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7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PCR技术在检测外耳道真菌菌种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仪 彭丹 +3 位作者 孙毅 毛承刚 沈敏 姜义道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探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就诊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外耳道标本,采用改良的马丁固体培养基对同一... 目的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菌种分布,探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真菌菌种的方法。方法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就诊于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外耳道标本,采用改良的马丁固体培养基对同一标本的一部分进行了常规培养,培养后提取DNA,PCR扩增及测序鉴定真菌菌种。同时,该标本另一部分直接经DNA提取后,行两次多重PCR,分别使用通用真菌引物和特异性真菌引物,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的条带的长短可鉴定真菌菌种。结果通过传统方法和多重PCR技术行真菌菌种鉴定,本地区137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曲霉菌共128株(93.4%),其中土曲霉73株、黄曲霉24株、黑曲霉18株和烟曲霉13株;念珠菌共9株(6.6%),均为白念珠菌。传统方法需4~7 d,而多重PCR技术6~8 h即可鉴定真菌菌种,对比两组方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地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菌种是曲霉菌和念珠菌。除了常见菌种,多重PCR技术还可以鉴定高耐药和高致死率的耳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罕见菌种。与传统方法相比,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外耳道真菌病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 菌种鉴定 多重pcr技术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高产木糖醇工程菌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2
作者 肖宏伟 叶有员 刘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构建高产木糖醇工程菌”这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基于PCR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在引物末端设计添加所需限制酶切位点,实现同源序列的扩增和阳性菌落的鉴定。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PC... 通过“构建高产木糖醇工程菌”这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基于PCR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在引物末端设计添加所需限制酶切位点,实现同源序列的扩增和阳性菌落的鉴定。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PCR技术在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质粒构建 工程菌 高产木糖醇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3
作者 吕彩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食品安全,本文探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食品腐败微生物、加工污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优... 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食品安全,本文探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食品腐败微生物、加工污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分析认为,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的显著优势,但其应用效果受样品预处理、检测环境稳定性、人员操作水平以及标准化流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应当加强检测样品的规范采集与制备,保障检测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推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pcr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韦爱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探究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具体内容、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筛选后,共有50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具体构成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抽取时间方面,跨越了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而后提供临床检验,具体技术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探究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具体内容、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筛选后,共有50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具体构成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抽取时间方面,跨越了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而后提供临床检验,具体技术为: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技术(HC-Ⅱ)、实时荧光PCR技术,统计最终结果、诊断效能情况(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关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50例患者中,均确诊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确诊率为100.00%;将上述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技术干预后,诊断准确率为76.00%(38/50)。(2)以病理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在实时荧光PCR技术干预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47/50);(3)关于诊断效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在实时荧光PCR技术干预后,统计数据分别为94.99%、97.44%、81.82%,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技术干预后的计算数据(76.00%、82.05%、54.55%)相比,实时荧光PCR技术更具优势,P<0.05。结论 临床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应用更具优势,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时能够提供比较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病理诊断 诊断效能 实时荧光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引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5
作者 陈笑霞 黄盛丰 +3 位作者 冯惠雄 吴映霞 孙彩云 张雁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核酸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肿瘤诊断、病毒检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引入此项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课程的挑战度。经过...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核酸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肿瘤诊断、病毒检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在“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引入此项技术,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课程的挑战度。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前沿的科研方法,还提高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常考知识点的归纳与拓展
6
作者 曾凡洪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4期80-83,共4页
PCR技术是基因工程中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常考查到的知识点有与引物相关的问题、酶切片段分析及变性、复性、延伸等环节的相关分析等。文章结合典型考题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 基因工程 pcr技术 常考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并PCR技术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敏 程淮 +2 位作者 蔡欢嫦 张贺伟 任静强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4期545-554,共10页
普通PCR引物对目的基因扩增的单一特异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通用性范围,而多重PCR需要避免若干引物对之间二级结构的干扰,应用同样受到一定的限制。简并PCR技术中简并性引物是基于基因保守区域的分析并结合简并碱基而设计,可... 普通PCR引物对目的基因扩增的单一特异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通用性范围,而多重PCR需要避免若干引物对之间二级结构的干扰,应用同样受到一定的限制。简并PCR技术中简并性引物是基于基因保守区域的分析并结合简并碱基而设计,可以检测出高度相似的靶基因,具有高效性、灵敏性、特异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综述了简并PCR技术在临床、食品安全、动植物疫病、寄生虫、水产养殖等领域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简并PCR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简并pcr 简并性引物 疾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玉娟 赵望新 付文文 《食品界》 2024年第4期112-114,共3页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PCR技术作为一种高度精确和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先论述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PCR技术作为一种高度精确和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先论述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沙门氏菌等,然后讨论了DNA提取方法、样品前处理步骤、目标微生物的选择策略及不同类型的PCR检测方法。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能为科学使用PCR技术来确保食品安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李斯特菌 食品安全 pcr技术 pcr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银菊香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7期144-146,共3页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具有灵敏、快速等特点,属于一种特异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本文阐述PCR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具有灵敏、快速等特点,属于一种特异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本文阐述PCR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探讨当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迪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3期187-189,共3页
PCR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特点,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广泛使用。本文阐述食品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PCR技术的基本原理、食品中常见致病微生物的PCR检测方法,探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介绍PCR技术在食品... PCR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特点,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广泛使用。本文阐述食品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PCR技术的基本原理、食品中常见致病微生物的PCR检测方法,探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介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160-162,共3页
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样品中的大量菌种检测出来,在我国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菌种的检测,以期为未来... 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样品中的大量菌种检测出来,在我国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菌种的检测,以期为未来PCR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春甜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针对食品微生物的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准确性受限等问题,本文采用了PCR技术进行针对性研究。根据仪器运用及采集标准,利用PCR技术有效构建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检测模型,此PCR基础模型能在几小时内快速准确完成微生物鉴定和... 针对食品微生物的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准确性受限等问题,本文采用了PCR技术进行针对性研究。根据仪器运用及采集标准,利用PCR技术有效构建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检测模型,此PCR基础模型能在几小时内快速准确完成微生物鉴定和数量评估。基于试验数据的分析,PCR方法在低浓度微生物情况下尤为敏感,检测下限远低于传统方法,模型检测结果通过真实食品样本的实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对于今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PCR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巩莉 刘秀红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等)虽然准确性较强,但常因耗时长、操作繁琐而难以满足迅速反应的需求。...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等)虽然准确性较强,但常因耗时长、操作繁琐而难以满足迅速反应的需求。本文基于PCR技术的原理与优势,选取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沙门氏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以及非致病菌检测,分析PCR技术的实际应用流程及应用效果,以期为PCR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测 pcr技术 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王苑 刘婧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PCR技术是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便捷、高效等优势。本文介绍了PCR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优势,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pcr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 应用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彩云 王冬娟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7期47-48,共2页
生猪感染疾病时会直接对养殖场或养殖户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做好生猪疾病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技术)能有效利用微量的DNA进行扩增,提高检测精度,对猪病诊治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一、猪病的诊断和... 生猪感染疾病时会直接对养殖场或养殖户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做好生猪疾病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技术)能有效利用微量的DNA进行扩增,提高检测精度,对猪病诊治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一、猪病的诊断和防治现状猪病预防成效能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在我国农村有大量的个体户进行生猪养殖,但个体农户往往缺乏足够的养殖经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工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猪病防治 养殖经验 个体农户 生猪养殖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瑞娟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8期79-81,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等事件不断被曝光,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各种检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等事件不断被曝光,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各种检测技术中,PCR技术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因具有更灵敏、更省时、更特异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中植物源性成分、转基因成分、过敏原、动物源成分和微生物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该技术未来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食品检测 阿斯巴甜 食品安全检测 转基因成分 食品安全事件 过敏原 香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在菜豆晕疫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晓宇 钱茱希 +5 位作者 郭静 杨静 李彬 吴翠萍 王振华 许剑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163-167,共5页
为了建立菜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phaseolicol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实现菜豆晕疫病菌的高效率、高精度的检疫鉴定和疫情监控,以菜豆晕疫病菌为研究对象,以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作为靶标基因,SSRP_F、SSRP_R、SSR... 为了建立菜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phaseolicol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实现菜豆晕疫病菌的高效率、高精度的检疫鉴定和疫情监控,以菜豆晕疫病菌为研究对象,以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作为靶标基因,SSRP_F、SSRP_R、SSRP_P为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菜豆晕疫病菌dd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菜豆晕疫病菌的ddPCR检测体系的绝对定量检测低限为0.6 copies/μL,ddPCR的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个数量级。同时研究了种子携带菜豆晕疫病菌是否具有活性,提高了疫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 菜豆晕疫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布鲁氏菌检验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瑞 王璐 孙刚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9期75-77,84,共4页
目的 分析细菌布鲁氏菌的临床检验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效果与效能。方法 非随机选取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于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细菌布鲁氏菌的临床检验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效果与效能。方法 非随机选取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于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对象均进行常规PCR检查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查,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PCR技术对布鲁氏菌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在97例细菌感染患者中金标准检出布鲁氏菌感染66例,常规PCR技术检出布鲁氏菌感染55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出布鲁氏菌感染6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布鲁氏菌感染的诊断准确度为94.85%(92/97)、灵敏度为93.94%(62/66)、阴性预测值为88.24%(30/34),均高于常规PCR技术的准确度78.35%(76/97)、灵敏度75.76%(50/66)、阴性预测值61.90%(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0、8.486、6.718,P均<0.05),两种检验方式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菌布鲁氏菌效果较好,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为及时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细菌检验 布鲁氏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王秀霞 李俊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析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高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00例疑似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查、... 目的 探析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手足口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高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00例疑似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查、DNA测序技术检查,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技术的诊断情况。结果 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显示100例疑似患儿中有73例确诊。实时荧光PCR技术诊断效能灵敏度97.26%(71/73)、特异度88.89%(24/27)、准确度95.00%(95/100)、阳性预测值95.95%(71/74)、阴性预测值92.31%(24/26)明显高于DNA测序技术的72.60%(53/73)、55.56%(15/27)、68.00%(68/100)、81.54%(53/65)、42.86%(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0、7.477、24.175、7.462、15.821,P均<0.05)。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病毒亚型检出率高于DNA测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检测中,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应用价值高于DNA测序技术,更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技术 手足口病 DNA测序技术 临床诊断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重荧光real-time PCR技术在食物中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卢媛 钟颖涛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应用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快速筛检食物中毒病原菌,结合国家标准中的培养法探讨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符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作为中毒病原菌的初筛方法... 目的:应用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快速筛检食物中毒病原菌,结合国家标准中的培养法探讨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符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作为中毒病原菌的初筛方法,国标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5份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在增菌前检出4份霍乱弧菌核酸(非O1/非O139群,24重荧光real-time PCR),9份患者肛拭子在增菌后检出5株霍乱弧菌(非O1/非O139群,国标培养法),其中包含4份PCR技术初筛阳性样品,两个方法的符合率为80%。所有样本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应用24重荧光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同时检测24种常见致病病原菌,能高效锁定中毒病原菌。将其与国标培养法相结合,对临床治疗和食物中毒快速处置能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重荧光real-time pcr技术 培养法 食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