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敏教授从脾肺肝论治儿科常见疾病的临证经验
1
作者 陈燕妮 姜科宇 吴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同时亦为吴敏教授治疗经验的推广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肺肝论治 儿科常见疾病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虞舜 汪受传 +5 位作者 韩新民 赵霞 张伟慧 何锦婷 陈争光 徐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结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过程,分析文献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揭示了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研究可以构筑循证型指南———《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学术基础,提供专家问卷调查法的工作依据,获得循证医学证据。
关键词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文献研究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性小儿鼻鼽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辉 汪受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76-1778,共3页
按照本团队提出的"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医行业特点"的循证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技术方法,开展文献研究(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总结),三轮Delphi法专家问卷调查提出草稿,专家认证会形成初稿,全国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形成评价稿,专... 按照本团队提出的"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医行业特点"的循证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技术方法,开展文献研究(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总结),三轮Delphi法专家问卷调查提出草稿,专家认证会形成初稿,全国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形成评价稿,专家质量方法学AGREEⅡ工具评价、12个医疗机构210例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草案,向全国网上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研制成《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编制技术与实施方法可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 小儿鼻鼽 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
原文传递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强 刘雅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45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1剂/d,3次/d,每次剂量约25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个45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1剂/d,3次/d,每次剂量约250 m L,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1次/d,口服;莫沙必利胶囊5 mg口服,3次/d;劳拉西泮0.5 mg睡前口服,1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总有效率比较(χ^=6.873.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焦虑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4.45%,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8.367,P=0.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359,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8.94±3.05),对照组(12.76±4.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对照组相比较,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存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胃不和则卧不安 辨证施治 焦虑失眠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中医儿童保健体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伟霞 李彦昕 +1 位作者 罗笑容 许尤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广州市内2所幼儿园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托健康儿童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按“保健体系”方案干预。对照组不进... 目的 观察、评价“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广州市内2所幼儿园2019年5月—2020年9月在托健康儿童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按“保健体系”方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2组干预前后组间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保健总体疗效、患病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保健后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和年平均患病次数低于保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健后观察组体质辨识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和年平均患病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保健总体疗效为29.33%(44/50),高于对照组的14.67%(2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儿童保健体系”方案能改善小儿偏颇体质和中医证候表现,减少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总患病率与年平均患病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儿科 体质辨识 中医儿童保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克从脾贵在运辨治小儿常见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凤艳 郭敏 常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各脏腑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而诸脏之中,又以“脾常不足”尤为突出。脾在五脏属土,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脾常不足,胃小且脆,容物不多,而现...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各脏腑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而诸脏之中,又以“脾常不足”尤为突出。脾在五脏属土,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脾常不足,胃小且脆,容物不多,而现代生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属过度喂养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等滋补之品,加上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超过脾胃承受能力,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进而影响全身气血津液生化和气机升降,导致全身诸多疾病的产生,即脾运失健,则百病生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常见病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研制工作回顾 被引量:1
7
作者 虞舜 汪受传 +1 位作者 韩新民 赵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第4期22-25,28,共5页
本文系统回顾了目前我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唯一的循证性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工作背景、研究方法及历史过程。
关键词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循证性指南 文献研究 专家问卷调查 专家会议 中医药标准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医家对小儿便秘的认知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月月 李瑞本 +3 位作者 陆艳泓 蔡秋晗 郑子琦 胡思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117-2122,共6页
总结隋唐以来历代医家对小儿便秘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历代医家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生以脏腑热盛为主因。对于小儿便秘的治疗,各医家注重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内治法主要为泻热通腑、消积除满和养血润肠等;外治法主要为灸法、坐浴、... 总结隋唐以来历代医家对小儿便秘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历代医家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生以脏腑热盛为主因。对于小儿便秘的治疗,各医家注重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内治法主要为泻热通腑、消积除满和养血润肠等;外治法主要为灸法、坐浴、摩法和贴敷法等。各时期侧重略有不同,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认为小儿便秘与腑热、气滞和食积有关,治疗以荡涤肠腑、消积除满为主;宋金元时期医家对小儿便秘的病因及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其认为主要是三焦热壅,下攻大肠,治疗多用清热泻下之品,兼顾护中与调气;明清医家丰富了热移大肠、气机壅滞、食滞胃肠的内涵,另增加血虚亦可致便秘的机制,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属热结者以泻热通腑、气滞者以理气调中、食积者宜健脾消食、血虚者宜养血润燥。通过梳理隋唐至明清时期各医家对小儿便秘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的认识,探究小儿便秘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小儿便秘的现代中医药辨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病名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各家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分型辨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邓路丹 赵成顺 李双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分型辨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2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辨治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 目的:分析中医分型辨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2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辨治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0%,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口腔溃疡痊愈时间、手足皮疹痊愈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 <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辨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较为良好,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痛苦,另外其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分型辨治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常见疾病检查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6期111-112,共2页
目的通过儿科临床医学的诊断过程分析和控制,检查相关有效方法的有效诊断,提高综合型的编码系统控制管理。方法针对常见儿科的疾病完成资料数据的统计,保证合理的信息分析过程,实现综合型的有效合理话分析,从多个角度完善综合性的统计... 目的通过儿科临床医学的诊断过程分析和控制,检查相关有效方法的有效诊断,提高综合型的编码系统控制管理。方法针对常见儿科的疾病完成资料数据的统计,保证合理的信息分析过程,实现综合型的有效合理话分析,从多个角度完善综合性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儿科不同疾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完成有效防止儿科致病因素的临床分析,实现综合性的儿科疾病检查控制和有效治疗。结论儿科常见的疾病检查需要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才可以加深儿科临床性治疗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常见疾病 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学术思想概说 被引量:4
11
作者 果志霞 曹力明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叶天士是中医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也是当时吴医的优秀代表,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温病学方面,在中医诊断学、脾胃学说、儿科方面、络病理论、内风杂痹、中风学术、奇经虚实辨治等方面均有颇多建树。
关键词 叶天士 温病学 中医诊断学 脾胃学说 儿科 络病理论 内风杂痹 中风 奇经虚实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胃肠道常见疾病外治法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586-589,共4页
古代中医儿科外治法起源于秦汉,最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经过唐宋明清的发展,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根据现代的生活环境及小儿体质变化,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创新发展。小儿体质特点是脾胃娇柔,尤其在患胃肠道疾病... 古代中医儿科外治法起源于秦汉,最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经过唐宋明清的发展,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根据现代的生活环境及小儿体质变化,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创新发展。小儿体质特点是脾胃娇柔,尤其在患胃肠道疾病期间,消化吸收能力差,口服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喂药困难,且长期频繁给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手法对穴位和经络产生刺激,或药物直接运用于局部病灶而发挥作用,具有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方便、痛苦少、疗效明显等优点,在小儿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中已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胃肠道常见疾病 外治疗法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中医证型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梓言 吕少华 +4 位作者 周志成 李哲 郑春叶 雒晓东 苏巧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57-161,共5页
目的对《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中医证型部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取证型,根据主题设计《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将问卷链接推送给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由神经内科医生填... 目的对《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中医证型部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取证型,根据主题设计《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将问卷链接推送给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由神经内科医生填写,回收问卷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筛选。结果共回收问卷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来自全国49所医院,专家积极性和专业水平较高,地区分布广,具有代表性,筛选出获得同意意见程度高、协调程度高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5个证型和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共计20个常见证型。结论本次问卷调查总结出帕金森病中医证型诊断,为后续拟定《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治疗方案部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颤拘病 中医药 中医证型 诊疗指南 专家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捏脊配合穴位贴敷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见红 葛亚男 林雯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1期44-4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PD),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推广家庭式保健防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采用小儿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的治疗... 目的:本研究运用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PD),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推广家庭式保健防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采用小儿捏脊手法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的治疗组30例,单纯采用运脾散敷贴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根据统计数据,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儿捏脊配合运脾散敷贴神阙穴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优于单纯运用运脾散穴位敷贴对照组,对临床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临床实践意义,患儿及家长接受性较高,且家长学习、操作性高,对于推广入家庭保健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捏脊 运脾散 小儿消化不良 中医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小儿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小儿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儿的家属对治疗方案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儿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涌泉穴 小儿疾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立新教授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鹏 姜晓丽 《中医儿科杂志》 2009年第3期8-9,共2页
介绍李立新教授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认为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要始终顾及脾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脾胃理论 儿科疾病 中医药疗法 李立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徐经世谈肺系常见病证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玉峰 王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2期2210-2213,共4页
阐述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诊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徐老认为总结了对咳肺生理特点主要为肺“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主气,司闟辟”“肺系他脏,重整体”,辨证遣方用药注重整体,紧扣病机,以平和宣通之剂恢复肺的闟辟功能,并附... 阐述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诊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徐老认为总结了对咳肺生理特点主要为肺“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主气,司闟辟”“肺系他脏,重整体”,辨证遣方用药注重整体,紧扣病机,以平和宣通之剂恢复肺的闟辟功能,并附治病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徐经世 肺系常见病 中医证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体会
18
作者 杨凤珍 王秋月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3期77-78,共2页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欣喜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优化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9
作者 刘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究给予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患者以纯天然液体制剂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5—9月内收治的94例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以纯... 目的探究给予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患者以纯天然液体制剂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5—9月内收治的94例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以纯天然液体制剂治疗,从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两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治疗中,纯天然液体制剂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常见皮肤病 常规治疗 纯天然液体制剂 临床 有效性 不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电子病历在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伟中 史逸枫 +2 位作者 宁永春 王一飞 王效婷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该文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国际疾病编码ICD10及中医病证及分类代码。作为医生录入诊断时结构化录入的首要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机统计结果,筛选出医院常见病每科3~5个,并根据西医诊断确定对应的中医病证及分类代码。... 该文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国际疾病编码ICD10及中医病证及分类代码。作为医生录入诊断时结构化录入的首要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机统计结果,筛选出医院常见病每科3~5个,并根据西医诊断确定对应的中医病证及分类代码。参考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常见病西医诊疗方案及中医辨证施治方案,结合该院实际制定出医院各科常见病中西医诊疗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临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编码 中医病证分类代码 常见病 中西结合诊疗方案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