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Piracy on the High Seas? Benefit Sharing from Marine Genetic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1
作者 John Samuel Bird 《Natural Resources》 2018年第12期413-428,共16页
Transnational benefit sharing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Marine Genetic Resources’ (MGR’s) in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ABNJ) presents a uniqu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law. Proposals to govern MGR’s in ABN... Transnational benefit sharing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Marine Genetic Resources’ (MGR’s) in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ABNJ) presents a uniqu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law. Proposals to govern MGR’s in ABNJ include leaving them unregulated, governance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A) or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or implementing a new international regim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a hybrid solution for MGR governance?under the ISA which is modeled on the CBD and The Nagoya Protocol (Nagoya), provides the most adroi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equal benefit and access to MGR’s for all States. This solution ensures adequate conservation of MGR’s, meanwhile fostering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and maintaining equality in access, biodiversity and the sharing of financial and technological benefits amongst the internationalcommunity. Further, examining benefit sharing from bioprospecting under the CBD and Nagoya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a benefit-sharing regime in ABNJ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Examining the CBD, Nagoya and UNCLOS demonstrates how benefits arising from exploitation of MGR’s in the high seas and deep bed should be included as a mandate of the ISA. This methodology is accomplished by focusing on bioprospecting for MGR’s and how the CBD and Nagoya facilitate access to the resource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host State or community benefits from granting access. As the CBD and Nagoya focus on benefit sharing in light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UNCLOS regulates in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 the ISA is perfectly placed to adopt the principles of the CBD and Nagoya and provide a mechanism to ensure that MGR’s in ABNJ are adequately conserved and the benefits arising from their exploitation equitably sh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Genetic RESOURCES Natural RESOURCES BIODIVERSITY BIOPROSPECTinG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Nagoya Protocol 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 law Conservation Benefit Sharing High seaS Deepsea Bed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谈判中的“notundermine”内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红岩 宋渊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23,共12页
BBNJ谈判历经四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和五次政府间会议,在涉及BBNJ协定与“相关法律文书和框架以及相关全球、区域、次区域和部门机构”的关系时,“not undermine”已成为BBNJ协定创制过程中的基本要求。“not undermine”的内涵对于阐明BBN... BBNJ谈判历经四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和五次政府间会议,在涉及BBNJ协定与“相关法律文书和框架以及相关全球、区域、次区域和部门机构”的关系时,“not undermine”已成为BBNJ协定创制过程中的基本要求。“not undermine”的内涵对于阐明BBNJ协定与相关法律文书、框架和机构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内涵上具有高度模糊性。在谈判中,各国对其具体内涵争议不断。从BBNJ谈判案文内容、谈判走向和相关国际规则执行现状等角度分析,“not undermine”至少应当包含“以BBNJ协定为中心”“尊重相关法律文书、框架和机构,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充、加强”“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一致性和协调性”三方面内涵。BBNJ协定中“not undermine”的落实也意味着新一轮国际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我国既要把握机遇,参与国际造法进程,也要及时做好国内因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谈判 BBNJ协定 “not undermine”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协定下划区管理工具机制对中国的法律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文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86-107,共22页
BBNJ协定规定了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划区管理工具的建立和实施机制。该机制主要从划区管理工具与其他机制下相关措施的关系、体制安排以及实施机制这三个方面做出了安排。这些安排中有一部分(如“不损害”的要求)符合中国的立场和主张... BBNJ协定规定了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划区管理工具的建立和实施机制。该机制主要从划区管理工具与其他机制下相关措施的关系、体制安排以及实施机制这三个方面做出了安排。这些安排中有一部分(如“不损害”的要求)符合中国的立场和主张,但也有一部分安排(如决策机制)对中国有一定的潜在不利影响。如果中国选择缔结该协定,则需要在充分利用协定中符合中国立场的有关安排的基础上,采取策略去规避BBNJ协定下划区管理工具机制对中国的潜在不利影响。如果中国选择暂不缔结BBNJ协定,则应警惕该协定划区管理工具机制对中国可能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区管理工具 海洋保护区 BBNJ协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路径选择
4
作者 马小倩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愈显重要。然而,实践中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存在着较大阻碍,具体表现在海警机构司法主体地位不明,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联动机制遭遇瓶颈以及执法人员能...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警机构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驱动力愈显重要。然而,实践中海警机构行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权存在着较大阻碍,具体表现在海警机构司法主体地位不明,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联动机制遭遇瓶颈以及执法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需要严格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下简称《海警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平衡两部法律矛盾点,夯实海警机构与陆上执法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海警机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能力,筑牢海洋生态屏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警法 海上执法权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耀光 韩增林 安筱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4-502,共9页
根据我国的领海制度 ,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 ,研究划分我国与海洋邻国之间的海域管辖范围 。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 海域划界 海洋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岸警卫队职能属性的演变及其制度优势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大海 刘芳明 +2 位作者 郭通 连晨超 王泉斌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8期64-68,共5页
为研究美国海洋战略实施、海上力量建设和海岸警卫队发展趋势,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美国海岸警卫队职能属性的演变及其制度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发展经历"警"的单一职能属性、"军"的职能属性强化... 为研究美国海洋战略实施、海上力量建设和海岸警卫队发展趋势,文章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美国海岸警卫队职能属性的演变及其制度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发展经历"警"的单一职能属性、"军"的职能属性强化以及在"警"和"军"之间职能属性不断转换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变化,但具有3个主要特点,即重大事件可能引发海岸警卫队职能属性的重要转变、海岸警卫队的职能属性与国家战略相关但不完全同步以及"军"和"警"一体化发展;由此体现出美国海岸警卫队制度的3大优势,即建立统一的海上执法机构并明确权责、充分发挥海岸警卫队执行近海任务的职能以及海岸警卫队具有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警卫队 海上执法 海警机构 国家安全 海洋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求斯诉英国查戈斯仲裁案述评——结合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小奕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2,共10页
近年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逐渐成为国际司法界关注的焦点,英国、中国等大国相继成为此类仲裁中的被告国。毛里求斯和英国之间的查戈斯海洋保护区仲裁案是附件七仲裁的最新案例之一,仲裁庭对管辖权、涉主权争议的混合型争... 近年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逐渐成为国际司法界关注的焦点,英国、中国等大国相继成为此类仲裁中的被告国。毛里求斯和英国之间的查戈斯海洋保护区仲裁案是附件七仲裁的最新案例之一,仲裁庭对管辖权、涉主权争议的混合型争端、交换意见的义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以3∶2形成了两派立场鲜明的观点。上述事项亦属于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中的核心问题。考虑到两案在程序、人员组成、争端性质等诸多方面的共同点,研读查戈斯仲裁案的书面陈述以及裁决和反对意见,对于辨析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裁决,解析混合型争端在未来司法裁判中的发展趋势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 海洋保护区 南海仲裁案 管辖权 混合型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空间格局下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杜辉 何珠琪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陆海统筹理念为海洋生态环境执法重新界定了空间场景。同时,陆海统筹的空间格局也为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提出了明确的变革任务,要求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优化执法体系,以执法实效为中心重新配置执法权,以治理事项为主线开展执法协同联动,以地... 陆海统筹理念为海洋生态环境执法重新界定了空间场景。同时,陆海统筹的空间格局也为海洋生态环境执法提出了明确的变革任务,要求以整体性治理理念优化执法体系,以执法实效为中心重新配置执法权,以治理事项为主线开展执法协同联动,以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为基点创新执法机制,提升执法效率与权利保障的强度。为了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的优化,既需要从组织法、行为法维度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在回应基层执法需求方面的法治实效,也需要从程序法维度增强陆海统筹空间格局下的执法协同能力,还需要从制度效能维度出发建构多层次的执法精细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空间格局 海洋生态环境 执法体系 执法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草案》中“审查机制”的制度沿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江 向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77,共13页
随着海底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海底资源勘探活动日渐繁盛,相关争端也随之增加。为提高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争端解决的效率和专业性,国际海底管理局曾在《“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草案》中创新地提出了“审查机制”。然而,近... 随着海底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海底资源勘探活动日渐繁盛,相关争端也随之增加。为提高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争端解决的效率和专业性,国际海底管理局曾在《“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草案》中创新地提出了“审查机制”。然而,近年来有关“审查机制”的讨论逐渐湮灭。原因在于,该项制度设计虽以效率和专业性为重,但实际上却部分背离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精神。于中国而言,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争端解决制度创新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海洋强国”的应然关切,“审查机制”酝酿的理由及其夭折的原因理应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底制度建设的有益鉴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机制 争端解决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上紧追权及其行使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继勇 《未来与发展》 2010年第10期62-65,共4页
近些年来,海上周边态势日趋复杂,海洋权益斗争不断深入,使得关注海洋权益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研究海洋问题的基点。在我国,涉及海洋问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形势和挑战:发生在2009年的"新星号"事件,足以引起政府及国人的关注,由... 近些年来,海上周边态势日趋复杂,海洋权益斗争不断深入,使得关注海洋权益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研究海洋问题的基点。在我国,涉及海洋问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形势和挑战:发生在2009年的"新星号"事件,足以引起政府及国人的关注,由此彰显的海上紧追权的行使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国际法,以紧追权的理论和实践为主线展开行文,提出立法倡议,以期为有效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追权 海上执法权 国际海洋法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渔业:IUU捕捞、渔业冲突和合作途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洲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5期36-49,共14页
南海渔业正面临双重威胁,一方面IUU捕捞已经对南海渔业及海洋生态造成了巨大损害;另一方面,与南海声索国渔民相关的渔业冲突也有恶化趋势。因此,如何减少和控制IUU捕捞以及渔业冲突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IUU捕捞和渔业纠纷的现状... 南海渔业正面临双重威胁,一方面IUU捕捞已经对南海渔业及海洋生态造成了巨大损害;另一方面,与南海声索国渔民相关的渔业冲突也有恶化趋势。因此,如何减少和控制IUU捕捞以及渔业冲突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IUU捕捞和渔业纠纷的现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成因,提出南海周边国家需要通过渔业合作实现三个主要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控制捕捞冲突和争端。以这三个关键目标为评价标准,本文阐述了为什么三个主要渔业合作途径——海洋保护区、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水产养殖很难推进,并就如何加强南海渔业合作提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IUU捕捞 渔业纠纷 海洋保护区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保护问题研究——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杰 许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是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其法律属性和保护机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文章立足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分析,认为现行海洋法体系并未能对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提供有效的保护。公约在保护国际...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是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其法律属性和保护机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文章立足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分析,认为现行海洋法体系并未能对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提供有效的保护。公约在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问题上概念界定的缺失、管理机制的缺陷、保护工具的缺乏,说明现行保护机制的不足之处。为了有效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应当明确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在海洋公约上的概念,完善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机制,在国际海底建立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管理局 海洋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海保护区与现行海洋法体系的关系问题研究——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12,共6页
公海保护区是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建立和管理公海保护区需要国际法的支撑,需要与海洋法公约保持协调。公海保护区既与海洋法公约存在冲突性,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兼容性,协调公海保护区与海洋法公... 公海保护区是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建立和管理公海保护区需要国际法的支撑,需要与海洋法公约保持协调。公海保护区既与海洋法公约存在冲突性,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兼容性,协调公海保护区与海洋法公约的冲突性与兼容性将会推动公海保护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在国际社会就公海保护区达成新的执行协定之前,各国应在全球性或区域性基础上寻求合作;同时,国际性司法机构的实践将会对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海保护区 海洋法公约 冲突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与海域使用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丹丽 《河北渔业》 2014年第1期61-64,68,共5页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开发规划的基础,且区划和规划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前提,海域使用管理则是对实际用海活动的有效控制。当前,海洋经济与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以上三者的关系。首先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开发规划的基础,且区划和规划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前提,海域使用管理则是对实际用海活动的有效控制。当前,海洋经济与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以上三者的关系。首先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三者关系的几点思路:一要加强区划实施的各方面建设;二要加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行性;三要全面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功能区划 开发规划 海域使用管理 海域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下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玥 韩立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46-51,共6页
国家管辖海域外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填补国际法空白,联合国开启了国家管辖海域外生物多样性(BBNJ)机制国际文书的谈判,以促进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BBNJ机制作为《联... 国家管辖海域外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填补国际法空白,联合国开启了国家管辖海域外生物多样性(BBNJ)机制国际文书的谈判,以促进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BBNJ机制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延伸,应有效纳入生态系统方法对海洋进行管理,并应用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未来BBNJ机制将会成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参与BBNJ协议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应注重采用全球管理模式促进与沿海国的合作,并将生态系统方法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结合;同时,要重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以促进国际数据库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家管辖海域外生物多样性(BBNJ) 生态系统方法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湘兰 李洁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年第4期62-75,共14页
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正在筹备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第三个执行协定的重要内容。其中,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是问题的核心。以往的国际法规范主要解决位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而对于国家管辖外... 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正在筹备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第三个执行协定的重要内容。其中,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是问题的核心。以往的国际法规范主要解决位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而对于国家管辖外海域的遗传资源,则要从利益平衡和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考察惠益分享制度适用于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惠益的产生和分享的便利,但滥用该制度却会损害相关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现有的多边惠益分享机制还很不成熟,与知识产权的结合也很有限,因而在构建针对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机制时,应当将知识产权制度和惠益分享目标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能使其服务于全球利益。其中,提高披露要求和建立公共信托基金等方式可用来促进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惠益的产生和分享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国家管辖外海域 多边惠益分享机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外国渔船侵渔行为执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年宁 崔华盾 《武警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针对南海外国渔船侵渔行为的执法具有保护自然资源及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的双重意义。当前在执法实际中存在部分岛屿基线未公布、海上行政权力分散、刑事职能行使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
关键词 南海 侵渔 海上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争议海域合作科研的法律基础及制度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宇 张晏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54-71,3,共19页
当前虽然南海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引起南海局势再度升温的消极因素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周边各国在低敏感领域的合作,以增强各国间的信任。南海争议海域中存在争议方单方面进行海洋科研、共同海洋科研和第三方在争议... 当前虽然南海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引起南海局势再度升温的消极因素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周边各国在低敏感领域的合作,以增强各国间的信任。南海争议海域中存在争议方单方面进行海洋科研、共同海洋科研和第三方在争议海域进行海洋科研的情况,三者均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通过对各种方式进行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以及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发现,海洋科研合作是在争议海域内进行海洋科研最理想的方式,但是其在实践中的法律基础还比较薄弱。针对以合作方式进行海洋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争议海域区域性海洋科研合作协定的方式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争议海域 海洋科学研究 法律基础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恢复海域原状”的法理和实践
19
作者 曹晶 裴兆斌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为推动我国海洋领域的法律实践,促进海域使用管理的不断发展,文章分析"恢复海域原状"的法学理论、执法难题和解决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原状"是我国法律确定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 为推动我国海洋领域的法律实践,促进海域使用管理的不断发展,文章分析"恢复海域原状"的法学理论、执法难题和解决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原状"是我国法律确定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恢复海域原状"有明确规定,主要目的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力度,进而保护国家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恢复海域原状"属于行政处罚,而非行政命令;目前"恢复海域原状"存在认知分歧、执行困难和成本较高等执法难题,亟须完善法律依据、健全执法机制和加强海洋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使用管理 海洋法律 行政处罚 行政执法 强制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实践和对法规修订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贺云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9年第4期50-60,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是我国管辖外国组织和个人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国内法依据。《管理规定》实施20多年来,有效维护了我国对内水、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海洋科学研究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简称《管理规定》)是我国管辖外国组织和个人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国内法依据。《管理规定》实施20多年来,有效维护了我国对内水、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的管辖权,促进了海洋国际合作。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我国对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的管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也需要海洋科考“走出去”和更多参与海洋国际合作。我国在加强周边海域管控、行使管辖权的同时,也需要更加开放、自由的海洋科学研究国际环境,根据对等原则,有必要对《管理规定》中与现实和未来需要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修改,包括简化许可程序、完善执法措施、明确提交信息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研究 军事测量 管辖海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