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Sox1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1
作者 徐硕辉 张朋威 +6 位作者 朱慧媛 宋素芳 李文婷 孙桂荣 田亚东 康相涛 李东华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为了探究Sox10(SRY-related HMG-box 10)氨基酸序列特征以及Sox10在淅川乌骨鸡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变化,试验对淅川乌骨鸡Sox10基因CDS区进行PCR克隆并使用在线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Sox10在心、... 为了探究Sox10(SRY-related HMG-box 10)氨基酸序列特征以及Sox10在淅川乌骨鸡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变化,试验对淅川乌骨鸡Sox10基因CDS区进行PCR克隆并使用在线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Sox10在心、肝、胸肌、腿肌和背肤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ox10基因CDS区测序长度为1386bp,编码了461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显示,淅川乌骨鸡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鱼类最远。Sox10蛋白分子质量为49.86 ku,等电点为6.20,具有不稳定性、酸性和亲水性,且不存在跨膜区和信号肽,存在HMG结构域及55个磷酸化位点,5'端2000 bp不含甲基化位点。Sox10主要包括无规则卷曲,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与DCT、EDNRB、Pax3、Pax7等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参与细胞发育过程中的DNA、蛋白质结合以及转录调节功能。qRT-PCR结果表明,Sox10在背肤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肝、胸肌和腿肌,在肝脏和胸肌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心、腿肌和背肤。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究Sox10基因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乌骨鸡 Sox10基因 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花粉TgPUX10基因克隆与表达
2
作者 汤天羽 汪承巧 +3 位作者 刘佳乐 曹岳英伦 张瑞 吴家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花粉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分离出一条类似拟南芥PUX10-like cDNA序列,命名为TgPUX10,并对该基因进行鉴定、克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gPUX10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1437 bp...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花粉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分离出一条类似拟南芥PUX10-like cDNA序列,命名为TgPUX10,并对该基因进行鉴定、克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gPUX10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为1437 bp,编码477个氨基酸残基。TgPUX1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UBA、HP、UAS、UBX功能结构域。通过构建瞬时表达载体,并利用拟南芥悬浮细胞转化体系,发现TgPUX10蛋白定位于油体细胞器。在花粉萌发的0、2、4 d时,油体相关基因TgOLE及TgCLO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TgPUX10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证明TgPUX10影响香榧花粉萌发,且参与油体的降解过程。TgPUX10在各品种香榧中表达较为保守。与其他品种相比,细榧(Torreya grandis‘xifei’)的花粉活性较高,萌发率达到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TgPUX10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疑山兔FGF 1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3
作者 黄念旎 黄子珂 +7 位作者 李聪聪 刘晗 马诗语 宋果 蒋亮 彭为波 杨联熙 黄生强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10,共10页
【目的】探讨九疑山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在九疑山兔不同日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试验以九疑山兔背最长肌为材料,对九疑山兔FGF 10基因编码区序列(CDS)进行克... 【目的】探讨九疑山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在九疑山兔不同日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试验以九疑山兔背最长肌为材料,对九疑山兔FGF 10基因编码区序列(CDS)进行克隆,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FGF1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并使用Mega 11.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ProtParam、SOPMA等在线网站对FGF10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 10基因在1、35、84、180日龄九疑山兔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结果】九疑山兔FGF 10基因CDS区长度为663 bp,共编码220个氨基酸,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家兔、欧洲兔、鸡、蟾蜍、绵羊、家牛、马、人、小鼠的相似性分别为100.0%、99.5%、87.3%、73.1%、97.2%、97.2%、99.1%、99.0%、93.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九疑山兔与马的亲缘关系较近。九疑山兔FGF10蛋白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域和1个信号肽,其结构域包括跨膜区、低复杂度区域和FGF家族同源结构域等结构,并含有2个糖基化位点和40个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49.55%),其次为延伸链(25.91%),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一致。蛋白互作预测发现FGF10蛋白还与KL、FGFR2、FGFR4等蛋白存在互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GF 10基因在4个日龄九疑山兔的肺脏中表达量均为最高,肾脏其次,而在肝脏中表达量最低。此外,FGF10基因在九疑山兔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在84日龄时达到最低点。【结论】九疑山兔FGF10蛋白与家兔和欧洲兔的相似性最高,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存在跨膜区、信号肽、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FGF 10基因在九疑山兔不同日龄、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FGF 10基因在肌肉发育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疑山兔 FGF 10基因 克隆 分子特性 时空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基因突变致儿童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4
作者 刘福惠 韩总明 +1 位作者 李明磊 吕祖芳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7岁女性脑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因头痛1个月入院,头颅磁共振提示脑海绵状血管瘤,基因检测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10,PDCD10)基因存在致病性杂合突变c.456T>G(p.Tyr15... 回顾性分析1例7岁女性脑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因头痛1个月入院,头颅磁共振提示脑海绵状血管瘤,基因检测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10,PDCD10)基因存在致病性杂合突变c.456T>G(p.Tyr152Ter,61),父母该位点为野生型。患儿无癫痫发作、脑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给予保守治疗,门诊定期复查头颅磁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基因 头痛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β10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蒙建鑫 金义宽 +4 位作者 李雅婷 周许敏 廖方雨 姚繁 李强 《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研究胸腺素β10基因(TMSB10)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进展的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分析PTC中的高表达基因及其在不同的T、N分期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MSB10在人类甲状腺滤... 目的研究胸腺素β10基因(TMSB10)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进展的机制。方法使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分析PTC中的高表达基因及其在不同的T、N分期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MSB10在人类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系Nthy-ori 3-1细胞与人PTC细胞系细胞(BCPAP、TPC-1、KTC-1、BHT101)中的基因表达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TMSB10蛋白的表达差异。用293T细胞构建短发夹(sh)序列sh-TMSB10-NC、sh-TMSB10-1、sh-TMSB10-2病毒载体,并转染至TPC-1和BCPAP细胞敲低TMSB10基因表达水平,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TMSB10在PTC中的高表达,且在不同的T、N分期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thy-ori 3-1细胞相比,TMSB10在PTC细胞系中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TMSB10-nc组相比,sh-TMSB10-1、sh-TMSB10-2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TMSB10在PTC中高表达,提高了PTC的增殖与侵袭能力,促进PT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β10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侵袭 增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ZAT10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6
作者 李慧慈 张工展 +3 位作者 张东超 邹丽颖 张晋玉 黄中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8-35,46,共9页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NAC、bZIP、WRKY、AP2/ERF、MYC、bHLH、C2H2等一系列可以调控非生物胁迫的转录因子.为了揭示GmZAT10基因的功能,从大豆中克隆出GmZAT10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载体构建、...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NAC、bZIP、WRKY、AP2/ERF、MYC、bHLH、C2H2等一系列可以调控非生物胁迫的转录因子.为了揭示GmZAT10基因的功能,从大豆中克隆出GmZAT10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载体构建、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研究.结果表明,GmZAT10全长702bp,共编码23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9.14kDa,等电点为4.85;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ZAT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通过同源蛋白序列对比显示,GmZAT10蛋白具有两个C2H2锌指结构域,含有植物所特有的QALGGH和C2H2保守序列.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大豆不同组织和不同处理条件下GmZAT10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知,该基因在大豆根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受到高低温、NaCl和ABA诱导表达.结果表明GmZAT10在大豆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ZAT10基因 GFP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HOXC10基因多态性与背羽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冼远荣 张燕 +3 位作者 李达鉴 李丽莹 姜自琴 张德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HOXC10基因多态性与清远麻鸡背羽性状的关联性,为适宜优质肉鸡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资料。试验以208只清远麻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99日龄时背羽的性状指标,包括背羽长度、重量、羽根长度和羽根直径,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HOXC... 试验旨在研究HOXC10基因多态性与清远麻鸡背羽性状的关联性,为适宜优质肉鸡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资料。试验以208只清远麻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99日龄时背羽的性状指标,包括背羽长度、重量、羽根长度和羽根直径,利用直接测序法检测HOXC基因第二内含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显示:共筛选出6个SNPs,分别为SNP1(g.865129G>C)、SNP2(g.865204G>T)、SNP3(g.865226C>T)、SNP4(g.866122T>A)、SNP5(g.826133A>G)、SNP6(g.866270C>T)。将不同位点SNPs的基因型与背羽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现,SNP1与背羽羽根长度极显著相关(P<0.01),SNP2与背羽羽根长度显著相关(P<0.05),SNP3与背羽羽根直径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清远麻鸡HOXC10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背羽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鸡背羽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C10基因 背羽性状 内含子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乐猪KRT1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赵永 杨齐心 +6 位作者 李维 熊力 杨红文 王春源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08-2516,共9页
【目的】研究角蛋白10(keratin 10,KRT10)基因多态性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影响,以提高柯乐猪的繁殖力。【方法】以255头柯乐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测序、DANMAN序列比对软件及人工校对相结合的方法鉴定KRT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 【目的】研究角蛋白10(keratin 10,KRT10)基因多态性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影响,以提高柯乐猪的繁殖力。【方法】以255头柯乐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测序、DANMAN序列比对软件及人工校对相结合的方法鉴定KRT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利用SHEsis在线软件分析SNP位点的群体遗传特性,通过RNAfold在线工具对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KRT10基因SNP位点与柯乐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柯乐猪KRT10基因中共鉴定到3个SNPs位点:第4内含子的g.21643703 C>T和g.21643714 G>A;第5外显子的g.21643741 G>A。g.21643741 G>A突变导致密码子由AAG突变为AAA,编码氨基酸均为赖氨酸(K),为同义突变,引起编码的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3个SNPs位点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g.21643703 C>T和g.21643741 G>A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A)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IC<0.25)。g.21643703 C>T和g.21643741 G>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21643714 G>A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个SNPs位点间均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KRT10基因3个SNPs位点共产生4种单倍型和10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21643703 C>T位点对柯乐猪初生窝重、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g.21643714 G>A位点对柯乐猪总产仔数和断奶窝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g.21643741 G>A位点对柯乐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双倍型H3H3对柯乐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的影响最明显。【结论】KRT10基因中存在的3个SNPs位点对柯乐猪繁殖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H3H3为有利双倍型,可作为柯乐猪繁殖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乐猪 KRT1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0基因在神经嵴衍生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9
作者 赵亚楠 庞秀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SOX10(SRY-box 10)属于SOX(SRY-related HMG-box)转录因子家族,该家族以能介导Sox蛋白与DNA结合的HMG(high mobility group)盒子为特征。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NCCs)是可迁移的多能细胞,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细胞类型... SOX10(SRY-box 10)属于SOX(SRY-related HMG-box)转录因子家族,该家族以能介导Sox蛋白与DNA结合的HMG(high mobility group)盒子为特征。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NCCs)是可迁移的多能细胞,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细胞类型,包括内耳的前庭耳蜗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皮肤的黑色素细胞、颅面复合体的骨骼和结缔组织细胞及心血管的平滑肌细胞等。SOX10是NCCs的多能性的维持和神经嵴衍生细胞的生存所必需的。SOX10基因通过参与神经嵴衍生细胞的发育以多种途径对内耳发育进行调控,本文将已有SOX10对神经嵴衍生细胞发育中所起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做一综述,以期更深一步了解SOX10基因在内耳发育中的调控机制,从而能够对SOX10突变所致综合征型耳聋做出更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10基因 神经嵴衍生细胞 内耳发育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患者的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其血脂水平、BMI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闫小景 张瑞 +1 位作者 夏远超 徐亚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53-256,共4页
在于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美托洛尔治疗中,CYP2D6*10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 CYP2D6*10(188C>T)基因检测的结果,将样本分为三组:野生型 CYP2D6*1(C/C)、杂合突变 CYP2D6*1/*10(C/T)和 CYP2D6... 在于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美托洛尔治疗中,CYP2D6*10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 CYP2D6*10(188C>T)基因检测的结果,将样本分为三组:野生型 CYP2D6*1(C/C)、杂合突变 CYP2D6*1/*10(C/T)和 CYP2D6*10 纯合突变(T/T)组别,本研究选择在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 例因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及体重指数(BMI)均进行了检测及计算。结果 体重超重组的BMI、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有显著差异。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服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TT基因型、BMI、TC浓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口服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与 CYP2D6*10 基因多态性及 BMI 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建议高血压患者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进行 CYP2D6*10 基因多态性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诊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血脂 原发性高血压 CYP2D6*10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纪立农 陈陵霞 +1 位作者 韩学尧 祝方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了解 Calpain 10基因对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 ,对 2 1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2 7例正常对照 Calpain10基因 SNP4 3及 S... 目的 了解 Calpain 10基因对中国汉族人 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技术 ,对 2 1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2 7例正常对照 Calpain10基因 SNP4 3及 SNP19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 ,SNP4 3的 G等位基因频率在 2型糖尿病人群中显著升高 (91.9% vs 85 .8% ,P=0 .0 1)。但 SNP1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上述两组中的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此外 ,本研究还观察到在正常对照组中 ,SNP4 3GG基因型与体重指数和腰 -臀围比值增加相关。结论  Calpain 10基因 SNP4 3位点 G等位基因可直接或与其他糖尿病基因相互作用决定汉族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 CALPAIN 10基因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10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琼 叶达伟 +4 位作者 常莹 宋宇虎 谢娜 王晓燕 林菊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parternal express gene 10)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探讨其作为肝癌转移基因的可能性。方法提取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L、MHCC-97H的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对反转录产物进行荧光定量... 目的通过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parternal express gene 10)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探讨其作为肝癌转移基因的可能性。方法提取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L、MHCC-97H的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对反转录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用管家基因-βactin的cDNA起始浓度作为参照标化PEG10的cDNA起始浓度,对标化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HepG2、MHCC-97L、MHCC-97H标化后的PEG10 cDNA相对起始浓度分别为(3.15±0.05)×10-3(、5.06±0.03)×10-3(、6.14±0.09)×10-3,各肝癌细胞系之间PEG10表达量差异也存在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G10基因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呈正相关,可以推测PEG10基因可能是促使肝癌转移的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转移 荧光定量PCR PEG1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抗黄曲霉相关ARAhPR10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纯政 梁炫强 +1 位作者 李玲 刘海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4,共8页
花生黄曲霉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花生及花生制品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基于花生抗黄曲霉相关EST序列,RT-PCR法克隆花生ARAhPR10基因(gb|EU661964.1),开放读码框471bp,编码157个氨基酸,分子量16.9kD,等电点5.03。与已报导AhPR10(gb|AY726607... 花生黄曲霉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花生及花生制品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基于花生抗黄曲霉相关EST序列,RT-PCR法克隆花生ARAhPR10基因(gb|EU661964.1),开放读码框471bp,编码157个氨基酸,分子量16.9kD,等电点5.03。与已报导AhPR10(gb|AY726607)相似性为49.3%。推导氨基酸序列含有PR10家族的高度保守"P-loop"基序(G*GG*G)和Betv1保守疏水结构域"GVALP PTAEK ITFET KLVEG PNGGSIGKLT LKY",推测ARAhPR10是该花生PR10家族的新成员。其基因组扩增序列长度561bp,两个外显子间存在一个长度为87bp的内含子。原核表达ARAhPR10的融合蛋白约25kD,Ni+-NTA树脂亲和纯化后获得电泳单一条带。纯化的ARAhPR10融合蛋白具有体外核酸酶活性,预测其具有抗黄曲霉活性。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的获取为ARAhPR10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ARAhPR10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异常DNA甲基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邓凯贤 柳晓春 +3 位作者 郑玉华 邓文国 胡路琴 罗润环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HOXA10基因的表达及DNA的甲基化,探讨HOXA10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异常甲基化在EMs发病及不孕机制中的状态和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HOXA10基因的表达及DNA的甲基化,探讨HOXA10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异常甲基化在EMs发病及不孕机制中的状态和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10例合并不孕)、非EMs患者2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10例)。分别采取其在位、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A10基因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OXA10基因3个启动子区F1、F2、F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的HOXA1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P<0.01),EMs在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5%(9/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50%(5/10)。EMs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0%(8/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40%(4/10)。正常内膜组仅有1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5%(1/20)。EMs在位、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及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P=0.32),但与正常内膜组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0基因在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EMs中存在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EMs合并不孕患者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的DNA甲基化明显高于非EMs不孕患者。EMs中HOXA10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可能与其发病及不孕机制有关,深入研究EMs中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有望为阻断EMs发病或治疗其引起的不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HOXA10基因 DNA甲基化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牦牛GDF-10基因多态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天科 梁春年 +5 位作者 郎侠 裴杰 吴晓云 褚敏 秦文 阎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169,共9页
【目的】GDF-10基因又称作骨形成蛋白3b,最早通过骨形成蛋白寡聚核苷酸序列的PCR扩增所得,与骨骼的形成和发育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表明GDF-10基因在骨骼的形态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甘南牦牛GDF-10基因多态性与生产... 【目的】GDF-10基因又称作骨形成蛋白3b,最早通过骨形成蛋白寡聚核苷酸序列的PCR扩增所得,与骨骼的形成和发育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表明GDF-10基因在骨骼的形态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甘南牦牛GDF-10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性,证明GDF-10基因与骨骼发育的相关性,发现与牦牛生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牦牛选育进程,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提供参考。【方法】以298头甘南牦牛血样为材料,随机选取其中的30个DNA样混合组成DNA池,设计9对引物对GDF-10基因外显子1,2和3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后测序。运用BLAST和Chromas软件通过测序峰图找出突变位点,然后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HRM)进行基因型分型和统计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HEsis和PHASE软件对GDF-10基因多态位点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基因多态位点与生产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检测到甘南牦牛GDF-10基因外显子3的3个多态位点12116(G/A)、12152(C/T)、和13041(T/C)。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3个多态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2检验表明牦牛群体在13041(T/C)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它两个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位点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三个突变位点之间存在弱连锁平衡;关联分析表明,甘南牦牛GDF-10基因不同突变位点的基因型与体斜长、体高、胸围、体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01),与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单倍型分析后在群体中发现了7种单倍型组合,其中ATC和ATT组合与牦牛的体尺性状和体重显著相关。【结论】甘南牦牛GDF-10基因3个多态位点和两个单倍型组合与牦牛的体高、体长、体重和胸围显著相关,可以尝试作为牦牛生产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为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GDF-10基因 多态性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单倍型 生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CAPN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及其在北方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红霞 张奎星 +11 位作者 杜玮南 施锦绣 姜正文 左瑾 黄薇 陈竺 沈岩 姚志建 强伯勤 杭建梅 王姮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检测始发现于墨西哥裔美国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CAPN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联关系。方法对27份取自中国不同民族人群DNA标本进行... 目的检测始发现于墨西哥裔美国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CAPN10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联关系。方法对27份取自中国不同民族人群DNA标本进行测序,以确定CAPN10基因中的SNP位点分布;选择其中5个位点,用单碱基延伸(single-baseextension,SBE)法对156例北方汉族正常人和173例2型糖尿病患者DNA标本进行SNP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对文献报道的易感基因CAPN10中的3个阳性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并对其中1个位点在68个2型糖尿病家系(377例)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test,TDT)和同胞传递不平衡检验(sib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test,STDT)。结果在所检测的8936bp长度范围内共检出40个SNP,平均约223bp出现1个SNP,各多态性在基因中呈不均匀分布;中国人CAPN10的SNP与文献报道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所选择的5个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正常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3个阳性位点单体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T和STD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N10基因SNP具有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CAPN1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北方汉族人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0基因过表达对A549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亚丽 张弓 +5 位作者 庞战军 朱秀兰 杨晓萍 李雅芳 全松 邢福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F10基因过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裸鼠(4~5周龄)18只,随机均分为A549-WT组、Mock-A549组和F10+A549组(n=6),依次接种野生A549细胞(A549-WT)、转染了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株(Mock-A549)和... 目的探讨F10基因过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裸鼠(4~5周龄)18只,随机均分为A549-WT组、Mock-A549组和F10+A549组(n=6),依次接种野生A549细胞(A549-WT)、转染了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株(Mock-A549)和已构建的过表达F10基因的A549细胞(F10+A549)5×106个于颈背部皮下。接种后每3~4d称体重并观察,记录肿瘤发生时间,绘制在体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各组裸鼠的成瘤率。各组裸鼠于接种5周后处死,进行大体观察后取瘤组织块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后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549-WT组、Mock-A549组和F10+A549组裸鼠的成瘤时间分别为12.0±1.4、11.7±1.0、8.5±1.4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23,P=0.000),A549-WT组和Mock-A549组裸鼠成瘤时间长于F10+A549组(P〈0.05),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大体观察可见,F10+A549组成瘤体积较A549-WT和Mock-A549组明显增大。F10+A549组肿瘤的在体生长速度较A549-WT和Mock-A549组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HE切片显示,A549-WT和Mock-A549组成瘤组织中存在较多坏死细胞,HE染色表现为均质红染、无定形物质结构,而F10+A549组成瘤组织边缘细胞坏死较少,细胞增生明显,且肿瘤组织局部可见微血管生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Bcl-2蛋白在A549-WT和Mock-A549两组瘤组织中几乎无表达,而在F10+A549组瘤组织中表达较多,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Bax和Caspase-3蛋白在A549-WT和Mock-A549两组瘤组织中的表达均较强,尤以A549-WT组为显著,但在F10+A549组瘤组织中表达均很弱。结论 F10基因可通过下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而增强肺癌A549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F10基因 A549细胞 致癌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功能低下模型小鼠HOXA10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艳环 赵瑞华 +3 位作者 吴天思 崔阳阳 孙伟伟 徐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9-264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HOXA1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的作用机理...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HOXA1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HOXA10mRNA表达量高于中药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HOXA10mRNA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小鼠种植窗口期HOXA10mRNA表达下调,进而降低其子宫内膜容受性。而中药活血消异方可上调小鼠子宫内膜HOXA10mRNA的表达,改善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小鼠 子宫内膜容受性 HOXA10基因 活血消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籽粒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杰 陈锋 +2 位作者 詹克慧 刘宝龙 崔党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小麦Tamyb10基因决定着种皮颜色,同时对穗发芽也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明确小麦种质的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情况,以122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开发了能够直接检测B组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的共显性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及先前已报道的... 小麦Tamyb10基因决定着种皮颜色,同时对穗发芽也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明确小麦种质的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情况,以122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开发了能够直接检测B组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的共显性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及先前已报道的Tamyb10基因功能标记分别对参试小麦品种中3A、3B和3D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参试材料中上述每一位点均发现有2种等位变异类型,共有8种基因型组合。其中,拥有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种皮表现为白色,共有5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1.8%,其余基因型组合种皮均表现红色,分别为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D1a、Tamyb10-A1a/Tamyb10-B1b/Tamyb10-D1a、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b、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a、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D1b、Tamyb10-A1a/Tamyb10-B1b/Tamyb10-D1b和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b,这些基因型材料共有7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8.2%。说明当Tamyb10基因在三个位点均为野生型时,种皮颜色为白色;而当任何一个位点发生突变时种皮颜色均表现为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Tamyb10基因 种皮颜色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洋 许厚强 +8 位作者 陈伟 周迪 徐敏 张青青 赵焕平 孙成娟 王圆圆 张鸣 杨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01-3409,共9页
试验旨在克隆获得PDK4、FGF10基因,并研究大白猪与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PDK4、FGF10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分别克隆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DK4、FGF10基因在大白猪和从江香... 试验旨在克隆获得PDK4、FGF10基因,并研究大白猪与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PDK4、FGF10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分别克隆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DK4、FGF10基因在大白猪和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从江香猪PDK4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 224bp,编码407个氨基酸;FGF10基因的编码区全长636bp,编码211个氨基酸。经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从江香猪PDK4基因与羊、马、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92%和91%;FGF10基因与羊、牛、人、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93%、93%和90%。由PDK4基因系统进化树可知,从江香猪与牛、绵羊亲缘关系较近;由FGF10基因系统进化树可知,从江香猪与绵羊、牛、人、猕猴亲缘关系较近,与小鼠和鸡亲缘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PDK4基因在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胃和脂肪中表达量较高,FGF10基因在胃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和脂肪中表达量较高,两个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均最低;在大白猪的不同组织中,PDK4、FGF10基因在脂肪中的表达量均最高,PDK4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而FGF10基因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从江香猪PDK4、FGF10基因,并检测了其在大白猪与从江香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DK4、FGF10基因在脂质代谢及脂肪沉积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PDK4基因 FGP10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