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
1
作者 罗艳华 王艳敏 +1 位作者 徐燕爽 叶卉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36-39,47,共5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NSTEMI患者113例,根据有无血管闭塞将其分为血管闭塞组(50例)和非血管闭塞组(63例)。分析两...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心电图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NSTEMI患者113例,根据有无血管闭塞将其分为血管闭塞组(50例)和非血管闭塞组(6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征象,包括ST段压低(ST-segment depression,STD)导联数,STD的最大值(STD_(max)),aVF、aVR、aVL导联ST段振幅,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R波递增不良患者占比以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特征[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及其他]。采用ROC曲线分析,探讨心电图参数对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糖尿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罪犯血管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血管闭塞组相比,血管闭塞组STD导联数更多,STD_(max)更大,aVF、aVR导联ST段振幅更大,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患者占比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D导联数、STD_(max)、aVF导联ST段振幅、aVR导联ST段振幅及其联合检测在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诊断中的AUC值分别为0.662(0.560~0.764)、0.814(0.734~0.893)、0.691(0.594~0.788)、0.673(0.572~0.774)和0.864(0.799~0.929),敏感性分别为58.00%、84.00%、88.00%、70.00%和92.00%,特异性分别为68.30%、73.00%、54.00%、63.50%和69.80%。结论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患者STD导联数较多,病理性Q波、孤立性STD患者比例较高,且心电图征象联合检测NSTEMI伴罪犯血管闭塞敏感性较高,可为NSTEMI伴血管闭塞的检出、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闭塞 心电图征象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G和ECG信号的非线性耦合在睡眠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克刚 刘戈 王卫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12期6-9,17,共5页
目的:研究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间的符号互信息(sign mutual information,SMI)和符号转移熵(sign transfer entropy,STE)在睡眠分期中的应用,为实现自动睡眠分期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9名... 目的:研究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间的符号互信息(sign mutual information,SMI)和符号转移熵(sign transfer entropy,STE)在睡眠分期中的应用,为实现自动睡眠分期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9名受试者整夜睡眠数据,以30 s同步EEG、ECG信号为一个样本,计算睡眠各时相EEG、ECG的SMI和STE。分析不同睡眠时相间SMI和STE值的差异性,并对睡眠各期的SMI和STE特征作统计学分析,验证分期效果。结果:每名受试者睡眠五期SMI、STE有明显的规律性,且各时相间STE值差异大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分期效果更优于SMI。结论:SMI和STE两种特征可用于睡眠分期,且具有普遍性,为研究睡眠自动分期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期 脑电 心电 符号互信息 符号转移熵 非线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ECG信号监测的汽车座椅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瑄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期166-168,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驾驶员生命信息个性化监测的汽车座椅,通过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的集成医疗传感器系统,对驾驶员生命信号进行监测。使用容性耦合传感器,对驾驶员运用电容式心电检测技术,获取人体ECG(心率)信号。设计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了包... 设计了一种基于驾驶员生命信息个性化监测的汽车座椅,通过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的集成医疗传感器系统,对驾驶员生命信号进行监测。使用容性耦合传感器,对驾驶员运用电容式心电检测技术,获取人体ECG(心率)信号。设计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了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内的电路,比较了传感器组处于不同位置的下QRS(心电图波群)值,解决了传感器最佳安装位置问题。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记录驾驶员人体ECG信号,测试结果能够在医学上判断出驾驶员身体状况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智能化 生命信号 ecg信号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运动环境下抗基线漂移可穿戴运动体征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姚铃丽 仲倩 +2 位作者 徐新宇 陈光良 黄睿杰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5期51-56,共6页
本文针对强运动环境设计了一种可穿戴运动体征监测系统。选用ADS1292型模数转换器芯片作为心电(ECG)信号采集模块,LMT70型温度传感器芯片作为体温信号采集模块,ICM20602型6轴陀螺仪作为加速度测量模块,可穿戴于人体实现动态心电监测、... 本文针对强运动环境设计了一种可穿戴运动体征监测系统。选用ADS1292型模数转换器芯片作为心电(ECG)信号采集模块,LMT70型温度传感器芯片作为体温信号采集模块,ICM20602型6轴陀螺仪作为加速度测量模块,可穿戴于人体实现动态心电监测、体表温度采集以及运动步数和运动距离测量。针对强运动导致的基线漂移对心电信号检测的影响,设计了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自适应滤波器进行滤除。测试结果表明,本设备测试精度较高,抗基线漂移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体征监测 心电信号 基线漂移 自适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心电重构算法
5
作者 罗景雪 张远辉 +2 位作者 戴潇 付铎 刘康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65,共16页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信号在医疗监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雷达信号到心电信号的精准映射已成为满足日常持续性非接触心电监测需求的关键挑战。详细介绍了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流程,探索了雷达信号与心电信号的细粒度映射关系,引入基于卷...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信号在医疗监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雷达信号到心电信号的精准映射已成为满足日常持续性非接触心电监测需求的关键挑战。详细介绍了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流程,探索了雷达信号与心电信号的细粒度映射关系,引入基于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的卷积自编码器(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CAE)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组合的CAE-BiLSTM深度学习网络,实现了雷达信号到心电图的非线性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形态学精度上的中位数为0.92,特征峰预测误差低于50 ms,显著增强了雷达信号与心电信号的映射关系,为非接触式心电信号的生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非接触式 ecg 生命体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兵生命体征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连强 许耀良 李晓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实现平常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智能获取,建立单兵健康智能交互监管和单兵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针对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的自动感,时时了解单兵活动状态,获取其体征数据。结果:一键呼叫或智能系... 目的:实现平常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智能获取,建立单兵健康智能交互监管和单兵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针对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的自动感,时时了解单兵活动状态,获取其体征数据。结果:一键呼叫或智能系统发出信息,通过身份识别与定位,医护人员能在最短时间进行护理和救治,实现智能信息化的建设。结论:单兵生命体征智能检测系统在训练或战时的运用中,可做到对单兵体征的时时掌握,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健康检测系统,为战时的人员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采集 单兵生命体征 智能呼叫 心电监测 智能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员可穿戴多体征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俊骁 王志宇 +3 位作者 丁仲祥 林金朝 庞宇 李章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0,共6页
为了实现公安、消防等高危职业的体征参数监测,以公安日常装备(警盔和T恤)为可穿戴载体,设计了一种体征参数监测系统,实现血氧饱和度、心电、心率的检测、传输和显示。警盔利用反射式探头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photoplethysmography)信... 为了实现公安、消防等高危职业的体征参数监测,以公安日常装备(警盔和T恤)为可穿戴载体,设计了一种体征参数监测系统,实现血氧饱和度、心电、心率的检测、传输和显示。警盔利用反射式探头采集光电容积脉搏波PPG(photoplethysmography)信号,检测血氧饱和度;T恤利用导电硅胶和ADS1292R采集心电ECG(electrocardiogram)信号,检测心电和心率;APP实现体征参数的实时显示。实验表明,ECG信号R波定位的准确率能达到98.5%以上;与标准监护仪对比,血氧、心率的平均误差都较低,血氧的最大误差在5%以内,心率的最大误差在10次/min以内。在不影响正常活动下,系统能够满足国际标准对实时体征参数监测的要求。首次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警员的可穿戴体征参数监测系统,并实现了参数监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系统 体征参数监测 信号传感 血氧饱和度 心电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心律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宇静 王泉清 李宏毅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设计智能心率监测系统,用于对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待诊患者进行心律的实时监测,确认被检者的心电监测数据,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准确性。方法:利用通讯网络、智能呼叫及生命体征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远程检测系统。结果:当待检患者心率... 目的:设计智能心率监测系统,用于对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待诊患者进行心律的实时监测,确认被检者的心电监测数据,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准确性。方法:利用通讯网络、智能呼叫及生命体征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远程检测系统。结果:当待检患者心率出现异常状况时,可通过无线检测方式对患者心率进行跟踪,在患者服药后心率恢复正常值时进行检查。结论:该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物联网系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就诊环境更加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心电检测 生命体征监测 无线射频技术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金辉 郑宇博 +3 位作者 罗莹莹 邹冰 央妮 李蕾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设计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用于驾驶员疲劳评价和体征监测,以确保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方法:针对采集单人、单一模态数据,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不足等问题,设计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系... 目的:设计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用于驾驶员疲劳评价和体征监测,以确保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方法:针对采集单人、单一模态数据,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不足等问题,设计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摄像头记录驾驶员的面部状态,结合眼睑闭合度进行预评价,利用无线通信控制多个自行研制的电生理信号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脑电、心电及眼电信号。通过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小波变换减少电生理信号中的伪迹和干扰,利用非线性变换提取脑电信号三频段差分熵特征、差分法提取心电中的心率特征,对驾驶员体征和疲劳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可视化。结果:通过共模抑制比、输入噪声和信号完整性测试验证,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能够满足脑电、心电的医学采集标准;多人、多通道数据采集实时性误差<62.5 ppm;基于三频带非线性特征计算的疲劳程度与主观评价相关性达到89.1%,相较于双频带线性特征的相关性提升了14.2%。结论:基于无线多模态信号采集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多模体征,有效检测其疲劳和监测心率,对确保驾驶员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评价 体征检测 脑电 心电 眼睛累计闭合占特定时间的百分率(PERCL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联心电信号特征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良广 庞宇 +3 位作者 王元发 林金朝 李章勇 陈亚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6-900,F0003,共6页
为提高在运动负荷试验中检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征的精度,提供与评估心脏功能相关的体征参数,设计一套多导联心电信号特征检测系统。系统包含能记录十二导联以及CM5与Nehb-D导联心电信号的多导联心电采集盒和体征检测软件... 为提高在运动负荷试验中检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征的精度,提供与评估心脏功能相关的体征参数,设计一套多导联心电信号特征检测系统。系统包含能记录十二导联以及CM5与Nehb-D导联心电信号的多导联心电采集盒和体征检测软件,利用自适应小波变换消除运动心电信号的基线漂移,采用特征检测算法实时定位R波、PR段中点以及ST段,通过线性拟合曲线求解心率值与ST段水平值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可显示平稳的运动ECG,对运动心电信号QRS波群的检测精度为99%以上,ST段随心率值增加而压低越大。系统具有易便携、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采集盒 体征检测软件 运动心电图 特征检测精度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得安试验对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志红 陈跃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观察心得安试验对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BRH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描记21例BRHS儿童在卧位、立位及心得安试验时的12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ST-T波振幅及形态变化。结果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多个导联直立T波振幅降低、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 目的观察心得安试验对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BRH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描记21例BRHS儿童在卧位、立位及心得安试验时的12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ST-T波振幅及形态变化。结果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多个导联直立T波振幅降低、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为倒置、或倒置的T波振幅增加;21例患儿心得安试验均为阳性,心得安试验时T波改变较体位试验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与卧位基础心电图相比,原有低平或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主要见于Ⅱ、Ⅲ、aVF导联。结论心得安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BRH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得安试验 儿童 Β受体 功能亢进症 诊断价值 beta children 波振幅 导联心电图 卧位 倒置 形态变化 体位试验 辅助诊断 方法 对比分析 阳性 描记 结果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穿戴心电记录器基于生命体征模拟仪的功能试验
12
作者 楼理纲 郑骏 +4 位作者 孙静 毛彬 陈双双 李顶立 冯靖祎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一种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的诊断功能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该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和动态心电记录仪CT-08,同时采集Fluke Pro Sim8生命体征模拟仪产生的8种模拟早搏心电信号,对比分析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 目的评价一种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的诊断功能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该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和动态心电记录仪CT-08,同时采集Fluke Pro Sim8生命体征模拟仪产生的8种模拟早搏心电信号,对比分析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早搏总数、早搏比例。结果该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仪与医用心电记录仪的心电波形基本一致,平均心率相同,其余各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双级可穿戴家用心电记录器性能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记录器 生命体征模拟仪 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顶军盔征2011—2020 被引量:1
13
作者 诸灿燕 徐兆龙 刘仁光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尖顶军盔征是2011年Littmann提出的一种新心电图征象,认为是有特殊临床意义的伪ST段抬高。近年来临床报道逐年增加,并将尖顶军盔征分为临床意义不同的两种类型。本文查阅了2011—2020年有关尖顶军盔征的文献和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关键词 尖顶军盔征 ST段抬高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心电图室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桂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心电图室检查冠心病患者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收缩压、心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新区门诊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心电图室检查期间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 目的评价心电图室检查冠心病患者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收缩压、心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新区门诊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心电图室检查期间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55)冠心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55)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电图室检查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收缩压、心率水平、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情绪更为平稳,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室检查期间予以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室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护理效果 生命体征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PW征掩盖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及LAFB心电图1例
15
作者 李兴杰 张小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8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阵发性胸痛3d,症状加重伴呕血10h于2016年2月13日4:21入院。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2016年2月13日化验检查:pH 7.25,PO266mmHg(1 mmHg=0.133kPa),PCO228 mmHg,BE1.3mmol/L,K+3mmol/L,Na... 1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阵发性胸痛3d,症状加重伴呕血10h于2016年2月13日4:21入院。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2016年2月13日化验检查:pH 7.25,PO266mmHg(1 mmHg=0.133kPa),PCO228 mmHg,BE1.3mmol/L,K+3mmol/L,Na+139mmol/L,Hb156g/L,GLU 7.4 mmol/L,Lac 1.3 mmol/L。2016年2月12/13/14日心肌梗死(MI)3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W征 急性心肌梗死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房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