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ual-Channel Secur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Internet-Based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1
作者 田德振 戴亚平 +1 位作者 胡敬炉 平泽宏太郎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2期183-190,共8页
Two significant issues in Internet-based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 INCSs), transport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rotocols and security breach from Internet side, are investigated. First,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 Two significant issues in Internet-based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 INCSs), transport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rotocols and security breach from Internet side, are investigated. First,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data transmission,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is adopted as the main stand for controllers and plants using INCSs. Second, a dual-channel secure transmission scheme (DCSTS)based on data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CSs is proposed, in which a raw UDP channel and a secure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connection making use of SSL/TLS (secure sockets layer/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are included. Further, a networked control protocol (NCP) at application layer for supporting DCSTS between the controllers and plants in INCSs is designed, and it also aims at providing a univers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devices among the networked control laboratories 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Chin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China and Toky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Japan. By means of a networked single-degree-of-free- dom robot arm, an INCS under the new protocol and security environment is created. Compared with systems such as IPSec or SSL/TLS, which may cause more than 91% network throughput deduction, the new DCSTS protocol may yield results ten times better, being just 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based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INCS) networked control protocol(NCP) dual-channel secure transmission scheme(DC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井下分层注水管柱双通道流量智能调节方法
2
作者 刘刚 李海峰 +2 位作者 阿守燕 赵艳 高腾飞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井下管柱注水时,由于受到压力影响,输水管的供应压力变化会改变控制系统中的压力平衡。延长地区的油田井下输水管通常采用单通道调节,如果供应压力发生大幅度波动,先导阀-主阀芯的输出位移无法及时适应新的压力条件,导致无法实现实时智... 井下管柱注水时,由于受到压力影响,输水管的供应压力变化会改变控制系统中的压力平衡。延长地区的油田井下输水管通常采用单通道调节,如果供应压力发生大幅度波动,先导阀-主阀芯的输出位移无法及时适应新的压力条件,导致无法实现实时智能切换。为此,设计一种双通道流量智能调节方法。通过对管柱双通道注水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结合伯努利原理,可以得出不同注水量下井口注水压力与体积流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分层注水管柱双通道需求流量。根据流动状态分析,将注水层水嘴调节到任意开度,其他层水嘴关断,获取每一层不同注水量下相应井口注水压力。基于分层注水管柱双通道需求流量,设计基于先导阀-主阀的智能调节结构,构建先导阀-主阀芯的输出位移和输入液压功率之间的转换函数,将输入液压功率转换为主阀的输出位移,以此调节先导阀-主阀对应的注水量,实现双通道流量的智能调节。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调节后的注水流量与理想注水流量误差低于20 m^(3)/d,说明使用该方法调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双通道流量 转换函数 智能调节 阀门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旋转弹神经网络过载驾驶仪设计
3
作者 王伟 杨婧 +2 位作者 南宇翔 李俊辉 王雨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1-3855,共15页
旋转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多种干扰的影响,包括跨域飞行气动参数剧烈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外部扰动。为了解决高动态飞行环境中双通道旋转弹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伪逆反馈控制器。采用径向基... 旋转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多种干扰的影响,包括跨域飞行气动参数剧烈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外部扰动。为了解决高动态飞行环境中双通道旋转弹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伪逆反馈控制器。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器,有效实现对模型不确定性的精确逼近。将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和外部扰动处理为总扰动,并基于固定时间稳定理论设计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实现对总扰动的精确估计及补偿。通过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最终一致有界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弹 双通道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扰动观测器 固定时间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系统
4
作者 吴洪博 魏振楠 +2 位作者 伊国兴 王宁 关泽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半球谐振子驻波精准矢量检测与激励是实现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方位振动信号同步检测激励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方案,并通过实物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优化了谐振子驻波... 半球谐振子驻波精准矢量检测与激励是实现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方位振动信号同步检测激励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方案,并通过实物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优化了谐振子驻波解调方案;其次,设计了适用于双通道同步测控模式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多回路控制方法,实现了驻波的频率跟踪和幅度、正交控制,并加入角位置预测方案,保证了检测、驱动的同步性;然后,针对FPGA浮点数运算能力弱及参数调试和算法优化困难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DSP”的双数字核心架构半球谐振陀螺控制电路。该电路在保证测控系统时序特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运算精度和编译效率;最后,利用实物实验对所设计的半球谐振陀螺多回路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双通道同步测控系统有效实现了半球谐振陀螺速率积分控制模式,陀螺角速率输出噪声标准差达到0.001°/s以下,标度因数非线性度达到1.298×10-5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速率积分模式 双通道同步测控 驻波控制 模数混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旋转磁场耦合式WPT系统最大效率控制方法
5
作者 谢诗云 吴莲 +2 位作者 李津 黄杰 李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22,共13页
针对旋转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在负载和耦合线圈互感变化条件下的最大效率和恒压输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最大效率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以双层正交DD(DQDD)线圈为发射机构,交叉偶极式(CD)线圈为接收机构... 针对旋转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在负载和耦合线圈互感变化条件下的最大效率和恒压输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跟踪的最大效率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以双层正交DD(DQDD)线圈为发射机构,交叉偶极式(CD)线圈为接收机构的旋转耦合式WPT系统;继而在考虑交叉耦合及线圈内阻的情况下进行了双能道LCC-S型WPT系统的谐振参数配置,推导了系统传输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然后,引入复合控制方法,在直流输入端采用Buck电路来调节系统输出电压,在输出负载端采用Buck-Boost升降压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推导的回路电流、输入输出功率以及效率表达式的准确性,验证了计及耦合环流的谐振元件参数配置条件的可行性。结果证明了互感辨识结果的准确性,系统可以实现最大效率跟踪及恒压输出,传输效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道无线电能传输 最大效率跟踪 恒压控制 互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励磁发电机功率跟踪励磁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国瑞 王珍珍 李伟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198,共7页
采用传统双通道励磁控制系统的双轴励磁发电机(简称为双励机)动态过程时间长,振荡幅值大,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在双励机的功率反馈环节增加不完全微分控制,提出了一种具有功率跟踪功能的励磁控制系统。对双励机动态过程中的... 采用传统双通道励磁控制系统的双轴励磁发电机(简称为双励机)动态过程时间长,振荡幅值大,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在双励机的功率反馈环节增加不完全微分控制,提出了一种具有功率跟踪功能的励磁控制系统。对双励机动态过程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励磁电流差值进行不完全微分,进而判断功率的变化趋势,调节d、q轴励磁电流的比例以改变励磁磁动势的方向,进而抑制功率的振荡,最终达到增加系统阻尼的作用。以转矩扰动和无功扰动为例,对比研究了功率跟踪励磁控制系统与双通道励磁控制系统对双励机动态过程振荡幅值和振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功率跟踪励磁控制系统可大幅减小系统的振荡幅值和振荡时间,有效提高系统的阻尼,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励磁发电机 双通道控制 功率跟踪控制 不完全微分控制 励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麻醉在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朝辉 胡小风 +1 位作者 郭曲练 陈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4,139,共5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麻醉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时,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联合相同血浆靶浓度的丙泊酚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两者双通道靶控输注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合理配方。方...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麻醉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时,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联合相同血浆靶浓度的丙泊酚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两者双通道靶控输注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合理配方。方法 40例次需小肠镜(经口)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4组分别输注瑞芬太尼0.2、0.4、0.6和0.8ng/mL,待瑞芬太尼达稳定血药浓度后,靶控输注丙泊酚3.0μg/mL。观察麻醉前(T0)、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T1)、入镜即刻(T2)、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T3)、检查结束出镜后(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BIS值以及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呼吸抑制、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4组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BIS均显著降低,Ⅰ组入镜及进镜经过曲氏韧带时MAP、HR、BIS均增高,Ⅲ组则与Ⅰ组相反;Ⅱ组睫毛反射消失时、进入曲氏韧带时MAP、HR、BIS和麻醉前比降低,入镜时MAP、HR、BIS较T1时升高;Ⅳ组各时间点MAP、HR、BIS较检查前均显著降低,Ⅰ、Ⅱ和Ⅲ组检查结束时MAP、HR和检查前比无显著性差异。Ⅰ组检查中的体动发生率显著增加;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组诱导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Ⅱ、Ⅲ和Ⅳ较I组间缩短,Ⅱ、Ⅲ和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4组苏醒时BIS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0μg/mL丙泊酚复合0.6ng/mL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检查中体动发生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好,为小肠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靶控输注 小肠镜 异丙酚 瑞芬太尼 B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双通道PID控制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6
8
作者 鲁植雄 龚佳慧 +4 位作者 鲁杨 刁秀永 程准 姜春霞 周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6,共6页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的单杆液压缸具有非对称性,为了提高转向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双通道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方法,对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缩回的运动进行分通道控制。基于Sim Hydraulics模块建立线控液压...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的单杆液压缸具有非对称性,为了提高转向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双通道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方法,对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缩回的运动进行分通道控制。基于Sim Hydraulics模块建立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物理模型,对转向轮的跟随响应、阶跃响应进行仿真试验;同时搭建了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试验台,进行台架试验,从而分析双通道PID控制对转向系统的影响。仿真试验得出双通道PID控制的跟随误差为0.473°、响应时间为0.273 s,且左、右转向跟随误差基本一致,均优于单通道PID控制,台架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的效果一致。结果表明,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在双通道PID控制下响应快,跟随误差更小,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拖拉机 线控液压转向 PID控制 双通道 SIM Hydraul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发控仪模拟器的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文志 闫春光 +1 位作者 刘爱东 丰海波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导弹武器系统发控仪模拟器,由状态检查、指令产生、信号存储显示、计时、发射准备、发射控制、数据采集及工作模式控制电路组成,采用双通道双冗余方式。模拟器时序控制采用状态约束及定时控制2种模式,包括双通道双冗余的射前检查、发射... 导弹武器系统发控仪模拟器,由状态检查、指令产生、信号存储显示、计时、发射准备、发射控制、数据采集及工作模式控制电路组成,采用双通道双冗余方式。模拟器时序控制采用状态约束及定时控制2种模式,包括双通道双冗余的射前检查、发射控制、安全控制综合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控仪 模拟器 双通道双冗余 时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市场环境下双源渠道模型及其牛鞭效应H_∞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晏妮娜 黄小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3-586,共4页
建立了电子市场环境下双源渠道的库存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Internet渠道和传统渠道两个方面的动态控制过程,其中库存水平是状态变量,生产量和供应量是控制变量·定量描述了电子市场双源渠道的牛鞭效应,分析了牛鞭效应的控制机理... 建立了电子市场环境下双源渠道的库存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Internet渠道和传统渠道两个方面的动态控制过程,其中库存水平是状态变量,生产量和供应量是控制变量·定量描述了电子市场双源渠道的牛鞭效应,分析了牛鞭效应的控制机理,应用控制理论提出了需求最坏扰动情况下牛鞭效应的H∞控制算法·最后,结合上海宝钢益昌公司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公司双源渠道的牛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电子市场 双源渠道 牛鞭效应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快速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双信道MAC协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逊 周海东 +2 位作者 任智 邹明芮 李光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6-1441,共6页
针对现有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络中太赫兹辅助波束赋形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TAB-MAC)存在数据传输时延较大以及信道利用率低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双信道MAC协议(EF-MAC)。通过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发送测试帧机制来减... 针对现有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络中太赫兹辅助波束赋形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TAB-MAC)存在数据传输时延较大以及信道利用率低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双信道MAC协议(EF-MAC)。通过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发送测试帧机制来减少一个确认帧,从而减少控制开销和测试时延;采用自适应取消节点位置信息的收发机制,源或目的节点通过之前的请求发送帧/允许发送帧(RTS/CTS)帧交互过程已获得对方节点的位置信息且对方节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省去RTS或CTS中的位置信息,减少控制开销。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TAB-MAC协议相比,所提协议能够有效减小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双信道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底盘主动平衡试验平台与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建柱 高明远 +3 位作者 马晨旭 王志策 黄莹 黄韶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8-364,共7页
常规的农用作业装备很难适应坡地作业环境,为了使作业车身在坡地作业时保持水平,以主动平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基于Sim Mechanics与Sim Hdraulics模块建立了机-电-液多物理域仿真模型;针对双作用非对... 常规的农用作业装备很难适应坡地作业环境,为了使作业车身在坡地作业时保持水平,以主动平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基于Sim Mechanics与Sim Hdraulics模块建立了机-电-液多物理域仿真模型;针对双作用非对称式液压油缸推程与回程运动的不同特性,采用双通道式PID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分别对液压油缸跟随响应、位移误差变化、速度阶跃响应与平台双轴倾角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表明,双通道PID控制下最大跟随误差为1. 90 mm,响应时间为0. 228 s,极限状态下平衡时间为2. 98 s。与单通道PID控制相比,其最大控制误差降低49. 3%,响应速度提高了45. 8%。在实验室模拟8种不同坡度,对主动平衡试验平台进行响应时间和平衡效果测试,系统响应时间为0. 328 s;随着坡度的增加,试验平台调平最大误差为1. 14°,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 299°,主动平衡试验平台及控制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底盘 坡地作业 主动平衡 试验平台 多物理域仿真 双通道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互联系统的SVC附加双通道广域阻尼控制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聂永辉 庄灿冰 +2 位作者 郭强 高磊 吴奉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由于风电互联系统结构复杂并且具有随机性,传统控制器难以满足系统多运行方式下的阻尼控制效果,为提高含风电互联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出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附加双通道广域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附加双... 由于风电互联系统结构复杂并且具有随机性,传统控制器难以满足系统多运行方式下的阻尼控制效果,为提高含风电互联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出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附加双通道广域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附加双通道控制器模型;其次基于频域子空间辨识与几何测度结合法设计最佳控制回路,实测方便,更有利于应用在复杂电网;最后采用基于多目标函数的改进型鸟群算法(improved bird swarm algorithm,IBSA)对控制器进行优化,确定控制参数。将上述研究方法通过含风电的两区四机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接入设计控制器的系统阻尼大大提高,控制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抑制振荡,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互联系统 频域子空间 附加双通道控制 多运行方式 改进型鸟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挤出机双通道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建华 《轻工机械》 CAS 2006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基于Smith预估补偿理论,结合系统升降温特点及数字PID调节、单片机控制技术,采用加热、冷却双通道控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塑料挤出机温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能有效克服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系统... 基于Smith预估补偿理论,结合系统升降温特点及数字PID调节、单片机控制技术,采用加热、冷却双通道控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塑料挤出机温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能有效克服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系统控制方便,温控系统的控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挤出机 温度控制 双通道控制 PID SMITH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半导体激光电源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文东 李迎新 +2 位作者 杨基春 穆志明 王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研制了一种808 nm/635 nm双通道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主要由恒流源驱动和温控电路两部分组成。通过12位DA的输出电压对两个通道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808 nm和635 nm通道的电流驱动范围分别为0-3 A和0-1 A,控制精度分别为0.73 m A和0.24 ... 研制了一种808 nm/635 nm双通道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主要由恒流源驱动和温控电路两部分组成。通过12位DA的输出电压对两个通道的驱动电流进行控制,808 nm和635 nm通道的电流驱动范围分别为0-3 A和0-1 A,控制精度分别为0.73 m A和0.24 m A。温控电路由温度传感器、差分放大电路、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电路和半导体制冷器(TEC)驱动电路组成,采集的温度信号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差分放大后通过硬件PID控制驱动TEC进行制冷制热,实现温度控制以保证输出功率和波长的稳定。在室温23℃下进行应用测试(设定工作温度为25℃),10 min内,808 nm通道在2.2A驱动时,功率不稳定度为1.805%;635 nm通道在640 m A驱动时功率不稳定度为1.233%。两个通道的P/I特性曲线线性拟合结果的校正决定系数(Adj.R-Square)都大于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半导体激光器 驱动电源 PID控制 TEC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基于软硬件结合的电力系统远动双机切换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志勇 薛敏 +2 位作者 申泉 林俊 王文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针对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用户对远动双机切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切换方式,其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在多种系统平台上实现双机双通道或者双机单通道的切换。其原理是利用变电站的间隔层进行主、备远动机之间信息的交换,主、备远动机... 针对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用户对远动双机切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切换方式,其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在多种系统平台上实现双机双通道或者双机单通道的切换。其原理是利用变电站的间隔层进行主、备远动机之间信息的交换,主、备远动机各自判断自己的通道状态及对侧机通道的状态,决定是否进行切换。该切换方式无需考虑具体的物理通信介质,其切换条件可方便地用软件设置和更改,配置方式灵活且可降低成本。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该切换方式已在山西500kV晋中变电站中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远动 双机单通道切换 双机双通道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双路分光光度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濮荣强 张同华 +1 位作者 黄文平 尹杨青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5期119-121,共3页
本文完全不用两束单色光λ1、λ2(Δλ=1~2nm)快速交替通过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的双波长扫描模式而是采用一束光通过半反透镜结构对双路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同步采样的数据处理结构较好地抑制了温漂和器件特性分布误差进而降低了系统噪声... 本文完全不用两束单色光λ1、λ2(Δλ=1~2nm)快速交替通过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的双波长扫描模式而是采用一束光通过半反透镜结构对双路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同步采样的数据处理结构较好地抑制了温漂和器件特性分布误差进而降低了系统噪声;而直接片内电流积分、电荷采样有效地避免各级放大电路电压转换累计误差同时去掉中间放大环节减少干扰;调零、减法运算、对数转换等功能均在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内完成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光度计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路 通信接口 双通道电荷采集器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D网络中信道选择与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钱志鸿 田春生 +1 位作者 王鑫 王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87-2293,共7页
针对D2D通信的资源分配问题,该文研究了D2D信道选择与功率控制策略。在保证蜂窝用户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的D2D信道选择算法,为系统内的D2D用户找到合适的信道复用资源。同时,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求解得到D2D用户... 针对D2D通信的资源分配问题,该文研究了D2D信道选择与功率控制策略。在保证蜂窝用户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的D2D信道选择算法,为系统内的D2D用户找到合适的信道复用资源。同时,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求解得到D2D用户最优传输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当蜂窝用户与多对D2D用户共享信道资源时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平均吞吐量。在相同条件下,该算法的性能要明显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通信 信道选择 功率控制 拉格朗日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患者的健侧对患侧肢体运动的双路肌电闭环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磊 罗致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64-167,共4页
双路肌电闭环控制的功能电刺激系统可以协调地控制肢体拮抗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偏瘫病人的患侧能在电刺激下协调运动。本混合系统由两套单导肌电处理器、闭环控制器及刺激器子系统所组成。反馈信号是一个能反映主动肌和拮抗肌肌电的综... 双路肌电闭环控制的功能电刺激系统可以协调地控制肢体拮抗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偏瘫病人的患侧能在电刺激下协调运动。本混合系统由两套单导肌电处理器、闭环控制器及刺激器子系统所组成。反馈信号是一个能反映主动肌和拮抗肌肌电的综合量。初步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输入输出线性度比单路控制有明显的改善,其频率响应提高到1.25Hz。借助本系统偏瘫患者可利用健侧肌电对患侧肢体运动进行闭环控制,本研究不仅可使病人能够得到合适的神经肌肉功能训练,而且是有效的心理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FNS 闭环控制 肌电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渠道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及其互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丽萍 高伟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50,共4页
分析了双渠道中的知识转移。结果发现:制造商向零售商的知识转移能提高零售商的服务能力,零售商向制造商的知识转移能提高制造商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对传统零售商和电商零售商分别采用契约与规范会提高知识转移的水平... 分析了双渠道中的知识转移。结果发现:制造商向零售商的知识转移能提高零售商的服务能力,零售商向制造商的知识转移能提高制造商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对传统零售商和电商零售商分别采用契约与规范会提高知识转移的水平;同时双渠道中知识转移是一个互补的过程,能提高渠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渠道 知识转移 控制机制 互补效应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