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ersarial attacks and defense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1
作者 Qiao Tian Sicheng Zhang +1 位作者 Shiwen Mao Yun L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756-764,共9页
As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dvances apace,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the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AI has become ... As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dvances apace,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the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AI has become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due to its powerful modeling capability,which has become a consensu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However,because of the data-dependence and inexplicability of AI models and the openness of electromagnetic space,the physical layer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model is threatened by adversarial attacks.Adversarial examples pose a common threat to AI models,where well-designed and slight perturbations added to input data can cause wrong results.Therefore,the security of AI models for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of its efficient and credible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we first launch adversarial attacks on the end-to-end AI model for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and then we explain and present three defense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adversarial principle.Next we present more detailed adversarial indicators to evaluate attack and defense behavior.Finally,a demonstr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to show that the adversarial attack is a real threat to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model,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AI model Adversarial attacks Adversarial defenses Adversarial indica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Dashboards for Smart City Governance: A Case Project to Develop an Urban Safety Indicator Model
2
作者 Alberto De Marco Giulio Mangano Giovanni Zenezin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5年第5期144-152,共9页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case project to design a digital dashboard for governing the urban safety of an Italian city and propos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definition of a set of safety measurement indicators. Results sh...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case project to design a digital dashboard for governing the urban safety of an Italian city and proposes a methodology for the definition of a set of safety measurement indicato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asy to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 crucial areas of the city, in several domains of application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study can substantially support policy mak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trategies and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Safety URBA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rino digital Dashbo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f CALIS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digital resource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nsiderations
3
作者 XIAO Long LI Haoling XU 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年第Z1期30-47,共18页
Based on our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related to the digital resource evaluation activities,which were undertaken jointly by CALIS and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ed ob... Based on our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related to the digital resource evaluation activities,which were undertaken jointly by CALIS and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rgeted object,content,the structure and the attributes of CALIS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digital resources.We also offer a detailed guideline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terms of using this particular indicator system to evaluate the viability and the collection strength of a given digital libr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S digital resources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 Evaluation content Application guide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Economy: A Vision From The Future
4
作者 Valentina Bondarenko 《Journal of Economic Science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6-23,共8页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be a new paradigm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 from the future,i.e.from the future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goal has already been achieved.This allows to m...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be a new paradigm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 from the future,i.e.from the future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goal has already been achieved.This allows to minimize all costs and completely avoid incorrect system solutions of the existing trial-and-error approach.Us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f Industry 4.0,an effective digital economy can be formed only when it is seen as an economy of coordinated interests between the state,business,society and the interests of each individual in real time at every local level.This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suring the high quality of life not of citizens in general,but of each individ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shkov VM OGA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dustry 4.0 digital economy CRISIS New methodological tools GOAL Complexity Integrity CONSISTENCY Interdisciplinarity A SINGLE indicator A SINGLE criterion of efficiency Forecasting the FUTURE from the FU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本视角的城市人群数字画像建构:理论与方法
5
作者 杨俊宴 张珣 史宜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7,共12页
从人本视角出发,实现城市空间与人群多元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长期议题。然而,既有的规划实践中对于城市中“人”的差异性关注程度不足,忽视了对多元人群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之间关联性的深层次分析与刻画,难以满足多元群体需... 从人本视角出发,实现城市空间与人群多元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长期议题。然而,既有的规划实践中对于城市中“人”的差异性关注程度不足,忽视了对多元人群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之间关联性的深层次分析与刻画,难以满足多元群体需求的现实问题日渐凸显。因此,本文聚焦于主体需求的层级结构,构建了“静态基本社会属性-稳定职住行为属性-灵活出行偏好属性”的人群多层级属性体系,进而提出了“城市人群数字画像”理论与构建方法。基于该理论,本文针对南京阅江楼片区的居民进行了人群数字画像建构,识别并提取了典型人群的多层级属性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空间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视角 数字画像 多层级属性 指标体系 模式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探讨
6
作者 李连香 苏庆亮 +1 位作者 闻童 徐玮彤 《中国水利》 2025年第3期37-42,30,共7页
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域为单元创新体制机制,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 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域为单元创新体制机制,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必备条件及程序要求、保障措施等。详细分析了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必备条件、4项建设标准和15项具体指标,将指标依据属性划分为稳定类和动态类,梳理各项指标主要影响因素,指出重点关注内容,提出进一步保障水质安全、完善工程体系、强化数智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助力实现农村供水“三个转变”,全面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追求暂时性或阶段性达到建设标准,需要持续优化工程布局、强化水质保障和加强运行管护工作,确保稳定安全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 标准化建设 指标体系 稳定类指标 动态类指标 水质保障 工程体系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阅读类短视频用户浏览情绪唤醒与点击意愿影响的研究——来自生理信号捕捉的证据
7
作者 梅蕾 赵子牛 隗乐香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随着信息的获取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及媒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数字阅读逐渐受到青睐。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也成为数字阅读进行内容呈现的新实践。本文以“樊登读书APP”抖音号的浏览页面为研究对象,将标题类型、... 随着信息的获取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及媒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数字阅读逐渐受到青睐。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也成为数字阅读进行内容呈现的新实践。本文以“樊登读书APP”抖音号的浏览页面为研究对象,将标题类型、点赞数量及背景颜色作为三组自变量,通过划分AOI兴趣区分别对组内变量差异带来的用户情绪变化进行生理信号捕捉,并结合结构访谈分析用户浏览情绪变化和点击意愿。结果显示:陈述型标题、黑色背景与高点赞数最能引起被试者注意力。基于分析结果,从顾客偏好与体验入手,为数字阅读类短视频平台进行视觉画面设计、布局,以及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出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类短视频 情绪唤醒 生理指标 “樊登读书APP”抖音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数模融合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8
作者 周文璐 郑燕萍 +1 位作者 杨丞 晏莉琴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了提高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的预测准确性,基于融合健康指标和构建的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采用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结合随机扰动无迹粒子滤波(RP-UPF)的智能数模融合方法对B0005、B0006、B0018号电池的RUL进行预测。研究结... 为了提高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的预测准确性,基于融合健康指标和构建的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采用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结合随机扰动无迹粒子滤波(RP-UPF)的智能数模融合方法对B0005、B0006、B0018号电池的RUL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保持了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同时,显著提升了电池RUL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融合健康指标 智能数模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M-UJM模型的数字化能力量化评价实践
9
作者 王志佳 李姗姗 +4 位作者 潘思宇 李涛 王东升 柳雨晨 孟明明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如何科学且精准地评估数字化能力“好用”水平,以促进数字化能力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客观地评估数字化能力的“好用”水平,以某运营商的公众业务APP为例,建立了一套基于OSM...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如何科学且精准地评估数字化能力“好用”水平,以促进数字化能力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客观地评估数字化能力的“好用”水平,以某运营商的公众业务APP为例,建立了一套基于OSM和UJM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评估数字化能力。该体系通过综合考量多项指标,计算整体得分,确定数字化能力“好用”指数,并通过持续迭代,达到识别弱项和持续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M模型 UJM模型 指标体系 数字化能力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测度与空间关联研究
10
作者 史宇宏 蹇洁 杨柠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8-84,共17页
产业数字化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要素投入、工具设备、组织模式、价值创造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相关进程,通过莫兰指数剖析空间关联特征。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产业数... 产业数字化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要素投入、工具设备、组织模式、价值创造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相关进程,通过莫兰指数剖析空间关联特征。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各维度总体稳步向前,呈现水平偏低、南快北慢、南强北弱、区域关联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数字技术扩散的趋利性、民族地区产业环境的薄利性、数字技术与民族地区产业特点之间的失配性,是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政府与市场双力驱动、技术与区位优势互配”的模式更适合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具体来看,一是增加核心要素投入,二是推动工具设备升级,三是激发组织模式变革,四是引导生产方式创新,五是改善区域产业环境。揭示当前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和特点,探讨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进程滞后的内在原因和转型的具体对策,对促进民族地区产业数字化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数字化 指标测度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绍初 陆建新 +2 位作者 欧振华 李楚通 李超 《价值工程》 2025年第8期69-72,共4页
为了促进铸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一家数字化变革的铸造企业为案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能力评价。首先,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和数字化管理能力等三个方面;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 为了促进铸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一家数字化变革的铸造企业为案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能力评价。首先,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变革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和数字化管理能力等三个方面;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完整的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铸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其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数字化设备投入、组织管理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表现较好,总体评级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偏载检测功能的无基坑数字指示轨道衡研制
12
作者 金少月 《铁道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15-19,共5页
针对基坑(含浅基坑)轨道衡存在基坑内部积水、秤体大梁变形、设备维护维修不便等问题,研制一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介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的设计要求、结构和主要组成,并开展静态称重和超偏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GB/T ... 针对基坑(含浅基坑)轨道衡存在基坑内部积水、秤体大梁变形、设备维护维修不便等问题,研制一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介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的设计要求、结构和主要组成,并开展静态称重和超偏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GB/T 15561—2008《静态电子轨道衡》、JJG 781—2019《数字指示轨道衡》和JJG(铁道)129—2004《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等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指示轨道衡 超偏载 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技术经济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刘露露 任俊良 王昌图 《科技智囊》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研究目的]技术经济学在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备受学界关注,梳理分析这一时期的文献,能够精准把握技术经济学在新经济形势下的研究动态,揭示其发展规律,为学科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研究目的]技术经济学在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备受学界关注,梳理分析这一时期的文献,能够精准把握技术经济学在新经济形势下的研究动态,揭示其发展规律,为学科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2012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技术经济学领域期刊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共词分析等方法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这十年间我国技术经济学研究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热点领域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经济、节能、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在经济与创新发展领域,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为焦点,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节能与成本控制领域重点关注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技术经济指标研究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关键词突现和时区图谱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从早期的微观实践应用,逐渐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未来,技术经济学应在方法论体系、数字范式、产业重构、学科融合等方面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技术经济指标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苏 朱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9,共12页
为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目标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 为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目标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大于门槛值时,人口老龄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将发生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建议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从而抑制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应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字化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测度及政策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彬 丁镭 华忆迪 《中国商论》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典型案例区,构建了包含7个子系统、37个指标的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20年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系... 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典型案例区,构建了包含7个子系统、37个指标的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20年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关系测度,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绿色发展系统与数字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除了杭州外,其他城市均表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发展水平。(2)杭州是浙江省的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领头羊”,并在2019年率先进入高级协调阶段,其余10个城市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需注重城市间的差异性发展和重点扶持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指标体系 耦合协调度模型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育资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江华 岳彦龙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成为继用户生成内容(UGC)和专业生成内容(PGC)之后的主流内容生成模式,使得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育资源(AIGDER)成为新形态。但是,基于文献综述发现,对AIGDER急需开展评价以提...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成为继用户生成内容(UGC)和专业生成内容(PGC)之后的主流内容生成模式,使得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育资源(AIGDER)成为新形态。但是,基于文献综述发现,对AIGDER急需开展评价以提高其适应性,且鲜有对其评价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适应性及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内容质量的可信度、学习过程的支持度、资源规范的符合度以及师生使用的满意度四个要素的AIGDER适应性评价模型。其次,基于该评价模型构建了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AIGDER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最后,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小范围试用,验证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评价AIGDER适应性的可参考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 AIGC 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育资源 AIGDER 适应性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距及时空演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攀 孟书宇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5-78,共14页
文章在把握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科学内涵与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从发展性、需求性、潜在性、数字性和指数性五个维度选取19个指标构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内地2011—2020年30个省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运用... 文章在把握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科学内涵与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从发展性、需求性、潜在性、数字性和指数性五个维度选取19个指标构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内地2011—2020年30个省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时空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时空分布格局与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各省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逐渐降低的态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最大,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距。全国与四大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收敛性,东部、中部与东北部在观测期前期收敛速度较快,西部地区则在后期收敛速度较快。文章揭示了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演进趋势,并发现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协调以及地区差异较明显等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之路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指标评价体系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时空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与数字化文创产品研究
18
作者 薛辉 马珍珍 樊艳改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意义,挖掘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对文化资源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州蜜桃文化资源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评分结果评价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等级...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意义,挖掘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对文化资源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州蜜桃文化资源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评分结果评价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价值等级,构建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评价模型,并指出现有研究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阐述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并分别从文创产品及其分类、数字化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发潜力和应用案例等4个方面利用深州蜜桃主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提出深州蜜桃文化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州蜜桃 文化资源评价因素 文化资源评价指标 数字化 文创产品 文化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数字PCR在临床诊断血流感染中的应用评估
19
作者 王强 仝欢 +3 位作者 饶桂华 赵芳 姜丽静 陈明亮 《微生物与感染》 2024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血流感染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全球每年的死亡病例数可达800万,精准及时的病原学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作为一项前... 血流感染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全球每年的死亡病例数可达800万,精准及时的病原学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作为一项前瞻性研究,本文于2021-2023年收集了55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浆,将液滴数字PCR检测(3 h左右)与传统的血培养(blood culture,BC)(最快约48 h)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dPCR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达到69.2%和90%,阳性率为70%,显著高于血培养。在ddPCR+/BC+组中,ddPCR检测出的病原菌的基因拷贝数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的指标值呈同步变化趋势;但ddPCR阳性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的指标值没有显著相关性。本文通过药敏试验发现了6株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通过ddPCR从相应标本中均检测出丝氨酸酶(bla KPC)或者金属酶(bla NDM和bla IMP);分离出的3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标本亦全部检测出mecA基因,ddPCR还从未培养出细菌的9份标本中检出了耐药基因。本研究证实ddPCR能够快速检测病原体,可作为传统血培养的附加补充,结合临床患者的症状分析,可以快速诊断可疑的血流感染病例,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亦有潜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液滴数字PCR 血培养 炎性指标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数字乡村可持续建设水平测度分析
20
作者 徐茜 周志芳 +2 位作者 刘丁乐 高静 牟文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3个维度构建乡村可持续建设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估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文章采用熵权层次法,测度山东省13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域可持续建设水平,提出改善数字乡村发展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 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3个维度构建乡村可持续建设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估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文章采用熵权层次法,测度山东省13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域可持续建设水平,提出改善数字乡村发展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山东省数字乡村可持续建设总体水平不高,超过一半的样本县域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可持续建设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其中荣成市、胶州市、博兴县较强,莱西市、滕州市、新泰市、曹县、栖霞市一般,莒县、宁津县、利津县、莘县、兰陵县较弱;数字经济是山东省数字乡村可持续建设存在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而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是制约山东省数字乡村可持续建设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