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龙 杨志烈 +10 位作者 常君丽 赵永见 赵东峰 戴薇薇 吴宏进 张婕 王利波 谢颖 唐德志 王拥军 杨燕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背景:补骨脂素具有很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可能对化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具有恢复作用。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MTT法检测补骨脂素对... 背景:补骨脂素具有很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可能对化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具有恢复作用。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MTT法检测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以成骨诱导结合碱性磷酸酶染色确定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恢复作用的最佳剂量。采用RT-qPCR法检测补骨脂素干预不同时间点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ALP、Osteocalcin、骨保护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1、Wnt4、Wnt10b、β-catenin、c-MYC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补骨脂素干预不同时间点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ctiveβ-catenin、DKK1、c-MYC、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影响;200μmol/L补骨脂素干预后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抑制的恢复作用最佳;(2)补骨脂素可以逆转环磷酰胺条件培养基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标志基因Runx2、ALP、Osteocalcin、骨保护素mRNA表达和Runx2蛋白表达的降低;(3)补骨脂素可以逆转环磷酰胺条件培养基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Wnt4、β-catenin、c-MYC mRNA表达和Active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降低以及DKK1蛋白表达的升高;(4)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能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补骨脂素对其具有恢复作用,且200μmol/L补骨脂素干预效果最佳,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补骨脂素激活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补骨脂素 Wnt4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国珍 刘晓 +2 位作者 员晓云 梁桂枝 彭红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高居国内外女性癌症的榜首。现如今虽然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诸如手术、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能...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高居国内外女性癌症的榜首。现如今虽然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诸如手术、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学理论认为,乳腺癌属于“乳岩”,系因“邪盛正衰、蓄结成石”,其治疗手段颇为丰富,如针灸、推拿、膏引等。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存在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耐药性,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研究中,以期丰富乳腺癌的防治手段、减轻相关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然而,目前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乳腺癌相关信号通路(如Wnt、P13K/PTEN/AKT等)有关仍需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去证实。因此,对近年来中医药干预相关信号通路防治乳腺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探明中医药在乳腺癌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后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药 信号通路 WNT P13K/PTEN/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ORF140依赖JUP激活Wnt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的研究
3
作者 王敏 温渊 +5 位作者 曹钰莹 刘聪 李超 汤芳 戴建君 薛峰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旨在探索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ORF140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利用前期构建的LSDV ORF140缺失株,荧光定量分析缺失ORF140基因在LSDV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同时选取LSDV保守基因ORF... 旨在探索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ORF140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利用前期构建的LSDV ORF140缺失株,荧光定量分析缺失ORF140基因在LSDV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同时选取LSDV保守基因ORF077建立检测LSDV ORF077的标准曲线,检测LSDV ORF140缺失株与野毒株在不同时间点的拷贝数变化,然后通过蛋白质谱技术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140蛋白与宿主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最后敲低此蛋白的基因转录水平检测宿主细胞内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LSDV ORF140缺失株会引起宿主细胞β-catenin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00 1)且缺失株拷贝数始终比野毒株高,推测LSDV ORF140基因的存在能激活宿主细胞的Wnt/β-catenin(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信号通路,并且该通路的激活会影响LSDV的复制,宿主细胞中的连接斑珠蛋白(JUP)与LSDV 140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低宿主细胞JUP基因转录水平,发现β-catenin基因转录水平下调(P<0.05),感染LSDV后,β-catenin基因转录水平仍处于下调状态,并且检测到此时病毒拷贝数比野毒株高(P<0.05),以此推测LSDV ORF140是通过与JUP结合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影响LSDV的复制。综上,本研究证实LSDV 140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中的JUP蛋白结合,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LSDV的复制,为揭示LS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LSDV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连接斑珠蛋白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KIAA1522表达和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磊 张洁 +1 位作者 刘春玲 李玉凤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TNBC)中KIAA1522激活对Wnt信号通路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进行,收集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36例,TNBC癌组织依据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未转移... 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TNBC)中KIAA1522激活对Wnt信号通路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进行,收集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36例,TNBC癌组织依据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未转移组)分为两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KIAA1522、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β连环素(β-catenin)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KIAA1522、IQGAP1分别与β-catenin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转移组中KIAA1522、IQGAP1、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0.37±0.05、0.28±0.02、1.50±0.08)均高于未转移组(0.27±0.05、0.25±0.05、1.05±0.02)(P<0.05)。转移组中KIAA1522、IQGAP-1 mRNA相对表达量(0.95±0.03、1.08±0.10)高于未转移组(0.73±0.05、0.99±0.12)(P<0.05),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55,P<0.05),β-catenin mRNA在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共沉淀显示在TNBC癌组织中KIAA1522蛋白与β-catenin蛋白无相互作用,而IQGAP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相互共沉淀。结论KIAA1522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TNBC肿瘤细胞的转移,机制可能与上调IQGAP1 mRNA,过表达的IQGAP1促进β-catenin蛋白累积并结合成蛋白复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KIAA1522 WNT信号通路 含IQ摸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 Β连环素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葛根芩连汤对结直肠肿瘤生长的影响和机制
5
作者 蔡蓉 王上 +3 位作者 肖柳 周燕萍 胡作为 李云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42-3151,共10页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究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胞质分裂的蛋白质调节因子1(protein regulator of cytokinesis 1,PRC1)核易位的影响。采用BALB/c裸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株制备...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究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胞质分裂的蛋白质调节因子1(protein regulator of cytokinesis 1,PRC1)核易位的影响。采用BALB/c裸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株制备结直肠肿瘤体内模型,分别按低(L-GQD)、中(M-GQD)及高(H-GQD)剂量连续灌药干预25 d,模型组(Control)作为空白对照,并记录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变化,于末次给药后取出肿瘤后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肿瘤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并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检测Wnt/β-catenin信号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变化;此外,WB检测GQD对PRC1的磷酸化水平其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ontrol组,GQD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体内结直肠肿瘤的生长并提高其凋亡水平;IHC结果显示GQD下调了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增殖标志物Ki-67(Ki67)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P<0.05),同时促进了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和胱天蛋白酶9(Caspase 9)的表达(P<0.05);进一步发现GQD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的激活,推测可能与降低PRC1磷酸化水平并增加其核保留比例有关。GQD可显著抑制结直肠肿瘤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GQD还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可能与介导PRC1的核易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GQD) 结直肠癌(CRC) Wnt/β-catenin信号 蛋白质调节因子1(PR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
6
作者 夏铂 范灵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4,I0005,共6页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髓组织,分离培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各组血清干预细胞,在7 d后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分化状态。采用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各组分离血清干预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标记物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烙灸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最显著;模型组、Wnt抑制剂组增殖分化最少。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烙灸组最显著,Wnt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烙灸激活脊髓损伤大鼠Wnt信号通路,促进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再抑制分化为星状胶质细胞,以实现神经细胞恢复新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烙灸 脊髓损伤大鼠血清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ZD2激活β-catenin稳定雌激素受体α缓解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7
作者 崔永建 李艳 王桂芝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评估和探索FZD2增加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小鼠模型骨量的功效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腺病毒过表达FZD2。3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Sham组、OVX Model组、OVX Mode... 目的评估和探索FZD2增加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小鼠模型骨量的功效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腺病毒过表达FZD2。3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Sham组、OVX Model组、OVX Model+E2 Treatment组[给予小鼠雌二醇(E2)处理]、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给予小鼠左后肢膝关节注射腺病毒-过表达-FZD2治疗)、OVX Model+control-R组(给予小鼠右后肢膝关节注射腺病毒-vector处理),每组6只(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和OVX Model+Control-R组使用同样小鼠)。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测定小鼠左右后肢胫骨骨小梁和皮质骨骨量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胫骨FZD2、active-β-catenin、β-catenin、p-ERα、ERα、Runx2和ALP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测定分别使用Wnt3a、E2和腺病毒-过表达-FZD2处理的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中ERα和β-catenin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与OVX Model组比较,OVX Model+E2 Treatment组小鼠骨组织中的FZD2、active-β-catenin、β-catenin、p-ERα、ERα、Runx2和ALP表达水平上调(P<0.05);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数值升高(P<0.05);骨小梁分离和皮质骨的骨髓腔面积数值降低(P<0.05)。与OVX Model+E2 Treatment组比较,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能够实现与OVX Model+E2 Treatment组类似的功效(P>0.05)。分别加入Wnt3a或E2或腺病毒-过表达-FZD2处理MC3T3-E1细胞后,co-IP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Rα和β-catenin条带显影均为阳性。结论过表达和激活FZD2激活β-catenin稳定雌激素受体α缓解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Wnt/β-catenin信号 FZ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lncRNA LINC01296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及干性特征
8
作者 刘广飞 郭志远 +3 位作者 王艳花 卢守亮 郭磊 程才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究敲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1296对人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增殖能力和干性特征的影响,初步探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1.19与人OS细胞系MG63、U2OS、Saos2,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LINC... 目的探究敲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1296对人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增殖能力和干性特征的影响,初步探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1.19与人OS细胞系MG63、U2OS、Saos2,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LINC01296的表达情况。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NC siRNA转染至细胞)、LINC01296 siRNA干扰组(LINC01296 siRNA转染至细胞)、LINC01296 siRNA+LiCl组(LINC01296 siRNA转染至细胞并用10 mmol/L 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培养24 h),检测各组中lncRNA LINC01296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EdU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肿瘤细胞球体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球体数目,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干性相关蛋白(Nanog、OCT-4、SOX2)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人OS细胞系MG63、U2OS、Saos2中lncRNA LINC01296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FOB1.19细胞(P<0.05)。与对照组比较,LINC01296 siRNA组MG63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E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肿瘤细胞球体数目显著减少(P<0.05),细胞中Nanog、OCT-4、SOX2及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与LINC01296 siRNA组比较,LINC01296 siRNA+LiCl组MG63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EdU阳性细胞比例也显著升高(P<0.05),肿瘤细胞球体数目显著增加(P<0.05),同时细胞中Nanog、OCT-4、SOX2及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在OS细胞中靶向敲低lncRNA LINC01296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干性特征,该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96 增殖 肿瘤干性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治疗前景
9
作者 张兴洲 魏明 +3 位作者 董国强 杜为 罗依雯 张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中文检索词,以“Abdominal adhesion,pelvic adhesion,postoperative adhesion,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tem cell exosomes,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发表的术后腹腔粘连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任何腹膜炎症、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和异物植入等病理因素均可引起腹膜表面的损伤,引起术后腹腔粘连;腹腔粘连的形成过程包括腹膜间皮细胞修复、炎性反应、纤溶系统及凝血途径等过程的相互作用,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能诱导纤维化和血管生成,并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相互协同,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腹膜纤维化;同时,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上调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是目前以再生医学为基础的分子干预腹腔粘连的重要方向,可以参与作用于腹腔粘连中的多种复杂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3)相对于传统治疗腹腔粘连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使用安全、无需特殊培养和扩增、更低的免疫原性及较长的稳定性等优势,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一种正常的修复和愈合。(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以往研究中均被证明可以参与调节粘连形成的上述各过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探索适当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方案,来解决临床转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炎症反应 纤溶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 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10
作者 丁木亮 王俊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B7(homeobox gene B7,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SaoS2及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B7(homeobox gene B7,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SaoS2及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HOXB7 mRNA和蛋白表达;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si-HOXB7组、si-HOXB7+SKL2001组及si-HOXB7+XAV939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2、MMP-9、Wnt、波形蛋白(Vimen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结果骨肉瘤细胞系MG63、143B、SaoS2中HOXB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P<0.05),且HOXB7 mRNA和蛋白水平在MG63细胞中最高,故选择MG63细胞进行后续功能验证实验;沉默HOXB7表达后,HOXB7表达、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及MMP-2、MMP-9、CyclinD1、Vimentin、N-cadherin、Wnt、核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下降(P<0.05),E-cadherin、质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SKL2001可逆转上述指标变化,而XAV939能促进这种变化(P<0.05)。结论沉默HOXB7可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和EMT,这与抑制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B7 WNT通路 骨肉瘤 侵袭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和Wnt信号通路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苏 唐佳颖 +1 位作者 郭婉军 李欣 《上海医药》 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调节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对特应性皮炎研究的深入,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5,SFRP5)和...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调节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对特应性皮炎研究的深入,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5,SFRP5)和Wnt信号通路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概要介绍SFRP5和Wnt信号通路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探讨特应性皮炎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WNT信号通路 特应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癃汤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 145的影响
12
作者 朱文雄 袁轶峰 +3 位作者 刘慧 龙柳芽 张熙 陈其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究益肾通癃汤对人前列腺癌脑转移细胞DU 145的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制备空白血清和益肾通癃汤含药血清,将DU 145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阳性药物组(25μmol/L ICG-001),益肾通癃汤低、中、高剂量组(5%、10%、15%含药血... 目的探究益肾通癃汤对人前列腺癌脑转移细胞DU 145的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制备空白血清和益肾通癃汤含药血清,将DU 145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阳性药物组(25μmol/L ICG-001),益肾通癃汤低、中、高剂量组(5%、10%、15%含药血清),联合用药组(25μmol/L ICG-001+15%含药血清)。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RT-qPCR法检测细胞Wnt1、Wnt3a、β-catenin、GSK-3β、AP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Wnt1、Wnt3a、β-catenin、GSK-3β、p-GSK-3β、APC蛋白表达。结果益肾通癃汤可有效抑制DU 145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降低Wnt1、Wnt3a、β-catenin、APC mRNA和蛋白表达(P<0.01),升高GSK-3βmRNA及蛋白表达(P<0.01),降低p-GSK-3β蛋白表达(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且与ICG联用时效果最佳。结论益肾通癃汤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发挥对前列腺癌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癃汤 前列腺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DU 145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37通过调控Wnt5a减少细颗粒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
13
作者 曲芳芳 徐海博 +2 位作者 齐天杰 蔡志刚 阎锡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Wnt家族成员5a(Wnt5a)表达水平,选取Wnt5a表达量最高时的PM_(2.5)浓度为最佳干预浓度。实验分为3组:PM_(2.5)+siRNA组、PM_(2.5)+Wnt5a siRNA组及control+Wnt5a siRNA,观察纤连蛋白(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此外,又将实验分为PM_(2.5)+rhIL-37组、PM_(2.5)组和control组,研究rhIL-37是否能够下调Wnt5a、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1)给予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16HBE细胞24 h后,Wnt5a的表达除PM_(2.5)(50 mg/L)组,均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在PM_(2.5)(12.5 mg/L)刺激下,Wnt5a表达最高(P<0.01)。(2)在PM_(2.5)(12.5 mg/L)干预16HBE细胞24 h后,fibronectin表达达到峰值(P<0.01)。(3)敲减Wnt5a后fibronectin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control组显著减少(P<0.01)。(4)rhIL-37干预后再给予PM_(2.5)刺激,Wnt5a、fibronectin和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PM_(2.5)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模型中,PM_(2.5)可能通过Wnt5a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rhIL-37通过下调Wnt5a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Wnt5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保护成骨细胞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鹏 孟东方 +2 位作者 李慧英 刘洪飞 贺自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6,共8页
背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促进骨形成与骨基质的合成,加速骨组织修复,但其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设置不同... 背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促进骨形成与骨基质的合成,加速骨组织修复,但其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地塞米松干预成骨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组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对成骨细胞干预24 h,筛选最佳干预浓度;使用地塞米松、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Wnt/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设置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抑制剂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抑制剂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7酶活性,Annexin V/PI染色与EdU法检测细胞凋亡与增殖情况,Real-Time qPCR检测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地塞米松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干预成骨细胞24 h后,发现浓度为10μmol/L的地塞米松细胞抑制率为实验最佳干预浓度;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浓度在100μmol/L时,细胞增殖最为明显;②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7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Annexin V/PI染色和EdU法细胞增殖检测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抑制地塞米松干预后成骨细胞的凋亡,促进成骨细胞增殖;③与地塞米松组和抑制剂组比较,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组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抑制剂组中Wnt3a、β-catenin、c-myc、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④结果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可以抑制地塞米松干预后的成骨细胞凋亡,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保护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可能发挥延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细胞 细胞活性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淏文 乔卫平 +3 位作者 孟志成 李凯杰 韩暄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3-571,共9页
背景:成骨细胞是负责骨骼形成和重塑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精密调控,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 背景:成骨细胞是负责骨骼形成和重塑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精密调控,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综述了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中文检索词“B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成骨”及英文检索词“BMP signaling pathway,Wnt signaling pathway,osteogenesis”在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研究原著,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61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调控成骨作用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骨形态发生蛋白和Wnt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激活Smad蛋白来调控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Smad蛋白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核,调控与成骨相关的基因表达,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不同,Wnt信号通路主要依赖于β-catenin的激活来发挥生物学效应。②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长因子及激素及机械应力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的活性。③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在调控成骨过程中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④中药和天然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信号通路来促进骨骼健康,为中药治疗骨骼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Wnt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解析此复杂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调控机制,为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也为揭示骨骼形成和重塑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成骨 骨骼 基因表达 分化 增殖 调控作用 交互作用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3和Wnt-5a在软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16
作者 赵全阳 康小彪 +1 位作者 严鹏辉 黄宗强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398-400,409,共4页
目的 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Wnt-5a在软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108例软骨肉瘤患者作为观察组(n=108),选择同期收治的96例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n=96)。比较2组患者MMP-3、Wnt-5a表达,分析软骨肉... 目的 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Wnt-5a在软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108例软骨肉瘤患者作为观察组(n=108),选择同期收治的96例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n=96)。比较2组患者MMP-3、Wnt-5a表达,分析软骨肉瘤病理参数与MMP-3、Wnt-5a表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MMP-3、Wnt-5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软骨肉瘤病理类型、浸润转移与MMP-3阳性表达存在联系(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与MMP-3阳性表达不存在联系(P>0.05);软骨肉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转移与Wnt-5a阳性表达存在联系(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与Wnt-5a阳性表达不存在联系(P>0.05)。结论 软骨肉瘤患者的MMP-3和Wnt-5a阳性表达异常升高,且其阳性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转移等病理参数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3 WNT-5A 软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手法减轻兔损伤骨骼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开颖 魏晓歌 +5 位作者 赵振宁 宋斐 杨楠 王燕 穆静 马惠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14-2921,共8页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修复。但不恰当的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加剧损伤骨骼肌纤维化,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理筋手法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目的:探讨理筋手法促进兔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普通级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理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肌打击造模,理筋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治疗,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第7,14,21天分别取5只进行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一般形态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腓肠肌胶原纤维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GSK3β、p-GSK3β、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腓肠肌Wnt3a、β-catenin、TCF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腓肠肌β-cateni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腓肠肌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01),肌纤维逐渐愈合;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p-GSK3β/GSK3β比值较模型组则明显升高(P<0.05);③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Wnt3a、β-catenin、TC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01);④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β-catenin核表达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逐渐与空白组相近(P<0.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理筋手法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少纤维化瘢痕增生,从而达到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手法 筋伤 骨骼肌损伤 腓肠肌 纤维化 瘢痕 修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通过调控Wnt3a/β-catenin通路对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范炜 李烨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对促进烧伤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高温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金丝桃苷(0、0.5、1.0、1.5、2.0 mg/ml)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qRT-PCR COL1A1和C...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对促进烧伤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高温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金丝桃苷(0、0.5、1.0、1.5、2.0 mg/ml)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qRT-PCR COL1A1和COL3A1的表达;检测Western blot分析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ollagenⅠ和α-SMA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金丝桃苷可以促进高温刺激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活力。此外,金丝桃苷处理可以提高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胶原合酶表达(COL1A1和COL3A1),以及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进而促进胶原合成。金丝桃苷可以抑制高温刺激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Wnt3a/β-catenin通路活性。Wnt3a/β-catenin通路抑制剂ICG-001处理可以逆转高温刺激对成纤维细胞活力、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结论:金丝桃苷通过抑制Wnt3a/β-catenin通路促进烧伤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Wnt3a/β-catenin通路 皮肤成纤维细胞 增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Wnt3a/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赖菁菁 向军军 +6 位作者 韩海涛 李婕 黄瑾明 陈秋霞 李秀娟 李伟茜 李美康 《陕西中医》 2025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及其对Wnt3a/β-catenin通路效应机制。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巴喷丁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组(壮医组),每组10只。采用树脂毒素(RTX)制...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及其对Wnt3a/β-catenin通路效应机制。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巴喷丁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组(壮医组),每组10只。采用树脂毒素(RTX)制作PHN小鼠模型,观察干预后各组小鼠行为学机械痛觉阈值(PWT)、热痛觉阈值(TWL)的变化;ELISA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NR2B)、神经激肽-1(NK-1)含量;免疫组化及WB检测Wnt3a、Axin2因子表达。结果:造模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WT降低,TWL升高,提示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加巴喷丁组和壮医组分别在第3、4节点行为学测试PWT显著升高,TWL显著降低(均P<0.05);与加巴喷丁组相比,壮医组在第6次节点PWT显著升高,TWL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HN组NR2B、NK-1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巴喷丁组和壮医组NR2B、NK-1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Wnt3a表达升高,Axin2表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巴喷丁组与壮医组Wnt3a表达显著降低,Axin2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PHN可能通过抑制或阻断Wnt3a/β-catenin通路,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减轻痛觉过敏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 Axis抑制蛋白2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 神经激肽1 Wnt3a/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张彤彤 唐鑫 +4 位作者 毛丙永 张秋香 赵建新 陈卫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79,共8页
通过建立C57BL/6小鼠脱发模型研究了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毛发再生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连续21 d向小鼠灌胃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活菌,分析其对脱发小鼠背部毛发生长状态,皮肤组织中毛囊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 通过建立C57BL/6小鼠脱发模型研究了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对毛发再生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连续21 d向小鼠灌胃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活菌,分析其对脱发小鼠背部毛发生长状态,皮肤组织中毛囊数量的影响。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小鼠背部皮肤中Wnt/β-catenin通路和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皮肤中促毛发生长因子和抑毛发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显著促进脱发小鼠的毛发生长,14 d时小鼠背部毛发覆盖率为76.64%。在分子水平上,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干预后,Wnt/β-catenin通路中的Wnt5a mRNA,Wnt10b mRNA和LEF1 mRNA表达分别上调至2.09、4.67和5.53倍,抑凋亡因子Bcl2 mRNA表达显著上调至3.51倍,促凋亡因子BAX mRNA表达下调了16.69%。同时小鼠皮肤中促毛发生长因子VEGF和IGF-1含量有显著性提升,分别增加了10.60%和19.65%。抑毛发生长因子TGF-β1含量显著下调12.70%。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小鼠的毛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CCFM1349 脱发 WNT 毛囊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