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误区与纠偏:欺骗罪中默示欺骗的认定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约亨.邦格
王德政
-
机构
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四川大学刑事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6-253,共8页
-
文摘
在默示欺骗的场合,对认识错误的利用不是欺骗,除非行为人基于特殊原因在例外情况下必须纠正这种认识错误。默示的欺骗之根据通常被认为是所谓的"接收人认知",但此理论是一个多余的概念,应予以摒弃,而且交际理论也不能成为其根据。合理的根据应为:一种根深蒂固、毋庸置疑的惯例,是值得保护的;然而,为了获利而利用惯例免除人际互动场合中询问义务的,应根据默示欺骗这一理论合理地受到处罚。
-
关键词
诈骗
默示欺骗
认识错误
-
分类号
D91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默示欺骗的概念解构与规范识别
- 2
-
-
作者
钱日彤
-
机构
南开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律方法》
2023年第4期452-473,共22页
-
基金
2022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型医患关系下被害人假定同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BKY032)
2022年湖南省未成年人检察理论研究基地项目“网络隔空猥亵儿童的刑法解释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WJJDYB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默示欺骗是欺骗行为概念规范化的产物,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采用这一概念既不会扩大诈骗罪的处罚范围,也没有混淆作为诈骗与不作为诈骗的界限。关于默示欺骗的具体识别,学理上存在致损局势说、交易惯例说以及重要事项说等多种观点,但这些观点均试图从受领人视角构建相应的判断规则,不仅造成了一系列解释难题,而且遮蔽了诈骗罪中不法归责的客观性与完整性,故有必要将评价视角从受领人转向表意人。根据语言哲学中的预设理论,语言的意义需要借助语义条件实现,而此类条件往往隐含在语义或语境之中。依托这一思想资源,得以在教义学上重塑默示欺骗的规范内涵。根据预设关系的推断标准,可以将默示欺骗区分为语义欺骗和语用欺骗。在特定的交流情境中,假如某一举止表述内容的意义或者表意人借由这一举止所意图实现的目标依赖于相应条件的满足,则能够认为该举止预设了这一条件,并且,在举止预设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下,即可将其认定为默示欺骗。
-
关键词
默示欺骗
诈骗罪
不作为诈骗
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欺骗行为的体系位置与规范本质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徐凌波
-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3,共13页
-
基金
作者主持的司法部201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中青年课题“防范与打击互联网新型财产犯罪研究”(项目编号:17SFB301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严格解释与适用罪名成立的诸构成要素才能划定刑法介入民事纠纷的界限。行为构成民事欺诈,既不是肯定诈骗罪的理由,也不是否定诈骗罪的理由。在诈骗罪的整体构造中,欺骗行为是诈骗罪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逻辑上应先于其他要素受到审查。应当结合诈骗罪的规范保护目标对欺骗行为进行规范解释与实质解释。刑法上的欺骗行为是一种包含意思表达的沟通行为,且有可能广于民事欺诈行为。欺骗行为中应当包含法所不允许的认识错误风险,形式上的虚假陈述只有在包含这种法所不允许风险时才构成欺骗。默示欺骗需结合通行的交易惯例对行为的意思内容进行解释,而不作为的欺骗则以行为人对于被骗者负有保证人地位为成立前提。
-
关键词
刑事欺诈
民事欺诈
明示欺骗
默示欺骗
不作为欺骗
-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隐瞒真相型社保诈骗案之教义学解析
被引量:6
- 4
-
-
作者
王莹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未来法治研究院
-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9,共12页
-
文摘
隐瞒领取社会保险金条件发生改变的真相继续领取社会保险金的案例近年不断发生,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隐瞒真相型社保诈骗涉及诈骗罪教义学中诸多复杂问题,该行为是属于默示型欺骗行为从而成立作为的诈骗罪,抑或成立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诈骗罪?本文引入德国默示型欺骗理论对我国相关司法判例展开探讨,通过行为表象相悖说、交易群体共识说等默示型欺骗行为认定标准的检验,认为上述情形并不属于默示型欺骗行为,主张社保参保人员或其家属对涉及社会保险基础性信息存在支配时具有信息说明的作为义务,成立不作为的诈骗罪。引入信息支配说,根据行为人对领取社保金条件变化的信息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对诈骗罪的信息说明义务进行实质化的论证,可以为隐瞒真相型社保诈骗案提供妥当的教义学解释方案,合理限制此类案件的刑事可罚性范围。
-
关键词
隐瞒真相
明示型欺骗
默示型欺骗
信息风险分配
信息支配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