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50
1
作者 曾三省 任蕤 刘新芝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优良自交系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它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紧凑、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由黄早四组配的杂交种,经省市以上审定推广的就有42个,黄早四杂交种累计推... 优良自交系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它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紧凑、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由黄早四组配的杂交种,经省市以上审定推广的就有42个,黄早四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亿亩以上,每年种植面积在5千万亩以上,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它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我国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黄早四还是我国重要的种质材料,一大批黄早四衍生系及其杂交种育成。本文还讨论了优良地方种质的重新筛选改良,杂种优势模式和建立自交系发放制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质 杂种优势 杂种 黄早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玉米自交系黄早四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后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2 位作者 王国英 陈捷 张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本文以国内广泛应用的抗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利用cDNA-AFLP差异显示方法,分析其接种病毒后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用56对引物扩增出203个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其中187个是诱导性表达,16个是抑制性表达。经反向Northern确认... 本文以国内广泛应用的抗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利用cDNA-AFLP差异显示方法,分析其接种病毒后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用56对引物扩增出203个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其中187个是诱导性表达,16个是抑制性表达。经反向Northern确认随机挑选的24个基因差异片段中有11个是病毒侵染后诱导表达的,其中有10个片段在GenBank数据库中可以找到显著同源序列,这些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分别与玉米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PT)、转录调节因子、G蛋白、锌指结构域、果糖1,6-二磷酸酶、芳烃受体等基因有较高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黄早四 cDNA—AFLP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抗病基因遗传传递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峰 孟祥兵 +3 位作者 李卫华 徐秀德 王斌 郭宝太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8,共4页
对玉米抗病基因SSR标记的分析表明,在黄早四、4个黄早四衍生系和衍生系配制的4个杂交种中都存在矮花叶病抗性基因mdml(t)与玉米茎腐病抗性基因Rfg1,但不具有茎腐病抗性基因Rpi1。鲁单981具有南方锈病抗性基因RppQ,其余8个材料都不含该... 对玉米抗病基因SSR标记的分析表明,在黄早四、4个黄早四衍生系和衍生系配制的4个杂交种中都存在矮花叶病抗性基因mdml(t)与玉米茎腐病抗性基因Rfg1,但不具有茎腐病抗性基因Rpi1。鲁单981具有南方锈病抗性基因RppQ,其余8个材料都不含该基因。对小斑病抗性基因STS标记的扩增结果显示9,个材料具有大小相同的带型,序列分析显示黄早四具有抗性基因rhm。SSR标记和STS标记分析结果同田间抗性相符合,两种分子标记可有效地用于玉米抗性基因的遗传传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骨干亲本 黄早四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标记建立玉米黄早四DNA标准指纹图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建华 张金渝 +4 位作者 杨晓洪 肖植文 孔令明 华秋瑾 米艳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是6~15个,平均8.55个。Bnlg125和Bnlg2162检测到了玉米黄早四的DNA特有谱带;8%的聚丙烯酰胺电泳体系可以将亲缘关系很近的玉米品种区分开来。对玉米DNA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DNA取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DNA标准指纹图谱 DUS测试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的来源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久然 李春辉 +5 位作者 张如养 刘新香 李志勇 石子 王帅帅 宋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育成于20世纪70年代,具有适应性强、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生育期短、灌浆速度快等优点。以其为基础材料选育衍生出数以百计的黄改系,形成我国特有的黄改群(或称塘四平头群)核心种质群。利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组配的...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育成于20世纪70年代,具有适应性强、配合力高、株型紧凑、生育期短、灌浆速度快等优点。以其为基础材料选育衍生出数以百计的黄改系,形成我国特有的黄改群(或称塘四平头群)核心种质群。利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组配的杂交种已累计推广应用数十亿亩,包括目前的主导大品种郑单958、京科968等。该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黄早四的系谱尚未明确、来源尚不清晰。本文根据历史上所描述的黄早四选育过程,推断黄早四是由白粒的塘四平头自交系与另一个熟期更早、籽粒颜色为黄色的玉米材料"串粉"杂交,又在塘四平头自交系繁殖田中得到回交,再经人工自交选育而成。利用40对SSR核心引物对黄早四、塘四平头及1970年代初种植的9份黄粒农家种或自交系进行DNA分子指纹比对,发现黄早四与塘四平头自交系有28个位点指纹完全相同,而在剩余的12个位点中仅黄四平头与黄早四具有完全的共同带型。全基因组IBD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塘四平头是黄早四的主要供体,黄四平头是其另一个亲本来源。经表型形态性状契合比对,证明黄早四的表型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符合塘四平头与黄四平头两者杂交选系的结果。破解了黄早四自交系的来源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黄早四 系谱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被引量:7
6
作者 邢跃先 吴凤新 +5 位作者 蔡鑫茹 孙志超 夏远峰 晁青 徐明良 檀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68-3370,共3页
[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 [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感变异及配合力变化特点。[结果]对照黄早四发病率46%,入选的25个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发病率均小于10%,入选率为92.6%;多数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与对照黄早四之间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而M135、M140等几个自交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产量突出,超过对照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结论]试验所得抗玉米丝黒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配合力都已经非常接近黄早四,而其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黄早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玉米丝黑穗病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黄早四及其衍生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庄文锋 王永力 +3 位作者 李钊 王晶 杨猛 杨德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6,共6页
选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共30份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两年三点的大田试验,对农艺性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在哈尔滨表现最好,有利于产量水平的发挥;农艺性状中受GEI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百粒重,其次为单株产量。... 选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共30份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不同生态条件下两年三点的大田试验,对农艺性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在哈尔滨表现最好,有利于产量水平的发挥;农艺性状中受GEI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百粒重,其次为单株产量。文章对黄早四及其衍生系产量的稳定性比较得出高产稳产型自交系,同时对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的改良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黄早四及其衍生系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早四’改良系改良研究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科 王瑞 +2 位作者 郭勇 温晓霞 海江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24-31,共8页
旨在为优异玉米自交系改良及其杂交种选育、玉米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用‘黄早四’、‘昌7-2’、‘西农672’等11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人工配制成30个杂交组合作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旨在为优异玉米自交系改良及其杂交种选育、玉米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用‘黄早四’、‘昌7-2’、‘西农672’等11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人工配制成30个杂交组合作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性状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L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早四’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普遍较低,负向效应明显大于正向效应,只有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系数表现为正向效应。(2)‘昌7-2’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黄早四’均有明显提高,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系数、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和产量均表现出正效应值;而穗长、结实长、百粒重表现出负向效应。(3)‘西农672’穗长、穗行数、结实长、行粒数和产量都有较高的正向效应,但百粒重、出籽率表现为负向效应,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系数表现与‘昌7-2’和‘黄早四’相反,表现负效应值。由此可见,高基点自交系受体、供体组材、不断导入新的优异玉米基因,充分利用加性遗传方差、累加提高优异玉米种质的基因频率是新优玉米自交系选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早四 杂交组合 一般配合力 正向效应 负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早四”的选育过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遂生 《北京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玉米优良自交系“黄早四”(包括衍生系)在我国已广泛应用20年,累加面积在5亿亩以上。该系是1970年冬从“塘四平头”为母本的杂种分离后代“早四”为基础选育的。“黄早四”继存了“塘四平头”配合力高、适应性强、自身高产和... 玉米优良自交系“黄早四”(包括衍生系)在我国已广泛应用20年,累加面积在5亿亩以上。该系是1970年冬从“塘四平头”为母本的杂种分离后代“早四”为基础选育的。“黄早四”继存了“塘四平头”配合力高、适应性强、自身高产和多双穗、宽叶上冲等性状,亦遗传了穗位偏高的缺点,增添了早熟性、多抗性。“黄早四”及衍生系组配推广种发生的“拟眼斑病”,在高温积水条件下易造成损失。“红叶病”与本系糖分代谢特点有关,发生“紫鞘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拟眼斑病 红叶病 抗病育种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遗传标记的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传递到衍生系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分析
10
作者 许洛 王绍新 +3 位作者 冯健英 史峰 张娟 于广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2-138,共7页
研究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传递到衍生系中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分布,对系统了解黄早四成为中国玉米育种骨干亲本的遗传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且能为进一步发掘黄早四及其衍生系中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我国玉米骨干亲本黄... 研究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传递到衍生系中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分布,对系统了解黄早四成为中国玉米育种骨干亲本的遗传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且能为进一步发掘黄早四及其衍生系中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我国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及其主要衍生系共计35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255个SSR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早四衍生系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即使是不同来源的同一名称材料也存在一定遗传差异。在黄早四的遗传改良过程中,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DNA水平上,检测到黄早四传递到衍生系中频率较高的48个基因组区段及一些优势等位变异,其中部分区段与前人研究报道的控制黄早四抗病性、产量和株高等性状的基因或QTL相一致。所检测到的在黄早四及其衍生系中传递频率较高的区段可能是决定骨干亲本黄早四优良特性的重要基因组区段,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候选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骨干亲本 黄早四 衍生系 传递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籽粒白顶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员海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分别具有黄早四、Mo17或同时具有两者血缘的三组不同杂交组合F_1果穗上白顶籽粒的研究分析,发现户单1号的籽粒白顶性状是其双亲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交系黄早四的籽粒白顶可遗传给后代,而Mo17对其表现起一定作用,当... 通过对分别具有黄早四、Mo17或同时具有两者血缘的三组不同杂交组合F_1果穗上白顶籽粒的研究分析,发现户单1号的籽粒白顶性状是其双亲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交系黄早四的籽粒白顶可遗传给后代,而Mo17对其表现起一定作用,当杂交种同时具有两者血缘时,果穗上正常籽粒与白顶籽粒相间着生。不完全双列杂交结果表明,黄早四改良系的杂交种也存在籽粒白顶现象,但白顶籽粒的比率各改良系杂交种间差异较大,且低于黄早四的杂交种;Mo17的衍生系对黄早四籽粒白顶性状的遇传表现也有作用,但其作用的程度小于Mo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白顶 黄早四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重要核心种质黄早四“密码”破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科技日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16,共1页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中国重要核心玉米种质黄早四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也是全球首次对来自于中国的玉米自交系完成的denovo测序和基因组解析,揭示出了黄早四及其衍...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中国重要核心玉米种质黄早四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也是全球首次对来自于中国的玉米自交系完成的denovo测序和基因组解析,揭示出了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的遗传改良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质 黄早四 核心种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破译 密码 玉米自交系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 黄早四 被引量:1
13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下放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期间)于70年代共同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黄早四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农科院 选育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黄早四改良系抗病性鉴定初报
14
作者 高义昌 王米贵 +2 位作者 石敬彩 刘爱国 张成和 《种子科技》 1992年第2期17-18,共2页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是北京市农科院70年代初选育成功的。该自交系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矮花叶毒病,株型好,配合力高,70~8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北方夏玉米区种子生产中骨干自交系。但80年代中期,黄早四发生了黄斑病危害,抽雄后叶片产生大量...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是北京市农科院70年代初选育成功的。该自交系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矮花叶毒病,株型好,配合力高,70~8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北方夏玉米区种子生产中骨干自交系。但80年代中期,黄早四发生了黄斑病危害,抽雄后叶片产生大量黄色病斑,迅速扩展、蔓延,到乳熟期全株叶片基本干枯,造成严重减产。但因黄早四具有其它玉米自交系所不能代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黄早四 改良系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4S与黄早四的配合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虎华 薛林 +4 位作者 胡加如 印志同 陈国清 石明亮 黄小兰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470-472,共3页
按双因素遗传交叉设计(AB设计),以玉米自交系4S、黄早四为被测系,其它6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配制(2×6)12个组合,对4S、黄早四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S的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千... 按双因素遗传交叉设计(AB设计),以玉米自交系4S、黄早四为被测系,其它6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配制(2×6)12个组合,对4S、黄早四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S的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显著高于黄早四,而秃尖、穗轴粗的GCA效应显著低于黄早四;黄早四对杂种后代的穗粗有一定的正向效应;4S和黄早四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对后代的遗传效应相似。特殊配合力(SCA)分析显示,4S与78599类种质P178、齐319在单株产量上有很高的SCA效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4S 黄早四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早四改良系的鉴定
16
作者 李俊生 叶秀奎 《现代农村科技》 1992年第7期10-10,共1页
黄早四是玉米一骨干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了众多杂交组合,培育了许多优良的杂交种,如中单2号、掖单2号、掖单4号、烟单14等,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增产作用。近年来,因长期大面积使用,而产生了抗病力衰退、自身产量降低等不良反应,直接影响... 黄早四是玉米一骨干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了众多杂交组合,培育了许多优良的杂交种,如中单2号、掖单2号、掖单4号、烟单14等,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增产作用。近年来,因长期大面积使用,而产生了抗病力衰退、自身产量降低等不良反应,直接影响玉米的生产。为此,各省市对黄早四自交系进行改造,选育出不少改良系,其改良效果及利用价值,众说不一,难以定论。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河北省种子公司的主持下,对黄早四改良系进行了全面鉴定,为各地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杂交组合 改良效果 种子公司 测验种 黄野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产比试验 大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早四及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磊玉 吴广霞 +1 位作者 王玉梅 杨德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黄早四及其31个衍生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6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性状比较,研究黄早四及其衍生自交系的性状对植株株型和长势贡献率的大小及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1中,株高、茎粗、雄穗... 对黄早四及其31个衍生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6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性状比较,研究黄早四及其衍生自交系的性状对植株株型和长势贡献率的大小及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1中,株高、茎粗、雄穗长度对植株生长势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衍生系株高和雄穗长度普遍增加,而茎粗则有所下降;主成分2中,叶向值、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对株型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各衍生系的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穗位高普遍较低;株高、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黄早四的基因型占50%的衍生自交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衍生自交系 株型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黄早四种群自交系在山东省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启柏 李杰文 +1 位作者 郭风法 李圣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黄早四种群自交系(黄早四及其衍生系)是我国玉米育种的五大骨干杂种优势类群之一,建立在黄早四及其改良的衍生系(黄改系)基础之上,具有配合力高、株型好、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统计分析山东省审(认)定的165个品种亲本遗传组成,有7... 黄早四种群自交系(黄早四及其衍生系)是我国玉米育种的五大骨干杂种优势类群之一,建立在黄早四及其改良的衍生系(黄改系)基础之上,具有配合力高、株型好、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统计分析山东省审(认)定的165个品种亲本遗传组成,有78个品种具有黄早四种群种质,占审定总数的47.3%。针对黄早四种群自交系及其组配的杂交种耐旱、质优、耐密、高产等特性,探讨在山东省玉米育种和生产上进一步应用的发展前景,提出山东省利用黄早四群种质的改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早四 自交系 山东省
原文传递
黄早四泛素连接酶Rbx1的分子克隆及原核表达
19
作者 吴刘记 席章营 +1 位作者 谢丽莉 陈彦惠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通过RT-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对黄早四Rbx1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构建黄早四Rbx1的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带有His标签的黄早四Rbx1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利用His抗体,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 通过RT-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对黄早四Rbx1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构建黄早四Rbx1的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带有His标签的黄早四Rbx1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利用His抗体,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His抗体发生免疫反应,验证了黄早四Rbx1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早四 泛素连接酶Rbx1 分子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玉米MADS-b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20
作者 刘泓畅 马恩慧 +3 位作者 王翠玲 张严玲 陈钰姝 刘青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共12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Zea mays)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中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依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黄早四基因组中有87个MADS-box家族成员,B73基因组中该家族成员有84个;2个自...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Zea mays)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中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依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黄早四基因组中有87个MADS-box家族成员,B73基因组中该家族成员有84个;2个自交系间的MADS-box成员共存在113个共线基因对,表明MADS-box家族在2个自交系间进化较为保守;在花粉粒和双核雄性配子体组织中显著表达的MADS-box家族成员数量最少,穗原基中显著表达的成员数量最多;非生物胁迫下,在冷、热、紫外线逆境胁迫处理下,相比于对照组,MADS-box家族成员中多为下调表达,而在盐、干旱、干旱及盐复合逆境胁迫下多为上调表达,提示MADS-box家族成员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和途径参与玉米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黄早四 MADS-box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