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Verse知识范式向Metaverse知识范式的转变——从文字媒介异化到数字媒介异化
1
作者 周淑婷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100-107,148,共9页
人类知识从Verse范式向Metaverse范式的转变是由媒介变革导致的。Verse范式以时间线性模式组织个体生命体验和人类文化,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诗性范式。Metaverse范式是对诗性范式的超越,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媒介,是人类生命和文化在空间中的... 人类知识从Verse范式向Metaverse范式的转变是由媒介变革导致的。Verse范式以时间线性模式组织个体生命体验和人类文化,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诗性范式。Metaverse范式是对诗性范式的超越,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媒介,是人类生命和文化在空间中的绽开。这两种范式都强有力地表达了人的主体性。基于人类大脑可塑性,两种范式都在塑造和改变着人的神经连接,从而导致人类身体向着虚拟化方向改变。在Verse范式中,语言媒介的线性特质导致人类思维向着线性方向异化,人从其创造的Verse中已不能完整观照人自身;而在Metaverse范式中,Metaverse侵入会导致人的感官被全面过度取悦,而被全面过度取悦之后的感官会变得麻木,甚至失灵,导致人类感官进一步异化,进一步加深人类的主体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se知识范式 metaverse知识范式 元宇宙 神经可塑性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范式的建构
2
作者 童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们对良性社会和生活秩序的渴望,都经历了从环境适应到社会关系改善再到生活关系调整三个阶段的专业探索。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工作是站在生活秩序重建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建构实践知识范式的,它依据多元哲学视角,在日益疏离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环境内外互促的个人自主成长。这是一种关注个人自主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治理范式,而不同于在注重环境适应的现代化初期由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创建的注重事务问题解决的帮扶范式。这种治理范式不仅能够找回在过度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的个人自主理性,而且能够展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对多元现代化的诉求,以及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范式 帮扶范式 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 for Science推动科研范式革新: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
3
作者 毛进 周凡倩 王卓昊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立足科技情报知识服务视角,梳理AI for Science (AI4S)推动的“平台科研”范式内涵与框架。根据库恩范式理论论述了AI4S推动科研范式革新的必然性,采用培根归纳法总结的科学研究流程作为框架线索,阐明创新知识服务与“平台科研”范式的... 立足科技情报知识服务视角,梳理AI for Science (AI4S)推动的“平台科研”范式内涵与框架。根据库恩范式理论论述了AI4S推动科研范式革新的必然性,采用培根归纳法总结的科学研究流程作为框架线索,阐明创新知识服务与“平台科研”范式的互促共进关系并作为理论指导。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以服务科研创新活动为宗旨,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视角下的科学数据管理、知识融合视角下的通用知识库构建、知识推理视角下的科学假设预测、知识发现视角下的科学实验执行和知识应用视角下的工业赋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平台科研”范式框架,旨在从创新知识服务角度理解“平台科研”范式,厘清各主要环节创新知识服务的核心研究内容,以期成为科技情报研究领域的新兴知识生长点,为我国抢抓AI4S科研范式革新机遇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创新知识服务 科研范式 平台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三农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范式摭论
4
作者 张建国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3-177,共5页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综合类高校图书馆和农林类高校图书馆,利用其文献资源、信息技术与人才优势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文章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新时代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必要性的基础上,...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综合类高校图书馆和农林类高校图书馆,利用其文献资源、信息技术与人才优势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文章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新时代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的具体策略,阐明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赋能“三农”开展知识服务的多维路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精准信息服务与咨询解答,创新创业支持与孵化,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新时代 高校 图书馆 知识服务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多模态知识流通范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傅爱雯 邵波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随着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知识不断迭代、转化和重构,多模态知识被纳入知识服务过程。为避免知识冗余、信息不完备、信息价值缺失等知识发展弊端出现,文章梳理元宇宙图书馆和多模态知识流通发展现状,总结图书馆内数据流通问题,归纳元宇宙... 随着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知识不断迭代、转化和重构,多模态知识被纳入知识服务过程。为避免知识冗余、信息不完备、信息价值缺失等知识发展弊端出现,文章梳理元宇宙图书馆和多模态知识流通发展现状,总结图书馆内数据流通问题,归纳元宇宙知识流通范式建设原则,从知识关联、知识组织到知识服务三个角度构建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多模态知识流通范式(AOS),试图改善元宇宙环境下知识服务运行机制,为元宇宙图书馆各实践模型提供底层知识流动范式,为数字技术赋能以图书馆为代表的知识情报领域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图书馆 多模态 知识流通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占有”到“知识创造”:“强基计划”学生认知范式转变的过程与机制
6
作者 朱德玲 郭仕豪 余秀兰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共8页
如何实现从“知识占有”到“知识创造”的认知范式转变,仍是一个亟待揭示的黑箱。通过对20名“强基计划”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他们的认知范式转变表现为从“强知识惯性”向“构建型创新”的转变。其中,认知冲突并非导致认知范式转变的... 如何实现从“知识占有”到“知识创造”的认知范式转变,仍是一个亟待揭示的黑箱。通过对20名“强基计划”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他们的认知范式转变表现为从“强知识惯性”向“构建型创新”的转变。其中,认知冲突并非导致认知范式转变的必然诱因,更为直接的驱动因素是高阶认知参与。受自我觉察和自我调节驱动,创新动机和元认知体验间接影响认知范式转变。此外,伴随反思性监控的循环,“强基计划”学生不断拓展新思路、实践新技能,实现了认知范式转变。鉴于此,高校可通过“场景式”培育模式等方式,激发“强基计划”学生对传统思维范式的颠覆精神,使其在突破性、革命性的科研创新实践中将真实世界与知识经验深度整合,最终实现转识成智、破旧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 认知范式 高阶思维 认知重构知识模型
原文传递
数智时代工业设计知识生产新范式 被引量:3
7
作者 罗仕鉴 于慧伶 易珮琦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0,共5页
为重新审视和构建数智时代的设计知识生产理论与实践框架,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方法。讨论了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的概念和特征,从对设计知识生产的质性重塑、对设计知识生产流程的系统优化及赋能设计知识生产的战略意义3个维... 为重新审视和构建数智时代的设计知识生产理论与实践框架,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方法。讨论了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的概念和特征,从对设计知识生产的质性重塑、对设计知识生产流程的系统优化及赋能设计知识生产的战略意义3个维度分析其产业推动范式与作用,形成数智时代工业设计知识生产新范式,并以办公座椅设计为例进行阐述,为促进数智时代工业设计认知和实践范式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 知识生产 设计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范式变革与中国设计观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仕鉴 于慧伶 张泷予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9,共8页
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范式变革背景下提出了中国设计观的理论体系。方法从知识生产范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和我国设计发展变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中国设计观建构的必要性。结果提出了中国设计观这一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设... 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范式变革背景下提出了中国设计观的理论体系。方法从知识生产范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和我国设计发展变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中国设计观建构的必要性。结果提出了中国设计观这一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设计观的概念、特征,从本体层(中国设计观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石)、行为层(中国传统文脉中的设计符号表达与当代转译)、战略层(中国设计观的价值传播)三个层次对中国设计观进行了深入剖析。结论中国设计观是一套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话语体系,既符合当前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的需求,又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讲好中国故事、做强世界产品、传扬中国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范式 中国设计观 中国风格 人工智能 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化知识生产:数字时代大学知识生产的新范式
9
作者 杜岩岩 牛军明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一直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数字技术拓展了大学知识生产的复杂性,已经形成了以“数据中心化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第四范式”。数字时代的大学知识生产总体呈现出数据密集、虚实交互、人... 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一直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数字技术拓展了大学知识生产的复杂性,已经形成了以“数据中心化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第四范式”。数字时代的大学知识生产总体呈现出数据密集、虚实交互、人机协同、“超学科”等特征,但由于数字技术的快捷性、渗透性、非人格化、不透明性等原因,也使得大学知识生产存在主体创造性弱化、无力解决复杂价值问题以及数据安全和技术失控风险等多种问题。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知识生产,对于打破传统知识生产要素的质态,提升大学知识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大学创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大学需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大学知识生产的“数字生产力”;需要以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激发大学知识生产的动能;需要以人类主流价值观为引领,确保对大学知识生产的批判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化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范式 数字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与转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栋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学以新的时代使命、学科重任与发展诉求,需要中国教育学人始终立足教育实践之基,满足学科发展之需,回答特色时代之问。新文科建设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内涵特质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 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学以新的时代使命、学科重任与发展诉求,需要中国教育学人始终立足教育实践之基,满足学科发展之需,回答特色时代之问。新文科建设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内涵特质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和转向提供了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思维逻辑与转换路径。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在历经单学科专业式分化的“模式Ⅰ”与跨学科交叉式协同的“模式Ⅱ”之后,正在迈向超学科智媒式融合的“模式Ⅲ”,呈现出由内而外、由单向到多维、由他觉到自觉、由学科割裂到边界融合的整体趋势与变革景观。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科,新文科建设催生了未来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三重转向:从实求知的回归,共生群体的集聚,文化生态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教育学 知识生产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设计综述及范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雅楠 赵晓华 +3 位作者 李佳 王月佳 陶盼盼 刘保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1520,共20页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安全问题,全面了解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研究进展,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总体综述。从典型交叉口场景安全设施的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及事故与设施关联关系,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文献、标准规范和人因理论为...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安全问题,全面了解道路交叉口安全设施研究进展,对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总体综述。从典型交叉口场景安全设施的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及事故与设施关联关系,以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文献、标准规范和人因理论为指导,利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法,多角度探究交叉口安全设施领域的发展历程及整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面向人因需求的安全设施有助于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存在差异,国内可基于可视化聚类群集挖掘出国内痛点问题,借鉴国外“以道路场景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加以优化。基于此,提出了数据驱动下面向人因全息感知驾驶模拟技术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优化一般性研究范式,以公路平面交叉口案例践行范式体系,支撑推广应用,促进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设计及系统性配套设置使用,进而提升道路安全管理水平及公众出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安全设施 研究综述 研究范式 科学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驾驶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适切的工程知识论现象向度阐释
12
作者 赵运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每一环节所涵盖工程知识的生成、运作与综合,分述“实践优位”建构、“场域惯习”嵌入、“深度教学”整合、“意象形塑”表征四重维度,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现象学向度和方法对工程发生的情境条件进行境域分析,解释存在论意义上工程知识的生态性与社会性,管窥“大工程理念”下工程知识范式转变、工程主体秩序重构、工程教学方法迭代,致力于“造物论”视角深挖延展本土化适用性的工程知识向度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工程知识 工程范式 现象学向度 哲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德伟 包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3,共5页
一、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建构(一)“为什么跨”: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是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无助于学生将所... 一、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建构(一)“为什么跨”: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是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无助于学生将所学迁移到新情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精选学科内容和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跨学科知识 普通高中课程 新情境 跨学科学习 课程内容结构 范式建构 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智能与人机软融合知识生产范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天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9,共10页
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大数据为人机软融合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契机。正是人机软融合,催生了相应的知识生产范式。范式是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研究数字智能技术与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本身就是哲学的使命。人机软融合知识生产范式... 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大数据为人机软融合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契机。正是人机软融合,催生了相应的知识生产范式。范式是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研究数字智能技术与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本身就是哲学的使命。人机软融合知识生产范式即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智能形塑的数据资源生成数字智能,人类与数字智能协同进行知识生产的范式。在人机软融合知识生产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信息层次,不仅可以对“数字”“数字智能”和“人机软融合”有更到位的理解,而且可以对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发展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观照。在哲学层次,人机软融合知识生产范式在很多方面有新的发展:一是量化整体把握;二是“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人机软融合机制;三是默会知识的数字编码明述化;四是人类自我认识具体机制的人机软融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软融合 知识生产范式 数字智能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知识财产的中国范式及其国际扩张
15
作者 曹博 《财经法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美日欧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虽在名义上并未限制本土知识财产的国际化,但对发展中国家已形成实质性锁闭的效应。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国家利益导向型”“产业利益导向型”和“市场秩序导向型”三种创设知识... 美日欧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虽在名义上并未限制本土知识财产的国际化,但对发展中国家已形成实质性锁闭的效应。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国家利益导向型”“产业利益导向型”和“市场秩序导向型”三种创设知识财产的范式形态。由于无法与知识产权预设的制度要素相匹配,这些设权模式的实践效果并不显著。基于知识产权在主体、客体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内在要求,有必要废止“市场秩序导向型”知识财产,重构创设知识财产的中国范式:区别权利主体层次的“国家利益导向型”知识财产、界分权利客体形态的“产业利益导向型”知识财产、新领域新业态下的新型知识财产。面对“再全球化”背景下“小多边主义”盛行的国际形势,中国应积极参与RCEP、CPTPP、DEPA等多边协定,实现创设知识财产中国范式的国际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财产 知识产权 中国范式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的转向
16
作者 金志远 王怡涵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基于我国教育学理论的“舶来品”属性与学科特色,克服对外来理论的依赖、回归教育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分析对象,得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随历史发... 基于我国教育学理论的“舶来品”属性与学科特色,克服对外来理论的依赖、回归教育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分析对象,得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传承范式随历史发展呈现“脉络梳理式—知识内嵌式—栏目拓展式”变化的结论。针对传承范式的转变历程,文章从教材编写者的思维观念、指导思想、编写理念、价值旨归出发进行成因分析,强调“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应把握时代机遇、迎接现实挑战。“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要在协调好中外教育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从目标指向、内容结构、研究方法三要素入手推动“系统建构式”传承范式转向,形成我国教育传统自主知识体系,积极回应传统教育的历史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统自主知识 课程与教学论 教材知识 传承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决策:中国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革新
17
作者 陈涛 徐晓娟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系统等宏观层面,较少关注基层组织和个体发展等微观层面。当前,中国教育政策研究正在掀起一场从“宏大偏好”向“人学回归”的微观转向研究风潮,促进政策研究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关照的宏(观)...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系统等宏观层面,较少关注基层组织和个体发展等微观层面。当前,中国教育政策研究正在掀起一场从“宏大偏好”向“人学回归”的微观转向研究风潮,促进政策研究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关照的宏(观)微(观)结合,开启教育微观决策研究的新探索。随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民性、高质量和精准性成为教育微观决策研究的价值旨归。按照学科范式的标准来理解教育微观决策研究,有必要以知识本位为出发点:一是透析理论之维,通过梳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逻辑进路,发现这些学科无不在微观层面已具有成熟的理论和实际运用,这对教育微观决策研究具有启发和推动作用;二是寻求方法之维,教育微观决策研究集批判主义、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于一身,可采取混合式研究策略分析微观现象和问题。教育微观研究之根本就是要面向群众、问计于民,从基层和个体层面回应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的重大关切,推动教育强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决策 教育政策 政策研究 范式革新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遇上DeepSeek 催生新的认知范式
18
作者 徐天阳 《服务外包》 2025年第3期28-28,共1页
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社会的传统运作方式,高校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核心领域,也在这场技术变革中经历深刻变化。DeepSeek——这一款国产高效开源的AI模型,凭借强大的问题分析模式、个性化反馈和文档处理能力,正逐步融入大学课堂内外... 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社会的传统运作方式,高校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核心领域,也在这场技术变革中经历深刻变化。DeepSeek——这一款国产高效开源的AI模型,凭借强大的问题分析模式、个性化反馈和文档处理能力,正逐步融入大学课堂内外,重新定义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当传统教育智慧遇到智能算法的冲击,高校教学正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老师、学生、模型三者协作的新模式,这种转变既提升了效率,也引发了对教育本质可能被改变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质 教育智慧 高校教学 课堂内外 认知范式 文档处理 知识传递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 被引量:490
19
作者 张勤 马费成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5,共11页
在确定国外知识管理研究领域58个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共词分析法,以SPSS软件为工具分析知识管理的学科结构,发现了国外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学派、两大范式,并预测知识管理今后将会在知识资源这一概念下走向范式的融合,从而得出知识... 在确定国外知识管理研究领域58个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共词分析法,以SPSS软件为工具分析知识管理的学科结构,发现了国外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学派、两大范式,并预测知识管理今后将会在知识资源这一概念下走向范式的融合,从而得出知识管理的资源范式这一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词分析法 范式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范式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技术范式转变挑战:知识管理动态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晓波 苗文斌 郭雯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733,共7页
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范式转变对知识管理研究提出的挑战入手,对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知识管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通过对组件知识、架构知识的变化特征及两者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企业惯例在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分析... 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范式转变对知识管理研究提出的挑战入手,对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知识管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通过对组件知识、架构知识的变化特征及两者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企业惯例在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分析,构建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知识管理的动态模型,尝试性地对已有知识管理理论做出拓展,为技术范式转变期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程 知识管理 理论研究 技术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