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蓓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4,共9页
本文报告小鼠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 FT)基因的克隆,并进行功能鉴定。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 MFUT-Ⅱ,测序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 本文报告小鼠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 FT)基因的克隆,并进行功能鉴定。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 MFUT-Ⅱ,测序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MFUT-Ⅱ; 采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于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对底物特异性比较研究酶的性质;应用 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分析基因存在状态。结果证实MFUT-Ⅱ为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可编码347个氨基酸.其估计分子质量为39 kDa,和小鼠H及Secl基因具有序列同源性,分别与人类Se基因(79.0%)、大鼠Rat FTB(89%)基因、兔Rabbit FT-Ⅲ基因(77%)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用MFUT-Ⅱ基因转染的COS-7细胞具有α1,2-FT活性,MFUT-Ⅱ可在多种组织中产生 3.5kb大小的mRNA转录产物。基因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基因MFUT-Ⅱ仅为一个拷贝。这些结果证明MFUT-Ⅱ为小鼠的Se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类孟买表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
2
作者 洪小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序列分析 单体型 孟买血型 编码区序列 碱基缺失 杂合子 抗原检测 TOPO 血清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293C〉T和658C〉T突变真核细胞稳定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苏丹 和艳敏 +4 位作者 洪小珍 应燕玲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建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 gene,FUT1)293C〉T和658C〉T突变真核表达细胞,阐明FUT1突变引起H抗原减弱的机制。方法抽提类孟买型先证者基因组DNA扩增FUT1全长编码序列,扩增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 目的建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 gene,FUT1)293C〉T和658C〉T突变真核表达细胞,阐明FUT1突变引起H抗原减弱的机制。方法抽提类孟买型先证者基因组DNA扩增FUT1全长编码序列,扩增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采用脂质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并进行稳定表达筛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量,应用HPLC检测酶活性,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iee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印迹技术鉴定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1-FUT1野生型、pcDNA3.1-FUT1293C〉T、pcDNA3.1-FUT1658C〉T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后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FUTj的COS7细胞。以野生型重组体转染细胞中FUT1mRNA量作为对照,293C〉T和658C〉T重组体转染细胞FUT1mRNA量分别为野生型的97.10%和104.74%。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细胞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46000大小的目的蛋白片段,pcDNA3.1-FUT1野生型重组体转染细胞表达蛋白可催化相应的酶促反应,而peDNA3.1-FUT1293C〉T、pcDNA3.1-FUT1658C〉T转染细胞蛋白完全失去酶活性。结论体外实验提示293C〉T和658C〉T突变并不影响FUT1mRNA转录和蛋白生成,但表达蛋白的酶活性明显下降,从而导致H抗原生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 类孟买型 基因突变 酶活性
原文传递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682A〉G和547_552delAG突变对酶功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陶苏丹 和艳敏 +4 位作者 许先国 洪小珍 何吉 朱发明 吕杭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682A〉G和547_552delAG突变对FUT1转录和表达蛋白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UT1682A〉G和FUT1547_552delAG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COS7细胞进行稳定表达细胞株... 目的研究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682A〉G和547_552delAG突变对FUT1转录和表达蛋白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UT1682A〉G和FUT1547_552delAG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COS7细胞进行稳定表达细胞株筛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UT1mRNA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FUT1酶的活性。结果获得稳定表达FUT1682A〉G、FUT1547—552delAG和FUT1野生型基因的COS7细胞,FUT1682A〉G和547_552delAG重组体mRNA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101.69%和102.79%。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Fun682A〉G重组体细胞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000的目的蛋白片段,而FUT1547_552delAG重组体细胞未见同分子量大小的目的蛋白片段。酶活性分析显示FUT1682A〉G重组体蛋白酶活性为野生型的61.06%,而547_552delAG重组体蛋白完全失去酶活性。结论FUT1 682A〉G和547_552delAG突变不影响FUT1 mRNA转录,但不同FUT1突变点对酶活性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 突变 转录分析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一个类孟买血型家系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先国 洪小珍 +6 位作者 刘瑛 应燕玲 陶苏丹 和艳敏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类孟买型血型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的红细胞ABO和H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家系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类孟买型血型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的红细胞ABO和H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家系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编码区,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并通过克隆测序法对存在FUT1基因复合杂合的样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血清学技术在9个家系成员中鉴定了3个类孟买型,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FUT1基因存在35C/T、235G/C和682A/G复合杂合.单倍体序列分析表明先证者的FUT1基因型为h235c/h35T+628G.其中h235C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G79R替换,h35+628G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A12V和M228V替换.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一种新的类孟买表型相关的FUT1基因突变235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孟买型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FUT1基因 H血型系统
原文传递
10例类孟买表型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洪小珍 马开荣 +5 位作者 蓝小飞 刘瑛 许先国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604-606,共3页
目的:分析10例类孟买血型表型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情况。方法:ABO、H抗原检测采用血清学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FUT1编码区序列,PCR产物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杂合子突变标本采用TOPO TA技术分离得到单链。结果:类孟买血型表... 目的:分析10例类孟买血型表型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序列情况。方法:ABO、H抗原检测采用血清学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FUT1编码区序列,PCR产物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杂合子突变标本采用TOPO TA技术分离得到单链。结果:类孟买血型表型红细胞缺乏H抗原,与抗H试剂不凝集。10例标本直接测定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3例为第547-552位AG两碱基缺失(CAGAGAG→CAGAG)纯合子,其它7例为有不同突变点的杂合子。单体型分析显示存在235C、293T、547-552delAG、658T、35T+682G、880-882delTT等6种单体型。结论:类孟买血型存在多种分子遗传机制,最常见单体型为547-552del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孟买型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FUT1基因
原文传递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红红 李玉 +3 位作者 刘逸寒 王尧 梁晓梅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利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基因组DNA中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uct)基因,得到大小为906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fuc... 利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基因组DNA中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uct)基因,得到大小为906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fuct。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25℃,0.1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4 h,并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可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3 kD的蛋白,与预期分子量一致,说明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表达,应用HPLC法进行酶活检验,酶活达到了13.21 pmol/(mgP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DNA双链突变形成类孟买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兴华 刘衍春 +3 位作者 王恩波 马玲 史丽莉 邵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对1例血清学初定为类孟买OhAB-s型的标本进行分析,以了解表型与基因等的关系。方法血型血清学、血型物质、血型酶活力检测采用试管法;基因分析采用DNA测序法;同时进行家系遗传学调查。结果红细胞上检出A、B抗原;H抗原缺失的分泌型,... 目的对1例血清学初定为类孟买OhAB-s型的标本进行分析,以了解表型与基因等的关系。方法血型血清学、血型物质、血型酶活力检测采用试管法;基因分析采用DNA测序法;同时进行家系遗传学调查。结果红细胞上检出A、B抗原;H抗原缺失的分泌型,与Le(a-b+)表型相符合;ABO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表明具有合成A、B抗原的能力;基因分析是1例混合杂合突变,即2条DNA链分别存在碱基突变致红细胞上H抗原缺失;家系调查A、B血型基因分别来自双亲。结论由FUT1基因2条DNA链不同位点突变形成的H抗原缺失的AB类孟买型是非常少见的;其红细胞上的A和/或B抗原的形成,由分泌液中的H抗原吸附至红细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突变 类孟买血型 混合杂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易感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进 李林青 +2 位作者 曾俊 曹国栋 姜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9期4075-4084,共10页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2(fucosyltransferase 2,FUT2)在A385T位点和G428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EBM Reviews、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2(fucosyltransferase 2,FUT2)在A385T位点和G428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EBM Reviews、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关于FUT2基因多态性与IBD相关性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Begg's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病例组3682例,对照组5470例.各种遗传模型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显性遗传模型[(AA+AT)vs TT]中OR=1.00(95%CI:0.83-1.21),[(GG+GA)vs AA]中OR=1.05(95%CI:0.81-1.36);隐性遗传模型[(AT+TT)vs AA]中OR=0.96(95%CI:0.73-1.25),[(GA+AA)vs GG]中OR=0.70(95%CI:0.36-1.36);共显性遗传模型中(AA vs TT)中OR=1.02(95%CI:0.82-1.27),(GG vs AA)中OR=1.23(95%CI:0.93-1.63);等位基因模型(A vs T)中OR=1.06(95%CI:0.95-1.17),(G vs A)中OR=1.18(95%CI:0.68-2.04).各种遗传模型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中,显性遗传模型[(AA+AT)vs TT]中OR=0.60(95%CI:0.43-0.85),[(GG+GA)vs AA]中OR=0.51(95%CI:0.38-0.70);隐性遗传模型[(AT+TT)vs AA]中OR=0.99(95%CI:0.73-1.35),[(GA+AA)vs GG]中OR=1.49(95%CI:1.17-1.91);共显性模型(AA vs TT)中OR=1.37(95%CI:0.95-1.98),(GG vs AA)中OR=0.46(95%CI:0.33-0.65);等位基因模型(G vs A)中OR=0.67(95%CI:0.57-0.79),(G vs A)中OR=0.67(95%CI:0.57-0.79).结论 FUT2 A385T与G428A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无关.亚洲人群中FUT2 A385T上基因型TT会增加CD的发病风险.FUT2 G428A多态性与CD相关,携带等位基因A会增加CD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炎症性肠病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胃腺癌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阿依努尔.阿合曼 高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胃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胃腺癌患者299例(病例组)、体检健康者333例(对照组),病例组中汉族167例、哈萨克族132例,对照组中汉族182例、哈萨克族151例。取清晨全血,...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胃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胃腺癌患者299例(病例组)、体检健康者333例(对照组),病例组中汉族167例、哈萨克族132例,对照组中汉族182例、哈萨克族151例。取清晨全血,采用PCR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PUT2基因G739A、A385T、C375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胃腺癌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汉族人群G739A位点AA基因分别为57、27例(P<0.01),哈萨克族人群G739A位点AA基因型分别为32、18例(P<0.01),携带G739A位点A等位基因的汉族、哈萨克族个体分别是相对应民族非携带者患胃腺癌风险的1.655倍(95%CI为1.227~2.233,P=0.001)和1.430倍(95%CI为1.026~1.992,P=0.035);A385T位点TT基因型在汉族及哈萨克族分别为7、12例,显著高于相同民族对照组的1、3例(P均<0.05);C357T位点T等位基因在汉族及哈萨克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中汉族和哈萨克族A385T位点T等位基因分别为39、45例(P<0.01),对照组中两民族G739A、A385T、C357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携带G739A位点A等位基因且现在还在吸烟或饮酒者或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患胃腺癌风险增加2.035、2.360、3.815倍。结论新疆地区汉族、哈萨克族胃腺癌的发生与FUT2基因G739A、A385T位点多态性有关,且胃腺癌患者中哈萨克族A385T位点突变频率高于汉族,同时吸烟、饮酒、Hp感染亦可增加携带G739A位点A等位基因者胃腺癌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岩藻糖基转移酶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哈萨克族 汉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 y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蓓 郝莹莹 +4 位作者 王冬冬 朱连成 张淑兰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将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T)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并探讨细胞表面Lewisy及其他相关糖脂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人α1,2-FT基因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T-H,利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入卵巢癌... 目的将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T)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并探讨细胞表面Lewisy及其他相关糖脂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人α1,2-FT基因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T-H,利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入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建立α1,2-FT基因稳定高表达细胞株RMG-Ⅰ-H。通过酶活性测定证明转染前后细胞系α1,2-FT活性的改变,采用薄层层析、薄层层析免疫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脂质及糖脂,特别是Ⅱ型寡糖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细胞RMG-Ⅰ-H中H-1抗原及Lewisy抗原显著增加,特别是Lewisy抗原为转染前的20倍;而Ⅰ型糖链Lewisb显著减少。转染前后细胞膜上的主要脂质成分胆固醇和磷脂质的含量没有变化,且中性糖脂质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α1,2-FT基因转染增加α1,2-FT活性的同时,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y抗原的表达;RMG-Ⅰ Lewisy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Lewisy抗原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提供了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 转染 Lewis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CsIPT2)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停林 崔利 +4 位作者 李季 郭勤卫 娄群峰 徐建 陈劲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分析黄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CsIPT2)在果实发育不同模式中的转录变化以及对不同激素的转录应答情况,对CsIPT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黄瓜单性结实自交系EC1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8419s-1果实发... 为了分析黄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CsIPT2)在果实发育不同模式中的转录变化以及对不同激素的转录应答情况,对CsIPT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黄瓜单性结实自交系EC1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8419s-1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CsIPT2对不同激素的应答反应。结果表明:CsIPT2基因全长843 bp,共编码280个氨基酸,蛋白空间结构模型与蛇麻IPT蛋白极其相似。该基因不仅在授粉后的黄瓜果实发育中表达量上调,而且在黄瓜天然单性结实前期和人工诱导的单性结实后期表达量均有增加,推测该基因在促进黄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黄瓜单性结实的调控过程。GA、ET、6-BA、ABA和NAA 5种激素都能够诱导该基因的上调表达。其中GA处理后3 h基因表达量最高,ET、6-BA、ABA和NAA诱导的表达峰值出现在处理后6 h。随着NAA处理浓度的增加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幅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黄瓜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CsIPT2)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2基因silD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文荣 曾志红 +2 位作者 朱春宝 陈代杰 朱宝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8-332,共5页
从伊纽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扩增参与西索米星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ilD(1181bp),并分别将其克隆到pUC18和表达载体pET-30a上。其开放性阅读框长1173bp,编码含390aa(43.04ku)的多肽链,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pET-sil... 从伊纽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扩增参与西索米星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ilD(1181bp),并分别将其克隆到pUC18和表达载体pET-30a上。其开放性阅读框长1173bp,编码含390aa(43.04ku)的多肽链,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pET-silD中实现表达。基因silD的碱基序列与gntD(来自M.echinospora)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4%。预测的SilD蛋白序列与GntD的同源性为98%。这是继从依纽小单孢菌克隆参与生物合成西索米星的抗性基因srm1(AY661430)、西索米星2-脱氧蟹肌醇合成酶基因sisB(DQ250993)和糖基转移酶基因sisZ(DQ250994)后,克隆到的又一新基因。该基因在GenBank的接受号为DQ250992。基因silD的克隆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转移酶-2基因 伊纽小单孢菌 silD 克隆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2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青国 王文艳 《医学综述》 2017年第4期650-654,共5页
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作为岩藻糖基转移酶的一种,分布在口腔黏膜上皮、呼吸道上皮、泌尿生殖道细胞以及体液中。FUT2与ABO血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性胃肠炎等相关。其中,FUT2与H抗原相关,原发性硬化性胆... 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作为岩藻糖基转移酶的一种,分布在口腔黏膜上皮、呼吸道上皮、泌尿生殖道细胞以及体液中。FUT2与ABO血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性胃肠炎等相关。其中,FUT2与H抗原相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中发现FUT2相关位点,克罗恩病与FUT2非分泌型相关,在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肠胃炎的患儿中,民族、种族、遗传等因素与FUT2相关。FUT2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2 组织血型抗原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FUT9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雌孕激素的影响
15
作者 葛常辉 王晗 +2 位作者 孔英 燕秋 朱正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1-285,共5页
Lewis X(Le x) is stage specifical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mammalian embryos. Histochemical evidences have showed that Le x is expressed in endometrium, and may be controlled by ovarian hormones. It has been repo... Lewis X(Le x) is stage specifical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mammalian embryos. Histochemical evidences have showed that Le x is expressed in endometrium, and may be controlled by ovarian hormone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FUT9 gene is the real specific gene encoding α1, 3 fucosyltransferase for the synthesis of terminal fucose of Le x. In this article, the transcription of FUT9 and expression of Le x oligosaccharide antigen in mouse endometrium were investigated. The mice(22~25 g)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as follows:(1) Estrous: females were checked by vaginal smears to determine their stage of estrus;(2) Early pregnancy: females were mated with males(1∶1), and the day of vaginal plug appearance was considered as day 1 of pregnancy;(3) Hormone replacement: after ovariectomy, mice were given subcutaneously estradiol benzoate and progesterone daily for 4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level of FUT9 gene was:(1) periodically changed during estrous cycle: highest at estrus stage, and lowest at metestrus stage;(2) decreased obviously during early pregnancy, then maintained at a lower level from day 3 to day 5;(3) increased in the estradiol treatment group, and de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progesterone treatment group, and was at a middle level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both 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4) level of Le x carrying proteins on the surface of endometrium did it coincide fully with that of FUT9 gene transcrip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other factors may be also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Le x expression in addition to the hormones. In summary, the expression of FUT9 gene in mouse endometrium is regulated by ovarian hormones, being up regulated by estrogen and down regulated by progester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岩藻糖基转移酶 FUT9基因 小鼠 子宫内膜 表达 孕激素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基因组整合型菌株构建及发酵优化
16
作者 劳才文 吴金勇 +5 位作者 李忠奎 廖迎雪 王纪 袁丽霞 陈祥松 姚建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是一种岩藻糖化人乳低聚糖,具有预防肠道疾病、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基于基因组水平,通过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2’-FL合成前体物质相关代谢基因,... 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是一种岩藻糖化人乳低聚糖,具有预防肠道疾病、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基于基因组水平,通过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2’-FL合成前体物质相关代谢基因,如β-半乳糖苷酶基因(β-galactosidase,lac Z)、UDP-葡萄糖脂质载体转移酶基因(undecaprenyl-phosphate glucose-1-phosphate transferase,wca J)和GDP-甘露糖基水解酶基因(GDP-mannose mannosyl hydrolase,nud D),构建2’-FL合成底盘细胞;在此基础上,将外源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wbg L)和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基因(phosphomannomutase,man B)、甘露糖-1-磷酸鸟苷转移酶基因(annose-1-phosphate guanylyltransferas,man C)、GDP-D-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GDP-mannose 4,6-dehydratase,gmd)和GDP-岩藻糖合酶基因(GDP-L-fucose synthase,wca G)引入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探究在基因组水平过表达2’-FL合成基因对2’-FL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FL在所构建菌株B-05的摇瓶含量达到了1.99 g·L^(-1)。进一步通过摇瓶发酵优化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IPTG诱导浓度为0.4 mmol·L^(-1)、诱导时OD600为2.4,诱导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摇瓶中2’-FL合成量达到了3.92 g·L^(-1)。最后在5 L发酵罐中,2’-FL含量达到了43.48 g·L^(-1)。研究表明通过将外源2’-FL相关合成基因导入基因组中进行过表达,实现了2’-FL高效合成,为构建整合型2’-FL菌株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岩藻糖基乳糖 重组大肠杆菌 基因敲除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猪动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抑制实验
17
作者 马志方 王广有 +3 位作者 刘秉乾 李胜芝 张玥 马腾骧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转移抑制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Ⅱ型活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不同条件刺激转人HT基因和正常的PAEC,在不同时段分别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采... 目的探讨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HT)基因转移抑制猪动脉内皮细胞(PAEC)Ⅱ型活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不同条件刺激转人HT基因和正常的PAEC,在不同时段分别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接受刺激12h后2种PAEC核因子(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3种刺激均可以活化PAEC,使其表面ICAM-1的表达逐步升高,并在12h左右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在接受刺激4h后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细胞ICAM-1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细胞的活化受到抑制。在不同条件下刺激12h后2种细胞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达人HT的PAECNF-κB阳性细胞百分数比正常猪动脉内皮细胞低。结论表达人HT的PAECⅡ型活化受到抑制,人HT基因转移可能一定程度抑制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AVR),并且可能通过NF-κB发挥作用,PAECⅡ型活化的条件是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种 基因转移技术 岩藻糖基转移酶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的调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飞 石必枝 吴兴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4,177,共5页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肝癌细胞中对于α - 1 ,6岩藻糖基转移酶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对SMMC- 772 1细胞分别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给予雌二醇和孕酮处理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学的改变 ,并进行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小扁...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肝癌细胞中对于α - 1 ,6岩藻糖基转移酶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对SMMC- 772 1细胞分别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给予雌二醇和孕酮处理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学的改变 ,并进行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小扁豆凝集素 (LCA)印迹分析以检测α - 1 ,6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 (FUT8)转录水平和底物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的改变。结果 雌激素能明显上调FUT8基因的转录 ,并显著提高Mr 为1 35× 1 0 3 、1 0 0× 1 0 3 和 6 0× 1 0 3 LCA反应阳性的糖蛋白的表达水平 ,同时改善了细胞的生长状态 ;而孕激素则可以明显下调FUT8基因的转录 ,并显著降低Mr 为 1 35× 1 0 3 、1 1 5× 1 0 3 、1 0 0× 1 0 3 和 6 0× 1 0 3 的LCA反应阳性的糖蛋白的表达水平 ,同时改变了细胞的正常形态。结论 雌孕激素能通过调节α - 1 ,6岩藻糖基转移酶的表达 ,改变靶蛋白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 ,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雌孕激素 人肝癌细胞 SMMC-7721细胞 调控 聚合酶链式反应 细胞生长状态 小扁豆凝集素 转移基因 不同浓度 不同时间 印迹分析 转录水平 发生发展 糖基化 糖蛋白 酶表达 雌二醇 形态学 逆转录 半定量 雌激素 LCA 靶蛋白 Mr 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FUT4基因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叶瑶 李红 +5 位作者 徐忠金 鲁艺 易丽君 吴崇军 梁昌达 杨玉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cosyltransferaseⅣ,FUT4)是负责催化合成岩藻糖基化寡糖Lewis X(LeX)和Lewis Y(LeY)等的关键酶,在许多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调控机制不同。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cosyltransferaseⅣ,FUT4)是负责催化合成岩藻糖基化寡糖Lewis X(LeX)和Lewis Y(LeY)等的关键酶,在许多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调控机制不同。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岩藻糖基转移酶Ⅳ基因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⑴收集110例ALL患儿骨髓样本,分析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征;⑵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110例ALL患儿FUT4基因mRNA表达水平,Log Rank检验分析FUT4高/低表达水平组2年生存率及复发时间。结果⑴性别、年龄、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在FUT4高低表达组中无显著差异,但高表达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63.02±9.36显著高于低表达组31.00±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6);⑵FUT4 mRNA在初治ALL患儿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13±2.36 vs 1.30±0.33),治疗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复发后其表达又升高;⑶在初治ALL患儿中,FUT4高水平表达组的2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儿,但差异不显著(P=0.0624),同时复发时间明显缩短(P=0.0323)。结论FUT4表达水平和ALL的疾病进展呈正相关,FUT4高表达患儿复发率明显升高,预后不良。由此可见,FUT4基因可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FUT4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及复发患儿体内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2年生存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Ⅱ、Ⅲ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毛毛 庞灏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874-881,I0001-I0004,共12页
岩藻糖基转移酶Ⅱ(FUT2)和岩藻糖基转移酶Ⅲ(FUT3)基因作为FUT家族中与人类血型密切相关的两个成员,其多态性在人类遗传学、法医学以及疾病相关性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两个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编码区,因它们具有高度多态... 岩藻糖基转移酶Ⅱ(FUT2)和岩藻糖基转移酶Ⅲ(FUT3)基因作为FUT家族中与人类血型密切相关的两个成员,其多态性在人类遗传学、法医学以及疾病相关性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两个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编码区,因它们具有高度多态性和明显的种族特异性,在人类遗传学及法医学领域广泛应用。FUT2和FUT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其产物也与微生物感染及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关。但两个基因的多态性及表型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广泛开展。未来,FUT2和FUT3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及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2基因 岩藻糖基转移酶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