁路货车标识喷涂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为目的,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铁路货车标识喷涂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该系统使用喷涂机器人喷漆装置上的数码相机拍摄喷涂位置边界图像,经由工业交换机连接无线传感网络,将喷涂位置... 以避免铁路货车标识喷涂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为目的,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铁路货车标识喷涂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该系统使用喷涂机器人喷漆装置上的数码相机拍摄喷涂位置边界图像,经由工业交换机连接无线传感网络,将喷涂位置边界图像传输至单片机内。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层连接单片机,并调用逻辑运算层内图像预处理模块,对喷涂位置边界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自适应中值滤波处理后,得到最终喷涂位置边界线图像,依据该图像使用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喷涂边界线跟踪方法,跟踪喷涂边界线位置实现喷涂机器人喷涂视觉导航。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备良好的图像预处理能力和喷涂机器人视觉导航能力,应用性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 铁路货车标识 喷涂机器人 视觉导航系统 图像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对横移量的货车轮对状态识别研究
18
作者 刘霄 曹政祥 +2 位作者 卢小永 魏来 彭莘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8,共10页
铁路重载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新方向。轮对故障威胁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有必要对货车轮对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车轮状态的预判,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提高维修效率。基于轨边监测装置,对货车轮对横向偏移... 铁路重载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新方向。轮对故障威胁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有必要对货车轮对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车轮状态的预判,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提高维修效率。基于轨边监测装置,对货车轮对横向偏移量进行实时监测,定义轮对横向偏移量并分析其与轮对蛇行失稳的关系,提出基于轮轨横向偏移量的蛇行失稳状态判定方法及限值。通过建立货车-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轮对横向偏移量与轮径差的映射关系,并排除轮对蛇行失稳导致的轮径差反演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轮对横移量评判车辆的失稳状态并反演轮径差,实现货车轮对状态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横向偏移量 蛇行失稳 轮径差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状态多维度评估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建喜 崔涛 赵斌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种类较多,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特征频率获取难度较大,且部件正常运行时也会产生一定振动,从而导致故障信号呈现多维状态,对故障判断会产生干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状态多维度... 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种类较多,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特征频率获取难度较大,且部件正常运行时也会产生一定振动,从而导致故障信号呈现多维状态,对故障判断会产生干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状态多维度评估建模方法;根据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结构,通过考虑滚子数、接触角、径向间隙等因素,计算各个单元特征频率;基于此,构建多维度综合评价模型,对轮轴类部件故障状态完成多维度等级评估,以此确定出相应的故障等级,实现铁路货车轮轴类部件故障状态多维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精度高,且评估耗时低于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轮轴 故障诊断 多维度评估模型 故障等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标识智能机器人喷涂路径自动生成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常庆 王子浩 +1 位作者 安国强 王印辉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提升铁路货车标识机器人喷涂质量,准确执行标识喷涂指令,设计铁路货车标识智能机器人喷涂路径自动生成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下达铁路货车标识喷涂指令,系统控制自动导引运载子系统搭载机器人移动至待喷涂工位,同时采用点云技术自动... 为提升铁路货车标识机器人喷涂质量,准确执行标识喷涂指令,设计铁路货车标识智能机器人喷涂路径自动生成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下达铁路货车标识喷涂指令,系统控制自动导引运载子系统搭载机器人移动至待喷涂工位,同时采用点云技术自动生成喷涂路径,子系统依据生成路径。获取标识漏模库中的标识漏模,结合辅助子系统完成标识喷涂,将喷涂结果图片回传至电气智能控制子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搭载喷涂机器人达到目标位置,且准确避开障碍物。在误差均低于1 mm的情况下,完成指定位置喷涂操作,喷涂重叠率结果100%,喷涂后的标识视觉效果清晰,没有发生模糊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标识 智能机器人 喷涂路径 标识漏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