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怀忠 韩承江 《职业时空》 2010年第10期68-69,共2页
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容易产生偏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训操作的不良倾向,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技能掌握水平的需要。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本专业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容易产生偏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训操作的不良倾向,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技能掌握水平的需要。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本专业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种途径,即,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为根本,人才培养着眼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面向未来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做、工"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自动化专业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怀忠 韩承江 《职业时空》 2010年第11期44-45,共2页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框架,以企业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任务化,这种模式是一种基于"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这样可以及时发挥理论对实...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框架,以企业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任务化,这种模式是一种基于"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这样可以及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9个班尝试实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自动化专业 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工”融合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研究
3
作者 戴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193-195,共3页
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并基于此提出建设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首先,针对当前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 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并基于此提出建设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首先,针对当前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指出高职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提出了建设方案。其次,在研究“岗课赛证融通”基础上,探讨了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对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融通 高职自动化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4
作者 郭伟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1年第6期218-218,222,共2页
当前,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业务人员的特点,树立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探索以职业为导向、以企业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从而拓展课堂教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推动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自动化专业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课程思政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对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技能竞赛训练能力提升的研究
5
作者 凌旭 彭木荣 +1 位作者 戴俊良 张朝霞 《电子制作》 202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意义重大,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能力。但传统竞赛培训模式存在设备有限、缺乏个性化等问题。数字孪生技术可构建物理实体虚拟模型,实现物理与数字世界交互。本文剖析该技术在高职自动...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意义重大,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能力。但传统竞赛培训模式存在设备有限、缺乏个性化等问题。数字孪生技术可构建物理实体虚拟模型,实现物理与数字世界交互。本文剖析该技术在高职自动化类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竞赛设备数字孪生资源平台,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的数字孪生系统,从多方面解决培训难题。它优化了培训资源配置,缓解设备不足与更新慢的问题,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更新;创新培训模式,提供虚拟仿真实践环境,实现个性化培训;提升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建立实时反馈评价机制。实践证明,数字孪生技术在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技能竞赛培训中应用价值高,能提高学生竞赛成绩与关键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高职自动化专业 技能培训 技能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桂花 童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调研结果表明,应届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从事配电柜接线工、电气设备操作员、安装维修电工、自动化工程施工人员等岗位,经过几年的职业成长,逐级晋升为技术员、设计人员及现场工程师等岗位。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调研结果表明,应届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从事配电柜接线工、电气设备操作员、安装维修电工、自动化工程施工人员等岗位,经过几年的职业成长,逐级晋升为技术员、设计人员及现场工程师等岗位。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从业范围与职业能力要求,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该专业应设置不同等级的职业能力(Level1基础能力、Level2核心能力、Level3拓展能力)课程(Level Co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调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秀娜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第21期216-216,共1页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培养出能够有效适应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服务一线需要的综合型高技术人才。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校企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训...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培养出能够有效适应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服务一线需要的综合型高技术人才。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校企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内容,然后着重针对其实践途径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证融合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8
作者 游中国 明建强 周海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24-26,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推进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实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推进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实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学目标。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高职院校所认同。它是将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多机会。本文以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为背景,提出基于课证融合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 课证融合 课程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9
作者 陈志强 杨燕 付有卓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8期288-289,共2页
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其主要内涵以及核心就在于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本院校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能够在人才市场中占据更高的地位。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校企合作以及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如何才能够... 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其主要内涵以及核心就在于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本院校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能够在人才市场中占据更高的地位。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校企合作以及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如何才能够根据高职院校内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学生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起与企业、社会相结合的相应的课程体系,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焊接能力为核心,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从而做好双证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六融入”原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航红 刘高鹏 黄荣学 《广西教育》 2019年第11期128-129,156,共3页
本文阐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实施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深度产教融合“六融入”的原则提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措施:开展深度校企合... 本文阐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实施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深度产教融合“六融入”的原则提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措施: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打造“校中厂”的实景教学情境,进行课程建设;拓展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开设智能制造实验班,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和理实一体教学;完善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实施“团队+协会”的实训室管理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带动师生参与企业协同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产教融合 “六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探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平 姚开武 韦乐 《广西教育》 2015年第35期14-15,共2页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必要性,针对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以及提高开放性实验室效率的手段。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室 高职自动化专业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技术在高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平 幸敏 +1 位作者 叶文 尹江红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1期156-160,共5页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当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不足。教师可从利用AIGC工具生成教学案例、利用AIGC技术生成教学资...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当前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不足。教师可从利用AIGC工具生成教学案例、利用AIGC技术生成教学资料、利用AIGC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利用AIGC技术辅助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四个方面探究AIGC技术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高职自动化专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理念下高职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珊珊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21期296-296,F0003,共2页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创新,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造成实践方面的训练相对缺失,无...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创新,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造成实践方面的训练相对缺失,无法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应根据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将CDIO的理念融入其中,编制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理念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铭泰 《才智》 2017年第25期61-61,共1页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创造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高职作为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一个地方,需要建立科学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本文主要讲述了现...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创造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高职作为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一个地方,需要建立科学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本文主要讲述了现阶段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如何构建合理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几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原文传递
现代学徒制“双育人”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聪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第11期45-47,共3页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现代学徒制在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以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共同搭建育人平台,重构电气自动化专业...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现代学徒制在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以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共同搭建育人平台,重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