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章太炎对戴震经学考据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以《尚书》考据为例 |
徐玲英
李梦梦
|
《合肥大学学报》
|
2025 |
0 |
|
2
|
论张岱对公安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胡欣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以道自得”:张岱《四书遇·孟子》的诠释特质与价值 |
张宏锋
杨蕊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慕陶情结与张岱文艺观 |
白晓洁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从张岱诗作《素瓷传静夜》论晚明饮茶生活美学 |
张志帆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张岱《石匮书·李贽列传》的文献和思想意义 |
张则桐
|
《闽台文化研究》
|
2024 |
0 |
|
7
|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张岱年“综合创新论”钩玄 |
刘仲林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8
|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
方克立
|
《学术探索》
|
2005 |
7
|
|
9
|
张岱:传统与新潮融会的智者 |
夏咸淳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0
|
价值论研究:从张岱年到冯契 |
刘静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温疫论》与《瘟疫明辨》的舌诊研究 |
罗大中
梁嵘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2
|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
田文军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张岱年对20世纪中国伦理思想的贡献 |
王泽应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4
|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陆信礼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5
|
试论张岱的园林美学思想 |
张则桐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6
|
张岱卒年及《明史纪事本末》作者问题再考辨 |
胡益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7
|
绍兴琴派的历史寻踪 |
戴微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8
|
章学诚对戴震的学术评价 |
杨艳秋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张岱尚真写实创作思想成因探讨 |
章芳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20
|
晚明家乐班主朱云来考略 |
张则桐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