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1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矿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氧化Fe^(2+)的电化学动力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宏煦 苍大强 +1 位作者 董清海 王淀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34-1640,共7页
研究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溶液氧化还原电位φ与Fe2+氧化的内在联系,得到φ随溶液ln[c(Fe3+)/c(Fe2+)]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研究Fe2+、细菌浓度、温度变化时Fe2+氧化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在给定条件下,当溶液中Fe2+浓度较低时,... 研究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溶液氧化还原电位φ与Fe2+氧化的内在联系,得到φ随溶液ln[c(Fe3+)/c(Fe2+)]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研究Fe2+、细菌浓度、温度变化时Fe2+氧化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在给定条件下,当溶液中Fe2+浓度较低时,随着Fe2+浓度的上升,Fe2+的氧化速率加快,而当Fe2+浓度在5 kg/m3以上时,Fe2+浓度的增加不但不会促使氧化速率加快,反而会抑制Fe2+的氧化;细菌浓度的增加,氧化速率随之上升,当细菌浓度在1.25×108cells/dm3以上时,氧化速率随细菌浓度的增加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温度在20~35℃范围时,温度的升高会加快细菌氧化Fe2+的速率,当温度再升高,则会抑制Fe2+的氧化。通过一系列电化学与生物化学分析,导出了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生长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出活化能Ea、频率因子K0、表观饱和常数Km和单元附着系数Ki′等动力学参数的值;动力学模型能很好说明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 浸出 生物冶金 混合电位 动力学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重金属富集植物腐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莉 陈晓明 +2 位作者 肖伟 张祥辉 罗学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0-2430,共11页
为了获得重金属富集植物生物法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探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在不同接种量和不同浓度底物添加剂(S0、Na2S2O_3、Fe SO4、Fe S和Fe0)条件... 为了获得重金属富集植物生物法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探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在不同接种量和不同浓度底物添加剂(S0、Na2S2O_3、Fe SO4、Fe S和Fe0)条件下对黑麦草的腐蚀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其对细胞壁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具有较好的腐蚀作用,各接种量(5%~15%)之间差异较小,反应第10 d,10%接种量处理组中黑麦草的纤维素降解率达40.97%,半纤维素降解率达77.49%,木质素降解率达19.33%。投加底物添加剂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纤维素降解率有明显提高。总体来看,添加14 g·L^(-1)的S0对黑麦草的降解效果较好,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31%、82.29%、26.02%,此条件下铀、铬、镉的浸出效率均较高。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底物添加剂的作用下,除Fe S、Fe0处理组外,其他各处理组的pH值均呈下降趋势,反应10 d后,pH值最低降至1.0左右,pH值的降低能有效提高半纤维素降解率,但与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无明显关系。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细胞壁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黑麦草具有很好的腐蚀效果,并且能充分利用底物添加剂提高黑麦草中纤维素降解率。后期需进一步考虑提高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木质素的降解效率及黑麦草中重金属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氧化亚铁硫杆 腐蚀作用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医院21例诺卡菌病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梁冰 袁文清 +4 位作者 赵亮 张新丽 胡春霞 胡敬华 王海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 分析诺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诺卡菌的耐药性,以提高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菌药敏结果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1例诺... 目的 分析诺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诺卡菌的耐药性,以提高该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菌药敏结果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1例诺卡菌病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2~91岁,肺诺卡菌病15例,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胸膜炎、淋巴结炎和播散性诺卡菌病,有15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红细胞沉降率、 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21株诺卡菌中圣乔治诺卡菌4株,巴西诺卡菌、脓肿诺卡菌、亚洲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和北京诺卡菌各2株,脓液诺卡菌、星型诺卡菌、皮疽诺卡菌、肺炎诺卡菌和天美诺卡菌各1株,仅鉴定到诺卡菌属2株。21株诺卡菌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头孢噻肟、莫西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对头孢吡肟、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和克拉霉素敏感率较低。不同诺卡菌种的抗生素敏感性存在差异。21例诺卡菌病患者中,2例转院,2例死亡,2例治疗措施不明确;15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其中在磺胺类基础上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11例,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4例。结论 诺卡菌病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且不同诺卡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需要实验室提供给临床准确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诺卡 临床特征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和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施林林 王杰 +4 位作者 沈明星 梅丽娟 邓金花 王海候 陆长婴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为理清蟹塘水生植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学贡献,实验设置伊乐藻(EN)、浮床蕹菜(IA)和浮床水稻(OS)三种水生植物处理,并对螃蟹产量、水体质量、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植物对螃蟹产量... 为理清蟹塘水生植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学贡献,实验设置伊乐藻(EN)、浮床蕹菜(IA)和浮床水稻(OS)三种水生植物处理,并对螃蟹产量、水体质量、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植物对螃蟹产量和水质均有显著影响,其中IA处理螃蟹产量较高且水质显著提升。水生植物同时显著改变了浮游菌群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浮游菌群中α-变形菌门、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主要类群(>10%);肠道菌群中软壁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要类群(>10%)。值得注意的是,IA处理肠道菌群具有更高的潜在有益菌和更低的潜在致病菌。同时,水生植物也显著改变浮游菌群和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其中IA处理α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余处理,群落更稳定。降维分析表明水生植物处理后浮游菌群分组差异明显,且水体pH和硝态氮是主要环境驱动因子。PICRUSt2功能预测揭示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的影响主要涉及微生物碳氮和能量代谢,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涉及蛋白质输出与同源重组。结果表明,蟹塘水生植物对浮游和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蟹塘水生植物,以提升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水生植物 浮游 水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梭菌上清增强肝纤维化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肝脏炎症
5
作者 陈曦 张艾煜 +3 位作者 康桐 孔光耀 杨军 赵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共持续10周。造模2周后,Model+S组用细菌上清灌胃处理8周。HE染色观察结肠和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过碘酸雪夫染色、ELISA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探针检测肠屏障功能损伤,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qPCR和ELISA检测肠道屏障功能、肝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肠道损伤程度和促炎因子表达降低,多种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外周血中FITC-Dextran和肝脏脂多糖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改善。此外,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的肝脏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但肝脏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Tlr4、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以及IL-6浓度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普拉梭菌上清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失调,减轻肝脏炎症,但不影响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 肠道屏障功能 肝纤维化 肠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6
作者 顾丹丹 董雪 +3 位作者 张金秀 王晓茹 赵宗硕 王立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245,共9页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并分析菌粮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为1:0.9(g:mL)、基质起始p H为7.0、接种量为5块(直径0.8 cm的菌丝块)、发酵天数为10 d,该条件下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粗纤维含量为4.09%,NSP含量为9.31%。与发酵前相比,小麦羊肚菌菌粮表面出现孔洞,沟壑增多,褶皱加深,菌粮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78.79%,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17.79%;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增加了43.70%、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降低了19.24%、总膳食纤维TDF在发酵前后变化不明显。发酵后菌粮的持水性、吸附不饱和脂肪酸能力、吸附饱和脂肪酸能力和溶胀性分别增加了77.84%,11.49%、25.00%、26.00%;在模拟人体胃和小肠的环境下对胆固醇吸附率分别提高了86.29%、290.14%。发酵后菌粮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1.29%、14.54%、490.68%、10.80%。该工艺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可显著提升小麦的营养价值、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开发小麦羊肚菌菌粮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固态发酵 工艺优化 营养成分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tcdA和tcdB基因绝对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7
作者 古文鹏 贾森泉 +5 位作者 周永明 尹建雯 赵世文 赵晓南 吴媛 伏晓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SYBR染料法的能够精确定量艰难梭菌主要毒素tcdA和tcdB基因表达量的绝对定量PCR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以CD12038艰难梭菌参考菌株为研究对象,扩增tcdA和tcdB基因的部分片段,然后将二者克隆到pUC57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鉴定。... 目的建立基于SYBR染料法的能够精确定量艰难梭菌主要毒素tcdA和tcdB基因表达量的绝对定量PCR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以CD12038艰难梭菌参考菌株为研究对象,扩增tcdA和tcdB基因的部分片段,然后将二者克隆到pUC57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鉴定。采用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SYBR荧光染料法进行qPCR扩增,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在4种主要的产毒性艰难梭菌流行参考菌株中验证菌株培养后tcdA和tcdB基因的拷贝数。结果本研究建立了能够精确定量产毒性艰难梭菌tcdA和tcdB基因拷贝数的绝对定量PCR方法,其中tcdA基因的线性范围为(2.71×10^(2)~2.71×10^(9))拷贝/μL,灵敏性为(324.70±33.42)拷贝/μL,批内变异系数(CV)为0.60%~1.12%,批间CV为0.57%~0.92%。tcdB基因的线性范围为(2.59×10^(2)~2.59×10^(9))拷贝/μL,灵敏性为(539.05±133.28)拷贝/μL,批内CV为0.37%~1.61%,批间CV为0.84%~1.76%。2个基因的溶解曲线均呈现单一峰值,特异性良好。对4种产毒性艰难梭菌参考菌株培养24 h后的tcdA和tcdB基因拷贝数研究结果显示,R20291(ST1/RT027)菌株的tcdA和tcdB基因表达水平最高,而其余3个菌株的表达水平较为相似。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产毒性艰难梭菌tcdA和tcdB基因的绝对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广、灵敏性高、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良好等特点,为后续艰难梭菌主要毒素基因的精确定量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 tcdA tcdB 绝对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胁迫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逆境生理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娟 宋洁 +2 位作者 刘晓红 王旭 李晓红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以‘六妹’羊肚菌菌丝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设置终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ol·L^(-1)的KCl处理,研究了钾盐胁迫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耐盐生理研究及... 以‘六妹’羊肚菌菌丝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设置终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ol·L^(-1)的KCl处理,研究了钾盐胁迫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耐盐生理研究及栽培条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培养基中KCl浓度的升高,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菌丝纤细、分枝增多,黄色素增多,无法形成菌核,生长速度下降,生长速度抑制率为23.00%~76.11%。随KCl胁迫浓度的增加,‘六妹’羊肚菌菌丝中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升高趋势。抗氧化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0.3 mol·L^(-1)KCl处理下达到最高值。抗氧化酶基因MnSOD、CAT1、GPX和GR的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在0.3 mol·L^(-1)K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综上,钾盐胁迫抑制‘六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加快菌丝老化,促进菌丝体中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的增加。在低浓度钾盐胁迫下,羊肚菌菌丝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关键基因的表达,启动抗氧化酶系统来减少菌丝氧化损伤,而在高浓度钾盐胁迫下,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下降,酶活性受到抑制,羊肚菌菌丝体通过提高抗氧化物质ASA和GSH含量应对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胁迫 羊肚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9
作者 李梦薇 韦柳华 +5 位作者 罗国兰 朱虹贞 林盛张 陈丽坤 蒋利君 王海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共收集到临床分离株26 2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9%,革兰阴性菌72.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0.0%和 72.2%。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均未发现两者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但有少数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分别为691株和123株;两组菌株中PRSP分别为0.4%和1.6%,但均未发现有中介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的检出率三年间分别为1.2%、1.2%、13.8%;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菌株(CRPae 和CRAba)三年间分别为10.7%、17.5%、14.3%和68.4%、75.2%、77.3%。1 26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各为84.6%和15.4%,两组菌株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9.4%和46.8%;产酶株对氨苄西林耐药,但在不产酶株中已经发现有少数的氨苄西林耐药(BLNAR)株,其检出率为27.0%。结论 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严峻,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菌株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和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及CRO的主动筛查。临床应多送检疑似感染部位的标本,在药敏报告发出前首先经验用药,待收到药敏报告后,再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药敏试验 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仪 碳青霉烯类耐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10
作者 吕志勇 董方 +4 位作者 孟庆盈 甄景慧 周为 刘锡青 安璟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和CLSI M100...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和CLSI M100 2022年版本折点标准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菌株24 904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49.4%和50.6%。革兰阳性菌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0%)和肺炎链球菌(8.9%),革兰阴性菌分离前三位为克雷伯菌属(8.6%)、铜绿假单胞菌(8.6%)和流感嗜血杆菌(8.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检出率为30.9%和82.7%。发现32株脑脊液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有24株(75.0%)细菌对青霉素耐药。2 195株非脑脊液分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6%。发现5株屎肠球菌和10株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2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为69.0%,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为9.7%。肺炎克雷伯菌ESBL的检出率为73.7%,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37.2%。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9%、59.3%。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8.3%。结论 儿童群体中多重耐药的形势严峻,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率的上升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物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发酵乳制品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
11
作者 李文廷 叶沛 +4 位作者 刘玲 陶蓉蓉 张瑞雨 师真 蒋孟圆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3,共8页
该研究采用液液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发酵乳制品中的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两种细菌毒素进行监测分析,以防控细菌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发酵乳制品为基质,通过考察提取试剂、净化剂和盐析剂以及仪器参数对两种细菌... 该研究采用液液萃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发酵乳制品中的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两种细菌毒素进行监测分析,以防控细菌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发酵乳制品为基质,通过考察提取试剂、净化剂和盐析剂以及仪器参数对两种细菌毒素测定效果的影响,确定前处理条件为采用90%丙酮-1%甲酸溶液涡旋提取,高速离心浓缩,经0.22μm滤膜过滤后进行检测。在最佳条件下,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在1~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75、0.11μ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0.8%~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80%~6.1%。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更高效便捷,且无需前处理净化操作,展现了更佳的提取率、更高的灵敏度及更强的准确性,适用于发酵乳制品尤其是批量样品中米酵菌酸和异米酵菌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制品 米酵 异米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的肠道菌群特征
12
作者 张秋萍 徐倩 +4 位作者 田华君 褚羽丹 何俊良 马国强 邱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51-3060,共10页
背景:了解运动员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确定相关运动项目的最佳肠道微生物组成,寻求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的有效途径,并为个性化营养方案提供独特视角。目的:总结运动员的肠道菌群特征,从运动训练和饮食摄入两方面阐述影响运动... 背景:了解运动员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确定相关运动项目的最佳肠道微生物组成,寻求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的有效途径,并为个性化营养方案提供独特视角。目的:总结运动员的肠道菌群特征,从运动训练和饮食摄入两方面阐述影响运动员肠道菌群特征的重要因素。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004-2024年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icrobiota,microbiome,athlete,exercise,training,diet,nutrition,dietary fiber,protein,ketogenic,fat”,中文检索词为“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运动员,训练,比赛,饮食,营养”。排除研究质量较差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后,最终纳入65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普通人群相比,精英运动员的肠道菌群以α多样性增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健康有益菌丰度增加、有助于运动表现的功能途径富集为主要特征;②项目类型和训练负荷与运动员肠道菌群物种结构及功能表达密切相关;③由代谢物介导的宿主与肠道微生物间的双向交流,是运动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机制;④阶段训练通常能够引发肠道微生物群产生适应性变化,并且菌群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具有持续效应;⑤宏量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组合形式能够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并与运动训练发挥协同叠加或削弱抵消的作用;⑥未来应持续加强对运动员肠道菌群的相关探索,明确因果关系,建立运动训练干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运动员 运动 训练 饮食 肠道微生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林下栽培的羊肚菌菌株筛选
13
作者 沈新芬 郁巍 +2 位作者 李增红 王婷 刘小英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林下栽培的高产优良羊肚菌菌株。方法:比较5个羊肚菌菌株的平板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在林地小拱棚栽培播种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等表现。结果:羊肚菌菌株LG1、YB3产量高,菌丝生长表现较好,子实体形态优良,... 目的:筛选出适宜林下栽培的高产优良羊肚菌菌株。方法:比较5个羊肚菌菌株的平板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在林地小拱棚栽培播种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等表现。结果:羊肚菌菌株LG1、YB3产量高,菌丝生长表现较好,子实体形态优良,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林下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栽培 比较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连作障碍中菌丝生长的自毒作用
14
作者 姚春馨 余萍 +4 位作者 张蔓 王鹏 陶南 刘庆洪 田果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株YMe151为供试材料,研究含羊肚菌发酵液、出菇土壤浸提液、子实体水提液的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自毒作用,并分析羊肚菌连作土壤与未连作土壤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羊肚菌发酵液、...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株YMe151为供试材料,研究含羊肚菌发酵液、出菇土壤浸提液、子实体水提液的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自毒作用,并分析羊肚菌连作土壤与未连作土壤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羊肚菌发酵液、出菇土壤浸提液、子实体水提液的含量较高时,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生物量减少。羊肚菌连作土壤与未连作土壤代谢物相比,有12个差异代谢物,其中β-L-二氧戊环胞嘧啶核苷、多巴胺醌、赤霉素A29、13-L-羟基亚油酸、(8S,9S,10S,11S,13S,14S,17R)-11,17-二羟基-17-(2-羟基乙酰基)-10,13-二甲基-9-壬基-1,2,6,7,8,11,12,14,15,16-十氢旋流五(a)菲-3-酮、棕榈油酰胺丰度上调;反式异阿魏酸、α-亚甲基-γ-丁内酯、4-O-甲基-12-O-十四酰基樟脑13-乙酸酯、N,N-十二烷基二甲基胺氮氧化物、二氢鞘氨醇、10, 20-二羟基二十烷酸丰度下调。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羊肚菌连作障碍作用机制,并为羊肚菌连作障碍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自毒作用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丁酸梭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齐富刚 邹文瑞 +5 位作者 魏冬霞 王权 吴建顾 卫少松 林阿朋 袁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2,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丁酸梭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600尾大口黑鲈幼鱼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0.5%丁酸梭菌组(基础饲料+0.5%丁酸梭菌菌液)、1.0%丁酸梭菌组(基础饲料+1.0%丁酸梭菌菌...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丁酸梭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600尾大口黑鲈幼鱼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0.5%丁酸梭菌组(基础饲料+0.5%丁酸梭菌菌液)、1.0%丁酸梭菌组(基础饲料+1.0%丁酸梭菌菌液)、2.0%丁酸梭菌组(基础饲料+2.0%丁酸梭菌菌液),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试验为期56 d。结果发现:1.0%丁酸梭菌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高于其他几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丁酸梭菌水平下幼鱼肠道糜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高于对照组,1.0%丁酸梭菌组肠道糜蛋白酶活性更高(P<0.05);各丁梭酸菌水平组血清超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丁酸梭菌、2.0%丁酸梭菌组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鱼体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丁酸梭菌添加水平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丁酸梭 消化酶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对ICIs治疗的影响
16
作者 张华 邹善思 +3 位作者 张亚玲 朱燃培 李小青 郑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6,共7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中医药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白酶高温菌株筛选及豆粕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17
作者 张军燕 张焕新 +4 位作者 吴平 刘萍 黄延莉 代春华 何荣海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80 g/mL、发酵温度55℃、接种量10^(7)CFU/g含水基质、相对湿度80%、发酵时间50 h、MgSO_(4)质量分数0.12%。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4.92%升高至18.57%,总蛋白质量分数由40.42%增加至47.95%,胰蛋白酶抑制剂质量分数则由8.19 mg/kg降低至3.1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株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木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8
作者 雷湘兰 师丽敏 +5 位作者 邵明英 彭宇轩 沈振国 孙倩 王宇鸿 赵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09,共6页
研究旨在评估胆木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C57BL/6J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胆木(LDM)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的胆木提取物,高剂... 研究旨在评估胆木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C57BL/6J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胆木(LDM)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的胆木提取物,高剂量胆木(HDM)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0 mg/kg的胆木提取物,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CON组相比,HDM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提高了8.21%和7.27%。②与CON组相比,LDM组和HDM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提高了6.68%和7.12%,HDM组的免疫球蛋白G(lgG)水平显著升高(P<0.05),提高了8.89%。③与CON组相比,LDM组和HDM组另枝菌属(Alistipe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Lachnospiraceae_UCG-006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ulum)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HDM组杜博氏菌属(Dubosiell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在小鼠饲粮中添加胆木提取物,可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提取物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 物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9
作者 李燕 郑路 +4 位作者 汤茹 魏健 石佩 李战 王有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0,共9页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收集新鲜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结构、物种群落构成的影响,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粪便代谢产物变化,揭示肠道菌群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变化。结果:与LD组相比,LL组体重、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门分类水平,LL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增高,拟杆菌门比例降低;从属水平分类,LL组拟杆菌、普雷沃氏菌_UCG-001丰度明显降低,而乳酸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Odo菌属丰度显著增加;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鉴定的粪便差异代谢物分别为65和73个,涉及6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分别为ABC转运蛋白、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和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通路。结论:持续光照小鼠具有特异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光照 生物钟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州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抗氧化益生菌的筛选
20
作者 周闯 宋俊雅 +6 位作者 张华 许志芹 乔怡然 时璐 王星迪 萨吉代姆·麦麦提 张海彬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旨在从新疆克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良好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菌株。通过耐过氧化氢(H_(2)O_(2))试验、自由基清除或抑制试验,初步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良好的菌株,建立H_(2)O_(2)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比... 旨在从新疆克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良好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菌株。通过耐过氧化氢(H_(2)O_(2))试验、自由基清除或抑制试验,初步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良好的菌株,建立H_(2)O_(2)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比较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400μmol·L^(-1) H_(2)O_(2)处理3 h)以及JK-8+H_(2)O_(2)组、JK-16+H_(2)O_(2)组、JK-23+H_(2)O_(2)组、JK-24+H_(2)O_(2)组(分别用菌株JK-8、JK-16、JK-23、JK-24无细胞提取物处理6 h后400μmol·L^(-1) H_(2)O_(2)处理3 h)细胞存活状态,筛选出抗氧化效果最好的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结果:从28株益生菌中筛选出8株H_(2)O_(2)耐受能力强的菌株。复筛发现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JK-23,无细胞提取物清除率为64.93%,菌体混悬液清除率为87.10%,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的菌体混悬液(P<0.05);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最强的菌体混悬液是JK-16且活力为43.00 U·mL^(-1),最强的无细胞提取物是JK-24且活力为39.59 U·mL^(-1);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最强的菌体混悬液是JK-23且活力为74.57 U·L^(-1),最强的无细胞提取物是JK-8且活力为118.63 U·L^(-1)。4株菌均能缓解H_(2)O_(2)诱导的IPEC-J2细胞的氧化损伤,JK-23缓解效果最好,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高达84.59%。经16S rRNA分析,JK-23被鉴定为加纳醋杆菌(Acetobacter ghanensi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为饲料和食品加工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菌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州 传统发酵乳制品 益生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