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kuhashi修正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建成 宋跃明 +6 位作者 刘浩 龚全 李涛 刘立岷 胡云洲 裴福兴 饶书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价Tokuhashi修正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随访资料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47例,采用Tokuhashi修正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分,根据不同分值分成3组,0~8分为A组,9~11分者为B组,12~15分为C组。对3... 目的评价Tokuhashi修正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随访资料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47例,采用Tokuhashi修正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分,根据不同分值分成3组,0~8分为A组,9~11分者为B组,12~15分为C组。对3组及不同原发肿瘤部位和恶性程度患者的生存时间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对Tokuhashi修正评分与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Tokuhashi修正评分平均为8.23分,平均生存时间10.2月,中位生存时间7.9月,1年生存率为38%。肿瘤原发于肺、肝、胃肠道、食道、膀胱和胰腺者155例,中位生存时间4.7月(平均5.8月);原发于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者146例,中位生存时间12月(平均13.3月);原发于肾脏、淋巴、卵巢和子宫,以及原发灶不明者146例,中位生存时间7.1月(平均9.4月)。A组211例,中位生存时间4月(平均5月);B组147例,中位生存时间10月(平均12月);C组89例,中位生存时间29月(平均29月)。不同原发肿瘤部位及恶性程度患者和不同Tokuhashi修正评分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001)。Tokuhashi修正评分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833,P<0.001)。结论Tokuhashi修正评分与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可作为脊柱转移瘤治疗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单发的、原发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脊柱转移瘤,Tokuhashi修正评分12~15分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望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预后 tokuhashi修正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
2
作者 黄宏伟 吴夏筠 +1 位作者 陈钢 黄健 《现代医院》 2014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对3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的疗效进行分析,初步评估Tokuhashi修正评分在预测胸椎转移瘤患者生存期中的使用价值,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32... 目的对32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的疗效进行分析,初步评估Tokuhashi修正评分在预测胸椎转移瘤患者生存期中的使用价值,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32例患者的预测生存期与实际生存期的符合率,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疗效,对其疼痛进行VAS评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ECOG评分,对比分析上述两组数据,术后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 32例患者41个椎体均一次性成功手术,Tokuhashi修正评分预测的生存期与实际生存期符合率为81.25%,与术前对比,患者术后1、3个月VAS评分和ECOG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ECOG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okuhashi修正评分可较好地预测胸椎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明显改善Tokuhashi修正评分3期胸椎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tokuhashi修订评分 胸椎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ita评分及修正版Tokuhashi评分标准在脊柱转移癌中的应用评价及影响转移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斌 宋克亮 +1 位作者 孙祥琛 岳斌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566-1572,共7页
目的:探讨Tomita评分及修正版Tokuhashi评分标准在脊柱转移癌中的应用评价及其影响转移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16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的生存期进行随访,平均年龄52.78岁,平均随访20个月(6~49个月),记录患者中位... 目的:探讨Tomita评分及修正版Tokuhashi评分标准在脊柱转移癌中的应用评价及其影响转移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16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的生存期进行随访,平均年龄52.78岁,平均随访20个月(6~49个月),记录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采用中位生存时间及其95%可信区间(CI),用log-rank检验进行中位生存期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116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7.36个月,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OS为19.32个月,Tomita评分系统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OS为16个月,两者都提供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结论:Tomita评分系统和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能有效判断患者的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位置及生长速度、术前运动状态都可影响患者生存期。而对于肿瘤在脊柱转移的部位与手术方式可能对于生存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癌 Tomita评分系统 修正tokuhashi评分系统 中位生存期 总生存期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创伤评分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汝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状况、急救结局、急救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入院至确诊、入院至手术、入院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岗位职责、信息沟通、候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创伤情况,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急救结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修正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多学科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偏好评分值修正的深度神经网络推荐模型
5
作者 田磊 易辉 +1 位作者 陈晨子 缪小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6-2494,共9页
针对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选购中用户对产品评分习惯差异较大的问题,结合用户评分习惯提出修正算法,构建一种基于用户偏好评分值修正的深度神经网络推荐模型(UPDNN)。该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对各用户评分偏好进行学习,设计特有的满意度... 针对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选购中用户对产品评分习惯差异较大的问题,结合用户评分习惯提出修正算法,构建一种基于用户偏好评分值修正的深度神经网络推荐模型(UPDNN)。该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对各用户评分偏好进行学习,设计特有的满意度投影函数将用户评分投影至满意度空间进行修正,然后在满意度空间中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推荐模型训练和待测产品满意度预测,最终给出用户的Top-k推荐产品表,实现产品推荐。实验结果表明,UPDNN较经典推荐算法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推荐结果更贴合用户喜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修正 深度神经网络 信息提取 特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ita及改良Tokuhashi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玉玞 祖佳宁 +3 位作者 由长城 奚春阳 姬烨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0-805,共6页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对4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3名脊柱外科医生用Tomita评分、改良Tokuhashi评分、SINS评分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并运用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及Tomita结合SINS评分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间隔20天后对上述病例进行重复分析,分析观察者间一致性和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Tomita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78(0.75~0.81),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9(0.77~0.82)。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68(0.65~0.72),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3(0.72~0.75)。有17.9%的患者在两组系统评估后而得出不同治疗方案。结论:Tomita结合SINS评分和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Tomita评分 改良tokuhashi评分 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 可信度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严重评分与修正创伤评分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天喜 沈红五 +2 位作者 姜琴 崔秋霞 孙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急诊创伤病人2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急诊创伤病人2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体温值将创伤病人分为低体温组(<36℃)和非低体温组(≥36℃),使用ISS与RTS进行创伤评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SS与RTS对急诊创伤病人低体温的预测价值。结果:218例创伤病人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6.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有ISS评分、RTS评分、Glasgow评分、是否有衣物潮湿;ISS和RTS预测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13,,两者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0.827,0.813,敏感度分别为0.797,0.759,预测界值分别是17分、6分。结论:IS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高于RTS,RTS适用于院前以及急诊创伤病人的低体温预测,ISS则适用于住院或重症监护室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体温 损伤严重评分 修正创伤评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元税 欧阳艳红 +2 位作者 张蕾蕾 宋维 曾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果10986例患者中急诊治疗好转离院3769例(34.307%);急诊留观4150例(37.775%);普通病房住院2359例(21.473%);重症病房住院694例(6.317%);急诊抢救室死亡14例(0.128%)。MEWS评分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oean相相关系数为0.425。AS1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21。ASI与MEW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32。ASI在MEWS评分〈5、5~9及〉9三个分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为0.69±0.02、0.92±0.07及1.06±0.10三个层次与本研究患者病情转归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SI与MEWS评分存在正相关,二者均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尤其ASI,更为简单、易记、快捷,值得深入研究其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评估 修正休克指数(ASI) 休克指数 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分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肺栓塞诊断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汤辉 王晶 +1 位作者 秦俭 王长远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48-550,55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Wells评分法和修正的Geneva评分法对急诊初步诊断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患者进行临床预测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已确诊急性PE者分别应用两种评分法进行预测评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急... 目的探讨应用Wells评分法和修正的Geneva评分法对急诊初步诊断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患者进行临床预测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已确诊急性PE者分别应用两种评分法进行预测评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急性PE患者应用Wells评分法属低度临床可能者0例,中度临床可能52例,高度临床可能7例;应用修正的Geneva评分法属低度临床可能者15例;中度临床可能45例,高度临床可能1例。临床症状出现呼吸困难37例(62.7%),晕厥17例(28.8%)。辅助检查出现心电图SIQⅢTⅢ表现18例(30.5%)、心脏超声出现右心扩大和肺动脉高压18例(30.5%),血D-二聚体升高52例(88.1%)。结论 Wells评分较修正的Geneva评分更适用于评估因各种症状来急诊就诊的肺栓塞患者,对Wells评分高度危险组按指南推荐早期抗凝可降低PE患者病死率。应用修正Geneva评分需结合心电图、化验和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WELLS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lls、修正后的Geneva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屈尔青 陈硕飞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是否发生PE作为因变量,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增高、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D-二聚体是否升高、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是否有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Wells评分、mGeneva评分、PESI分值、左右侧肢体发病、DVT类型、是否并发下腔静脉(IVC)血栓、是否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是否放置了IVC滤器为自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DVT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DVT患者PE发生率25.3%(76/300)。两组在合并IVC血栓、Wells及mGeneva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ells评分和合并IVC血栓是发生PE的危险因素,是否放置了IVC滤器是发生PE的保护性因素(OR值=2.262、534.752、0.046;95%的可信区间:1.102~4.646、54.010~5294.568、0.002~0.841)。结论 在DVT患者中Wells评分预测PE的发生价值较大,合并IVC血栓是PE的危险因素,放置IVC滤器是PE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WELLS评分 修正Geneva评分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Geneva评分联合超声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亚豪 毛毅敏 +1 位作者 孙瑜霞 单世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修正Geneva评分联合心脏超声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可疑肺栓塞患者经过CTPA检查后分为肺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并对每位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修正Geneva评分、心脏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应用诊断试验... 目的:分析修正Geneva评分联合心脏超声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可疑肺栓塞患者经过CTPA检查后分为肺栓塞组与非肺栓塞组,并对每位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修正Geneva评分、心脏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应用诊断试验中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单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修正Geneva评分高度可能的阳性似然比大于10,阳性预测值为97.1%。三项检查均为阴性时,阴性似然比<0.1。下肢深静脉超声,修正Geneva评分高度可能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的Youden指数均大于0.6,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检查项目之间的联合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结论:修正Geneva评分高度可能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较为准确的预测价值。修正Geneva评分、心脏超声、下肢深静脉超声三者结合是一种快速、无创、廉价、安全且实用的筛查可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修正Geneva评分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评论挖掘修正用户评分的改进协同过滤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红霞 陈健 程艳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针对当前电子商务网站用户评分过于集中而区分度不明显,以及整数评分可信度不高导致协同过滤推荐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协同过滤算法.利用改进的词性路径模板算法挖掘评论中包含的产品特征和情感词,分析并建立评论特征偏好向量;... 针对当前电子商务网站用户评分过于集中而区分度不明显,以及整数评分可信度不高导致协同过滤推荐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协同过滤算法.利用改进的词性路径模板算法挖掘评论中包含的产品特征和情感词,分析并建立评论特征偏好向量;依据评论特征偏好向量计算评论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利用用户评论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对评分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评分更接近于用户的真实评分意愿;利用修正后的评分计算评分相似度,与偏好相似度结合产生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增加了评分区分度与可信度,提高了最近邻居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挖掘 情感态度 评论特征偏好向量 评分修正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Geneva评分、心电图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静 赵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与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预测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择91例疑诊PE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52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诊断试验常见评价指标,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 目的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与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预测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择91例疑诊PE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52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诊断试验常见评价指标,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以及这两种临床评分与D-二聚体相结合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修正的Geneva评分0~3分PE可能性为21.4%,4~10分为55.4%,≥11分为85.7%;Daniel心电图评分<2分PE可能性为33.3%,≥2分为70.7%;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对于PE诊断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9.2%。修正的Geneva评分预测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与Daniel心电图评分进行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79,P>0.05)。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结合D-二聚体预测PE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结论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和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均对PE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修正的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结合,可较为安全地排除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修正的Geneva评分 Daniel心电图评分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创伤评分结合血红蛋白水平在急诊创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唐晶晶 王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评估使用修正创伤评分(RTS)结合血红蛋白水平(HB)对急诊创伤病人收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324例创伤病人,记录病人就诊时的一般资料,计算RT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目的]评估使用修正创伤评分(RTS)结合血红蛋白水平(HB)对急诊创伤病人收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324例创伤病人,记录病人就诊时的一般资料,计算RT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语言评分(CRAMS)。按照ISS评分分为轻伤病人(ISS≤5分)、中伤病人(ISS 6~<16分)、重伤病人(ISS 16~25分)、严重伤病人(ISS>25分),绘制不同创伤评分评估病人收治EICU的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轻伤组115例,中伤组81例,重伤组66例,严重伤组62例;4组病人HB、RTS评分、CRAMS评分、病人去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RTS评分、CRAMS评分是预测病人需收住EICU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创伤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显示,RTS结合HB的评估价值最高,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0.0%。[结论]RTS-HB与原始RTS和CRAMS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病人收住EICU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创伤评分 血红蛋白 分诊 创伤评估 CRAMS评分 急诊重症监护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在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海 杜鑫淼 曹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RTS)用于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伤情数据库中资料齐全的1322例汶川地震躯干伤伤员数据,其中男553例、女769例,年龄(59.7±21.7)... 目的探讨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RTS)用于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伤情数据库中资料齐全的1322例汶川地震躯干伤伤员数据,其中男553例、女769例,年龄(59.7±21.7)岁。计算伤员的RTS包括创伤分类修正创伤评分(Triage—RTS)和严重创伤转归研究修正创伤评分(MTOS—RTS),并改用休克指数替代收缩压来进行RTS中的循环评估,从而建立转运前修正创伤评分(Transport—RTS)的概念。通过ROC曲线分别比较Transport—RTS与Triage—RTS、MTOS—RTS评价转运中以及急诊室死亡中的作用,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Transport—RTS、Triage—RTS和MTOS—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563,0.563;Transport—RTS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Triage-RTS和MTOS—RTS,均P〈0.05。结论Transport—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准确度更高,同时保持了简易、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创伤评分 转运前修正创伤评分 地震 躯干伤 休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创伤评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红红 温静兰 陈军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56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58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观察组根据RTS情况实施院前及院... 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56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58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观察组根据RTS情况实施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基于RTS评分为基础的一体化急救措施,可使护士既可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并根据病情提供连续的无缝隙护理,缩短患者有效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护理 修正创伤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Tokuhashi评分在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预后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睿 张意虎 +3 位作者 张玉容 童铃 蒋欣廷 彭国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910-2915,共6页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在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预后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转移瘤住院患者127例,收集病历资料,随访临床结局至2022年0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在预测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预后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转移瘤住院患者127例,收集病历资料,随访临床结局至2022年0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χ^(2)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随访期内死亡占比76.38%,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29%和27.56%。修订Tokuhashi评分0~8分、9~11分和≥12分的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6.99±2.54)个月、(11.44±2.87)个月和(18.56±4.80)个月。不分组和按生存时间≤12个月分组修订Tokuhashi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和0.863。Cox回归显示:修订Tokuhashi评分、脊柱外骨转移数量和内脏转移情况是脊柱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修订Tokuhashi分级9~11分、≥12分的HR分别为0.484和0.033(与≤8分比,P<0.05),脊柱外转移瘤数量1~2个和0个的HR分别为0.345和0.064(与≥3个比,P<0.05),内脏转移可切除的HR为0.460(与内脏转移不可切除比,P<0.05)。修订Tokuhashi评分0~8分、9~11分和≥12分的患者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5.45%、91.18%和100.00%。结论: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较差,修订Tokuhashi评分系统能预测患者临床结局,对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修订tokuhashi评分系统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创伤评分结合ACE和ACE2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兵 于晓钧 卢炳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4-117,125,共5页
目的:分析修正创伤评分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是否存活,分别纳入生存组(n=41)和死亡组(n=67)。对比两组HB-... 目的:分析修正创伤评分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是否存活,分别纳入生存组(n=41)和死亡组(n=67)。对比两组HB-RTS评分、静脉血ACE、ACE2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各指标的诊断效能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ISS评分、输血情况、休克持续时间、HB-RTS和ACE、ACE2水平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ISS评分、HB-RTS和ACE、ACE2水平是影响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RTS和ACE、ACE2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ROC曲线下联合检测的AUC值最高。结论:HB-RTS评分、ACE、ACE2水平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升高,急诊时联合检测三指标表达水平在预测患者预后中有较高诊断效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修正创伤评分 ACE ACE2 急诊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凌燕君 邹晓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528-530,533,共4页
目的评价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评分系统联合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意义。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评分系统联合D-二聚体检验方法,得出修正的Geneva和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阳性来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别... 目的评价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评分系统联合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意义。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Wells量表和修正的Geneva评分系统联合D-二聚体检验方法,得出修正的Geneva和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阳性来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别。结果通过Wells评分的ROC曲线得出以≥4.25作为预测值,其灵敏度30.2%,特异度92.6%;通过Geneva评分的ROC曲线得细化以≥6.5作为预测值,其灵敏度64.7%,特异度85.2%。在Wells评分中以最佳分界值4.25分为界,Geneva评分中以最佳分界值6.5分为界,联合D-二聚体检测准确率有明显差别。结论根据Geneva评分≥6.5分或Wells评分≥4.25分者联合D-二聚体阳性时,高度怀疑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预测 WELLS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评分评判的修正加权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史本山 文忠平 《技术经济》 1996年第9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非理性 专家评分 加权平均值 加权法 修正 评分 专家权威性 重要性 公众理性 行为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