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麦系列部分品种(系)Wx-B1b基因检测与淀粉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维富 杨雪峰 +5 位作者 刘东军 赵丽娟 仇琳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小麦籽粒淀粉特性是决定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淀粉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Wx-B1b基因为控制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龙麦系列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 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小麦籽粒淀粉特性是决定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淀粉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Wx-B1b基因为控制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龙麦系列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有用信息,利用Wx-B1b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了153份小麦品种(系),并对该基因在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淀粉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标记能准确鉴定Wx-B1b基因,在检测的153份材料中,82份材料含有Wx-B1b基因,占比为53.6%;黏度仪的峰值黏度在Wx-B1b和Wx-B1a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淀粉特性改良的主效基因。因此在东北春麦区为进一步提高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效率,在亲本组配、后代选择及稳定品系处理中应加强Wx-B1b基因的应用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龙麦系列 稳定品系 Wx-b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和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影响的家系研究
2
作者 郭煌达 彭和香 +11 位作者 王斯悦 侯天姣 李奕昕 章涵宇 王梦莹 武轶群 秦雪英 唐迅 李劲 陈大方 胡永华 吴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 目的:利用北京房山家系队列研究资料,探索短期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暴露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多态性对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市房山区9个乡镇的先证者及其亲属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估短期PM暴露和MTNR1B基因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与TyG指数的关联,进一步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探索rs10830963位点多态性在PM与TyG指数关联中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来自2084个家系的4395名参与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98±8.68)岁,女性占比53.9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M 2.5浓度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7(95%CI:0.007~0.027),而PM 10每升高10μg/m 3,TyG指数升高0.010(95%CI:0.003~0.017),且关联均存在滞后效应。此外,rs10830963位点与TyG指数存在阳性关联。每增加一个风险等位基因G,TyG指数升高0.040(95%CI:0.004~0.076)。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携带者的TyG指数高0.079(95%CI:0.005~0.152)。未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PM暴露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 2.5和PM 10短期暴露与较高的TyG指数相关,MTNR1B基因的rs10830963位点G等位基因与TyG指数升高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吸入暴露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MTNR1b基因 家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VvCCD1b基因克隆及与其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筛选
3
作者 陈一恒 李少楠 +4 位作者 董天宇 唐美玲 唐雯 卢素文 房经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5-2224,共10页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vCCD1b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进行预测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及不同处理下葡萄CCD家族成员表达模式。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并进行点对点验证。【结果】通过PCR克隆获得VvCCD1b基因序列全长1641 bp,位于13号染色体上,编码546个氨基酸残基,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16.67%)、β-折叠(5.49%)、延伸链(24.54%)和无规则卷曲(53.30%)构成,具有RPE65保守结构域。VvCCD1b基因启动子含有光响应元件(G-box、3-AF1 binding site、GATA-motif、TCT-motif)、水杨酸(SA)响应元件(SARE)、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及AP2/ERF、WRKY、MADS-box转录因子结合元件。VvCCD1b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光照与逆境胁迫的影响。以VvCCD1b基因启动子为诱饵,初步筛选出VvRAP2-4、VvWRKY4、VvBHLH137转录因子及葡萄液泡加工酶、葡萄糖苷酶等18个功能蛋白,其中VvRAP2-4、VvWRKY4转录因子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间存在互作。【结论】VvCCD1b为亲水性蛋白,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到干旱、高温、水涝胁迫和光照的影响。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与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候选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CCD1b基因 启动子 酵母单杂交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DEPDC1B基因的表达与泛癌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4
作者 乔美琪 钟加滕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人类DEPDC1B基因的表达与泛癌种的生物信息学相关性。方法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数据,分析DEPDC1B基因的表达,运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DEPDC1B基因与多种癌症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TCGA肿... 目的 研究分析人类DEPDC1B基因的表达与泛癌种的生物信息学相关性。方法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数据,分析DEPDC1B基因的表达,运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DEPDC1B基因与多种癌症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TCGA肿瘤组织中筛选出17种与DEPDC1B基因相关的肿瘤,其中14种肿瘤与DEPDC1B的表达呈正相关,3种肿瘤与DEPDC1B的表达呈负相关;DEPDC1B在卵巢癌和胰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 DEPDC1B的基因表达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能为疾病的分子诊断与预后评估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预后 肿瘤标记物 DEPDC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TYRP1b基因SNPs筛查及其与体色性状的关联分析
5
作者 宋兴超 王云艳 +4 位作者 王莎莎 方月 巴家文 梅杰 梁正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7,共11页
【目的】探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b,TYRP1b)基因变异与斑马鱼体色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体色表型存在显著差异的红色、黄色和蓝色斑马鱼共计219个样本的肌肉组织DNA为模板,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扩增、San... 【目的】探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b,TYRP1b)基因变异与斑马鱼体色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体色表型存在显著差异的红色、黄色和蓝色斑马鱼共计219个样本的肌肉组织DNA为模板,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扩增、Sanger测序技术筛查TYRP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并将SNPs与斑马鱼体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获得的斑马鱼TYRP1b基因外显子2、部分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含子4、外显子5、内含子5、外显子6和外显子7长度分别为134、212、168、135、180、113、150、171 bp。SNPs筛查显示,3种体色斑马鱼群体共筛查到18个SNPs,部分内含子3存在11个SNPs位点:g.2125G>A、g.2150G>A、g.2152G>T、g.2161C>A、g.2175A>T、g.2180G>T、g.2185A>T、g.2192A>C、g.2200A>T、g.2201A>C和g.2213T>C;内含子4检测到4个SNPs位点:g.7C>A、g.65A>G、g.84T>A和g.103C>T;内含子5存在1个SNPs位点:g.61G>T;外显子4、6分别存在1个SNPs位点:g.125G>T和g.80T>A,且均为同义突变;外显子2、5和7均未检测到SNPs。关联分析表明,TYRP1b基因内含子3中g.2152G>T、g.2175A>T、g.2180T>G、g.2192A>C、g.2200A>T、g.2201A>C位点、内含子4中g.65A>G位点及外显子6中g.80T>A位点的基因型均与斑马鱼体色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斑马鱼TYRP1b基因内含子3、4及外显子6存在8个与体色表型存在关联的SNPs,可能影响斑马鱼体色性状或与之紧密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色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白山羊GFI1B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志 罗卫星 +3 位作者 刘若余 蔡惠芬 张依裕 宋桃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贵州白山羊GFI1B基因第八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通过PCR-RFLP技术对贵州白山羊外显子SNPs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一般线形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供试群体中在外显子上检测到2个SNPs位点,... 本试验旨在研究贵州白山羊GFI1B基因第八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通过PCR-RFLP技术对贵州白山羊外显子SNPs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一般线形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供试群体中在外显子上检测到2个SNPs位点,即第八外显子263(G/T)和340(G/A)。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G340A位点,CC型和DD型的体重、体长、胸深和胸宽对CD型达到差异及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检测到的GFI1B基因第八外显子340(G/A)多态性位点可作为贵州白山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I1b基因 贵州白山羊 PCR-RFL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EB1B基因在转基因小麦后代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荣红颖 张立全 +3 位作者 杨凤萍 陈绪清 张晓东 郭新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37-443,共7页
本研究对基因枪导入了pBAC128F/R质粒(含有玉米Adh1内含子1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以来自拟南芥菜逆境诱导表达类型———亲水蛋白rd29b基因的启动子驱动脱水应答转录因子DREB1B基因的逆境诱导表达类型质粒)的T4代... 本研究对基因枪导入了pBAC128F/R质粒(含有玉米Adh1内含子1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以来自拟南芥菜逆境诱导表达类型———亲水蛋白rd29b基因的启动子驱动脱水应答转录因子DREB1B基因的逆境诱导表达类型质粒)的T4代转基因小麦进行了稳定表达研究。PCR、PCR-Southern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转录因子DREB1B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株系的基因组中。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株系的DREB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增强。叶片除草剂抗性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转基因株系可抗到150mg/L。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4个株系(编号为1,18,30和76)的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较大,同一株系,干旱与未干旱处理相比,脯氨酸含量提高了3~5倍。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脯氨酸含量高2~3倍。在干旱条件下,T4代田间小区产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转基因株系(编号为30,51,70和76)的产量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利用逆境诱导型rd29b基因的启动子来增强外源DREB1B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改良小麦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DREb1b基因 脯氨酸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BMPR1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贾伟 张龚炜 +2 位作者 陈仕毅 贾先波 赖松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81-1785,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家兔BMPR1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BMPR1B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对候选SNPs位点(c.117G>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其与家兔生长速度的关联性(N=262)。结果表明,在BMPR1B... 本文旨在研究家兔BMPR1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BMPR1B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对候选SNPs位点(c.117G>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其与家兔生长速度的关联性(N=262)。结果表明,在BMPR1B基因编码区共存在14个SNPs位点,它们分别是c.9C>T、c.54C>T、c.75T>A、c.88C>T、c.96T>C、c.117G>A、c.384A>G、c.392C>T、c.540C>T、c.603T>C、c.1254T>A、c.1332A>G、c.1356A>G及c.1436A>G,除c.392C>T突变致使该基因编码的第131个氨基酸亮氨酸(leu)被丝氨酸(ser)替换外,其他13个位点均为同义突变。c.117G>A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为中度多态(0.25<PIC<0.50)。关联分析表明BMPR1B基因c.117G>A位点AA基因型35日龄断奶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669.556±43.733VS 612.571±10.588VS 612.478±1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bMPR1b基因 PCR-RFLP SNP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1B基因在寒泊肉羊世代选育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晓勇 孙洪新 +1 位作者 田树军 敦伟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为了探讨BMPR1B(A746G)基因在寒泊肉羊世代选育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本试验分析了不同选育世代寒泊肉羊BMPR1B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基因型对不同世代母羊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MPR1B基因突变纯合型BB个体从第一世代就开始出现... 为了探讨BMPR1B(A746G)基因在寒泊肉羊世代选育中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本试验分析了不同选育世代寒泊肉羊BMPR1B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基因型对不同世代母羊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MPR1B基因突变纯合型BB个体从第一世代就开始出现,BB基因型频率随选育世代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从G1到G2世代,BB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G1世代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高于++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G2世代BB基因型母羊产羔数达到3.0,显著大于B+(1.89)和++(1.24)基因型个体(P<0.01)。G1和G2世代BMPR1B基因型母羊对初产日龄和产羔间隔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BMPR1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可显著提高寒泊肉羊新种群母羊产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泊肉羊 bMPR1b基因 产羔数 产羔间隔 初产日龄 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GE-1b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清 郭爱林 +3 位作者 安社娟 徐崇锐 杨素清 吴一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6-968,972,共4页
目的探讨XAGE-1b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通过手术获得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提取组织总RNA,RT-PCR反应扩增XAGE-1b基因全长,通过电泳和基因测序鉴定RT-PCR产物,确定基... 目的探讨XAGE-1b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通过手术获得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提取组织总RNA,RT-PCR反应扩增XAGE-1b基因全长,通过电泳和基因测序鉴定RT-PCR产物,确定基因表达阳性标本,分析基因表达阳性率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30例肺癌组织中,XAGE-1b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0%(12/30),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不表达该基因;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腺癌中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61.1%vs8.3%,P=0.015);随着TNM分期的升高,基因表达阳性率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GE-1b基因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可优先选择该基因作为肺腺癌免疫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GE-1b基因 肺肿瘤 临床特点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X1B基因突变检测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丽春 覃远汉 +3 位作者 黄韦芳 周志强 雷凤英 陈秀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LMX1B基因突变检测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儿童(对照组)、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SSNS组)、SRNS患儿(SRNS组)各100例,采用PCR法扩增LMX1B基因第4、5、6外显子,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后... 目的分析LMX1B基因突变检测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儿童(对照组)、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SSNS组)、SRNS患儿(SRNS组)各100例,采用PCR法扩增LMX1B基因第4、5、6外显子,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后,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迁移率或条带异常者进行DNA测序,比较3组LMX1B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第4、5、6外显子扩增产物符合LMX1B基因外显子片段进行纯化和测序标准。突变均位于第4外显子,第5、6外显子未发现明显突变。纯合错义突变c.745G>A(R246K)SRNS组5例,SSNS、对照组均0例,SRNS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均<0.05;纯合错义突变c.731-733T>C、C>G、G>A(S242R)SRNS组23例、SSNS组9例、对照组2例,SRNS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义突变c.733-734ins T(K243*)SRNS组9例、SSNS组17例、对照组0例,SRNS、SSNS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同义突变c.733G>C(S242S)SRNS组2例、SSNS组11例、对照组3例,P均>0.05。结论 LMX1B基因纯合错义突变c.745G>A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产生激素耐药的原因,检测该指标对SRNS患儿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 基因突变 LMX1b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BMPR1B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章源 狄冉 +4 位作者 刘秋月 胡文萍 王翔宇 郭晓飞 储明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该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BMPR1B基因结构、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同源进化和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绵羊BMPR1B DNA全长20 k,包含12个外显子,其中Fec B突变位于第8外显子;BMPR1B具有3个保守motif和3个功能结构域,FecB突变位于蛋白激酶功... 该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BMPR1B基因结构、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同源进化和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绵羊BMPR1B DNA全长20 k,包含12个外显子,其中Fec B突变位于第8外显子;BMPR1B具有3个保守motif和3个功能结构域,FecB突变位于蛋白激酶功能结构域,该突变改变了蛋白空间结构;绵羊BMPR1B蛋白与山羊的同源性最高,首先相聚,其次为牛、狼、人、猕猴、小鼠、猪、原鸡、斑马鱼;BMPR1B主要在TGFB通路中起信号转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膜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bMPR1b基因 生物信息学 Fecb突变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腹泻病猪的猪萨佩罗病毒检测及1B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雨濛 郭博 +6 位作者 徐逸飞 陈瑛琪 蔡瑶 李小璟 龚双燕 徐志文 朱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92-1999,共8页
为了解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的流行及变异情况,采集2015-2016年四川地区12个县市34个猪场共计428份腹泻病料,采用QRT-PCR方法对PS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428份病料中,共有114份为PSV阳性,阳性率为26.6%;所检测的34... 为了解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的流行及变异情况,采集2015-2016年四川地区12个县市34个猪场共计428份腹泻病料,采用QRT-PCR方法对PS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428份病料中,共有114份为PSV阳性,阳性率为26.6%;所检测的34个猪场中,共有20个猪场显示PSV阳性,猪场阳性率为58.8%,表明PSV在四川地区普遍存在。此外,对来自不同县市共14份PSV阳性病料1B全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分子克隆,测序,再利用序列分析软件对四川部分地区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条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0.6%~100%和97.1%~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研究获得的四川株与已知中国株分属于一个大的分支,说明我国猪萨佩罗病毒1B基因序列较为保守,没有发生大的基因变异。所有中国分离株与韩国株、德国株、英国株处在不同分支,又说明我国PSV的流行毒株可能存在独立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1b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在大肠杆菌ST1b基因扩增及其基因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书章 刘晓明 +1 位作者 黄培堂 李丰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20,共2页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成功地扩增了产肠毒性大肠杆菌ST1b基因,在ST1b产量、活性和纯度上均满足了基因重组的要求。并利用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基因探针标记方法(基因扩增标记法),所制备的ST1b基因探针经相关菌菌落杂交试验证实具...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成功地扩增了产肠毒性大肠杆菌ST1b基因,在ST1b产量、活性和纯度上均满足了基因重组的要求。并利用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基因探针标记方法(基因扩增标记法),所制备的ST1b基因探针经相关菌菌落杂交试验证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对180株婴幼儿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52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和28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的基因诊断以及96株K99—ST1b基因重组转化菌的基因检测,菌落杂交阳性率分别为11/180、2/52、2/28和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ST1b基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HTR1B基因的分子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雷 陈宏 +6 位作者 雷初朝 房兴堂 蓝贤勇 张丽 张爱玲 王居强 胡沈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涉及肉牛和奶牛共计7品种HTR1B基因的编码区和3′侧翼区的多态性,以期为牛性情的标记辅助选择积累数据。扩增得到4个片段,有3个片段存在(SSCP)多态性。对不同的SSCP带型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6个SNP多态位点(G205...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涉及肉牛和奶牛共计7品种HTR1B基因的编码区和3′侧翼区的多态性,以期为牛性情的标记辅助选择积累数据。扩增得到4个片段,有3个片段存在(SSCP)多态性。对不同的SSCP带型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6个SNP多态位点(G205T、C507T、C546G、C744T、G816A和G942A)。各遗传群体内G205T、C744T、G816A和G942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而C507T和C546G位点只有鲁西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奶牛2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肉牛品种(χ2=6.87)。奶牛G205T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25,其余各位点在不同群体内均小于0.10,说明牛HTR1B基因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1b基因 PCR-SSCP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兴军 杨捷琳 +3 位作者 朱乃硕 张陈平 关晓峰 孙长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家族中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ACC-M中的高表达是否与其转移相关。方法: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低、高转移细胞ACC-2、ACC-M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检测该基因表达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家族中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ACC-M中的高表达是否与其转移相关。方法: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低、高转移细胞ACC-2、ACC-M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检测该基因表达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裸鼠体内肿瘤细胞肺转移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XAGE-1b基因干扰质粒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后,RT-PCR验证干扰效率显示,XAGE-1b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Boyden小室检测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在裸鼠体内检测基因干扰后的肿瘤细胞肺转移能力与ACC-M相比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RNA干扰作用抑制了XAGE-1b基因的表达,体外实验和体内检测中显著影响了肿瘤细胞的迁移黏附以及肺转移能力,初步证实了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转移 RNA干扰 XAGE—1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NR1B基因多态性与宁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谱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英 周林 +1 位作者 谢晓敏 杨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MTNR1B基因多态性与宁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质谱的关系。方法依据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质谱;应用PCR-RFLP法对宁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95例、正常对照239例的MTNR1B rs1387... 目的探讨MTNR1B基因多态性与宁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质谱的关系。方法依据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质谱;应用PCR-RFLP法对宁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95例、正常对照239例的MTNR1B rs1387153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人群的MTNR1B rs1387153 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基因型的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T型等位基因的TG水平高于C等位基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是TG(P=0.001)和腰围(P=0.027)。结论 MTNR1B rs138715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不具有相关性,但与TG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NR1b基因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甘油三酯(TG) 宁夏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RSF1B基因6号外显子rs1061624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俊峰 李俊男 +1 位作者 苏锐 边云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8-72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TNFRSF1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选取208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相匹配的对照者,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及其它流行病学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检测反应...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TNFRSF1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选取208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相匹配的对照者,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及其它流行病学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各组TNFRSF1B基因6号外显子rs1061624位点的基因型,并统计各组的多态性频率。结果 rs1061624的AA和GG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组GG为33.5%,GA为52.8%,AA为13.7%;对照组GG为33.3%,GA为48.5%,AA为18.2%;P=0.52)。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传统的危险因素后,以显性遗传模式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相关性依然不存在。结论 TNFRSF1B基因rs1061624位点的等位基因A/G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RSF1b基因 基因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例汉族男性人群5-羟色胺受体1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繁松 李文 +5 位作者 肖斌 徐国勇 陈慧峰 林瀚生 陈青松 黄汉林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5-羟色胺受体1B基因(HTR1B)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特征。方法:通过基因再测序筛查155例汉族男性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筛查到的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学特征、连锁不平衡(LD)、标签...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5-羟色胺受体1B基因(HTR1B)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特征。方法:通过基因再测序筛查155例汉族男性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筛查到的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学特征、连锁不平衡(LD)、标签SNP和单体型(域)分布。结果:155例汉族男性人群中,HTR1B基因SNP位点包含5′-侧翼区的rs17273700(-860A>G)、rs1228814(-700G>T)、rs11568817(-262 A>C)、rs130058(-161T>A),编码区的rs6298(+129A>G)、rs6296(+861G>C)和3′-侧翼区的rs6297(+1 180T>C);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17273700与rs11568817位点之间(|D′|=1.0,2r=0.94)和rs6296与rs6298位点之间(|D′|=0.946,r=0.849)呈强LD关联;该人群主要存在8种单体型,占94.2%,其中最主要为野生单体型H1(46.0%);筛选出-860A>G、-700G>T、-161T>A、+129A>G、+1 180T>C共5个标签SNP和两个单体型域,-860A>G和+129A>G分别为其代表性单体型标签SNP(htSNP)。结论:本研究首次筛查出HTR1B基因在中国汉族男性人群中的合适的标签SNP和htSNP,减少了后续研究的SNP位点数目,为探讨其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1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隐花色素Cry1a与Cry1b基因的表达对水稻若干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毓 庄伟建 +2 位作者 庄春红 王乃元 戴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Cry1a与Cry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基因部分片段,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ihpRNA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1b,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以期同时导致这2个基因功能缺失.根据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Cry1a与Cry1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基因部分片段,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ihpRNA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1b,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以期同时导致这2个基因功能缺失.根据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初步分析了Cry1a与Cry1b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开花期推迟16 d,株高增加明显,粒型显著变长,而其他所观察的性状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隐花色素 Cry1a/Cry1b基因 ihpRNA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