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DSA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5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潘雨亭 许小立 鲁恩杰 甘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方法:对16例患者行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其中肝动脉造影8例,腹主动脉造影1例,股动脉造影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3例,肾静脉造影2例,并与同... 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方法:对16例患者行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其中肝动脉造影8例,腹主动脉造影1例,股动脉造影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3例,肾静脉造影2例,并与同一患者碘剂造影比较。结果:在8例肝肿瘤中,CO2-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APF)6例(6/8),而碘剂显示1例(1/8)。CO2-DSA显示肝内小动脉分支及肿瘤染色不如碘造影剂。但腹主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较满意,且副作用小。结论:CO2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CO2-DSA可得到准确、有价值的血管图像,且危险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co2-dsa 血管造影剂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数字平板DSA下肝动脉CO_2-DSA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范小萍 姜扬 +6 位作者 鲁云伟 秦伟 胡天刚 赵景昊 王海英 漆素兰 彭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在现代数字平板DSA硬件条件下肝动脉CO_2-DSA在TACE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CO_2-DSA,观察图像质量、门静脉显示情况、门脉癌栓显示率、动静脉瘘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患者的图像质量为1级的有13... 目的探讨在现代数字平板DSA硬件条件下肝动脉CO_2-DSA在TACE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CO_2-DSA,观察图像质量、门静脉显示情况、门脉癌栓显示率、动静脉瘘诊断、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患者的图像质量为1级的有139例,为2级的有8例,为3级的有3例;门静脉显示得分4.6±0.4.血管轮廓显示得分2.7±0.3;不良反应评分1.2±0.4;肝动脉门静脉瘘显示、肝动脉肝静脉瘘、门脉癌栓显示情况分别为63(42%)、35(23.33%)、25(16.67%)。结论在现代数字平板DSA硬件平台下,采用肝动脉CO_2-DSA能够提高诊断图像的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及消除碘剂过敏反应的发生,可作为肾功能不全及对碘对比剂过敏等高危患者进行TACE时的主要替代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板DSA 肝癌 肝动脉 co2-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CO_2-DSA和常规碘-DSA诊断的对照研究
3
作者 秦伟 胡天刚 +4 位作者 赵景昊 姜扬 鲁云伟 王海英 漆素兰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CO2-DSA和常规碘-DSA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使用CO2-DSA技术对肝癌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2例肝癌患者依据检查方法分成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经肝动...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CO2-DSA和常规碘-DSA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使用CO2-DSA技术对肝癌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2例肝癌患者依据检查方法分成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经肝动脉CO2-DSA,对照组采用经肝动脉常规碘-DSA,比较两组门静脉显示情况、门脉癌栓显示率、动静脉瘘诊断、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为1级的有13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例,质量为3级的为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例,两组图像质量3级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显示得分(4.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0.7),观察组的血管轮廓显示得分(2.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6),观察组不良反应评分(1.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9),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显示、肝动脉肝静脉瘘、门脉癌栓显示情况分别为63(42%)、35(23.33%)、25(1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28.79%)、17(12.88%)、11(8.33%),两组以上各指标统计学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肝动脉CO2-DSA能够提高诊断图像的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 co2-dsa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CO_2-DS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金和 滕皋军 +4 位作者 朱光宇 李国昭 方文 何仕诚 邓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索下腔静脉CO_2-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碘剂和CO_2两种对比剂下腔静脉造影结果。方法已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准备行滤器植入患者25例;所有病例在滤器植入前均采用经颈静脉或股静脉入路行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碘剂和CO_2-DSA检查... 目的探索下腔静脉CO_2-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碘剂和CO_2两种对比剂下腔静脉造影结果。方法已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准备行滤器植入患者25例;所有病例在滤器植入前均采用经颈静脉或股静脉入路行下腔静脉及右肾静脉碘剂和CO_2-DSA检查。结果所有病例下腔静脉CO_2-DSA及碘剂造影均获得成功。下腔静脉造影图像质量:采用CO_2-DSA方法,14例优,11例良;采用碘剂-DSA方法,18例优,7例良。两种造影方法未发现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及腔静脉变异病例。下腔静脉直径测量:CO_2-DSA为(20.01±0.83)mm;碘剂-DSA为(20.15±0.92)mm,(P=0.00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CO_2-DSA的安全性:25例患者仅1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但血压、心率等指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下腔静脉CO_2-DSA是可行的、安全的;下腔静脉CO_2-DSA与碘剂比较在腔静脉直径测量上虽有统计学意义,但不会影响临床滤器的安全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2-dsa 下腔静脉 介入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顺行性CO_2-DS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郭金和 滕皋军 +8 位作者 朱光宇 刘振生 李国昭 丁惠娟 沈志萍 何仕诚 邓钢 方文 董永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索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5例患者(15条患肢),男9例,女6例,临床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大隐静脉曲张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后复查1例。分别用8号头皮针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结果12例造... 目的探索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5例患者(15条患肢),男9例,女6例,临床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大隐静脉曲张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后复查1例。分别用8号头皮针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结果12例造影可清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及其交通支,血栓、血管狭窄的位置及范围,图像质量优;2例造影图像质量良;1例因脚背严重水肿,多次足背静脉穿刺未成功而致造影失败。术中3例无任何不适反应;11例出现下肢一过性不适,主要表现在足背静脉穿刺点处一过性胀痛,其中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感觉明显,停止注射不适感即除;本组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患者。结论下肢静脉顺行性CO2DSA安全、可行,能够满足临床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要求,尤其是对于髂静脉、下腔静脉的显示效果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dsa 顺行性 临床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 足背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疾病 图像质量 静脉穿刺点 术后复查 不适反应 主要表现 不良反应 下腔静脉 一过性 患者 造影 交通支 不适感 并发症 髂静脉
原文传递
肝动脉CO_2-DSA和CT血管造影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华桥 胡红杰 +3 位作者 董永华 黄文鑫 章士正 周大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CO2DSA和CT血管造影(CO2CTA)在健康实验猪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健康实验猪5头,全麻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先行碘对比剂肝动脉DSA(5ml/s,10ml),再手推CO230~50ml(5~8ml/s)行CO2DSA,然后再行CO2CTA。全麻下处死动物... 目的评价肝动脉CO2DSA和CT血管造影(CO2CTA)在健康实验猪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健康实验猪5头,全麻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先行碘对比剂肝动脉DSA(5ml/s,10ml),再手推CO230~50ml(5~8ml/s)行CO2DSA,然后再行CO2CTA。全麻下处死动物,选择性获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碘对比剂DSA和CO2DSA和CO2CTA的图像表现特点,以及显示动静脉瘘的能力。结果碘对比剂肝动脉DSA未显示任何动静脉瘘,而CO2DSA显示3头猪在动脉晚期相气体进入门脉分支而使局部的段或叶门脉分支显影,并在CO2CTA上得到证实。门脉内气体在1~3min内吸收。CO2DSA和CO2CTA均未见CO2气体进入肝静脉。病理检查肝组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结论(1)CO2DSA和CO2CTA显示健康实验猪肝动脉注射CO2后气体在动脉晚期相进入局部门脉分支,于1~3min内吸收消失。(2)健康实验猪CO2肝动脉灌注后CO2不会进入肝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dsa CT血管造影 动物实验研究 经股动脉插管 碘对比剂 动静脉瘘 影像学表现 肝固有动脉 病理学检查 动脉DSA 肝动脉注射 肝动脉灌注 表现特点 分析比较 病理改变 病理检查 肝组织 内吸收 肝静脉 健康 显示 门脉 气体
原文传递
CO_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雨亭 许小立 卢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0-572,共3页
关键词 co2-dsa 血管造影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血管造影剂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有江 李从青 王文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开发,各种造影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其中血管造影的贡献尤为突出。传统血管造影剂以碘造影剂为主。随着人们对碘造影剂的大量使用及研究,碘造影剂所带来严重过敏反应,例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造影剂... 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开发,各种造影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其中血管造影的贡献尤为突出。传统血管造影剂以碘造影剂为主。随着人们对碘造影剂的大量使用及研究,碘造影剂所带来严重过敏反应,例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造影剂使用的安全性日益重要。随着造影剂材料的创新,特殊材料——CO2气体造影剂、金纳米粒子(Au NPs)造影剂逐渐被发现、研究及应用。本文综述了传统碘造影剂的应用进展及特点,CO2气体造影剂的造影特点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金纳米粒子造影剂的成像特点、生物毒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剂 碘造影剂 co2-dsa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术中配合
9
作者 许小丽 刘立捷 +1 位作者 卢伟 杨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co2-dsa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术中配合 诊断
原文传递
Carbon dioxid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manifestation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许小立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2年第1期60-64,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n dioxid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2-DSA)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Both CO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n dioxid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2-DSA)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Both CO2-DSA and conventional DSA were performed in all 47 patients with HCC, and the ang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CO2-DS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SA in the same patients. Results: Peripheral arterial and capillary imaging by CO2-DSA was inferior to that by conventional DSA, although blood pools were well visualized with CO2. Improved visualization of arterioportal shunting (APS) was obtained with CO2-DSA compared with that by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APS was observed in 33 cases by CO2-DSA and in 12 cases by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P<0. 001). Retrograde visualiz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PV) trunk and its large branches was demonstrated in 16 cases by CO2-DSA and in 1 case by conventional DSA (P<0. 001). The manifestation of lipiodol retention in the tumors was consistent with CO2-DSA images after TAE in 38 cases, an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SA in 23 cases (P<0. 01). Conclusion: CO2-DSA wa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DSA in the detection of APS and retrograde visualization of PV system, and the former can provide usefulness information for the treatment planning (chemoembolization) and patient prognosis. Demonstration of APS by CO2-DSA ma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intrahepatic metast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rterioportal shun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程控注射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3 位作者 陈勇 许小立 潘雨亭 鲁恩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2,共2页
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可取得准确、有用的血管造影图像。它在显示狭窄血管、动静(门)脉短路(瘘)、小剂量出血和逆行显示门脉等方面优于常规DSA[1]。但CO2是无色、可被压缩的气体,手推注射和普通... 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可取得准确、有用的血管造影图像。它在显示狭窄血管、动静(门)脉短路(瘘)、小剂量出血和逆行显示门脉等方面优于常规DSA[1]。但CO2是无色、可被压缩的气体,手推注射和普通高压注射器注射很难使之被匀速线形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程控注射器 临床应用 co2-d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