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Progress of Wannan Native Chicken's Fast and Slow Feathering Lin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Xing-yong GENG Zhao-yu +2 位作者 NIU Juan-juan SUN Jian-wu LIU P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Objective]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establish fast and slow feathering lines from purified and rejuvenated core breeding flock. [Method] Individual and family selection were used for continuous selection from zero to ... [Objective]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establish fast and slow feathering lines from purified and rejuvenated core breeding flock. [Method] Individual and family selection were used for continuous selection from zero 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fast feathering line,the average weight gain was improved by 108. 34 g per generation in roosters at the age of 20 weeks while a 54. 5 g increase was got per generation in hens. Hen housed egg production was increased from 150 to 170 at the age of 66 weeks,and the healthy rate of chicken flock was raised by 0. 7 percent. In the slow feathering line,the average weight gain was increased by 156. 6g per generation in roosters while a 38. 9 g increase was got per generation in hens,and the hen housed egg production was increased from 158 to 179 at the age of 66 weeks.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had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increasing native chicken'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developing it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nan native chicken Fast and slow feathering lines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2
作者 王俊锋 陶梦筱 +5 位作者 付荣顺 连慧香 赵云焕 刘英丽 刘佳 朱凤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8%和1.0%的茶蛋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于31日龄时进行代谢试验,分析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50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率为51.09%。饲粮添加0.8%、1.0%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8%~1.0%的茶蛋白,可以提高皖南三黄鸡对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渣 碱溶酸沉淀法 茶蛋白 皖南三黄鸡 养分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三军 李俊营 +4 位作者 戚仁荣 马瑞钰 刘伟 万意 詹凯 《家禽科学》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分别饲喂含0.5%、1.0%和1.5%绿茶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GTP 1.0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和GTP 1.5组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而料蛋比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脂率随着GTP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GTP 1.5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总胆固醇(T-C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绿茶粉可以改善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和降低腹脂率,但同时也降低了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绿茶粉 产蛋性能 屠宰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不同剩余采食量皖南黄兔盲肠中微生物菌落多样性
4
作者 王源朗 齐平平 +2 位作者 丁海生 赵辉玲 黄冬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5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皖南黄兔个体间剩余采食量水平差异与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体重、年龄相近的110只皖南黄兔仔兔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定个体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根据RFI值选出5只高RFI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皖南黄兔个体间剩余采食量水平差异与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体重、年龄相近的110只皖南黄兔仔兔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定个体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根据RFI值选出5只高RFI和5只低RFI皖南黄兔母兔,分别为H组(高RFI值)和L组(低RFI值)。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H组和L组母兔盲肠内容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剩余采食量水平的家兔盲肠菌群组成丰富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菌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L组黄兔盲肠微生物中纺锤链杆属(Fusicatenibacter)、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毛螺菌属(Lachnospira)、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肠杆菌属(Intestin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Paludicola、Mailhella、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不同RFI水平的皖南黄兔群体盲肠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包括毛螺菌属、纺锤链杆菌属、结肠杆菌等与血脂代谢、血糖调节过程相关的菌群在两组间的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丰度可能是改善家兔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肠微生物 16S rDNA测序 皖南黄兔 剩余采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李煬 朱月 +6 位作者 马明琪 胡心茹 张成 张巍 汪志强 陈兴勇 陈贤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7-1363,共7页
【目的】旨在研究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MMT-CB)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0周龄皖南三黄鸡6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MT-CB1组和MMT... 【目的】旨在研究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MMT-CB)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0周龄皖南三黄鸡6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MT-CB1组和MMT-CB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0.1%MMT-CB1和0.1%MMT-CB2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1)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蛋鸡产蛋率(P<0.05),对平均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28~56 d阶段的料蛋比有降低的趋势(P<0.10)。(2)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鸡蛋蛋白高度(28 d、56 d)、哈氏单位(28 d、56 d)和浓蛋白比重(28 d,P<0.05),显著降低了28 d鸡蛋稀蛋白比重(P<0.05);此外,MMT-CB1显著降低了56 d鸡蛋蛋壳厚度(P<0.05)。(3)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添加MMT-CB1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水平(P<0.05)。(4)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结论】皖南三黄鸡饲粮中添加MMT-CB可改善料蛋比和蛋品质,且对机体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及抗氧化能力具有有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炭黑 皖南三黄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能力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黄兔剩余采食量与生长性状、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齐平平 王源朗 +3 位作者 丁海生 邓绍均 赵辉玲 黄冬维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为了探究生长期肉兔生长性状、血清生化指标与剩余采食量(RFI)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为RFI选育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选择35日龄公母各半的皖南黄兔断奶仔兔110只,预试期为30 d,于65日龄时进行正式试验。测定初始体重,记录每日饲料投放量及剩余... 为了探究生长期肉兔生长性状、血清生化指标与剩余采食量(RFI)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为RFI选育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选择35日龄公母各半的皖南黄兔断奶仔兔110只,预试期为30 d,于65日龄时进行正式试验。测定初始体重,记录每日饲料投放量及剩余量,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时测量终末体重,计算代谢体重(MBW^(0.75))、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效率(FCR)及日增重(ADG),测算个体的RFI。对测算出的RFI进行排序,筛选高RFI组(HRFI组)和低RFI组(LRFI组)母兔各6只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RFI水平与ADFI极显著正相关(r=0.565,P<0.01),与初始体重、终末体重、ADG和MBW^(0.75)相关性不显著(P>0.05);HRFI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血清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高于LRFI组(P<0.05);HRFI组的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显著低于LRFI组(P<0.05),RFI水平与GLU(r=0.630)、TG(r=0.620)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UREA)(r=-0.730)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对皖南黄兔RFI性状进行选择不影响其生长性状;血清GLU、TG及UREA含量或许可作为皖南黄兔RFI选育的候选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黄兔 剩余采食量 生长性状 血清生化指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0
7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4 位作者 侯明金 杜建国 范裕 朱光 岳书仓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71,共7页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南(赣东北地区)、北(皖南地区)两侧发育花岗岩类,且与成矿关系密切。对花岗岩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造山过程动力学及低Nd模式年龄分析表明,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规模较大的侵入岩浆活动,赣东北地...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南(赣东北地区)、北(皖南地区)两侧发育花岗岩类,且与成矿关系密切。对花岗岩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造山过程动力学及低Nd模式年龄分析表明,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规模较大的侵入岩浆活动,赣东北地区以燕山早—中期为主,皖南—浙西地区以燕山中—晚期为主。燕山早期两大动力学体系的转换(160Ma~170Ma),NE向赣东北深大断裂的线性拉张减薄作用,引起幔源岩浆上升并与地壳相互作用形成赣东北斑岩体;燕山中晚期(<145Ma),皖南与赣东北的动力学背景趋于一致,随着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挤压作用使上溪群或成分类似于上溪群的基底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皖南—浙西地区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造山过程动力学 ND模式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对12~18月龄皖南牛血液睾酮含量、生长性能和外貌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兴隆 汪先友 +3 位作者 何阳 薛志杰 杨莹 曹兵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4-1680,共7页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去势对12~18月龄皖南牛血液睾酮含量、生长性能和外貌特征的影响。选择12头12月龄体重与体尺相近的皖南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一组进行去势处理,另一组未进行去势处理。结果表明:去势极显著减低了12~18月龄皖南...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去势对12~18月龄皖南牛血液睾酮含量、生长性能和外貌特征的影响。选择12头12月龄体重与体尺相近的皖南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一组进行去势处理,另一组未进行去势处理。结果表明:去势极显著减低了12~18月龄皖南牛血液睾酮含量的平均值(P0.05),2组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去势后3个月引起的;去势显著降低了12~18月龄月增加体斜长的平均值(P0.05)。结果提示,去势能降低皖南牛血液睾酮含量,短期内抑制皖南牛的体重与体尺增加,影响皖南牛的外貌特征,特别是颈部和前1/4躯干部位肌肉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皖南牛 血液睾酮 生长性能 外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ALV-J与REV的共感染及其分子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振杰 刘绍琼 +3 位作者 王波 崔治中 张永光 孙淑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79-2386,共8页
【目的】探讨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感染状态,同时对J亚型ALV(ALV-J)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基因(env)和非编码区3′UTR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对近十年的分离株非保守序列区段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感染状态,同时对J亚型ALV(ALV-J)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基因(env)和非编码区3′UTR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对近十年的分离株非保守序列区段进行统计比较,探讨ALV-J分子变异趋势。【方法】取7只300日龄皖南黄肿瘤病鸡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IFA检测肝脏组织切片后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培养后的IFA以及PCR方法检测。【结果】7只皖南黄肉种鸡有6只同时感染ALV-J与REV,而且ALV-J和REV已经共感染同一个肝细胞。取2个ALV-J分离株进行env基因与非编码区3′UTR扩增与序列分析,两分离株的env全长均为1 704 bp,3′UTR全长均为400 bp,3′UTR区段rTM和E元件同发生双缺失;3′UTR-E元件与近十年国内来自白羽肉鸡的ALV-J分离株比较,基因缺失表现为共性,但3′UTR-rTM基因缺失呈现多样性;5′LTR作为保守序列较之前所有国内外毒株有11 bp缺失。【结论】研究发现,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群存在ALV-J与REV的共感染,且呈现普遍性(6/7),表明地方品种鸡高肿瘤发生率与ALV-J、REV共感染密切相关;ALV-J的基因缺失主要集中于3′UTR-E与3′UTR-rTM,3′UTR-E元件基因缺失显示,皖南黄肉种鸡群ALV-J分离株与近十年国内来自白羽肉鸡的ALV-J分离株有共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黄肉种鸡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共感染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白云石粉对酸性植烟土壤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国 朱启法 +4 位作者 郭熙盛 相智华 王世济 沈思灯 季学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4-538,共5页
采用盆栽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与用量的白云石粉对植烟土壤的酸性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白云石粉越细、用量越高,改良越快,效果越明显,持续时间越短;白云石粉应在烟苗移栽前30天左右使用;若土壤pH的调整目标值为1个单... 采用盆栽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与用量的白云石粉对植烟土壤的酸性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白云石粉越细、用量越高,改良越快,效果越明显,持续时间越短;白云石粉应在烟苗移栽前30天左右使用;若土壤pH的调整目标值为1个单位或施用量为l500kg/hm2时,粒径为250μm的白云石粉较为经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较土壤pH更能反映烟草植株生长情况,其临界指标为0.30~0.45cmol/kg,高于此临界值,应施用白云石粉进行调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白云石粉 烤烟 土壤 调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两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包文斌 束婧婷 +2 位作者 孟春玲 吴信生 陈国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利用2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两个安徽地方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在2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21不等,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6214和0... 利用2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两个安徽地方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估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在2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21不等,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6214和0.59。淮南麻黄鸡和皖南三黄鸡29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55和6.38,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6194和0.6442,群体分化系数为4.8%,两个鸡品种间的Reyn-olds遗传距离和Nm分别为0.0513和4.7500。两个安徽地方鸡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杂合度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皖南三黄鸡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睾丸中脂联素受体与LHR、CYP11A1、StAR基因表达的发育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邵康 周杰 +6 位作者 吴小雪 舒宝屏 罗联辉 盛晟 张佳 李维新 殷宗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80-1685,共6页
旨在了解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mRNA与睾酮合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脂联素与睾酮生成的关系。本研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0、30、45、90和180d等不同日龄(各日龄样本数5头)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 旨在了解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mRNA与睾酮合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脂联素与睾酮生成的关系。本研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0、30、45、90和180d等不同日龄(各日龄样本数5头)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AdpR1、AdpR2)和LHR、CYP11A1、StA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dpR1、CYP11A1和StARmRNA的表达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AdpR1mRNA的表达先增加后降低,45d达到最大值;CYP11A1和StAR mRNA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45d达到最大表达量。LHR mRNA的表达也有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5),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AdpR1与CYP11A1mRNA的表达量显著相关(r=0.587,P<0.05);LHR与CYP11A1、StAR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显著相关(r=0.528,P<0.05;r=0.552,P<0.05);CYP11A1与StARmRNA表达量极显著相关(r=0.709,P<0.01)。AdpR1mRNA在睾丸组织的高表达提示脂联素可能通过AdpR1介导对睾丸的调节作用,其发育性变化和CYP11A1mRNA呈正相关,提示脂联素对睾酮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花猪 脂联素受体 睾酮合成相关因子 发育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蛇绿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德隆 邓晋福 +2 位作者 孙平 赵海玲 汤德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52,T001,共11页
本文报道皖南一个元古宙蛇绿岩套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辉长岩和上部层位基性火山岩系构成。变质橄榄岩富Fe_2O_3和SiO_2,贫Al_2O_3和CaO,富不相容元素K、Rb、Sr、Ba,LREE弱亏损,反映其时代古老、... 本文报道皖南一个元古宙蛇绿岩套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辉长岩和上部层位基性火山岩系构成。变质橄榄岩富Fe_2O_3和SiO_2,贫Al_2O_3和CaO,富不相容元素K、Rb、Sr、Ba,LREE弱亏损,反映其时代古老、蚀变强烈以及古地幔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强烈的交代富集事件。上部层位火山岩属CA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岛弧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超镁铁岩 角斑岩 岛弧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研究——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丁玲 章锦河 +2 位作者 王群 王浩 魏鸿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红色旅游市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市场,在当前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深入分析红色旅游市场特征,有利于推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安徽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2000-2003年国内游客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红色旅游市场的时间结构、... 红色旅游市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市场,在当前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深入分析红色旅游市场特征,有利于推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安徽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2000-2003年国内游客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红色旅游市场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旅游者类型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其它类型的旅游地一样,红色旅游地的发展同样受到与客源地的空间距离、客源地的经济水平及旅游地知名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结构 红色旅游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比例对皖南牛粗饲料采食量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兴隆 杨永在 +1 位作者 王长水 曹兵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试验研究精料比例对皖南牛粗饲料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30头去势的体重相近的18月龄皖南牛,随机分成5组,各组根据体重的1.9%、1.6%、1.3%、1.0%和0.7%补充精料,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测定粗饲料采食量和日粮养分表观消... 本试验研究精料比例对皖南牛粗饲料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30头去势的体重相近的18月龄皖南牛,随机分成5组,各组根据体重的1.9%、1.6%、1.3%、1.0%和0.7%补充精料,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测定粗饲料采食量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皖南牛的粗饲料采食量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增加,总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降低;日粮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降低;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精料的减少先升后降,精料饲喂量占体重1.0%的组的NDF和ADF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60.48%和5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料比例 皖南牛 粗饲料采食量 表现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皖南黑猪体重及体尺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严燕 张晓东 +1 位作者 王阳 殷宗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194,共3页
对皖南黑猪初生、20、30、60和9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黑猪的平均日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30日龄时头长指标与体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2,20、30日龄时胸围指标与体重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对皖南黑猪初生、20、30、60和9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黑猪的平均日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30日龄时头长指标与体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2,20、30日龄时胸围指标与体重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903,以上指标可以考虑作为留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黑猪 体重 体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养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梦婷 翟曼君 +2 位作者 王晓路 王建芳 赵宗胜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9-134,共6页
为探究散养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80羽4周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的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笼养组每只鸡单笼,每组40个重复。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6周龄时散养组体重高于笼养组(P<0.05),试验期... 为探究散养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80羽4周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的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笼养组每只鸡单笼,每组40个重复。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6周龄时散养组体重高于笼养组(P<0.05),试验期散养组胫围高于笼养组(P<0.05);笼养组的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失水率以及腿肌水分、粗脂肪含量和pH高于散养组(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但散养鸡肌肉系水力高于笼养鸡(P<0.05),表明散养鸡肉品质优于笼养鸡。综上,生产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市场对鸡肉产品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宜的饲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散养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蜂蜜和蜂花粉对皖南土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熊国远 章薇 +3 位作者 吴娟 许月英 谢富苗 周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1,共5页
试验通过在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饲喂皖南土鸡研究其对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00只0日龄皖南土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室内圈养42 d后,散养室外园林中,早晚补饲配合饲料。试验组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 试验通过在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饲喂皖南土鸡研究其对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取200只0日龄皖南土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只),室内圈养42 d后,散养室外园林中,早晚补饲配合饲料。试验组饮水中添加蜂蜜和蜂花粉,对照组饮水中不添加。整个试验期为240 d。结果表明:饮食蜂蜜和蜂花粉的试验组鸡成活率达99%以上,屠宰率、胸肌率、肌肉a*值和嫩度显著提高(P<0.05),肌肉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含量以及微量元素Ca和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鸡饮食蜂蜜和蜂花粉在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蜂蜜和蜂花粉 成活率 生产性能 肉品质 营养成分 皖南土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对皖南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月云 余大华 +5 位作者 吴仕安 孟云 朱卫华 薛玮玮 张晓东 殷宗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对皖南黑猪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数、产活仔数随着胎次逐渐上升,到第5、6胎达到高峰,自第6胎最高点开始下降;初生窝重、断奶窝重随胎次不同有显著差异,随着胎次逐渐增加,... 对皖南黑猪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数、产活仔数随着胎次逐渐上升,到第5、6胎达到高峰,自第6胎最高点开始下降;初生窝重、断奶窝重随胎次不同有显著差异,随着胎次逐渐增加,皖南黑猪仔猪初生窝重和28 d断奶窝重基本呈上升趋势,在第6胎达到峰值,第6胎以后开始下降;胎次对断奶头数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皖南黑猪母猪在第5、6胎繁殖成绩最好,第3~7胎处于高峰稳定期,在第8胎以后应开始逐渐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黑猪 胎次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福利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媛媛 任蕾蕾 +5 位作者 张学芳 刘峰 朱杰 李朝木 郭兴 姜润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研究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以及福利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周龄体重相近的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各300只,按照饲养方式随机分成笼养和地面平养两组,每组公、母各150只。5~13周龄,每2周全群个体称重。13周龄时,从两... 为研究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以及福利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周龄体重相近的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各300只,按照饲养方式随机分成笼养和地面平养两组,每组公、母各150只。5~13周龄,每2周全群个体称重。13周龄时,从两组中分别取各组公、母鸡平均体重附近的公鸡与母鸡各30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福利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地面平养相比,笼养极显著提高皖南三黄鸡公鸡13周龄体重(P<0.01)。笼养公鸡胸肌率显著低于地面平养公鸡(P<0.05),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公鸡(P<0.01)。笼养母鸡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地面平养母鸡(P<0.05),而屠宰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母鸡(P<0.01)。笼养鸡肉色L*值、b*值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5)。在福利指标方面,笼养鸡脚垫评分极显著低于地面平养鸡(P<0.01),而羽毛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5),跗关节损伤、步态评分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1)。研究结果提示: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因性别而异,与地面平养饲养方式相比,笼养可以降低胸肌率、增加腹脂率,降低皖南三黄鸡母鸡屠宰率与半净膛率,而地面平养皖南三黄鸡在肉色和福利状况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饲养方式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福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