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铁锁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学玲 杨崇仁 +2 位作者 杨庆雄 钱子刚 杨璐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研究金铁锁提取物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金铁锁根粉乙醇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及RP-C8、RP-C18反相硅胶反复柱层析,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对其含量及... 目的:研究金铁锁提取物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金铁锁根粉乙醇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及RP-C8、RP-C18反相硅胶反复柱层析,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对其含量及纯度进行测定:色谱柱为Liehrospher 100 RP-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0-5min,乙腈15%-20%;5-55min,乙腈20%-55%;55-65min,乙腈55%-85%;65-90min,乙腈85%。检测波长210nm,流速0.5mL/min,柱温30℃。结果:所制备的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纯度为98.38%。对金铁锁原药材进行含量测定,含量为3.75%,线性范围0.615-3.712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RSD为0.69%(n=6)。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靠,制得的化舍物可作为衡量金铁锁提取物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HPLE 3-o-6'-o-甲基-β-d-葡萄糖石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鳖子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 被引量:8
2
作者 商慧娟 高其品 王玉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鳖子中3-0-6'-0-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方法:ECONO-SPHERE C_(18)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3-0-6'-0-甲基-β-D-葡萄糖醛酸...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鳖子中3-0-6'-0-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方法:ECONO-SPHERE C_(18)色谱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3-0-6'-0-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线性范围0.612~3.672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8%;RSD=0.36%(n=5)。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作为衡量木鳖子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鳖子 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测定消癥散结止痛膏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
3
作者 李升 郑枫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建立液质联用检测法测定消癥散结止痛膏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采用反相C_(18)色谱柱,以乙腈-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丝石竹皂苷元-3-O-... 建立液质联用检测法测定消癥散结止痛膏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采用反相C_(18)色谱柱,以乙腈-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在0.10~2.0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平均回收率在89.6%~91.7%之间,RSD为9.30%;定量限为102.9 ng·mL^(-1)。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消癥散结止痛膏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消癥散结止痛膏 石竹-3-o-β-d-葡萄糖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测定木鳖子药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志清 韩光磊 +4 位作者 洪燕 韩燕全 郑新 潘凌宇 韩丽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5-27,38,共4页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样品进行测定。方法:Waters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 目的:建立UPLC法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样品进行测定。方法:Waters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浓度与峰面积在0.35~5.6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1.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木鳖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UPLC 石竹元3-o-β-d-葡萄糖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蕾 申旭霁 +2 位作者 张寒 张彦 汪兴军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58-61,共4页
建立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木鳖子不同部位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H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φ(甲酸)=0.2%水溶液(体积比为78∶2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 建立测定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木鳖子不同部位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HC-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φ(甲酸)=0.2%水溶液(体积比为78∶2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室温测定。结果显示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质量浓度在6.44×10-2~1.03m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性好,可用于木鳖子药材炮制方法研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石竹-3-o-β-d-葡萄糖甲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工艺研究
6
作者 邢炎华 周蕊 高忠彦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建立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微波提取方法,为木鳖子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微波提取技术,以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 目的:建立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微波提取方法,为木鳖子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微波提取技术,以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线性范围为0.024~0.120 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微波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35%乙醇65℃,400 w提取12 min,平均提取率为0.267%。结论:微波法提取木鳖子中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方法可靠稳定,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节能、省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微波辅助提取 石竹元3-o-β-d-葡萄糖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田景奎 邹忠梅 +1 位作者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 ,分别为香豆酸 ( ) ,间二羟基苯甲酸 ( ) ,槲皮素 ( ) ,槲皮素 - 3- O-β- D-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 ,分别为香豆酸 ( ) ,间二羟基苯甲酸 ( ) ,槲皮素 ( ) ,槲皮素 - 3- O-β- D-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葡萄糖醛酸乙酯 ( ) ,氯原酸乙酯 ( ) ,氯原酸正丁酯 ( ) ,胡萝卜苷 ( ) ,槲皮素 - 3- O- β- D-半乳糖苷 ( ) ,甲基 - O-β- D -葡萄糖苷 ( ) ,异鼠李素 - 3- O-芸香糖苷 ( ) ,芦丁 ( )。结论  、 、 、 、 均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花 槲皮素-3-o-β-d-葡萄糖乙酯 氯原乙酯 氯原正丁酯 甲基-o-β-d-葡萄糖 异鼠李素-3-o-芸香糖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健军 刘珂宇 +2 位作者 谭文波 何光远 蒋才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九层... 目的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九层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烃(I),α-波甾醇(II),豆甾醇(III),β-谷甾醇(IV),油酸(V),正二十四烷酸(Ⅵ),α-波甾醇-3-O-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Ⅶ),正十六烷酸(Ⅷ),丝石竹皂苷元(Ⅸ)。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层风 α-波甾 α-波甾醇-3-o-β-d-葡萄糖-6/-十七 石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宿菜的黄酮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欣 刘梅芳 林立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5,共3页
为了解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分离手段,从星宿菜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3-O-(6-香豆... 为了解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分离手段,从星宿菜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3-O-(6-香豆酸酯)-β-D-葡萄糖苷(2)、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3)、金丝桃苷(4)和山奈酚-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酯)]-β-D-葡萄糖苷(5),其中化合物2和5为首次从珍珠菜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宿菜 黄酮类成分 异鼠李素-3-o-(6-香豆酯)-β-d-葡萄糖 山奈酚-3-o-6-(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酯)]-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木鳖子霜炮制工艺 被引量:22
10
作者 宋燕 冉姗 +2 位作者 孙方方 洪燕 韩燕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2-387,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BD-RSM)优选木鳖子霜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β-谷甾醇、齐墩果酸含量及脂肪油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BD-RSM设计试验,考察烘...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BD-RSM)优选木鳖子霜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β-谷甾醇、齐墩果酸含量及脂肪油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BD-RSM设计试验,考察烘制时间、烘制温度、压制时间对木鳖子霜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得最佳工艺条件:烘制时间1.68 h、烘制温度80℃、压制时间30 min,OD值为0.777。考虑实际情况,对烘制时间进行微调得出木鳖子最佳炮制工艺,即烘制时间为1.7 h、烘制温度为80℃、压制时间为30 min。并通过所得条件平行制备3批样品,计算得OD值分别为0.779、0.783、0.766,其RSD为1.15%。结论采用BBD-RSM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建立了木鳖子霜炮制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霜 炮制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HPLC 石竹元3-o-β-d-葡萄糖甲酯 Β-谷甾醇 齐墩果 脂肪油
原文传递
土家族药物扣子七中三萜皂苷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晓娟 谢谦 +9 位作者 刘杨 陆世银 Muhammad Daniyal 李斌 段淑莉 龚力民 梁娜 毛羽 于勇 王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31-1838,共8页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物扣子七Panax japonicus var. major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对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筛选,并初步探讨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土家族药物扣子七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所分离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 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物扣子七Panax japonicus var. major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对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筛选,并初步探讨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土家族药物扣子七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所分离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应用MTT法测定分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扣子七根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4个三萜皂苷,分别鉴定为竹节参皂苷IVa甲酯(1)、竹节参皂苷Ⅳa丁酯(2)、竹节参皂苷Ⅳ(3)、竹节参皂苷Ⅳa(4)、28-去糖竹节参皂苷Ⅳa(5)、齐墩果酸-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24R)-珠子参苷R1(7)、(24R)-拟人参皂苷F11(8)、(20S)-三七皂苷R2(9)、(20S)-人参皂苷Rg2(10)、人参皂苷Rg1(11)、人参皂苷Re(12)、人参皂苷Rd(13)、竹节参皂苷V甲酯(14)。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5和6对胃癌BGC-823细胞、结肠癌HCT-116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及肝癌Hep G2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活性,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化合物5对BGC-823、HCT-116细胞的IC50分别为9.94、14.17μmol/L,化合物6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12.70μmol/L)。结论首次从扣子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并报道了其光谱数据;其部分化学成分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活性与齐墩果烷型皂苷密切相关,且活性强弱可能与C-28取代基有关联,相关抗肿瘤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药物 扣子七 三萜皂 抗肿瘤活性 28-去糖竹节参皂Ⅳa 齐墩果-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藏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20
12
作者 程战立 时岩鹏 +1 位作者 种小桃 姚庆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藏紫菀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用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香草酸(2)、异鼠李素(3)、山柰酚(4)、槲皮素(5)、... 目的研究藏紫菀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用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香草酸(2)、异鼠李素(3)、山柰酚(4)、槲皮素(5)、大波斯菊苷(6)、槲皮素3-O-(6″-O-E-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芦丁(8)、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正丁酯(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结论除化合物8以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紫菀 黄酮 槲皮素3-o-(6-o-E-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正丁酯 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小驳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胜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98-4002,共5页
目的研究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地下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驳骨地下茎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 目的研究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地下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驳骨地下茎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6″-O-acetylisavitexin(2)、9,10-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3)、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β,9α-tetraol(4)、异鼠李素(5)、槲皮素(6)、刺五加苷E(7)、gusanlung A(8)、gusanlung B(9)、桦木醇(10)、异牡荆黄素-2″-O-鼠李糖苷(11)、异牡荆黄素(12)、芫花素(13)、芹菜素(14)、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5)、2-(4-hydroxy-3-methoxyphenyl)-3-(2-hydroxy-5-methoxyphenyl)-3-oxo-1-propanol(16)。结论化合物3、5、11、12、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驳骨 6-o-acetylisavitexin 异鼠李素 异牡荆黄素 芫花素 槲皮素-3-o-β-d-葡萄糖
原文传递
散寒化湿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桂芳 胡军华 +7 位作者 周茆 周恩丽 戴翠红 李海波 章晨峰 王振中 王团结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168-4176,共9页
目的建立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全部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和药材来源归属,为其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 目的建立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的HPLC特征图谱,并对全部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和药材来源归属,为其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 nm,建立SHG的HPLC特征图谱。采用UHPLC-QTOF MS、NMR、对照品比对及定向分离技术对10个特征峰进行了准确的化学成分指认并归属处方药味来源,并对20批制剂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建立了SHG的HPLC特征图谱,10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成分指认,分别为腺嘌呤(1号峰)、尿苷(2号峰)、鸟苷(3号峰)、肌苷(4号峰)、5-羟甲基糠醛(5号峰)、木兰苷A(6号峰)、佛手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峰(7号峰)、紫花前胡苷(8号峰)、6′-O-(反式阿魏酰基)-紫花前胡苷(9号峰)、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0号峰),并归属了特征峰处方药味来源,分别为1号峰归属于麻黄、苦杏仁、羌活、广藿香、苍术、白术、焦六神曲、焦麦芽、地龙、徐长卿、葶苈子,2号峰归属于厚朴、羌活、广藿香、佩兰、苍术、白术、地龙、徐长卿、葶苈子,3号峰归属于羌活、广藿香、地龙、徐长卿、葶苈子,4号峰归属于地龙,5号峰归属于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六神曲),6号峰归属于厚朴,7~10号峰归属于羌活。20批制剂均符合特征图谱的规定,批间一致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SHG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好,初步描绘了SHG的整体化学成分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经典名方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散寒化湿颗粒 HPLC 特征图谱 腺嘌呤 尿 5-甲基 木兰A 佛手酚-5-o-β-d-吡喃葡萄糖 紫花前胡 6′-o-(反式阿魏酰基)-紫花前胡 茴香对羟基苯乙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