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0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REOCHEMISTRY OF THE BENZILIC ACID-TYPE REARRANGEMENT IN BASE-CATALYZED AUTOXIDATION OF 3α,5-CYCLO-5α-CHOLESTANE-6-ONE
1
作者 Jia Sheng GUO Xiao Tian LIA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0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89-190,共2页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hydroxy acid 2, a product from base-catalyzed autoxidation of 3α,5-cyclo-5α-cholestane-6-one,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NMR techniqu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2 was discu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hydroxy acid 2, a product from base-catalyzed autoxidation of 3α,5-cyclo-5α-cholestane-6-one,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NMR technique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2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CYCLO-5 STEREOCHEMISTRY OF THE BENZILIC acid-type REARRANGEMENT IN BASE-CATALYZED AUTOXIDATION OF 3 CHOLESTANE-6-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相关蛋白1介导自噬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婷婷 郭静 +3 位作者 常宇 马军伟 冯蓓 胡云峰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胃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癌症相关的主要死因之一。化疗是晚期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而化疗耐药性是胃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自噬调控胃癌的发展与化疗耐药性。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相关蛋白... 胃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癌症相关的主要死因之一。化疗是晚期胃癌的常规治疗方法,而化疗耐药性是胃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自噬调控胃癌的发展与化疗耐药性。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相关蛋白1(GABARAPL1)是一种泛素样蛋白,在自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GABARAPL1轴可能是胃癌发展、化疗耐药的关键机制。本文就GABARAPL1调控自噬的机制及其对胃癌发展、化疗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ABA A型受体相关蛋白1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性淀粉对胰岛素抵抗的HepG2改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李寒菊 樊树理 +3 位作者 邢宏宇 尹幸念 吴建美 陈大方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被消化后所得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构成比。高糖高胰岛素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HepG2细胞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浓度(0.01,0.1,1μ...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被消化后所得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构成比。高糖高胰岛素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HepG2细胞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浓度(0.01,0.1,1μmol/L)SCFA对IR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内AMPK、Akt、PI3K、GLUT2、GLUT4蛋白表达和mRNA含量的影响,探究马铃薯RS消化所得SCFA对IRHepG2细胞改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消化马铃薯RS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比例为2∶4∶1;葡萄糖30 mmol/L、胰岛素1μmol/L为IR造模适宜条件;SCFA能增加IR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提高AMPK、AKT、PI3K、GLUT 2、GLUT 4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论:马铃薯RS消化所得SCFA可以通过增强AMPK、PI3K/AKT信号通路和GLUT 2/GLUT 4靶蛋白对葡萄糖的转运,增加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改善细胞IR,且起效浓度低、生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短链脂肪酸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1、LC3Ⅱ及TSHZ3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手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分析
4
作者 曹建伟 穆一姝 +2 位作者 付国 赵华才 高丹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目的 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LA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及锌指同源盒3(TSHZ3)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手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96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所... 目的 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LA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及锌指同源盒3(TSHZ3)水平对膀胱癌诊断和手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96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及无复发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LAT1、LC3Ⅱ及TSHZ3蛋白阳性表达。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AT1、LC3Ⅱ及TSHZ3蛋白阳性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特征LAT1、LC3Ⅱ及TSHZ3蛋白阳性表达;比较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蛋白LAT1、LC3Ⅱ及TSHZ3阳性表达。采用ROC曲线分析LAT1、LC3Ⅱ及TSHZ3表达对膀胱癌及术后复发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T1、LC3Ⅱ及TSHZ3表达与术后复发关系。结果 癌组织LA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而LC3Ⅱ及TSHZ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最大径LAT1、LC3Ⅱ及TSHZ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期LAT1阳性表达率高于Ta期,淋巴结转移LAT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T1期LC3Ⅱ和TSHZ3阳性表达率低于Ta期,淋巴结转移LC3Ⅱ和TSHZ3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均P<0.05)。复发组LAT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复发组,而LC3Ⅱ和TSHZ3阳性表达率低于无复发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膀胱癌预测中,LAT1灵敏度92.20%,特异度为88.90%;LC3Ⅱ灵敏度100.00%,特异度为86.70%;TSHZ3灵敏度91.10%,特异度为91.10%。ROC曲线分析显示,膀胱癌术后复发预测中,LAT1灵敏度87.50%,特异度为92.20%;LC3Ⅱ灵敏度96.90%,特异度为79.70%;TSHZ3灵敏度78.10%,特异度为95.3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T1高表达、LC3Ⅱ低表达及TSHZ3低表达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LAT1呈高表达而LC3Ⅱ和TSHZ3呈低表达,LAT1、LC3Ⅱ、TSHZ3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对预测膀胱癌及术后复发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锌指同源框蛋白3 膀胱癌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中GABABR对可卡因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丁晨哲 夏建学 +3 位作者 罗东阳 张学兵 张文娟 兰彦平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核(NAc)中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对可卡因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可卡因依赖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GABABR激动剂巴氯芬(BLF)组,每组20只,应用条件性位置偏...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核(NAc)中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对可卡因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可卡因依赖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GABABR激动剂巴氯芬(BLF)组,每组20只,应用条件性位置偏好(CPP)实验来评价大鼠对可卡因的依赖程度,通过IntelliCage全自动监测系统来观察NAc中GABABR对可卡因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CPP实验结果表明,3组大鼠给予可卡因干预后,在伴药箱的停留时间明显增长,出入次数明显增加。鼻触学习中,BLF组大鼠在给药2 h内的饮水次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空间探索测试中,BLF组大鼠访问先前开放角落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Ac中GA BABR参与可卡因成瘾的调节,其激动剂BLF可使依赖可卡因的大鼠出现戒断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隔核 药物成瘾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 巴氯芬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黏土型锂矿中石英的高效回收利用研究
6
作者 朱国庆 夏亮 +2 位作者 吴磊 余长军 杜淑华 《非金属矿》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皖南某黏土型锂矿含0.23%Li_(2)O,锂元素主要赋存于热液蚀变矿物内,以锂绿泥石形式存在。由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该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正长石、斜绿泥石、白云母、钠长石。由于该锂矿品位低,提锂尾矿产率大,为优化矿产资源的综... 皖南某黏土型锂矿含0.23%Li_(2)O,锂元素主要赋存于热液蚀变矿物内,以锂绿泥石形式存在。由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该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正长石、斜绿泥石、白云母、钠长石。由于该锂矿品位低,提锂尾矿产率大,为优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本试验对该黏土型锂矿中石英进行了回收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分-磨矿-擦洗脱泥-磁选-浮选的工艺流程,获得的浮选石英精矿产率为8.42%,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99.16%;对浮选石英精矿进行热压酸浸后,SiO_(2)含量为99.973%,杂质总含量为266.84μg/g,达到了低端高纯石英砂标准。通过试验研究,该黏土型锂矿中的石英得到有效回收,减少了提锂工艺入选量和尾矿排放量,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为该类型锂矿中石英资源的高效回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型锂矿 石英 浮选 热压酸浸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与2型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明华 安亚琴 +4 位作者 孙丽静 张静歌 张玲玲 王丽 游向东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接收的T2DM病人3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进一步将...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接收的T2DM病人3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CAP组(165例)和无CAP组(1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FFA、H-FABP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AP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FFA、H-FABP水平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FFA、H-FABP及其联合对CAP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无CAP组,CAP组年龄、高血压史、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FFA、H-FABP[(4.63±1.43)μg/L比(3.68±1.05)μg/L]水平显著上升(P<0.05),LPa水平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CRP、TG、LDL、FFA、H-FABP均是T2DM病人C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2DM合并CAP病人血清FFA与H-FABP、年龄、CRP、TG、LDL水平呈正相关(rs=0.61、0.59、0.52、0.57、0.55,P<0.05)。血清H-FABP与年龄、CRP、TG、LDL水平呈正相关(rs=0.58、0.53、0.57、0.54,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中FFA、H-FABP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T2DM病人CAP发生的AUC分别为0.71、0.74、0.84,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Z=3.65、2.68,P<0.05)。结论FFA、H-FABP水平在T2DM合并CAP病人血清中升高,与年龄、CRP、TG、LDL关系密切,均有望成为T2DM病人CAP发生的诊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游离脂肪酸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相关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8
作者 聂滢潭 李彦芳 +4 位作者 韩金珂 吴菲菲 王小丹 林莉 燕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87例为T2DM组,根据年龄(±3岁)、性别1∶1选取同期就诊的非T2DM人群187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87例为T2DM组,根据年龄(±3岁)、性别1∶1选取同期就诊的非T2DM人群187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GABA、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比较两组GABA、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MDA)的水平差异,Spearman法分析GABA与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将GABA和氧化应激指标分别按其对照组四分位分为3组[低水平组(Q1:25),中水平组(Q2:P_(25)~P_(75)),高水平组(Q3:>P_(75))],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GABA、氧化应激指标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GABA、氧化应激指标与T2DM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GABA水平、GSH-Px活性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ABA水平与SOD、GSH-Px活性呈正相关(P<0.001),与MDA水平呈负相关(P<0.0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组低水平相比,中水平SOD、GSH-Px以及中、高水平GABA是T2DM的保护因素(P<0.05)。RCS结果显示,GABA、GSH-Px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存在负向剂量-反应关系,SOD与T2DM的发病风险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血清GABA水平与T2DM发病风险有关联。随着血清GABA水平的升高,T2DM发病风险可能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发病风险 剂量-反应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lec-15与CD4^(+)、CD8^(+)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亚丽 郭彩茹 +4 位作者 关璐璐 王金艳 闫家伟 亓民 文学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研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中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 immunoglobulin type lectin 15,Siglec-15)与CD4^(+)、CD8^(+)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 目的研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中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 immunoglobulin type lectin 15,Siglec-15)与CD4^(+)、CD8^(+)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HCC与正常组织中Siglec-15、CD4^(+)T、CD8^(+)T 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肝癌根治切除术的27例新鲜HCC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和56例HCC组织及正常组织石蜡切片标本,qRT-PCR检测Siglec-15和CD4^(+)T、CD8^(+)T mRNA表达水平,IHC检测Siglec-15和CD4^(+)、CD8^(+)蛋白表达水平,并对Siglec-15与CD4^(+)、CD8^(+)蛋白之间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HCC患者中Siglec-15在HCC组织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CD4^(+)、CD8^(+)在HC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表达与CD4^(+)、CD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0.05),CD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相关(P<0.05),CD8^(+)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Siglec-15及CD4^(+)的表达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组织中Siglec-15高表达、CD4^(+)、CD8^(+)低表达,且Siglec-15与CD4^(+)、CD8^(+)表达呈负相关。Siglec-15及CD4^(+)的表达高低与HCC患者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骨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张阳 文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胰岛素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变异系数(CV)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唑来膦酸、钙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糖变异性及骨代谢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唑来膦酸 钙剂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清肺糖浆质量控制研究
11
作者 刘涵 陈红霞 +3 位作者 赵书林 杨旭 李姣 李瑶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甘草苷、甘草酸、6种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定性检测薄荷脑、西贝母碱,研究市售川贝清肺糖浆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采用LC-MS/MS法定性测定川贝清肺糖浆中的西贝母碱;高效液...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甘草苷、甘草酸、6种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定性检测薄荷脑、西贝母碱,研究市售川贝清肺糖浆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采用LC-MS/MS法定性测定川贝清肺糖浆中的西贝母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川贝清肺糖浆中甘草苷、甘草酸、苯甲酸和山梨酸总量、羟苯酯类总量的含量;气相色谱法定性测定川贝清肺糖浆中的薄荷脑;结果31批次川贝清肺糖浆结果中,甘草苷含量为0.013~0.245 mg·mL^(-1),甘草酸的含量为0.117~0.624 mg·mL^(-1);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总含量为0.130%~0.360%,羟苯酯类总含量为0.009%~0.050%;薄荷脑和西贝母碱未检出为6批次,其余批次均检出。结论甘草苷、甘草酸、防腐剂、薄荷脑、西贝母碱多项目表征可为川贝清肺糖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清肺糖浆 甘草苷 甘草酸 6种防腐剂 薄荷脑 西贝母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12
作者 彭必新 黄春丽 +2 位作者 陈颖萍 吴秀珍 徐朝焰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41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7例。A组给予苯...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41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47例。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B组给予氨氯地平叶酸片,C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结果: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Hcy水平均降低,B组SBP、DBP和Hcy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升高,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降低,B组NO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C组,ET-1、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及C组,C组NO水平显著高于A组,ET-1、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成本低于A组和C组,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好,不仅有效降低血压、Hcy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叶酸片 H型高血压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蛋白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酶法制备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常畅 陈哲漪 +2 位作者 张泓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73,共9页
食源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肽通过抑制XO的催化活力,可降低尿酸生成,缓解高尿酸血症。目前研究聚焦于XO抑制肽的制备,但XO抑制肽的活性有待提高,且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裙带菜蛋白,经色谱分离和肽... 食源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肽通过抑制XO的催化活力,可降低尿酸生成,缓解高尿酸血症。目前研究聚焦于XO抑制肽的制备,但XO抑制肽的活性有待提高,且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裙带菜蛋白,经色谱分离和肽段鉴定,筛选出XO抑制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裙带菜蛋白经木瓜蛋白酶与黑曲霉酸性蛋白酶(AnproA1)复配水解后,所得水解物的XO抑制率(92.1%)最高。从该水解物中筛选出5条新型XO抑制肽:YLGY、VYW、VVSW、TVVW、KVFAW,其中VYW(IC 50=4.3 mmol/L)和TVVW(IC 50=2.5 mmol/L)具有较高的XO抑制活性。VYW和TVVW的色氨酸残基与XO活性中心及以外位点形成了P i-Pi堆积和P i-Alkyl相互作用,分别表现出非竞争型和竞争型抑制作用。利用木瓜蛋白酶和AnproA1复配水解裙带菜蛋白制备XO抑制肽,将为降尿酸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蛋白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抑制类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红祛斑汤联合氨甲环酸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余鹏 孙菁 李恒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氨甲环酸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泰兴市中医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氨甲环酸治疗... 目的: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氨甲环酸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泰兴市中医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在氨甲环酸的基础上联合四红祛斑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症状各项积分、中医症候疗效、皮肤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颜色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总积分、中医兼症积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含水程度与皮肤弹性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红祛斑汤联合氨甲环酸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红祛斑汤 氨甲环酸 气滞血瘀型黄褐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稳态在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15
作者 张孜怡 沈俊男 庞卫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骨骼肌是机体最大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具有高度可塑性。骨骼肌纤维主要分为氧化型肌纤维和酵解型肌纤维,肌纤维类型是影响骨骼肌收缩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因素。了解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的分子机制对于调控... 骨骼肌是机体最大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具有高度可塑性。骨骼肌纤维主要分为氧化型肌纤维和酵解型肌纤维,肌纤维类型是影响骨骼肌收缩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因素。了解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的分子机制对于调控骨骼肌相关疾病具有深远意义。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特性即线粒体含量、形态及分布均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线粒体特性有所不同,这与不同肌纤维能量代谢方式的差异有关。线粒体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通常受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融合和裂变以及线粒体自噬等过程调控,它们不仅会影响线粒体形态和数量而且影响着机体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平衡。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介导的骨骼肌能量代谢底物的改变影响着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过程。运动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维持骨骼肌线粒体稳态促进氧化型肌纤维生成。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中的线粒体特性,以及维持线粒体稳态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线粒体参与介导的PGC1α、Ca2+和ROS重要信号通路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的分子机制。线粒体作为骨骼肌的能量工厂,通过了解其调控机制进行针对性干预可能是未来治疗骨骼肌相关疾病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 线粒体稳态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指标及miR-145、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许淑彦 徐志伟 +1 位作者 赵爱红 袁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该结果为金标准,将确诊冠心病病人纳入冠心病组,将非冠心病病人纳入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病人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动态心电图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miR-145、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83例(69.17%),冠心病组动态心电图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每5 min一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值(SDNNI)、血清miR-145水平较非冠心病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非冠心病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随访12个月,预后不良21例(25.30%),预后不良组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SDNN、SDANN、SDNNI、miR-145较预后良好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良预后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NT-proBNP、miR-145水平能够有效诊断冠心病,同时与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能够有效预测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微小核糖核酸-145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吴亭妍 赵玥 付明婧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情况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笔者医院收治的106例寻常痤疮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分组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情况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笔者医院收治的106例寻常痤疮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实施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联合羟基乙酸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进行治疗4周,并进行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皮损情况、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粉刺各项及瘙痒和疼痛、尴尬、购物和家庭劳动、衣物和食物、社交和休闲、体育活动、学习和工作、个人关系、睡眠、治疗各项评分均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血清Nesfatin-1、TLR2水平均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皮肤皮脂分泌量均减少,联合治疗组少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则增多,且联合治疗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同时改善患者皮损情况,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羟基乙酸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皮损情况 皮肤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处理对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成均 雷鸣 +2 位作者 沈秉金 张乾坤 罗永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制备了退火态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3)Mn_(0.17)Al_(0.1)储氢合金,采用磷钨酸(H_(3)PW_(12)O_(40)),(phosphotungstic acid,TPA)水溶液对该退火合金进行浸渍处理,研究了TPA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组成以及合金... 制备了退火态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3)Mn_(0.17)Al_(0.1)储氢合金,采用磷钨酸(H_(3)PW_(12)O_(40)),(phosphotungstic acid,TPA)水溶液对该退火合金进行浸渍处理,研究了TPA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组成以及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PA处理后的合金表面形成了腐蚀性凹坑或微孔,同时在合金表面形成了含有高氧化价态钨酸根离子的富Ni层.TPA处理可明显改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当TPA质量浓度为0.1 mol/L时,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_(0)最大,此时合金电极具有最大的1 C放电容量(364 mAh/g),其容量保持率S_(100)和大电流放电性能HRD_(900)分别为93.23%和81.92%,明显优于未处理合金电极的S_(100)(88.12%)和HRD 900(76.05%).TPA处理前后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处的电子转移阻抗是影响电极高倍率放电动力学性能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 杂多酸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韦文 李彦秋 《化学工程师》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区块注水井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出现了注水量下降、注水压力升高的现象,采取常规HCl和土酸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因此,以新型多氢酸HM-1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新型多氢酸深部酸化解堵体系,室内评价了其综...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区块注水井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出现了注水量下降、注水压力升高的现象,采取常规HCl和土酸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因此,以新型多氢酸HM-1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新型多氢酸深部酸化解堵体系,室内评价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新型多氢酸深部酸化解堵体系对储层岩屑具有良好的溶蚀性能,4h溶蚀率可达20%以上;体系具有良好的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和腐蚀防护性能,在80℃条件下,酸液体系仍能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具有较高的防膨率,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低于0.5g·(m^(2)·h)^(-1);另外,体系对天然岩芯的解堵效果较好,注入0.6PV酸液后岩芯渗透率提高幅度可达50%以上。新型多氢酸深部酸化解堵体系现场应用效果较好,注水井酸化措施后注水量明显增大,注水压力下降,并且有效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储层 新型多氢酸 深部酸化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对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辛鑫 胡丹 +2 位作者 赵中秀 姜朕 汪浩森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5年第1期43-47,64,共6页
目的探讨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转铁蛋白预测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中位数为11.60月,年龄范围为1~72个月,根据患儿合并... 目的探讨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转铁蛋白预测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中位数为11.60月,年龄范围为1~72个月,根据患儿合并SAE情况将患儿分为SAE组(合并意识障碍的患儿,n=30)与非SAE组(未合并意识障碍的患儿,n=30)。收集入院时24、48、72 h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血清样本。检测血清B-FABP、转铁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资料及GCS、PCIS、B-FABP、转铁蛋白的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FABP、转铁蛋白预测SAE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截断值。分析B-FABP、转铁蛋白与GCS、PCIS的相关性。结果SAE组不同时间点B-FABP表达均高于非SAE组,转铁蛋白表达均低于非S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时,B-FABP预测SAE的AUC值为0.884,灵敏度93.33%,特异度76.67%,入院48 h时,转铁蛋白预测SAE的AUC值为0.877,灵敏度93.33%,特异度76.67%。SAE组B-FABP与GCS、PCIS呈负相关,转铁蛋白与GCS、PCIS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B-FABP和转铁蛋白对儿童SA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转铁蛋白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