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血管生成素-1和-2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望池 石松生 杨卫忠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tins)促进血管发生、重塑、成熟和维持,与肿瘤、炎症的血管发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其家族成员包括 Angiopoitinl、2、3、4。Ang 1通过活化 Tie2受体促进血管发生,具有抗凋亡、抗缺血、抗炎等效应...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tins)促进血管发生、重塑、成熟和维持,与肿瘤、炎症的血管发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其家族成员包括 Angiopoitinl、2、3、4。Ang 1通过活化 Tie2受体促进血管发生,具有抗凋亡、抗缺血、抗炎等效应。Ang 2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协调促进血管发生,高压氧和缺氧能调节 Ang 2表达。Ang 2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 MMP-2所引起。抑制 Angs/Tie 2信号转导级联反应是治疗肿瘤有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发生 促血管生成素 肿瘤 TIE2 治疗 增殖 级联反应 胶质瘤细胞 研究进展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外周静脉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彧 王伟 +9 位作者 王平忠 潘蕾 张野 于海涛 蒋伟 刘博 南雪平 杨栋强 苏雯静 白雪帆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外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R2)、血管生成-素1(AN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变化与病程中血管...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外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R2)、血管生成-素1(AN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变化与病程中血管渗漏的关系,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8例不同病期HFRS患者外周静脉血上述5种细胞因子,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同时对20例HFRS患者病程5期连续动态收集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中的VEGF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所有观察患者中,血浆VEGF水平从发热期开始增高[(337.6±238.0)ng/L],休克期达到峰值[(556.0±185.2)ng/L],少尿期开始迅速下降[(259.0±152.8)ng/L],在多尿期[(223.1±110.6)ng/L]和恢复期[(246.5±202.0)ng/L]回落到正常水平。HFRS患者sVEGFR2、ANG-1水平在休克、少尿、多尿期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和IFN-γ水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大多数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20例各病期连续动态采集的血样进行验证检测表明,VEGF在休克期表达确实明显升高[(561.1±194.3)ng/L],与其他各期(212.5~397.5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FRS患者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能与休克期VEGF高表达有关,sVEGFR2、ANG-1、TNF-α、INF-γ表达量的变化可能在VEGF介导的血管通透性增高中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生成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