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比较研究初探
1
作者 马振犊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3期7-28,共22页
德日法西斯军队在二战中对被害国人民都有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种种虐杀和人体实验暴行,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他们两者的大屠杀等暴行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区别,简单地说,德军主要是为了实行纳粹党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 德日法西斯军队在二战中对被害国人民都有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种种虐杀和人体实验暴行,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他们两者的大屠杀等暴行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区别,简单地说,德军主要是为了实行纳粹党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政策;而日军则是为了"膺惩"受害国的民众,发泄其兽欲和服务于侵略需要。德军暴行具有很深的残暴度,因此影响之大令世界震惊。但比较之下,日军的残暴较之德军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暴行方式、程度、规模方面,都有超过德军暴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暴行 纳粹暴行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华日军的暴行与中国人口损失述略
2
作者 陈小琼 王艳珍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80-84,共5页
在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竭泽而渔的“三光”政策、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并视中国劳工为“人肉机器”残酷压榨。中国人口因此而伤亡惨重,中国人民的精神受到极大损害,生存环境遭到严重影... 在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竭泽而渔的“三光”政策、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并视中国劳工为“人肉机器”残酷压榨。中国人口因此而伤亡惨重,中国人民的精神受到极大损害,生存环境遭到严重影响。于情于理,日本政府都必须对中国人民的战争损失作出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暴行 中国 人口损失 屠杀 细菌战 "三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侵略军入侵广西与广西人民的英勇抗击
3
作者 何成学 《河池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6-91,共6页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不仅从空中轰炸广西各地,而且还曾两次从地面入侵广西;日本侵略军对广西轰炸和入侵的罪恶暴行,给广西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富有反帝反封建斗争传统的广西各族人民对日本侵略军的轰炸和入侵,进行了英勇抗...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不仅从空中轰炸广西各地,而且还曾两次从地面入侵广西;日本侵略军对广西轰炸和入侵的罪恶暴行,给广西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富有反帝反封建斗争传统的广西各族人民对日本侵略军的轰炸和入侵,进行了英勇抗击,为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略军 罪恶暴行 广西人民 英勇抗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暴行行为探析——基于《威尔逊日记》的记载
4
作者 王毅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陷落后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之一,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种种罪行,并以日记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威尔逊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日军在大屠杀期间主要有屠戮中国军民、掠夺、纵火、侮辱外籍人士、性暴力... 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陷落后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之一,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种种罪行,并以日记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威尔逊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日军在大屠杀期间主要有屠戮中国军民、掠夺、纵火、侮辱外籍人士、性暴力、扶持伪自治委员会等六大暴行。通过与日军士兵日记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暴行行为往往具有联发性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动机交织叠加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威尔逊 日军暴行 南京大屠杀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民间组织对日军侵琼暴行的实地调查研究与启示
5
作者 许寿童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6-19,25,共5页
日本民间组织对日军侵琼暴行的实地调查研究与启示。自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的近20年间,为进一步揭露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暴行,日本特定民间学者和团体几乎每年都来到海南对当地人进行访谈,对惨案发生地和日军"慰安所"等侵略... 日本民间组织对日军侵琼暴行的实地调查研究与启示。自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的近20年间,为进一步揭露二战期间日本的侵略暴行,日本特定民间学者和团体几乎每年都来到海南对当地人进行访谈,对惨案发生地和日军"慰安所"等侵略旧址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实地调查。他们的调查研究在质和量方面都得到学界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其中不少成果属于首创,填补了一些研究空白。他们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克服语言障碍等种种困难坚持实地调查研究。尤其是作为日本人或者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他们不怕来自日本国内的种种压力,为正义事业继续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间组织 侵略暴行 实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寇“三光作战”及其暴行之真相——以晋察冀边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小宾 李金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28-33,共6页
日本侵华暴行,以其“三光作战”最为残酷。就中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而言,日军的 “三光作战”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系统化和组织化阶段,极端化阶段以及末路 阶段。日军侵华暴行,事实俱在,不容抵赖。
关键词 治安强化运动 抗日战争 晋察翼边区 "三光作战" 八路军 侵华暴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出版物中日军的暴行研究
7
作者 陶健 《日本侵华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
南京大屠杀之后,中国方面有无相关的出版物进行记载和报道?在日本右翼看来,当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杂志、报纸和报告里都详细地讲述了战况和被害情况,但都没写存在南京大屠杀一事。这种简单的论断就成为他们眼中“南京大屠杀”不存... 南京大屠杀之后,中国方面有无相关的出版物进行记载和报道?在日本右翼看来,当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杂志、报纸和报告里都详细地讲述了战况和被害情况,但都没写存在南京大屠杀一事。这种简单的论断就成为他们眼中“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有力“证据”。但事实是一直到战后,民国时期都有各种出版物刊载了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以及公私财产损失等各方面情况,对于南京大屠杀有明确的记载,为我们深入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本文拟运用这些史料,分析研究民国出版物中的南京大屠杀,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物 日军暴行 大屠杀 慰安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行入罪及其规范适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硕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3-68,共6页
由于故意伤害罪对暴力侵害行为存在规制漏洞,以及寻衅滋事罪的保护法益为社会秩序而非人身安全,故当前立法对个体暴力侵害行为的规制仍存在不足。以日本立法为参照,认为增设暴行罪并加以规范适用是有效完善公民人身权利保障的刑事法治... 由于故意伤害罪对暴力侵害行为存在规制漏洞,以及寻衅滋事罪的保护法益为社会秩序而非人身安全,故当前立法对个体暴力侵害行为的规制仍存在不足。以日本立法为参照,认为增设暴行罪并加以规范适用是有效完善公民人身权利保障的刑事法治方案。暴行罪的立法,主要涉及罪名、罪状设计和法定刑配置;暴行罪的规范适用,主要涉及构成要件释义、本罪与他罪的界分以及本罪与行政违法的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安全 暴行罪 日本刑法 立法 规范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华日军在桂林暴行缘由之反思
9
作者 李雅莉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3期6-10,共5页
抗战后期,日本侵略军在美丽的桂林大地上制造了无数血腥暴行。除狂轰滥炸外,还毒气杀人、烧杀抢劫、奸淫妇女、虐杀战俘与劳工等,无恶不作。日军如此残暴的原因,有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华民族的歧视,亦有日本文化背景的沉淀;有效忠天皇的&qu... 抗战后期,日本侵略军在美丽的桂林大地上制造了无数血腥暴行。除狂轰滥炸外,还毒气杀人、烧杀抢劫、奸淫妇女、虐杀战俘与劳工等,无恶不作。日军如此残暴的原因,有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华民族的歧视,亦有日本文化背景的沉淀;有效忠天皇的"圣战"心理;亦有军国主义狂热化以及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等等。对侵华日军在桂林的暴行缘由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桂林保卫战 暴行缘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期间日寇在玉山暴行调查
10
作者 廖焕水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4-78,共5页
二战期间,日寇在玉山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充分暴露他们的非人性。在玉山,日寇对生命常常以不正常的手段虐杀;对妇女兽性地淫暴;对法理公然践踏,实施惨绝人寰的细菌战;对人居,予以彻底性的焚毁。日寇之所以如此惨无人道,根源在于... 二战期间,日寇在玉山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充分暴露他们的非人性。在玉山,日寇对生命常常以不正常的手段虐杀;对妇女兽性地淫暴;对法理公然践踏,实施惨绝人寰的细菌战;对人居,予以彻底性的焚毁。日寇之所以如此惨无人道,根源在于日本的文化传统,在于日本的国民性中。武士的生死观,模糊的善恶观,服膺的侵略观,森严的等级制,高度的男权化,为日寇非人性化提供了成长土壤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山 老人口述 日寇 暴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外交官对日军南京暴行的反应与应对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卫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50,156,共7页
从日军攻占南京的第二天起,一些日本外交官和领事官员即随日军陆续返回南京,其目的在于"协调"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外交纠纷。返回南京后,面对日军的暴行,日本外交官并没有有效手段加以阻止... 从日军攻占南京的第二天起,一些日本外交官和领事官员即随日军陆续返回南京,其目的在于"协调"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外交纠纷。返回南京后,面对日军的暴行,日本外交官并没有有效手段加以阻止。作为日本外交官,他们一方面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尽可能避免引起外交纠纷,另一方面又竭力掩盖事实真相,阻止日军暴行的消息外传,以维护日本的"颜面"和日军的"荣誉"。日本外交官在人类良知和国家利益之间,显然选择了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日军暴行 日本外交官 反应与应对
原文传递
1937年“巴纳号”事件再议——从检视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所作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密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1,共8页
1 937年发生的"巴纳号"事件,是侵华日军为封锁南京上游江面,不顾第三国侨民航行安全而不加区分的轰炸所致。事实上,"巴纳号"事件是日军自九一八事变后在华大量实施无差别轰炸暴行的延伸。日军的这些行为严重践踏了... 1 937年发生的"巴纳号"事件,是侵华日军为封锁南京上游江面,不顾第三国侨民航行安全而不加区分的轰炸所致。事实上,"巴纳号"事件是日军自九一八事变后在华大量实施无差别轰炸暴行的延伸。日军的这些行为严重践踏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空战规则草案》所倡导的人道主义原则。日军在华实施的无差别轰炸,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随着日军这些暴行被披露,导致了日本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最终,因日军在二战中大肆实行无差别轰炸而种下的恶因,在二战末期让日本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巴纳号”事件 无差别轰炸 日本侵华暴行
原文传递
沈从文:1937年北平沦陷的一天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宏运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4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以沈从文《忆北平》为线索,论述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征服中国,采取军事和政治、蚕食和吞并并用之诡计,蒋介石及宋哲元、张自忠均曾陷入日本设置之陷阱。卢沟桥战争爆发,警醒了整个中国,7月29日,平津沦陷,日军的残暴令人发指,以往对... 本文以沈从文《忆北平》为线索,论述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征服中国,采取军事和政治、蚕食和吞并并用之诡计,蒋介石及宋哲元、张自忠均曾陷入日本设置之陷阱。卢沟桥战争爆发,警醒了整个中国,7月29日,平津沦陷,日军的残暴令人发指,以往对日主和之人,也觉悟过来,举国上下,为中华民族及中国生存而战,战是生路,和是死路,日本必败,是历史的必然。今日,安倍晋三及其阁僚参拜靖国神社,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历史,世界各国应提高警惕,采取实际行动予以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 侵略暴行 全民族抗战
原文传递
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日军战俘及投诚官兵控诉日军暴行档案揭秘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万祥 周忠全 贾茹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珍藏着多件抗战期间被改造日军战俘和投诚日军官兵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从暴行直接参与者、见证人的视角,反思、忏悔和揭露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研究侵华日军暴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70多...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珍藏着多件抗战期间被改造日军战俘和投诚日军官兵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从暴行直接参与者、见证人的视角,反思、忏悔和揭露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研究侵华日军暴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70多年后的今天,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史料,对于世人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血腥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刻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径的恶毒言论,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战俘 日军暴行 抗日战争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 日本人民解放联盟
原文传递
“蝗灾”:日军进攻南京期间的“就地征缴”——以日军士兵的记述为核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为民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64-77,共14页
东京审判期间,日军被指控在进攻南京期间犯下非法抢劫的罪行,但辩方否认这一指控并称日军就地攫取物资,是弥补后勤供应短缺的合法“征缴”行为,日本国内否定日军南京暴行的“虚构派”沿用此说。但根据大量的日军士兵私人记述资料可知,1... 东京审判期间,日军被指控在进攻南京期间犯下非法抢劫的罪行,但辩方否认这一指控并称日军就地攫取物资,是弥补后勤供应短缺的合法“征缴”行为,日本国内否定日军南京暴行的“虚构派”沿用此说。但根据大量的日军士兵私人记述资料可知,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军强行发起南京追击战,导致其出现全军性的后勤短缺问题,极度依赖“就地征缴”来维持补给。日军基层部队甚至个体士兵普遍靠“就地征缴”获取粮食,且经常采取“无偿”的原则。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还“征缴”了中国民众的丰盛食品、日常用品和贵重物品,已远超“征缴”的范畴,甚至借“就地征缴”之名,对中国民众犯下了强制劳役、纵火、强奸、屠杀等严重罪行。日军的“就地征缴”使得其所到之处犹如遭受严重“蝗灾”,背后有着浓厚的全军性政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就地征缴” 南京大屠杀 后勤补给 暴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