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流式细胞术从B淋巴增殖性疾病中鉴别脾边缘带淋巴瘤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旸 陈艳 +5 位作者 王丽华 陈雪 方芳 刘诗琴 伍学强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9-356,共8页
脾边缘带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脾脏的惰性B淋巴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或比例增高、脾大,而外周浅表淋巴结往往不大,需要应用诊断性脾切除病理检查得以确诊,但患者多数... 脾边缘带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原发于脾脏的惰性B淋巴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或比例增高、脾大,而外周浅表淋巴结往往不大,需要应用诊断性脾切除病理检查得以确诊,但患者多数不能接受,早期诊断困难。本研究探索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为主的诊断途径的可行性。选取6例疑诊SMZ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10名骨髓健康供者及确诊的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3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初诊患者为对照。对所有患者及对照组进行骨髓FCM免疫分型,所选抗体组合包括CD45、CD5、CD10、CD19、CD20、CD22、CD23、CD25、CD103、CD11c、CD123、κ、λ、Cyclin D1等,同时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6例疑诊SMZL患者表现为淋巴细胞增高和脾大。因外周淋巴结无肿大6例患者均未行淋巴结活检,仅1例患者行病理诊断性脾切除。经骨髓FCM免疫表型分析,除健康供者外均可发现骨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成熟B细胞克隆,并通过CD5、CD10表达与否结合其他表型进一步与其他B细胞肿瘤鉴别。结果 6例SMZL患者均CD19+、CD20+,而CD10-,4例患者CD5-,2例CD5+,而CD23、CD38、ZAP-70、CD11c、CD103、CD123、Cyclin D1均不表达。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见有短绒毛的异常淋巴细胞,结合临床特征将6例患者诊断为SMZL。1例患者因合并脾功能亢进需要行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该病。10例CLL主要表达CD5、CD23之外;在3例HCL除表达CD11c、CD103、CD123,形态学上更有典型的"毛";3例LPL/WM具有轻链限制性表达、IgM显著升高、浆样淋巴细胞增多的特点。结论:FCM免疫表型分析结合骨髓形态学可作为临床诊断SMZL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边缘带淋巴 b淋巴增殖性疾病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
2
作者 赵敏 倪平 +2 位作者 翟惠莹 靳小可 杨玉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者骨髓或淋巴结标本和20例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EF1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20例,LEF1阳性16例,阳性率为80%;套细胞淋巴瘤阳性为1/12;滤泡性淋巴瘤为1/5;边缘区淋巴瘤为0/11;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为0/8;毛细胞白血病0/2;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未见LEF1表达;LEF1表达在C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EF1的表达和CD200、CLL积分等CLL的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4例LEF1阴性的CLL患者中,2例+12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LEF1阳性组(P>0.05)。结论LEF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B-CLPD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增殖性疾病的SOX11、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鑫 范磊 +7 位作者 方成 朱丹霞 王冬梅 董华洁 刘玲 王银花 徐卫 李建勇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 探讨各B淋巴增殖性疾病(B-LPD)中SOX11、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技术检测154例B-LPD患者与12例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各B淋巴增殖性疾病(B-LPD)中SOX11、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技术检测154例B-LPD患者与12例健康对照SOX11、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5例B-LPD患者组织标本进行SOX11蛋白核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SOX11表达水平较高,与CL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毛细胞白血病(H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和健康对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17、P3=0.015、P4=0.008、P5=0.008);MCL患者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CLL、DLBCL、HCL、SMZL和健康对照(P1<0.001、P2=0.008、P3=0.020、P4<0.001、P5=0.005);DLBCL患者的cyclin D1和cyclin D2表达高于SMZL患者(P1=0.049,P2=0.005);SOX11的表达与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呈显著正相关(r1=0.444,P1<0.001;r2=0.279,P2<0.001;r3=0.425,P3<0.001);15例患者标本SOX11核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4例MCL中有3例为阳性,1例阴性;其余12例均为阴性,包括7例DLBCL、2例粘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2例SMZL.CLL患者中,ZAP70阳性患者SOX1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ZAP70阴性的患者(P=0.021).结论 MCL患者SOX11和cyc1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并特异性的表达SOX11核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增殖性疾病 MRNA SOX11 CYCLIN D1 CYCLIN D2 CYCLIN D3
原文传递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会超 何芳 +6 位作者 贾晓云 陈砚凝 李宏 丁雅雯 张红 王芃堉 高社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0-24,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9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9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4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61例B-CLPD患者均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其特征。结果细胞形态学表现:CLL与MCL均以异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或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为主;SMZL为细胞胞核偏位,胞质一侧具有短小的绒毛;LPL/WM的胞核染色质类似淋巴细胞核,其他方面具有浆细胞特征;HCL为胞质丰富,具有纤细和不规则的"毛发样"突起。免疫表型表现:43例CLL患者CD5、CD19、CD23的阳性率分别为97.6%、100%、95.3%;9例MCL患者CD5、CD19、CD20、CD22、FMC7均呈强阳性;4例LPL/WM患者CD19、CD20、CD79a、SIg M阳性率为100%,CD79b阳性率为75.0%,且CD19免疫表型轻链呈限制性表达;2例HCL患者CD19、CD20、CD22、CD79a、CD25、CD11c及CD103均为强阳性,CD5、CD23、CD79b均为阴性;3例SMZL患者CD19、CD20、CD22、CD24、CD79a均为强阳性,而CD5及CD23均为阴性。CLL患者CD23强表达,CD22、CD79b、FMC7弱表达的特征可与MCL患者鉴别。CL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23阳性率较高,MC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yclin D1阳性率较高。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对B-CLP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类型B-CLPD的精确诊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或)分子遗传学检测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 骨髓穿刺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时代200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成波 胡敏 +2 位作者 沈建箴 许华琴 郑瑞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2-729,共8页
目的:探讨新药治疗时代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特征及新药治疗对疗效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8月间就诊的200例B-CL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在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目的:探讨新药治疗时代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特征及新药治疗对疗效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8月间就诊的200例B-CL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在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及单纯化疗等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情况。并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19例(59.5%),女性81例(40.5%),男女比例约1.5∶1,中位确诊年龄61(30-91)岁。200例患者亚型分布为CLL/SLL 51例(25.5%),FL 64例(32.0%),MCL 40例(20.0%),MZL 30例(15.0%),LPL/WM 10例(5%),B-CLPD-U 5例(2.5%)。102例(51.0%)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32例(16.0%)患者合并有B症状。CLL/SLL患者中Binet A期12例(23.5%)、Binet B/C期39例(76.5%),其他亚型患者Ann Arbor或Lugano分期I-II期29例(20.9%),Ⅲ-Ⅳ期110例(79.1%)。58例接受含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43.1%(25/58)获得CR,ORR为87.9%(51/58),97例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有40.2%(39/97)获得CR,ORR为62.9%(61/97),14例接受单纯化疗的患者仅7.1%(1/14)获得CR,ORR为28.6%(4/14)。所有患者3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9.2%和72.4%。MZL、CLL/SLL、FL、WM患者的3年OS率分别为94.7%、87.7%、86.8%和83.3%,而MCL患者的3年OS率仅为40.6%,明显低于上述其他亚型(P<0.05)。含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20.5个月,3年OS率为97.4%,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18.5个月,3年OS率为90.7%;单纯化疗的患者中位PFS为4个月,1年OS率为52.7%,单纯化疗组的PFS、OS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存在脾脏肿大对OS有显著影响(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对PFS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贫血(P<0.05)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0.05)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B-CLPD是一类临床异质性较大的疾病,合并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是评估患者生存不良的预后因素,新药时代BTK抑制剂和新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征 预后 bT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80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6
作者 吴婧 盛燕 +1 位作者 眭竫旎 翁香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1-1815,共5页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CD18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探讨CD180在B-CLPD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CD18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探讨CD180在B-CLPD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FCM检测178例B-CLPD病人骨髓中异常B淋巴细胞表面CD180的MFI。以正常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除脾脏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外,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CD180 MFI明显低于其余类型B-CLPD;(3) CD180在毛细胞白血病(HCL)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边缘区淋巴瘤(MZ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4)在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毛细胞白血病(HCL)、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以及SDRPL等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中,有绒毛组和无绒毛组CD180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多参数FCM,检测CD180和其他免疫标志表达水平,有助于区分B-CLPD不同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CD180平均荧光强度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表型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伟波 王晓敏 《医学综述》 2014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根据免疫表型可分为不同亚型,免疫表型在各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为CD5+、CD23+、FMC(flinders medical centre)7+;而毛细胞白血病特异性高表达CD22、CD25、C...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根据免疫表型可分为不同亚型,免疫表型在各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为CD5+、CD23+、FMC(flinders medical centre)7+;而毛细胞白血病特异性高表达CD22、CD25、CD103和CD11c;滤泡性淋巴瘤主要表达CD20、CD10、CD22、CD79a,不表达CD5;套细胞淋巴瘤则过度表达CD5+、FMC7+、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典型瓦氏巨球蛋白血症不表达CD5及CD23,而变异型则表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免疫表型为CD5-、CD10-、CD23-、cyclinD1-。对于不典型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需结合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初治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敏 杨育卉 +4 位作者 狐亚磊 郑文帅 程龙灿 林静凯 管立勋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初治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21年2月1日收治的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初治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形态...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初治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21年2月1日收治的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初治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临床结局,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3岁男性,以发热伴腹痛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骨髓形态学、病理学检查等均支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一群单克隆成熟B细胞,免疫分型为CD19^(+)、CD20^(+)、CD5^(-)、CD10^(-),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经常规化疗和联合新药维奈克拉治疗后均未获缓解,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脓毒血症等。最终因疾病进展和感染死亡。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少见,容易漏诊,该类患者不易缓解,同时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治疗难度高,临床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维奈克拉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时会贞 王树叶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0期4060-4065,4071,共7页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s)是一组由成熟B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这组疾病具有异质性临床过程,不可治愈且反复复发。B-CLPDs临床进展缓慢,多数呈惰性病程且可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虽然此类疾病的化疗反应良好,但单纯化疗往往...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s)是一组由成熟B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这组疾病具有异质性临床过程,不可治愈且反复复发。B-CLPDs临床进展缓慢,多数呈惰性病程且可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虽然此类疾病的化疗反应良好,但单纯化疗往往难以治愈,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B-CLPDs,在治疗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一线免疫化疗方案探索的不断深入,依鲁替尼等新药的出现,以及新型免疫疗法的问世,B-CLPDs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新型免疫疗法 联合治疗 依鲁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建萍 刘冰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2Z期110-110,共1页
研究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el l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应用双色/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河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确诊的69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外... 研究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el l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应用双色/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河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确诊的69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和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在69例BCLPD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50例,套细胞淋巴瘤(MC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8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3例,滤泡型淋巴瘤(FL)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3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BCLPD都有相对特异的免疫表型用于鉴别诊断。大多数BCLPD的免疫表型具有特异性,外周血和骨髓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BCL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贾晓冬 李建伟 毛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2048-2052,共5页
目的 探讨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DSP30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491例B-CLPD患... 目的 探讨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DSP30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491例B-CLPD患者骨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4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作为CLL组,251例非CLL的其他B-CLPD患者作为non-CLL组。将每例骨髓标本分为2份,一份为实验组,一份为对照组,同步进行培养。实验组采用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细胞并培养72 h,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细胞48 h,培养完成后收集细胞并制备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率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并比较CLL组与non-CLL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结果 实验组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率和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L组比较,non-CLL组高水平复杂核型及复杂核型占比更高,更易出现14q32(IGH)重排、6q-、7q-、+3及+18。结论 采用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能明显提高B-CLPD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并且在非CLL的B-CLPD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细胞遗传学 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精细亚群免疫监测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瑞丰 董晓雅 +1 位作者 卢菲 李国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6-1434,共9页
目的分析T细胞精细亚群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细胞占比差异及细胞免疫监测特征。方法观察性研究。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5月14日至2024年1月19日间诊断收治累及骨髓和外周血的B-LPD患者194例[男122例、... 目的分析T细胞精细亚群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细胞占比差异及细胞免疫监测特征。方法观察性研究。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5月14日至2024年1月19日间诊断收治累及骨髓和外周血的B-LPD患者194例[男122例、女72例、年龄(64±20)岁], 其中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7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3例、滤泡淋巴瘤(FL)17例、毛细胞白血病(HCL)12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LPL/WM)10例、套细胞淋巴瘤(MCL)26例、边缘区淋巴瘤(MZL)20例, 以及CD5-B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未分类(B-LPD-U)10例。同时收集本院健康管理中心2023年11月18日采集的健康对照组(HC)45名[男22名、女23名、年龄(62±17)岁]。利用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亚群进行精细分群, 根据圈门策略, 按照CD45RA和CD62L的表达情况将CD4^(+)和CD8^(+)T细胞分别划分初始T细胞(TN, CD45RA^(+)CD62L^(+))、中央记忆T细胞(TCM, 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TEM, 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细胞(TEMRA, CD45RA^(+)CD62L^(-));将调节性T细胞(Treg, CD3^(+)CD4^(+)CD127^(low) CD25^(high))划分为CD45RA^(+)的初始Treg(nTreg)和CD45RA-的记忆Treg(mTreg), 以及HLA-DR^(+)的活化Treg(aTreg)。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HC组与各组B-LPD患者的T细胞亚群差异变化。结果 B-LPD各组的CD3^(+)T细胞在淋巴细胞的比例(CCL组13.15%、DLBCL组41.75%、FL组30.52%、HCL组34.24%、LPL/WM组40.58%、MCL组20.67%、MZL组26.36%、CD5-B-LPD-U组17.49%)均小于HC组(64.85%)。B-LPD各组的CD4^(+)T细胞在CD3^(+)T细胞的比例(CCL组46.63%、DLBCL组40.76%、FL组42.77%、HCL组43.81%、LPL/WM组43.02%、MCL组45.58%、MZL组43.95%、CD5-B-LPD-U组46.91%)均低于HC组(54.6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LPD相关疾病影响T细胞免疫功能, CD4^(+)TEM增多、CD8^(+)TEMRA减少以及aTreg的增多提示B-LPD抑制CD8^(+)T细胞免疫杀伤, 激活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CD4^(+)T细胞 CD8^(+)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希森美康XN血液分析仪淋巴细胞结构参数在IM与B-CLP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正宇 马炜 +2 位作者 吴康 张明 岳展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希森美康XN血液分析仪淋巴细胞结构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上海长海医院门诊就诊的淋巴细胞增多患者(343例)希森美康X... 目的研究希森美康XN血液分析仪淋巴细胞结构参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于上海长海医院门诊就诊的淋巴细胞增多患者(343例)希森美康XN血液分析仪淋巴细胞结构参数结果,并依据诊断分为IM组(111例),B-CLPD组(87例)与非肿瘤性增殖组(145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与Logistic回归分析对淋巴细胞结构参数在IM组与B-CLPD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生成联合诊断因子pre1,当pre1临界值为0.5945时,pre1鉴别诊断IM与B-CLPD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96.6%。结论希森美康XN血液分析仪淋巴细胞结构参数在鉴别诊断IM与B-CLPD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结构参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后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为表现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燕 黄琴 +11 位作者 王增胜 郎涛 聂玉玲 木合拜尔 古再丽 阿孜古丽 安利 张晓燕 富玲 艾合买江 毛敏 王晓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报道1例先后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为表现的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诊... 目的 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报道1例先后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为表现的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及诊断.结果 B-CLPD常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脾大以及骨髓、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等淋巴增殖表现.但极少数患者仅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而无典型淋巴细胞增殖特征,容易导致误诊.明确诊断及分型需要综合分析外周血及骨髓细胞涂片、骨髓病检、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查.结论 对于AIHA及PRCA患者,即使外周血淋巴细胞无增多,亦应全面完善骨髓涂片、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IGH基因重排以及特异性的遗传分子学相关检查,除外B-CLPD,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诊断
原文传递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伴肾功能不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霞 左科 程震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57岁男性,因血压升高伴肾功能减退2年入院,病程中体重减轻5 kg,脾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CD20+1420个/μl.骨髓流式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36.5%,其中B细胞占淋巴细胞78%,表达HLA-DR、CD5、CD19、CD20、CD22、sKappa(dim),lammda阴... 57岁男性,因血压升高伴肾功能减退2年入院,病程中体重减轻5 kg,脾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CD20+1420个/μl.骨髓流式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36.5%,其中B细胞占淋巴细胞78%,表达HLA-DR、CD5、CD19、CD20、CD22、sKappa(dim),lammda阴性.肾活检提示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伴单一IgG3沉积、肾间质多灶性CD20+细胞浸润,最终诊断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IgG沉积、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随访13个月,血清肌酐、尿蛋白下降.对于病因不明的增生性肾炎伴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者,需排除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淋巴增殖表现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11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燕 王一淳 +8 位作者 黄琴 王增胜 郎涛 聂玉玲 木合拜尔 古再丽 阿孜古丽 毛敏 王晓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无典型淋巴增殖表现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例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B-CLPD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细胞形态... 目的 探讨无典型淋巴增殖表现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例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B-CLPD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位年龄68岁,所有患者外周血涂片淋巴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升高(0.36~0.68),但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正常或减低(0.59×109~1.99×109).骨髓涂片示4例可见淋巴样浆细胞或少量浆细胞,2例淋巴细胞伴不规则毛刺状小突起,其他5例无特征性形态改变.免疫表型示11例患者均表达CD19、CD20、CD22、SmIg,不表达CD5、CD1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积分0~2分;2例高表达CD103、CD11C、CD25、FMC7,其余患者表达无特殊.常规染色体检查未发现异常核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IgH/CCND1、bcl-2/IgH均阴性.8例IgH基因重排阳性,5例MYD88L256P阳性,2例BRAF V600E阳性.综合分析确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5例,B-CLPD 3例,毛细胞白血病2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1例.结论 对于血细胞减少待查患者即使外周血淋巴细胞无增多,也应通过全面完善骨髓涂片、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IgH基因重排及特异性遗传分子学相关检查除外B-CLPD,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诊断 细胞形态 免疫学技术 遗传学 分子学
原文传递
2014版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磊 徐卫 李建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41-943,共3页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指一类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由此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此类疾病虽然形态学多表现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但是临床...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指一类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由此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此类疾病虽然形态学多表现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但是临床进程、治疗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亚型比如套细胞淋巴瘤(MCL)等往往进展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诊断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各亚型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洁 常进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8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总结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各亚型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活组织检查切片、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诊断各种B... 目的 总结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各亚型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活组织检查切片、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诊断各种BCLPD,其中脾边缘区淋巴瘤4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结论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对BCLP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少数免疫表型不典型的BCLPD可通过结合组织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诊断 鉴别 骨髓检查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209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雯 王黎 +1 位作者 赵艳 赵维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方式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9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初诊时疾病状态、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方式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9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初诊时疾病状态、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209例患者男女比例约2.67∶1.00,中位年龄59(17~86)岁,中位随访时间33(2~331)个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总体有效率(ORR)分别为59.7%、14.5%、74.2%,滤泡性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54.5%、18.2%、72.7%,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46.7%、26.7%、73.3%,边缘区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57.1%、21.4%、78.6%,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75.0%、8.3%、83.3%,以骨髓检查或淋巴结/原发病灶检查确诊的患者生存期无显著差异。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瘤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组(67例)较未联合化疗组(16例)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改善(53.9%∶33.3%,P〈0.05)。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生通常提示B-CLPD。血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为预后不良因素。骨髓检查或淋巴结/原发病灶检查确诊不影响患者预后。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吴得红 吴鹏飞 +3 位作者 邱宏春 孔荣 陆浩翔 吴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8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 目的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和疾病转归。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71.5岁(47.88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3例(57.5%),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4例(10.0%),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6例(15.0%),边缘区/脾边缘区淋巴瘤5例(12.5%),套细胞淋巴瘤2例(5.0%)。所有患者免疫表型均表达CDl9,37例患者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表达。CLL患者均表达CD5、CD23,其他类型的患者不同程度表达CD20、CD22、CDIO、CD5、FCM.7等。26例患者接受包括嘌呤类似物、葸环类、烷化剂及激素等方案化疗,治疗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69.2%(18/2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5_4%(4/26),完全缓解仅见于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化疗的CLL患者。26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42.8个月(0.5~82.0个月),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结论B.CLPD临床特征多样,诊断需综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等,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