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提取物中的花青素智能pH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娅敏 张敏 +5 位作者 张沛春 张斌 齐燕姣 鲜亮 王文芳 陈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0,共8页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属于多酚家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该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人员从不同植物中提取出花青素,将其作为指示剂制备智能pH复合膜,通过复合膜颜色的变化以监测肉类、牛奶和果蔬等的新鲜程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还讨论了花青素的来源、结构和性质,为研究人员探索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花青素智能pH指示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提取方法 ph敏感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
作者 刘汝宽 田莞尔 +3 位作者 刘思思 林百宁 易有金 肖志红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采用微乳液法萃取油茶榨饼中的多组分物质,明晰其过程因素的影响是构建高效分离工艺的基础。本研究重点探究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及导电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效果,通过在该微乳液体系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 采用微乳液法萃取油茶榨饼中的多组分物质,明晰其过程因素的影响是构建高效分离工艺的基础。本研究重点探究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及导电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效果,通过在该微乳液体系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溶液,考察体系pH值对微乳区域相对面积、电导率与乳化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中的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值的变化对其亲水性的影响较小,即H^(*)及OH^(-)浓度对该微乳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此外,该微乳液体系的导电性与体系中自由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当pH变化时体系中H^(*)及OH^(-)浓度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导致微乳液体系的导电性和电导率发生显著变化,这为微乳液萃取新方法应用于油茶籽加工剩余物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茶油 ph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蓝莓生长及生理影响的机制解析
3
作者 张舵 刘有春 +7 位作者 魏鑫 杨艳敏 孙斌 高树清 李嘉琦 林佳琦 徐艺格 刘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营养液pH值对蓝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蓝莓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响应机制,以1年生斯巴坦和瑞卡苔藓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pH值设3.5、4.5、5.5、6.5和7.5等5个处理,处理90d后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 为研究营养液pH值对蓝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蓝莓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响应机制,以1年生斯巴坦和瑞卡苔藓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pH值设3.5、4.5、5.5、6.5和7.5等5个处理,处理90d后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蓝莓生长最佳pH值,评价2个蓝莓品种对pH值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F_(m)(最大荧光)、ETR(光合电子传递速率)、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pH值升高大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_(o)(最小荧光)和F_(v)/F_(m)(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在pH值3.5、4.5、5.5处理下变化缓慢,在pH值6.5、7.5处理下变化显著;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pH值3.5、4.5处理下均处于较低水平,在pH值7.5处理升至最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pH值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93.857%;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计算出2个蓝莓品种不同pH值处理综合得分(F)从高到低均为pH值4.5、3.5、5.5、6.5、7.5,相同处理下瑞卡的综合得分(F)均高于斯巴坦。2个蓝莓品种在pH值4.5处理下各指标总体水平最佳,最适合蓝莓生长;斯巴坦受pH值的影响较大,瑞卡适应性较强,这是由于瑞卡具有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ph 生长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物质对微碱性土壤pH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余垚颖 张蕾 +5 位作者 刘勇 黄小琴 何佶弦 王栋 张启莉 顾会战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为解决微碱性土壤中土壤pH过高和钙离子含量丰富造成烟叶钾含量偏低的问题,采用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草酸、柠檬酸和硫磺粉不同用量和组合对土壤pH、速效钾、有效钙含量、烘烤后烟叶的化学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 为解决微碱性土壤中土壤pH过高和钙离子含量丰富造成烟叶钾含量偏低的问题,采用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草酸、柠檬酸和硫磺粉不同用量和组合对土壤pH、速效钾、有效钙含量、烘烤后烟叶的化学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有酸性物质及组合均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土壤pH,在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烟叶产质量方面,以柠檬酸和柠檬酸+硫磺效果显著,初步确立为适宜改良微碱性土壤的酸性物质。(2)施用酸性物质能有效降低根际土壤pH和交换性钙离子含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柠檬酸4 g/株+硫磺粉11g/株(T_(4))和柠檬酸15 g/株(T_(2))效果更佳。(3)施用酸性物质可显著提高烟叶的产量,提高幅度由大到小为T_(4)>T_(3)>T_(5)>T_(2)>T_(1)>T_(0),且T_(3)、T_(4)、T_(5)与T_(0)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较T_(0)增产65~260 kg/hm^(2)。(4)施用酸性物质可有效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烟叶化学成分综合指数0.66~0.87,较不施用酸性物质提高8.19%~60.78%。(5)与不施用酸性物质相比,施用酸性物质后,中部和上部烟叶钾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4.3%和20.3%。柠檬酸4 g/株+硫磺粉11 g/株和柠檬酸15 g/株为微碱性土壤改良的适宜配方,能有效降低土壤pH和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提高烟叶产量及钾含量,改善烟叶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微碱性土壤 土壤ph 烟叶钾含量 酸性物质 土壤改良 烟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5
作者 冯焕德 朱敏 +1 位作者 汪秀华 陈业渊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为探明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并为杧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71个有代表性的果园土样进行采集,分析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0~20cm土层中土壤pH值平均为5.76,63.38%的杧果园... 为探明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并为杧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71个有代表性的果园土样进行采集,分析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0~20cm土层中土壤pH值平均为5.76,63.38%的杧果园土壤pH值处于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范围内,36.62%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20~40cm土层中最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的土壤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53.53%,46.48%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4.15g/kg,有59.28%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0.70g/kg,有78.87%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铜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钙成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海南杧果主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杧果主产区 土壤ph 有机质 分布特征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李文婷 黄顺生 +3 位作者 许伟伟 任静华 崔晓丹 刘玮晶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对淮安市2004、2019年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土壤pH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9年研究区土壤pH值范围是4.66~9.46,均值为7.95,整体表现为南低北高,变异系数为0.095,属于弱空间变异性。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 对淮安市2004、2019年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土壤pH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9年研究区土壤pH值范围是4.66~9.46,均值为7.95,整体表现为南低北高,变异系数为0.095,属于弱空间变异性。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9年研究区土壤pH的变异函数的最优理论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块金系数分别为0.283和0.352,表明受人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pH值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较2004年土壤pH高值区明显增多,土壤pH低值区范围进一步扩大,空间集聚分布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地貌类型和土壤类型,分别能独立解释研究区40.9%和21.7%的土壤pH值空间变异。此外,土壤pH与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硫、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近15年来研究区黄泛区土壤出现轻微碱化现象,洪泽湖泛滥平原区、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土壤出现酸化现象,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调控土壤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空间自相关 时空变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协同pH循环处理对大米-豌豆复合蛋白功能性及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陆云峰 戴涛涛 +4 位作者 李照莹 韩嘉龙 李俶 刘成梅 陈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3,共11页
为探究复合植物蛋白经高压射流磨与p H循环共同处理后的增溶作用,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作为原料,配制蛋白比例1:1,总蛋白浓度4%的混合蛋白溶液,并将混合液p H调整至12,在高压射流磨不同压力下进行处理,再将溶液pH调回... 为探究复合植物蛋白经高压射流磨与p H循环共同处理后的增溶作用,明晰其增溶机制,采用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作为原料,配制蛋白比例1:1,总蛋白浓度4%的混合蛋白溶液,并将混合液p H调整至12,在高压射流磨不同压力下进行处理,再将溶液pH调回中性后得到复合蛋白。采用氮溶解指数、粒径、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分子量等手段表征本工艺过程中复合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高压射流磨协同pH循环处理4%的复合蛋白,复合蛋白氮溶解指数随着压力增大而提升,处理压力为120MPa时,氮溶解指数为92.67%±0.77%。扫描电镜与粒径结果显示,射流磨处理后的复合蛋白尺寸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内源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巯基二硫键、圆二色谱结果显示,两种蛋白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共架体,且复合蛋白随处理压力增大,表面疏水性由4025.33显著增大至7359.45(P<0.05),疏水区域增加、游离巯基含量由26.46±0.32μmol/g显著上升至最高32.66±0.35μmol/g(P<0.05),二硫键含量由9.86±0.42μmol/g显著下降至5.48±0.27μmol/g(P<0.05),α-螺旋实际含量(25.3%)高于理论值(21.83%),二级结构向更亲水的α-螺旋转变。此外,氨基酸分析显示复合蛋白的氨基酸配比均衡完整。经处理后的复合蛋白在高溶解性的基础上,乳化与起泡性能均明显优于大米蛋白与豌豆蛋白。本研究表明高压射流磨协同pH循环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复合蛋白的功能特性,为植物蛋白工业化增溶改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豌豆蛋白 高压射流磨 ph循环 改性 功能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pH响应性的Cu/ZIF-8@Cur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8
作者 曾凡行 徐畅 +2 位作者 董旭峰 齐民 庄熙晶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1-2098,共8页
姜黄素是一类天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其稳定性低、溶解度差且在人体中代谢过快等缺点严重限制应用。基于此,研究采用一锅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铜掺杂的ZIF-8双金属MOF材料用于姜黄素的高效负载(简写为Cu/ZIF-8@Cur),以实现优异... 姜黄素是一类天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是其稳定性低、溶解度差且在人体中代谢过快等缺点严重限制应用。基于此,研究采用一锅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铜掺杂的ZIF-8双金属MOF材料用于姜黄素的高效负载(简写为Cu/ZIF-8@Cur),以实现优异的抗菌性。首先,通过紫外和红外等分析,证明了姜黄素的成功负载,其负载率高达45.6%,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颗粒具有优异的pH响应性:在未产生细菌时(中性条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当人体产生细菌(环境变为弱酸性),Cu/ZIF-8@Cur颗粒会缓慢的释放离子及药物。Cu/ZIF-8@Cur颗粒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姜黄素 金属-有机框架 ph响应性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种类及终点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李锰 芦静 +8 位作者 孙英杰 王福浩 李卫华 张庆建 龙吉生 李寿辉 纪勇 王华伟 卞荣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8-468,共11页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酸洗脱毒工艺中酸添加及终点pH值控制对其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采用具有浓度梯度的四种酸对飞灰进行酸洗处理,探究终点pH值对飞灰酸洗过程中重金属浸出行为及环境风险,以及飞灰残渣赋存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矿物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b、Cu和Cr的浸出量表现出醋酸>硝酸>硫酸>磷酸的趋势;Pb、Zn、Cu和Cr的浸出液pH值分别在9<pH<11、10<pH<11、pH≈11和6<pH<8时呈现最低浸出量;浸出重金属的综合环境风险(RI值)完全受Cd浸出液浓度的主导,且pH≈11时,浸出液RI值最小。总体上,磷酸酸洗环境下飞灰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低,且酸洗飞灰残渣中各重金属赋存化学形态更为稳定;而醋酸酸洗环境下的浸出液重金属环境风险最高,主要是因为其对弱酸提取态重金属具体较高的浸出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飞灰的酸洗脱毒工艺比选及参数优化,以及酸洗液重金属环境风险管控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酸洗 终点ph 重金属浸出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度和pH校正的锌的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10
作者 蒿梦秋月 付卫强 +2 位作者 李小峰 刘大庆 冯承莲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水环境因素(如pH、硬度等)对重金属的水生生物毒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重金属的水质基准标准。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大都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测试获得的,并没有考虑实际水环境中环境要素的影响。锌(Zn)是... 水环境因素(如pH、硬度等)对重金属的水生生物毒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重金属的水质基准标准。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大都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测试获得的,并没有考虑实际水环境中环境要素的影响。锌(Zn)是生命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探究典型水环境要素对锌生物毒性的影响作用对我国水质基准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实验室实测的8种水生生物pH和硬度的单因素实验的相关数据,同时结合生物有效性校正模型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拟,构建出锌的基于多要素的多元线性毒性预测模型,并基于预测模型外推获得锌的危害浓度,急性基准值为300μg·L^(-1),HC5值为600μg·L^(-1)。本研究综合考虑了关键水环境参数硬度和pH值对锌生物的综合影响,与其他国家或组织无校正或只基于硬度校正相比将更加完善和准确,研究结果可为水质基准推导和校正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水质基准 模型校正 物种敏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槐花色素的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性质及应用
11
作者 柯发辉 刘端武 +1 位作者 季伟 杨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82,共10页
本实验以紫槐花色素提取物为pH值指示剂,以果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分析紫槐花色素添加量对复合膜表观形貌、水敏感性、不透明度、机械性能、显色可逆性、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价复合膜涂覆对樱... 本实验以紫槐花色素提取物为pH值指示剂,以果胶和海藻酸钠为基质,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分析紫槐花色素添加量对复合膜表观形貌、水敏感性、不透明度、机械性能、显色可逆性、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评价复合膜涂覆对樱桃的保鲜效果以及对羊肉新鲜度的指示效果。结果显示,随着紫槐花色素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结构变得致密。紫槐花色素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复合膜的紫外线阻隔性,降低了水溶性和水接触角。添加紫槐花色素后,复合膜的溶胀性降低,由(604.86±83.61)%(未添加紫槐花色素)降至(272.85±27.84)%(紫槐花色素添加量为20%)。当紫槐花色素添加量为20%时,复合膜厚度为(87.33±8.62)μm,水蒸气透过率低至(0.57±0.09)×10^(-11)g·cm/(cm^(2)·s·Pa)。与未涂覆组相比,复合膜涂覆的樱桃在25℃条件下贮藏8 d后质量损失率减少35.42%。复合膜用于监测羊肉新鲜度时,初始颜色为紫红色,变为黄绿色时羊肉pH值升至6.70以上,出现变质,且复合膜总色差与羊肉pH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紫槐花色素提取物在pH值智能指示复合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槐花 ph值智能指示膜 果胶 海藻酸钠 新鲜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GSH双响应磁性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活性
12
作者 张迪 谢天翔 +5 位作者 何旭 韦皖豫 范琪 乔洁 晋刚 李宁波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6-796,共11页
为了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开发了一种含二硫键的介孔磁性纳米药物载体(NH_(2)-SMNPs)。该载体负载阿霉素(DOX)后,使用无毒的氧化普鲁兰作为门控材料,形成了oSMNPs/DOX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展现出均匀的分散性、良好的载药能... 为了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开发了一种含二硫键的介孔磁性纳米药物载体(NH_(2)-SMNPs)。该载体负载阿霉素(DOX)后,使用无毒的氧化普鲁兰作为门控材料,形成了oSMNPs/DOX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展现出均匀的分散性、良好的载药能力和高饱和磁化强度,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实现pH/GSH双响应药物释放,其释放率高达81.53%。此外,该纳米药物还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的杀死癌细胞能力和细胞摄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介孔硅 ph/GSH双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与结直肠组织PHLPP、IGFBP5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杨姗莹 庄羽骁 +1 位作者 郭丽坤 岑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与结直肠组织PH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白磷酸酶(PHLP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与结直肠组织PH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白磷酸酶(PHLP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镜中心诊治的8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和76例肠镜检查阴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结直肠组织PHLPP、IGFBP5相对表达水平、肠道菌群结构(包括Chao指数、Ace指数、Simpson指数)和肠道菌群(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厌氧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埃希菌属、不动杆菌属、拟杆菌属)丰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与结直肠组织PHLPP、IGFBP5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息肉组PHLPP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FBP5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息肉组Chao指数、Ace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息肉组和对照组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拟杆菌门、梭杆菌门丰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息肉组埃希菌属、拟杆菌属丰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厌氧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组患者Chao指数、Ace指数及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厌氧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丰度均与结直肠组织PHLPP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结直肠组织IGFBP5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息肉组患者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埃希菌属、拟杆菌属丰度均与结直肠组织PHLPP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结直肠组织IGFBP5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菌群丰度均发生异常变化,且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与结直肠组织PHLPP、IGFBP5相对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肠道菌群 菌群丰度 菌群多样性 ph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白磷酸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F35培养基优化及恒定pH发酵研究
14
作者 田睿 石阳阳 +2 位作者 杨睿 张灏 杭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于恒定pH发酵条件下优化葡萄糖添加量。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最优添加量为1.5 g/L;氮源的最优复配为: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FM98510 g/L,在200 L体系恒定pH 5.7发酵时,葡萄糖最优添加量为32 g/L。经优化后,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最高活菌数为(8.01±0.70)×109 CFU/mL,是优化之前的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F35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氮源 培养基优化 恒定ph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MICP固化修复镉污染尾矿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江昭明 陈永贵 +2 位作者 文子豪 付俊 周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污染土固化与修复技术,而对于MICP在不同土壤p H值环境下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影响的研究较少。利用巴氏芽孢杆菌ATCC 11859分别在pH值为5,7,9,1条件下进行了MICP修复Cd溶液试验、C...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污染土固化与修复技术,而对于MICP在不同土壤p H值环境下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影响的研究较少。利用巴氏芽孢杆菌ATCC 11859分别在pH值为5,7,9,1条件下进行了MICP修复Cd溶液试验、Cd污染尾矿固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修复试验中,在pH为5~11范围内均能有效钝化Cd^(2+),当pH值为9时对Cd^(2+)钝化效果最佳;尾矿固化试验中,酸性淋溶液会加快尾矿中的Cd^(2+)浸出,MICP主要将尾矿中Cd的酸可溶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且钝化效果与碳酸盐生成率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生物矿化沉淀的FTIR、XRD、XPS和SEM-EDS分析表征,揭示了MICP钝化重金属和固化尾矿的机理:MICP通过生物吸附和碳酸钙的吸附、离子交换、共沉淀等作用完成对重金属离子的钝化,通过覆膜作用、黏结作用和桥接作用增大土颗粒内摩擦角和土粒间的黏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ph 固化修复污染土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pH响应及荧光性能的二氧化硅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齐晴 李乐冰 +5 位作者 宋雨锌 刘红瑞 张浩宇 蒲晓辉 张旭 赵彦保 《化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氨基源,通过一锅法制备出氨基化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iO_(2)-NH_(2)),三乙醇胺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pH。通过pSiO_(2)表面的氨基与聚丙烯酸分子上的羧基...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氨基源,通过一锅法制备出氨基化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iO_(2)-NH_(2)),三乙醇胺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pH。通过pSiO_(2)表面的氨基与聚丙烯酸分子上的羧基之间发生键合作用,在pSiO_(2)表面包覆聚丙烯酸,进而形成具有pH响应特性的功能层。再将氨基化氧化锌量子点修饰在上述载体的表面,可以封堵载体孔道并赋予纳米球荧光特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激发-发射光谱(PL)、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样品表面形貌、光学性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iO_(2)表面的氨基与聚丙烯酸(PA)分子上的羧基成功键合,氨基化氧化锌量子点(ZnO-NH_(2)QDs)成功封堵,该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iO_(2)/PA/ZnO)具有pH响应及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 荧光性能 二氧化硅 递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海藻酸钠膜污染的影响及热力学分析
17
作者 姚凌翔 滕佳恒 林红军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超滤膜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和高效的分离能力,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膜污染问题,尤其是由天然有机物(NOM)引起的膜污染,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模型污染物,模拟了不同pH条件下... 超滤膜技术以其操作简便和高效的分离能力,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膜污染问题,尤其是由天然有机物(NOM)引起的膜污染,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模型污染物,模拟了不同pH条件下的膜污染现象.死端过滤结果显示,当pH=3时,海藻酸钠的结垢现象最为严重,显著高于其他pH条件下的;随着pH升至7,膜污染显著减轻,比过滤阻力(SFR)下降了约77%.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等方法表征了污染物的表面性质,并结合XDLVO理论进行界面热力学建模以深入探讨其潜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pH环境下,污染物间的静电斥力以及污染物与膜之间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是影响膜污染行为的关键.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膜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望为膜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海藻酸钠 ph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无氰电镀镉钛合金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旭勇 陈韦 +4 位作者 张东升 吴群英 李琼 徐雪源 王春霞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无氰电镀镉钛工艺被广泛用于航空产业,但仍然存在镀液不稳定的技术难题,其中镀液的pH值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为探究pH值的影响,采用静置试验,透过率测试、Zeta电位表征等方法研究了镀液的稳定性,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 无氰电镀镉钛工艺被广泛用于航空产业,但仍然存在镀液不稳定的技术难题,其中镀液的pH值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为探究pH值的影响,采用静置试验,透过率测试、Zeta电位表征等方法研究了镀液的稳定性,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模拟海水浸泡实验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并通过渗氢曲线和钛含量测试分析了镀层的氢脆性能。结果表明:镀液pH值是影响镀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镀液pH为6.5~6.8时,镀液透过率在100%左右,镀液的Zeta电位较高,稳定性最好;当镀液pH值大于6.8时,镀液稳定性急剧下降。当镀液pH为6.5~6.8时,镀层表面细致,晶粒尺寸较小,镀层的耐蚀性最好,镀层钛含量较高,抗渗氢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镉钛合金 稳定性 耐蚀性 氢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典型植烟土壤主要养分丰缺评价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贺佐胜 张莉 +5 位作者 钱建财 范光奖 周富强 李虎 范幸龙 李强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探究湘南典型植烟区土壤主要养分与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在湘南郴州市桂阳和永州市蓝山、宁远三个主要植烟区采集833个烟田耕层(0~20 cm)土样,测定其pH值、有机质含量和大量元素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探究湘南典型植烟区土壤主要养分与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在湘南郴州市桂阳和永州市蓝山、宁远三个主要植烟区采集833个烟田耕层(0~20 cm)土样,测定其pH值、有机质含量和大量元素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值为7.23,22.21%的样品处于适宜范围,pH值低于5.5的样品比例为5.52%,pH值高于7.0的样品比例为72.27%。有机质均值为45.55 g/kg,18.85%的样品在适宜范围,低于25 g/kg的占3.96%,高于35 g/kg的占77.19%。全氮均值为2.56 g/kg,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均值分别为191.31、38.35、207.91 mg/kg,总体偏高。各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0.94%~42.85%之间,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植烟土壤主要养分与pH值之间均存在二次函数关系,随pH值升高,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先增加后减少。整体来看,湘南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丰富,但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在生产措施上应采取“控氮、适磷、增钾”的施肥原则,并实施差异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ph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浸出过程pH稳定控制研究
20
作者 陈宇 黄煜栋 +2 位作者 刘学斌 李海生 劳佳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5,共9页
在湿法炼锌的中性浸出过程中,pH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针对传统人工控制方法在应对溶剂浓度波动和大时滞所带来的pH稳定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分类的模糊规则提取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过程机理,将中性浸出过程细分... 在湿法炼锌的中性浸出过程中,pH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针对传统人工控制方法在应对溶剂浓度波动和大时滞所带来的pH稳定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分类的模糊规则提取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过程机理,将中性浸出过程细分为多个典型工况。利用近似线性依赖方法和主动学习算法,从大量历史数据中精确筛选出代表典型工况的信息样本。随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在不同的工况下提取支持向量,并构建模糊规则集。通过实际工业数据的案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pH控制合格率高达93.17%,方差低至0.011,充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该成果为中性浸出过程的pH稳定控制提供了坚实而有效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浸出 ph控制 主动学习 支持向量机 规则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