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1T/2H O-MoS_(2)@S-pCN光催化去除Cr(Ⅵ)及环丙沙星
1
作者 胡蓉仪 黄烨 +3 位作者 张绪霖 余策锦 涂天资 刘志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光催化同步处理Cr(Ⅵ)和环丙沙星(CIP),文章采用一步水热反应法合成1T/2HO-MoS_2@S-pCN复合材料,通过响应面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催化剂添加量、pH、Cr^(6+)浓度、CIP浓度)下光催化还原Cr(Ⅵ)和氧化CIP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 为光催化同步处理Cr(Ⅵ)和环丙沙星(CIP),文章采用一步水热反应法合成1T/2HO-MoS_2@S-pCN复合材料,通过响应面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催化剂添加量、pH、Cr^(6+)浓度、CIP浓度)下光催化还原Cr(Ⅵ)和氧化CIP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可知催化剂用量、pH值、CIP浓度和Cr(Ⅵ)浓度对光催化Cr(Ⅵ)和CIP的转化效率影响较大。建立了响应面优化实验模型,模型的P<0.0001,失拟项大于0.05,决定系数R^(2)均接近于1,说明实际值和模型预测值相关性较高。根据预测,当pH为3.00、催化剂添加量为60.00 mg、Cr(Ⅵ)初始浓度为5.01 mg/L、CIP浓度为5.04 mg/L时,Cr(Ⅵ)和CIP的去除率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T/2H o-MoS_(2)@S-pCN 光催化 六价铬 环丙沙星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界面含Cr-O-C防黏层Cu/Ni复合体拉伸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光 胡正晨 +1 位作者 惠越 陈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9-1610,共12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含Cr-O-C防黏层的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Cu/Ni复合体的拉伸变形。结果表明:当Cu/Ni复合体的晶粒尺寸大于12 nm时,不论界面不含Cr、O和C原子或含有定量Cr、O和C原子,复合体的屈服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呈现增大趋势...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含Cr-O-C防黏层的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Cu/Ni复合体的拉伸变形。结果表明:当Cu/Ni复合体的晶粒尺寸大于12 nm时,不论界面不含Cr、O和C原子或含有定量Cr、O和C原子,复合体的屈服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呈现增大趋势,符合细晶强化规律,晶粒塑性变形主要受晶体内部的位错滑移控制,最大应力增加9.52%;当晶粒尺寸小于12 nm时,由于晶界所占比例的增加,拉伸过程的塑性变形更多受晶界变形控制,屈服强度下降。Cr-O-C界面弱化了Cu/Ni复合体的强度,随着界面上Cr、O和C原子数量的增加,Cu/Ni复合体的抗拉强度随之降低,最大应力下降56.40%,Cu/Ni复合体内部的位错数量也随之降低,转移到Ni表面的Cu原子数量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晶粒尺寸 Cu/Ni复合体 cr-o-C防黏层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3C_2及(W,Ti)C对Al_2O_3/Cr_3C_2/(W,Ti)C复合陶瓷材料Vickers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德明 鹿晓阳 +4 位作者 李成美 薛仲舜 陈怀明 岳雪涛 孙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18,共3页
热压烧结制备了Al2O3/Cr3C2/(W,Ti)C复合陶瓷材料(以下简称ACW复合材料),对其Vickers硬度及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r3C2及(W,Ti)C对Vickers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Ti)C和Cr3C2的添加利于阻止晶界迁移,抑制晶粒长大,Cr、W、Ti离子在... 热压烧结制备了Al2O3/Cr3C2/(W,Ti)C复合陶瓷材料(以下简称ACW复合材料),对其Vickers硬度及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r3C2及(W,Ti)C对Vickers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Ti)C和Cr3C2的添加利于阻止晶界迁移,抑制晶粒长大,Cr、W、Ti离子在Al2O3基体晶粒中的固溶起强化作用.每一相的添加量在10%~20%(体积分数,下同)为宜,添加总量在30%左右ACW复合材料硬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kers硬度 AL2o3陶瓷 cr3C2 (W Ti)C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Al-Cr-O/Zr-O+NiCoCrAlSiY和Al-Cr-O+NiCoCrAlSiY涂层的抗氧化性和隔热性能
4
作者 鲜丽君 赵海波 +1 位作者 范洪远 鲜广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37-1250,共14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高温合金表面沉积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结合层,并在1000~1200℃下进行热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 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高温合金表面沉积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结合层,并在1000~1200℃下进行热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单层涂层均呈现出致密的球形结构。热处理后,Al-Cr-O/Zr-O涂层表面出现裂纹,且裂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和变粗。然而,Al-Cr-O涂层经热处理后其表面胞状结构转变为紧密连接的粒状结构,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粒状结构显著长大。由于作为氧离子导体以及t-ZrO_(2)的致密度低于α-Al_(2)O_(3),Al-Cr-O/Zr-O涂层中的t-ZrO_(2)为氧离子向涂层内扩散提供了通道,因此,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的高温抗氧化性优于Al-Cr-O/Zr-O多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但是,由于更大的陶瓷涂层厚度,t-ZrO_(2)相的低热导率以及层间界面的热反射作用,Al-Cr-O/Zr-O多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的隔热性能优于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Al-cr-o/Zr-o多层涂层 抗氧化性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C钝化层改变多晶Cu表面能和表层位错的脱模力与脱模精度
5
作者 田振岐 杨光 +1 位作者 陈菊 李波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Cr-O-C钝化层可以提高精密电铸脱模精度,但Cr-O-C钝化层对基底表面的钝化规律和对表层的影响尚未清楚。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多晶Cu表面沉积离散的Cr、O和C原子,获得不同比例和数量的Cr-O-C钝化层。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Cr、O和C原... Cr-O-C钝化层可以提高精密电铸脱模精度,但Cr-O-C钝化层对基底表面的钝化规律和对表层的影响尚未清楚。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多晶Cu表面沉积离散的Cr、O和C原子,获得不同比例和数量的Cr-O-C钝化层。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Cr、O和C原子均可以大幅降低多晶Cu的表面能;随着原子数量的增加,多晶Cu的表面能呈下降趋势;Cr-O-C钝化层增加了多晶Cu表层的位错密度;新增加的位错以Shockley位错为主;在一定沉积原子数量内,位错密度有极值。在多晶Cu表面电沉积不同密度的Cr、O和C原子,通过接触角测试验证了Cr-O-C钝化层降低多晶Cu表面能的结论。电沉积脱模强度和脱模表面粗糙度结果显示,随着沉积原子数的增加,脱模强度和脱模表面粗糙度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离散Cr-O-C界面辅助精密电铸脱模提供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C界面 多晶Cu 表面能 位错 脱模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promoted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catalyzed by zeolite-encaged single chromium sites
6
作者 Jian Dang Xin Deng +3 位作者 Weijie Li Di Yang Guangjun Wu Lando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5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The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H bonds is pivotal in catalysis for converting hydrocarbons into value-added chemicals.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is crucial process to produce polystyrene and its derivative... The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H bonds is pivotal in catalysis for converting hydrocarbons into value-added chemicals.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is crucial process to produce polystyrene and its derivatives used in synthetic materials.Herein,K-Cr@Y with zeolite-encaged isolated O=Cr(VI)=O species modified by extraframework potassium ions is constructed,showing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CO_(2)-promoted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with initial ethylbenzene conversion of 66%and styrene selectivity of 96%,outperforming other M-Cr@Y catalysts(M=Li,Na,Rb,Cs).Extraframework potassium ions can modulate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zeolite-encaged Cr(VI)species and therefore facilitate C–H bond activation in ethylbenzene molecules.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zeolite-encaged O=Cr(VI)=O to less active Cr(IV)=O species by dihydrogen during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is evidenced by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and Cr(IV)=O can be re-oxidized to O=Cr(VI)=O species upon simple calcination regeneration.The results from in situ DRIFT spectroscopy elucidate the critical promotion role of CO_(2)in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over K-Cr@Y by retarding the over-reduction of zeolite-encaged Cr species to inactive Cr(III)species and suppressing coke deposition.This study advances the rational design of non-noble metal catalysts for CO_(2)-promoted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with zeolite-encaged high valence transition metal ions modulated by extraframework 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 bond activation Co_(2)-promoted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K-cr@Y o=cr(vi)=o cr(I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TS复合微球对Cr(VI)的吸附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润虎 宁门翠 李理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4期32-35,共4页
制备了Al_2O_3/CTS复合微球,研究Al_2O_3/CTS复合微球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Al_2O_3/CTS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机理,获得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Al_2O_3/CTS复合微球吸附剂对Cr(VI)去除效果良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剂。
关键词 Al2o3/CTS复合微球 吸附cr(vi)离子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γ-Al_2O_3一维杂化纳米结构还原水中Cr(VI)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抱奎 戚春江 +1 位作者 方颂平 程抱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等问题,采用均相共沉淀及后续热还原退火方法制备了20 nm左右的Fe0均匀分散于一维纳米结构的γ-Al_2O_3中,形成Fe@γ-Al_2O_3纳米杂化结构,研究了其对Cr(VI)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杂化结...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易团聚和易被氧化等问题,采用均相共沉淀及后续热还原退火方法制备了20 nm左右的Fe0均匀分散于一维纳米结构的γ-Al_2O_3中,形成Fe@γ-Al_2O_3纳米杂化结构,研究了其对Cr(VI)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该杂化结构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纳米Fe0的稳定性,而且能大大改进对Cr(VI)的吸附还原降解能力,降解反应符合1级动力学过程。Fe与Al_2O_3摩尔比为2:5的样品去除效果最好,而且去除率随Fe@γ-Al_2O_3加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加投量达到2.5 g/L时去除速率达到饱和,反应1 h后可以去除95%以上的Cr(VI)。另外,p H为3时最有利于降解反应,去除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Γ-AL2o3 杂化纳米结构 吸附与还原 cr(vi)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SCR系统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子非 王鹏 +3 位作者 孙爱洲 李丽 兰权 张展腾 《现代车用动力》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1台国六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对冷态和热态全球统一瞬态(WHTC)循环的N_(2)O排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级SCR系统后,柴油机在冷态和热态WHTC循环均产生大量的N_(2)O,且出现明显... 以1台国六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对冷态和热态全球统一瞬态(WHTC)循环的N_(2)O排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级SCR系统后,柴油机在冷态和热态WHTC循环均产生大量的N_(2)O,且出现明显的排放峰值,冷态循环N_(2)O平均体积分数为22.3×10^(-6),热态循环N_(2)O平均体积分数为24.4×10^(-6)。前置SCR单独工作时,其出口处N_(2)O排放较低,但由于尿素过量喷射,导致尾排处N_(2)O排放峰值较大,热态循环N_(2)O平均体积分数达到13.5×10^(-6)。主SCR单独工作时产生的N_(2)O排放峰值较小,冷、热态循环N_(2)O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5.5×10^(-6)和11.2×10^(-6)。通过减少前置SCR的尿素喷射量以控制NH3泄露,同时优化主SCR尿素喷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N_(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N_(2)o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欧七排放标准 后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2O5纳米线/碳纤维制备及Cr(VI)吸附降解研究
10
作者 王学凯 杜玉成 +3 位作者 侯瑞琴 吴俊书 张时豪 祁超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5,共4页
以铌酸前驱体为铌源,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剂,草酸铵为沉积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b_2O_5纳米线/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BET、ICP等对样品性能进行了表征,Nb_2O_5纳米线长度为2~3 mm,直径为15~30 nm,呈单晶形态。研究了样品... 以铌酸前驱体为铌源,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剂,草酸铵为沉积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b_2O_5纳米线/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BET、ICP等对样品性能进行了表征,Nb_2O_5纳米线长度为2~3 mm,直径为15~30 nm,呈单晶形态。研究了样品对Cr(VI)吸附与光还原降解能力,对Cr(VI)最大吸附量为115.6 mg/g;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反应50 min对Cr(VI)毒性降解率可达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2o5纳米线 碳纤维 cr(vi) 吸附 毒性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Binuclear Oxomolybdenum(VI) Complex with Both o-Mercaptophenolate 被引量:4
11
作者 WANG Xiu-Jian CHEN Zhen-Feng LIANG Ho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Industry,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YU Kai-Bei(Chengdu Center of Analysis and Measurememt,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cnces, Chengdu 610041)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03-406,共4页
The complex (Bu4N) 2 [Mo2O5 (mp)2]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of (Bu4N)2[Mo8O26] with H2mp (H2mp=o-mercaptophenol) in methanol. The molecular formula is C44H80Mo2N2O7S2, M.=1005.10. The complex is crystallized in ... The complex (Bu4N) 2 [Mo2O5 (mp)2]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of (Bu4N)2[Mo8O26] with H2mp (H2mp=o-mercaptophenol) in methanol. The molecular formula is C44H80Mo2N2O7S2, M.=1005.10. The complex is crystallized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 = 17. 829 (2) A, b= 13. 759 (2 )A,c= 21. 974(2) A, g=105. 386(8)°, V= 5197. 4(1) , Dc= 1. 285 g/cm3, Z=4,λ(MoKa) =0. 71073 , μ=0. 607 mm-1,F(000) = 2120, final R=0.0348 and wR=0. 0741 for 4912 independent observed reflections (FM>4σ(Fo) ). Two MoO5S units inthe complex molecule exhibits the con facial distorted bioctahedral geometry and possesses an approximate C2 sym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MoLYBDENUM (vi) CoMPLEX o-mercaptophen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H_4SiW_(12)O_(40)多层膜对废水中甲基橙和Cr(VI)的同时协同去除
12
作者 谷雨 《山东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14-16,19,共4页
利用静电相互作用,TiO2纳米粒子和H4SiW12O40(SiW12)聚阴离子被成功地固定在了平板基底上。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多层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多层膜对溶液中甲基橙和Cr(VI)的去除效果。光催化结果表明,由于TiO2-SiW12和MO-Cr(VI)间双... 利用静电相互作用,TiO2纳米粒子和H4SiW12O40(SiW12)聚阴离子被成功地固定在了平板基底上。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多层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多层膜对溶液中甲基橙和Cr(VI)的去除效果。光催化结果表明,由于TiO2-SiW12和MO-Cr(VI)间双协同作用的存在,混合溶液中甲基橙的氧化和Cr(VI)的还原均得到显著提高。把催化剂固定在载玻片上解决了催化剂的回收难题,避免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H4SiW12o40 甲基橙 cr(vi)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O2高温高压CO2环境中3Cr钢腐蚀产物膜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学强 柳伟 +5 位作者 张晶 董帅 张海龙 李效波 徐川川 路民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05-2414,共10页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分别开展3Cr钢在CO2和O2共存、单独CO2和单独O2三种气体条件下的腐蚀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Cr钢在高温高压含有O2的CO2环境中的腐蚀产物膜特征...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分别开展3Cr钢在CO2和O2共存、单独CO2和单独O2三种气体条件下的腐蚀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Cr钢在高温高压含有O2的CO2环境中的腐蚀产物膜特征.结果表明,在含有O2的CO2的条件下,3Cr钢表面腐蚀产物膜疏松多孔,主要成分为FeCO3、Fe3O4和Fe2O3,腐蚀产物中未见明显Cr元素富集,3Cr钢表现出点蚀的腐蚀形态.3Cr钢在高温高压含O2的CO2腐蚀条件下内外膜层电阻(Rf1、Rf2)和电荷传递电阻Rt均比仅含有CO2腐蚀环境的低,双电层电容(Cdl)和内外膜层电容(Cf1、Cf2)均比仅含有CO2腐蚀环境的高.含有O2的CO2条件下,其保护性显著低于单一CO2条件下形成的腐蚀产物膜.提出了在含O2的CO2气体条件下,3Cr钢表面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腐蚀产物,这导致腐蚀产物疏松多孔,不会形成单一CO2条件下存在的显著提高腐蚀产物膜保护性的Cr(OH)3层,从而促进了3Cr钢的析氢腐蚀和酸性介质中的吸氧腐蚀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腐蚀 Co2腐蚀 3cr 腐蚀速率 腐蚀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r2O3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红外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袁乐 翁小龙 +1 位作者 卢虎 邓龙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50,共6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在片状铝粉表面包覆Cr2O3的复合粉体颜料,利用XRD、SEM、UV/VIS/NIR分光光度计、FTIR红外光谱仪等方法对颜料相结构、形貌、光谱及红外反射特性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Cr2O3包覆层对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随波...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在片状铝粉表面包覆Cr2O3的复合粉体颜料,利用XRD、SEM、UV/VIS/NIR分光光度计、FTIR红外光谱仪等方法对颜料相结构、形貌、光谱及红外反射特性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Cr2O3包覆层对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随波长变化而异,波长越短,包覆前后反射率的变化越大。当Cr3+:Al摩尔比为0.2:1.0时,Al/Cr2O3复合颜料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下降接近50%,颜色明度参数L*降低15,而8~14μm波段红外反射率下降不到10%。分析表明,包覆层对不同波长辐射的吸收系数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导致了上述结果。该复合颜料对于低明度和光泽度的低红外发射率涂层设计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铝粉 cr2o3 发射率 明度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介孔γ-Fe_2O_3制备及其处理含Cr(Ⅵ)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永娟 罗鸣 +3 位作者 闫俊英 赵恒新 魏雨 吴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7,21,共4页
以价格低廉的葡萄糖为模板剂,合成了磁性介孔γ-Fe2O3,其比表面积为99.97 m2/g,平均孔容为0.25cm3/g,孔径为33 nm。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300 K下介孔γ-Fe2O3对Cr(Ⅵ)的吸附特性和介孔γ-Fe2O3的再生及Cr(Ⅵ)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pH... 以价格低廉的葡萄糖为模板剂,合成了磁性介孔γ-Fe2O3,其比表面积为99.97 m2/g,平均孔容为0.25cm3/g,孔径为33 nm。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300 K下介孔γ-Fe2O3对Cr(Ⅵ)的吸附特性和介孔γ-Fe2O3的再生及Cr(Ⅵ)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pH为3.5时,介孔γ-Fe2O3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到44.56 mg/g。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了介孔γ-Fe2O3吸附Cr(Ⅵ)的行为,表明此吸附是多分子层物理吸附。300 K下,用0.01 mol/L的NaOH处理吸附有Cr(Ⅵ)的介孔γ-Fe2O3,可以实现介孔γ-Fe2O3的很好再生。再生的γ-Fe2O3经过5次循环使用,仍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γ-Fe2o3 吸附 cr(vi)废水 磁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尖晶石型ZnFe_xCr_(2-x)O_4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秀宇 杨桂琴 +3 位作者 严乐美 孙艺环 崔小亮 孟建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在醇 -水体系中采用沉淀法制成复合氢氧化物 ,再经高温煅烧制成纳米尖晶石型Zn FexCr(2 -x) O4粉体材料 ,并用XRD ,TEM和IR等方法对纳米晶进行表征。通过与传统的水溶液共沉淀法相比较 ,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样品粉体粒径尺寸小。
关键词 ZnFe3cr(2-x)o4 纳米材料 尖晶石 醇-水溶液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率的Cr_2O_3涂层工艺优化及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毛杰 邓畅光 +2 位作者 邓春明 宋进兵 欧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43,共6页
孔隙率是评价Cr2O3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Box-Behnken二阶响应曲面法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回归分析试验,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Cr2O3涂层,以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涂层孔隙率作为响应值,建立了喷涂电流、等离子... 孔隙率是评价Cr2O3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Box-Behnken二阶响应曲面法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回归分析试验,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Cr2O3涂层,以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涂层孔隙率作为响应值,建立了喷涂电流、等离子气体和喷距影响因子与响应输出之间的数学模型,讨论了3种影响因子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影响,得到涂层孔隙率的连续变量响应曲面和等高曲线。模型可以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Cr2O3涂层的工艺优化和性能预测,最小孔隙率的预测参数是电流I=500A,氩气流量QAr=40L/min和喷距d=80mm,能获得的最小孔隙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cr2o3涂层 孔隙率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饰模式高岭土的表征及对CrO_4^(2-)的吸附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文斌 孟昭福 +5 位作者 吴琼 赵云飞 任爽 余璐 郭惠 周春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68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修饰模式高岭土对CrO_4^(2-)的吸附效果,并分析外界条件对CrO_4^(2-)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DT)分别对15%、30%和60%BS-12(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简写为BS)高岭土进行复配修饰,探索不同BS-12... 为了研究不同修饰模式高岭土对CrO_4^(2-)的吸附效果,并分析外界条件对CrO_4^(2-)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DT)分别对15%、30%和60%BS-12(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简写为BS)高岭土进行复配修饰,探索不同BS-12和BS+DT复配修饰模式高岭土的表面特征及其对CrO_4^(2-)的吸附特征,并对比不同p 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差别。结果表明:高岭土经BS-12和BS+DT修饰后,TOC含量均表现为疏水修饰模式>疏水修饰和离子交换共存模式>离子交换模式;不同修饰模式高岭土层间距d001无显著变化,但相比原土(CK)均增大;不同修饰模式高岭土的比表面积SBET随疏水修饰的增强而减小。BS+DT修饰高岭土对CrO_4^(2-)的吸附量均比CK和BS-12修饰的土高,Henry模型拟合证明疏水修饰模式高岭土对CrO_4^(2-)保持着良好的吸附能力,且随着疏水修饰比例的增强,土样对于CrO_4^(2-)的结合能力增强。温度范围10~30℃内,CK对CrO_4^(2-)吸附量增加5%以上,不同BS-12修饰土的吸附量增加了1.4%~3.7%。15%、30%和60%BS+DT复配修饰土对CrO_4^(2-)吸附量降低了5.4%~7.2%。p H值在4~10范围内,随着p H值增大,各修饰土样对CrO_4^(2-)的吸附量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模式 高岭土 表征 cr o2-4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Cr^(3+)掺杂对水热合成纳米CoAl_2O_4尖晶石色料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云霞 胡琪 +3 位作者 曹春娥 卢希龙 洪琛 沈华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7-1320,共4页
以CoCl2·6H2O、ZnCl2、AlCl3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Al2O4(AB2O4)尖晶石型纳米钴蓝色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研究了A位掺杂Zn2+和B位掺杂Cr3+时不同掺杂... 以CoCl2·6H2O、ZnCl2、AlCl3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oAl2O4(AB2O4)尖晶石型纳米钴蓝色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研究了A位掺杂Zn2+和B位掺杂Cr3+时不同掺杂量以及不同水热合成温度对样品呈色、晶相组成及CoAl2O4尖晶石的晶粒大小、发育程度和晶面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Zn2+、Cr3+所得固溶体型钴蓝色料晶粒发育均不完整,颗粒较于相同水热条件下获得的未掺杂样品更细小.A位掺杂Zn2+可降低CoAl2O4色料的合成温度,在230℃便能制得呈色较佳的Co0.95Zn0.05Al2O4钴蓝色料.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合成产物由蓝色转为绿色,且呈色逐渐变浅.B位Cr3+掺杂则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产物从蓝色逐步转为绿色,但呈色逐渐变深.就两者相比较,A位掺杂Zn2+更有利于色料明度值的提高而呈色鲜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2o4尖晶石 色料 Zn2+、cr3+掺杂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3、Y_2O_3含量及矿化剂对铬钇铝红色料呈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华荣 洪琛 +4 位作者 曹春娥 卢希龙 余峰 熊春华 郑乃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20,共3页
对固相法合成的铬钇铝红色料进行了XRD、FESEM测试与分析,并采用光电测色仪测试了试样的呈色特征和色度参数,讨论了不同Cr2O3、Y2O3含量以及不同矿化剂对色料呈色的影响,确定了固相法合成铬钇铝红色料的较好Cr2O3、Y2O3含量以及矿化剂... 对固相法合成的铬钇铝红色料进行了XRD、FESEM测试与分析,并采用光电测色仪测试了试样的呈色特征和色度参数,讨论了不同Cr2O3、Y2O3含量以及不同矿化剂对色料呈色的影响,确定了固相法合成铬钇铝红色料的较好Cr2O3、Y2O3含量以及矿化剂的种类和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色料 铬钇铝红 cr2o3 Y2o3 矿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