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4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P507树脂对La(Ⅲ)和Zn(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1
作者 刘帅峰 刘培 +5 位作者 来鹏飞 黄龙 郭浩然 冯伟航 聂华平 张小林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2+)和La^(3+)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讨了Zn^(2+)和La^(3+)在吸附过程的分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CL-P507树脂的磷酸功能基中的H^(+)会参与吸附反应,当料液pH=4.0、La^(3+)和Zn^(2+)吸附时间分别为8、15 min时均可达到吸附平衡,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0.0989、0.1534 mmol/g;CL-P507树脂对La^(3+)、Zn^(2+)的吸附反应均为吸热过程,且均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稀土与非稀土杂质的深度分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507树脂 吸附 稀土 La(Ⅲ)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CL-20冲击感度各向异性规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
作者 梁琳 王亚军 +4 位作者 甘强 张文博 任姝 李根 冯长根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4,共11页
为了揭示笼状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ε-CL-20)冲击感度各向异性规律,采用低梯度色散校正的反应性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 with low-gradient dispersion corrections,ReaxFF-lg)和分子动力学... 为了揭示笼状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ε-CL-20)冲击感度各向异性规律,采用低梯度色散校正的反应性力场(reactive force field with low-gradient dispersion corrections,ReaxFF-lg)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垂直ε-CL-20的6个重要晶面(010)、(110)、(20-1)、(011)、(11-1)和(001)进行多尺度冲击加载模拟,考察体系内应力、温度以及化学反应与冲击方向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ε-CL-20具有明显的冲击感度各向异性,6个重要晶面冲击感度强弱顺序为:(010)>(110)>(20-1)≈(011)>(11-1)>(001)。垂直于(010)晶面冲击时体系的力-热-化学响应最强、感度最高,垂直于(001)晶面冲击时体系的力-热-化学响应最弱、感度最低。以ε-CL-20不同晶面冲击响应特性为基础,总结了平面层状堆积含能材料的冲击感度各向异性规律,即当冲击方向平行于分子层时冲击感度最高,垂直于分子层时冲击感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cl-20 冲击感度 各向异性 层状堆积 ReaxFF-lg力场 多尺度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压装CL-20基混合炸药设计与性能初探
3
作者 陈中娥 王鹏 +2 位作者 吴翼 李忠友 白晓朋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了组分及其含量对混合炸药爆轰能量参数的影响规律。初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能量密度炸药基础配方,重点探索了提高炸药爆热和降低炸药感度的技术途径。采用药柱压制... 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基混合炸药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了组分及其含量对混合炸药爆轰能量参数的影响规律。初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能量密度炸药基础配方,重点探索了提高炸药爆热和降低炸药感度的技术途径。采用药柱压制及密度测试试验、爆热试验、静爆试验等探索了炸药的压制成型性、爆轰能量密度和冲击波超压以及爆炸火球特征等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炸药的压制成型性好,装药密度2.085 g/cm^(3),达理论密度的97.9%。1 kg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当量为1.58TNT,爆炸火球表面的最高温度2145℃,高温持续时间3.3 ms。炸药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均不大于40%,实测真空定容爆热9672 kJ/kg,能量密度为3.02倍TNT当量,满足低感度、高能量密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l-20 冲击波超压 真空定容爆热 高能量密度 TNT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MNP共晶炸药的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马凡 刘泽宁 +3 位作者 宁霆曜 乔申 杨宗伟 梁金虎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研究采用共晶技术将CL‑20与甲基硝基吡唑(MNP)的同分异构体分子1‑甲基‑3‑硝基吡唑(3‑MNP)和1‑甲基‑4‑硝基吡唑(4‑MNP)制备出共晶炸药CL‑20/3‑MNP(共晶化合物1)和CL‑20/4‑MNP(共晶化合物2)...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研究采用共晶技术将CL‑20与甲基硝基吡唑(MNP)的同分异构体分子1‑甲基‑3‑硝基吡唑(3‑MNP)和1‑甲基‑4‑硝基吡唑(4‑MNP)制备出共晶炸药CL‑20/3‑MNP(共晶化合物1)和CL‑20/4‑MNP(共晶化合物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SXRD)确定单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BAM落锤撞击感度仪测试共晶的热性能和撞击感度,利用EXPLO5对其爆轰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共晶化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室温下晶体密度为1.707 g·cm^(-3);共晶化合物2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室温下晶体密度为1.829 g·cm^(-3)。共晶化合物1与2熔点分别为113.2℃和147.2℃,比3‑MNP和4‑MNP分别提高了25.2℃和53.7℃,分解温度均高于CL‑20,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共晶化合物1和2的撞击感度分别为20 J和18 J,有效降低CL‑20(2.5 J)感度;理论爆速分别为8060 m·s^(-1)和8643 m·s^(-1),理论爆压分别为26.16 GPa和32.61 GPa,较CL‑20有所下降,其中共晶化合物2感度和爆轰性能与LLM‑105(17 J,8560 m·s^(-1),34.99 GPa)相当,有望作为一种新的高能低感共晶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1-甲基-3-硝基吡唑(3-MNP) 1-甲基-4-硝基吡唑(4-MNP) cl-20/MNP共晶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槽试验的CL-20静电起电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心萍 何中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研究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五兹烷(CL-20)的静电起电特性,基于滑槽试验法对不同粒径的CL-20进行了系列静电起电与积累测试,分析对比了静电滑槽材质、滑槽长度、样品粒径大小和包覆处理对CL-20静电起电特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和数值模拟... 为研究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五兹烷(CL-20)的静电起电特性,基于滑槽试验法对不同粒径的CL-20进行了系列静电起电与积累测试,分析对比了静电滑槽材质、滑槽长度、样品粒径大小和包覆处理对CL-20静电起电特性的影响;结合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了CL-20静电放电火花的危险性。结果表明:金属材质的滑槽相较于高分子聚合物滑槽会使CL-20带上更多的静电量;滑槽的长度、样品的粒径对带电量的影响明显,粒径小于25μm的样品带电量是粒径大于120μm样品的1.6倍以上;经过包覆处理的CL-20有着很好的抗静电效果,其中,聚氨酯的包覆效果针对金属滑槽和高分子材质滑槽均更加明显;通过CL-20存储料仓内的静电场和电位分布云图看出,仓内最大场强达到9.26×10^(6) V/m,电位最大达到485 kV,静电放电危险性很高,在一般情况下,多种导体放电的电火花足以引燃CL-20。研究为CL-20生产或使用提高静电安全防护提供了数据参考和理论基础,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静电滑槽 荷质比 粒径 静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与进化算法的CL-20/TNT新共晶结构探索
6
作者 宋云岳 李明 《广东化工》 2025年第2期110-112,128,共4页
对于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4,6,8,10,12-六硝基-2,4,6,8,10,12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因灵敏度过高而不能广泛应用的问题,可利用共晶技术将它与常见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结合形成高能共晶材料来降低灵敏度。对此提出了一个高效的迭代工作流程... 对于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4,6,8,10,12-六硝基-2,4,6,8,10,12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因灵敏度过高而不能广泛应用的问题,可利用共晶技术将它与常见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结合形成高能共晶材料来降低灵敏度。对此提出了一个高效的迭代工作流程,利用了机器学习势(MLP)和来自USPEX的进化算法探索CL-20与2,4,6-三硝基甲苯(TNT)共晶空间。通过该工作流程,得到了一组高密度共晶结构,并利用第一性原理几何优化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共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进化算法 cl-20 TNT 共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与HMX在硝酸酯体系下的共晶现象
7
作者 郑晓林 左国平 张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3,I0006,共6页
通过固体推进剂加速老化贮存试验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模量、伸长率均出现降低,说明推进剂力学性能呈现劣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揭示推进剂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基于溶剂法制备了CL-... 通过固体推进剂加速老化贮存试验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下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推进剂的模量、伸长率均出现降低,说明推进剂力学性能呈现劣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揭示推进剂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基于溶剂法制备了CL-20/HMX共晶,开展了CL-20和HMX在硝酸酯体系下的共晶现象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对共晶的形貌、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分离法从推进剂老化后表面提取出一种新的晶体,采用SEM、XRD、FTIR对新晶体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L-20与HMX在硝酸酯黏合剂中发生溶解后晶型未发生改变,高温加速老化过程中CL-20和HMX形成了共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cl-20 HMX 硝酸酯类推进剂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多孔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
8
作者 范子君 安二海 +4 位作者 秦清风 李庆霞 邓鹏 施胜楠 曹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00,共8页
通过溶剂挥发法将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引入多孔生物质碳(pbC)中,制备了CL-20/pbC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并采用Kissinger、Ozawa和atava-esták方法分别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及机理函数,同时结合热重-质谱联用... 通过溶剂挥发法将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引入多孔生物质碳(pbC)中,制备了CL-20/pbC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行为,并采用Kissinger、Ozawa和atava-esták方法分别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及机理函数,同时结合热重-质谱联用(TG-MS)技术进一步分析了CL-20/pbC的热分解机制。研究发现,CL-20/pbC的热分解峰温和活化能分别降低了2.4~4.4℃和14.06~14.73 kJ/mol,表明pbC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影响主要源于N—NO_(2)键断裂产生的NO_(2)可被pbC上的活性位点吸附,从而降低了NO_(2)含量并进一步促进了N—NO_(2)键的断裂;同时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也有助于CL-20残留物的持续分解。此外,对CL-20/pbC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L-20与pbC之间的界面作用有效降低了CL-20的机械感度。该工作为CL-20在固体推进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生物质碳 界面作用 热行为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TBP树脂富集水相比色测定痕量金
9
作者 王茹 刘敏 《有色矿冶》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简便、灵敏且经济的金测定技术,以满足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查等领域对痕量金分析的需求。实验部分详细探讨了树脂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金的吸附性能。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如树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等,实现了对水样中痕...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简便、灵敏且经济的金测定技术,以满足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查等领域对痕量金分析的需求。实验部分详细探讨了树脂的合成、表征以及对金的吸附性能。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如树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等,实现了对水样中痕量金的有效富集。比色测定部分,研究了金-亚硝酸钠反应体系,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包括显色剂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确保了对富集后的金具有高灵敏度和重现性的比色测定。实验结果与分析展示了不同浓度金标准溶液的吸附富集效果和比色测定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低于0.01ppb)且精密度良好。此外,对实际水样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适用性,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吻合度高,表明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富集方法的复杂性和高成本,通过结合树脂吸附和比色测定,实现了痕量金的快速、简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TBP树脂 痕量金 水样 富集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量法测定碱液中的Cl^(-)含量
10
作者 张辉 杜春燕 +1 位作者 吕鸣凤 张晓琳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浓度的分析方法,用标样和样品加标回收法进行了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在100%±5%范围内,准确度高,可检测Cl^(-)浓度范围为10~1000 mg/L内的碱液。通过对烟气脱硫装置碱液等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满足95%概率水平要求,制定了测量结果在10~400 mg/L范围内的重复性限值,为测量未知样品的Cl^(-)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碱液 cl^(-) 电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90杨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11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照材密度(气干、基本、全干)、干缩率(气干、全干)和湿胀性(气干、饱水)均高于湿心材,且对照材和湿心材的径向干缩率、湿胀性均低于弦向,其中对照材的径向、弦向、体积气干干缩率分别较湿心材提高1.123%、2.335%、3.292%,径向、弦向、体积气干湿胀性分别提高0.916%、3.475%、4.221%。对照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及径向、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较湿心材降低5.617、1862.853、8.200、0.496、0.426 MPa,湿心材端面、径面、弦面硬度较对照材分别提高613.333、702.917、692.500 N,且对照材与湿心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硬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XL-90杨湿心材密度、干缩率和湿胀性等物理性能均低于对照材,而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对照材,该研究结果可为XL-90杨在木材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应用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90杨 湿心材 对照材 物理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浸泡再生混凝土Mg^(2+)-SO_(4)^(2-)-Cl^(-)复合盐侵蚀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家滨 范一杰 +2 位作者 牛荻涛 王宇 张凯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经时变化规律。部分浸泡RAC沿纵向高度分为饱和区、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及干燥区。侵蚀初期气-液两相界面区损伤程度高于饱和区;侵蚀中后期饱和区的损伤持平或超过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损伤初现。饱和区侵蚀状态由初期的化学侵蚀转变为中后期的化学-物理双重侵蚀,气-液两相界面区在侵蚀期间均呈现出化学-物理双重侵蚀。化学侵蚀产物为水镁石、硬石膏/石膏、钙矾石、Friedel盐及碱式氯化镁;物理结晶盐包含氯镁石、白钠镁矾、氯化钠、水合硫酸镁、Na_(2)SO_(4)及芒硝,各侵蚀产物与结晶盐的相对含量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改变。侵蚀后期,Na_(2)SO_(4)和芒硝相互转化使RAC物理力学性能急速退化。粉煤灰-矿渣复掺RAC抗侵蚀性能整体较好,粉煤灰-硅灰复掺最差,后者在浸泡时间180 d时抗压强度损失率高于60%。矿渣-硅灰-偏高岭土三掺RAC耐久性显著高于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三掺,后者在侵蚀180 d时已经溃散。四掺辅助胶凝材料RAC性能衰减速度均匀,但抗侵蚀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同浸泡时间下,其耐久性指标均与粉煤灰-矿渣复掺RAC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Mg^(2+)-SO_(4)^(2-)-cl^(-)侵蚀 部分浸泡 耐久性退化特征 耐久性退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的Cl^(-)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斌 许秀婷 +4 位作者 薛云升 刘宏宇 海国泉 郭菁 滕莹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含铜钢与低碳钢的腐蚀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NaCl环境中,pH=12时3种试样的自腐蚀电位较高,0Cu3Cr和0CuAl的腐蚀过程受阳极溶解反应控制,而Q345受阴极反应控制,Q345和0Cu3Cr在pH=6时的自腐蚀电位略大于pH=8时的;3种试样在pH=12的NaCl环境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值最大;pH=6时0Cu3Cr表面的点蚀坑较小且数量较少,pH=8时表面点蚀坑较大且数量较多;0CuAl在pH=8时的耐蚀性比pH=6时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环境 交流阻抗 PH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组装低感度CL-20@GO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业明 汪鑫 +1 位作者 张竞轩 王敦举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提高其综合性能,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改性剂对CL-20改性,以氧化石墨烯(GO)为包覆材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对改性CL-20炸药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得到CL-20@GO核壳复合材料;采用水接...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机械感度,提高其综合性能,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为改性剂对CL-20改性,以氧化石墨烯(GO)为包覆材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对改性CL-20炸药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得到CL-20@GO核壳复合材料;采用水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5%的APS溶液改性的CL-20成功引入氨基基团,亲水性效果最佳;GO层包覆改性CL-20完整,致密性强;与原料CL-20相比,CL-20@GO核壳复合材料的活化能提高了63.0kJ/mol,撞击感度(H 50)由13.0cm提升至23.5cm,摩擦感度由100%降至24%,表明采用静电自组装的GO涂层可以明显降低CL-20的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cl-20@GO 表面改性 静电自组装 氧化石墨烯 GO 复合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光谱学研究CL-20/MTNP共晶振动特性
15
作者 刘泉澄 杨富 +3 位作者 张祺 段勇威 邓琥 尚丽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2-218,共7页
共晶是一种分子层次调控材料物化性质的高效方法,然而目前共晶复杂体系结构与宏观性质间关系一直难以得到深入理解.本文依据太赫兹光谱可激发晶体内弱作用的优势,以CL-20/MTNP共晶为对象开展了太赫兹振动光谱研究.首先,测量CL-20、MTNP... 共晶是一种分子层次调控材料物化性质的高效方法,然而目前共晶复杂体系结构与宏观性质间关系一直难以得到深入理解.本文依据太赫兹光谱可激发晶体内弱作用的优势,以CL-20/MTNP共晶为对象开展了太赫兹振动光谱研究.首先,测量CL-20、MTNP和共晶CL-20/MTNP的太赫兹吸收光谱.其次,分析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振动计算方法,获得了3种物质太赫兹频段振动特性,对吸收光谱进行振动匹配.最后,采用振动分解方法将晶体分子的整体振动分解为分子间和分子内振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共晶前后振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晶后新形成的弱相互作用由CL-20分子主导,同时MTNP分子主要通过3个硝基与CL-20分子交互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共晶热性质提供了微观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振动分解 cl-20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杨宏伟 熊庭隆 +3 位作者 陶培培 易镇鑫 朱顺官 张琳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的微型化制备,基于喷墨打印技术,以叠氮化钠墨水、铜盐墨水、CL-20墨水为前驱体,采用分层打印的方式在SCB上原位制备了叠氮化铜(CA)和CL-20炸药,制成SCB+CA+CL-20微型化点火起爆序列,并通过发火性能试验及... 为了实现CA/CL-20点火起爆序列的微型化制备,基于喷墨打印技术,以叠氮化钠墨水、铜盐墨水、CL-20墨水为前驱体,采用分层打印的方式在SCB上原位制备了叠氮化铜(CA)和CL-20炸药,制成SCB+CA+CL-20微型化点火起爆序列,并通过发火性能试验及RDX雷管-铅板起爆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的CA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爆燃转爆轰,且能够点燃CL-20;SCB+CA+CL-20样品的点火持续时间超过6ms,而SCB裸桥和SCB+CA样品均小于2ms,表明打印的CL-20未发生爆轰,而是以燃烧为主;SCB+CA+CL-20点火起爆序列能够可靠起爆RDX雷管,并将铅板炸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叠氮化铜(CA) cl-20 点火 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徐亮 杨敏 +3 位作者 文韬 高登钊 郭长平 王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5-282,共8页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 高能单质含能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由于机械感度过高,限制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硬脂酸修饰的纳米六硝基茋(HNS)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1,3-二硝基苯(DNB)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HNS的界面性质、改性纳米HNS的用量及乳液的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纳米HNS@CL-20-DNB共晶炸药核壳复合物,并对复合物的形貌、结构、热分解性能及安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HNS含量为10%~20%,静置时间小于200 min时,可以制备均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核壳复合物粒径约为5μm左右,表面包覆一层改性纳米HNS;由于共晶结构,复合物的热分解峰温为247.7℃,其热分解放热峰温较原料CL-20提高了7.9℃;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_(50)为43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6%,相较于原料CL-20,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安全简单且组分无非含能材料,理论上未降低核壳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的复合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提升CL-20在军事领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1 3-二硝基苯 六硝基茋 Pickering乳液 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Gh4CL30的功能分析
18
作者 巩隽铭 熊显鹏 +3 位作者 张彩霞 邵东南 程帅帅 孙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目的】研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家族基因Gh4CL30的生物学功能,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h4CL30沉默和编辑植株,测定该基因抑制及敲除植株的黄酮和木质... 【目的】研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家族基因Gh4CL30的生物学功能,为棉花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h4CL30沉默和编辑植株,测定该基因抑制及敲除植株的黄酮和木质素含量,调查棉花田间表型性状、种子大小和纤维品质。【结果】Gh4CL30基因沉默和敲除植株中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含量显著减少,茎秆中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其株高、种子大小和纤维长度显著降低。【结论】Gh4CL30通过调控棉花木质素生物合成功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 木质素 基因编辑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橡胶包覆对CL-20机械感度及爆轰特性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过光飞 吴三震 +3 位作者 徐飞扬 马腾 徐森 刘大斌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CL-20晶体表面钝化对安全及爆轰性能的影响,采用氟橡胶F2311作为黏结剂,基于水悬浮法对比研究了CL-20包覆前、后的机械感度及爆轰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2311包覆可以显著改善CL-20材料的表面缺陷;在-20、0、20、40°C... 为研究CL-20晶体表面钝化对安全及爆轰性能的影响,采用氟橡胶F2311作为黏结剂,基于水悬浮法对比研究了CL-20包覆前、后的机械感度及爆轰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2311包覆可以显著改善CL-20材料的表面缺陷;在-20、0、20、40°C与80°C条件下,F2311包覆可明显提高CL-20的临界撞击能与临界摩擦载荷;在-40℃环境下,包覆对CL-20临界撞击能与临界摩擦载荷无影响,原因可能与包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包覆后样品的实测爆热与爆速可达到5612.03 kJ/kg和8975.81m/s,与CL-20相比分别减小了8.70%和2.39%。研究结论对CL-20的安全储存、使用和高效能量输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包覆 机械感度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RRT与MPC的舰载机牵引系统路径规划
20
作者 孙家玮 余明晖 +2 位作者 杨大鹏 汤皓泉 卞大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5-1755,共11页
针对舰载机在甲板狭小、复杂环境下的调运过程,结合闭环快速随机搜索树(close loop 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s,CL-RRT)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提出一种舰载机牵引系统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在CL-RRT中采用... 针对舰载机在甲板狭小、复杂环境下的调运过程,结合闭环快速随机搜索树(close loop 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s,CL-RRT)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提出一种舰载机牵引系统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在CL-RRT中采用纯追踪器与线性二次型(linear quadratic,LQ)控制器得到系统的控制输入并向前仿真得到规划路径。其次,将已得路径进行等比缩放与插值作为MPC的初始解。最后,设置MPC的目标函数等并解得最终路径。展开自定义三个场景下的仿真实验,通过与CL-RRT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本文算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解决因采样随机性带来解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升舰载机在甲板上的调运效率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牵引系统 闭环快速随机搜索树 模型预测控制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